村情概況
魚和村坐落在雲南省保山市楊柳鄉政府南部,與蒲縹鎮交界,截止2006年底,該村屬亞熱帶地區。村寨道路、河流所占面積4467畝。過去的魚和村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山村,到處是黑山老箐,羊腸小道,靠蒲縹交界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水長大河,人們就靠這裡的山山水水過著艱苦的生活。直至1949年全國解放後,隨著國家的興旺昌盛,改革開放的實行,魚和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18 戶通
自來水,有256戶飲用井水,沒有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農戶。有374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9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8.61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分別占總數的26.74%和8.0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4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4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1輛,機車9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13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13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未有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265.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8.74萬元,占總收入的74.95 %;畜牧業收入66.41萬元,占總收入的25.05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2頭,肉牛15 頭);
工資性收入42.87萬元,占總收入的16.16%。農民人均純收入890 元,農民收入以甘蔗、香料煙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8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占勞動力的3.31 %),在雲南省內務工27人,到雲南省外務工25人。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8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距離鄉中學14 公里。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0人,其中小學生420人,中學生35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74 戶,共有鄉村人口1568人,其中男性813人,女性755人。其中農業人口1568人,勞動力898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白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79人,彝族548人,白族36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8人,參合率98.72 %;享受低保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13畝,其中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5543元(勞均6元)。年末集體總收入297.75 萬元,有固定資產27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8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56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3 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0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6等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4人。該村連續幾年被評為先進黨組織。
人文地理
在水長大河上有一座鐵鏈子橋,是民國三十二年(1943 年),日本人進攻高黎貢山,遠征軍88師的一位師長率領部隊到西南防線作戰,經過水長大河,當時正值農曆七月間雨季,水長大河洪水成災,部隊到了河邊,被兇猛的洪水擋住了去路,但是師長還是下令強行渡河,此時被洪水沖走了幾名士兵,在這樣的情況下,師長當機立斷,修建了這座鐵鏈子大橋,為當地人民做了一件善事,水長大橋現在還橫跨在水長大河上。
在上世紀50年代,魚和村當地的村幹部發動民眾在村的西方修建了一個小型水庫,解決了當地的人畜飲水問題。為了修建水庫,村民們自己設計、自己施工,克服了重重困難,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水庫取名為“水池埂”。
新農村建設
2006年後,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交通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2006年底,該村計畫發展甘蔗1900畝、香料煙600畝。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隆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