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故居,原名“協和大院”,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氏故居
- 地理位置:惠民縣魏集鄉魏集村
- 占地面積:3800 m
- 保護級別: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原名:協和大院
- 始建時間:1814年
魏氏故居,原名“協和大院”,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魏氏故居,原名“協和大院”,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魏氏故居,位於惠民縣魏集鄉魏集村。故居原有高大的磚石院牆兩重,現僅存內牆。南北長83米,東西寬46米、厚1.5米、高10米,占地3800餘平方米。原為清戶部郎中魏毓炳及其子...
玄成湖、大型君臣論道石雕、名相茶樓、君臣一體樹、警鐘長鳴、將軍林等,詳細情況可參閱2011年由孟慧賢同志撰寫,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我與魏徵故居》一書。旅遊文化 魏徵故居作為魏徵公園升級改造後的二期工程,業已成為河北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魏氏宗親祭祀先祖的活動場所和晉州市文化旅遊的一個知名品牌。
魏氏住宅 魏氏住宅 位於廣饒鎮梧村內。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原系嘉慶己卯科生員、道 光丁酉科舉人魏茂亭故居。 現由魏西俊和魏漢忠分別居住。現存西、東屋各3間。西 屋面寬6米, 深4米,高5.30米;東屋面寬5米,深4米,高7米。均為磚坯構築,前出 廓,小灰瓦,硬山頂,保存較好。
住宅部分:魏源故居大門朝東,在“文革”前磨磚大門樓依舊存在,對面置一字型照壁一座。當今門樓照壁殘破舊跡仍在。特別是比尋常人家寬闊許多、做工精細的磨磚大八字殘破門牆仍見證著當年魏氏府第門樓的非凡氣勢。進入魏氏府第,歷史上原本平面布局也有東、中、西三路並列。 東路:首進朝東一順五間,中間為大門堂,左右為...
2016年10月8日,在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夏阜村舉行魏大斌故居(都督府)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掛牌揭幕儀式。五華縣文廣新局、旅遊局、橫陂鎮、夏阜村魏氏族人代表及附近民眾共300多人參加了揭幕儀式。人物檔案 魏大斌出生在夏阜村,乾隆50年(1785年)於台灣地區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翌年,升任浙江溫州總兵。嘉慶年間升...
萬回昌後尋找數周未果,遂請求其父親的同事魏際強相助(魏際強,系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鎮桃竹魏村人,由於時過境遷,且南昌近郊魏姓村莊太多,魏際強甘冒酷暑,頭頂烈日,尋找英雄足跡,尋訪義士英名,前後尋找查訪三個月九個魏氏自然村,好在虎行雪地梅花五,鶴立霜田竹葉三,終於尤口鄉一名政法幹部的幫助下,以...
邵飄萍故居也在魏染胡同。故居緊靠《京報》館南牆,是一所兩進四合院。一進院正房、廂房各三間;二進院正房五間,廂房各一間。《京報》是傑出報人邵飄萍一手創辦的報紙。1918年10月5日在宣武門外珠巢街初辦,後來又遷到了琉璃廠東街西端的小沙土園胡同。胡同特色 魏染胡同是由於在明代初年,此地有一家魏氏染坊...
魏家峪村位於山東省新泰市區西北13.3公里,泉溝鎮駐地東北5.6公里,蓮花山南麓,耕地面積1780畝,498戶,1870人。概況 魏家峪村於天順年間魏氏建村,因位於蓮花山前峪中得名。今村內有古槐兩株,是蓮花山廟會的發源地,尹四先生故居。歷史文化 蓮花山廟會 蓮花山廟會始於宋金,明清時達到最盛。廟會會期6天,...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譜》記載魏徵為順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隸順德府鉅鹿縣人”,直隸順德府鉅鹿縣即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於2004年給邢台巨鹿縣來信談:“我在一份資料上看到有關魏徵故里的爭議,現將我們台州魏氏族譜中的記載,提供給你們參考。1、台州魏氏在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
魏氏建築是青木川地區的重要文化景觀之一,它的建築風格傳承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同時也融入了一些西方的建築元素。其中,魏輔唐莊園是魏氏建築中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這座莊園位於青木川古鎮中心,占地面積廣闊,建築格局布局合理,房間之間的空間連線自然流暢。庭院地面的材料混合精製而成。檐坎則採用青石...
魏源故居系魏源的祖父孝立公遺留下的產業。相傳魏氏九世祖元瑛公至魏源祖父孝立公居所稱“埡塘灣公館”,民國初年改建為宗祠,孝立公另給十個兒子建了十座大體一致的宅院。魏源的父親魏邦魯,字春煦,排行老五,魏源故居就是他及家人所分住的的其中一座。魏源在這裡誕生並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至他27歲那年...
魏傑(1796-1876年),譜名大信,字從嚴,號松筠、拙夫,晚歲又稱松鶴樵者,福州東城外菜園口人,為唐朝名相、一代錚臣魏徵第三十九代孫,清代福州著名詩人、書法家、藏書家、慈善家、儒商和方誌家。魏傑一生“耽山水、樂詠吟”,好古敏學、愛國愛民、樂善好施,他在《魏氏家規訓言紀》中提出了“訓以治家、訓...
人物故居 魏宅原是一所前、中、後三進院落,經過長期戰亂和改建,到2014年時,原建築僅保留下三間北屋,原前院南屋、中屋、大門樓都已無存。中共東聖水黨支部舊址的規模變化正是魏嵋及其家人變賣房產積極投身革命事業的見證。院內小南屋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添建,但一定程度上見證了魏氏家族為革命事業無私貢獻...
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晉國六卿把昭餘祁劃分為7個縣,祁縣為七縣之一。晉六卿(晉六卿是趙氏、魏氏、韓氏、智氏、范氏、中行氏)之一——魏縣子派一名叫賈辛的大夫,到祁縣主政。賈辛為祁縣歷史上第一任縣官,賈辛仍居上、下古縣,祁縣歷史上有了第一座縣城。第一座縣城從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14年起,到...
魏源故居 魏源於清宣宗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在龍蟠里購下草房一處,緊鄰烏龍潭,取名小卷阿,在這裡著書立說,其中受林則徐委託編纂的《海國圖志》影響最為深遠。魏氏後人世居於此。今龍蟠里20號尚存小卷阿遺址,而魏氏後人已絕。惜陰書院背負盔山,1910年由繆荃孫主持,據此創建江南圖書館,以巨款購入錢壙...
●元代碑文《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記載:“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世傳: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冑,韉藁,操戈躍馬,馳神攻苦,鈍銼戎陣,膽氣不衰,人莫窺非男也。歷年一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親。...
元代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上的文字仍清晰可辨。《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石碑,碑文後附有《木蘭辭》全詩。碑文開頭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睢陽(今商丘)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將軍生朝。”虞城...
一類是有關魏源研究的著作。作者為魏源同宗晚輩,先後著有《魏氏軼聞》、《魏源傳略》和《魏源楹聯輯注》等,為現今研究魏源學術思想的重要文獻,已傳入台灣及國外。另一類是楹聯方面的著述,與人合著的主要有:《三家名勝楹聯選》、《湖南名勝楹聯》、《名聯鑑賞辭典》、《花卉鑑賞辭典》、《對聯知識百題問答》、...
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世傳: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冑,韉藁,操戈躍馬,馳神攻苦,鈍銼戎陣,膽氣不衰,人莫窺非男也。歷年一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親。擁兵還譙,...
靖江王府及王陵 丘浚故居及墓 平武報恩寺 真武山古建築群 張桓侯祠 大寶積宮與琉璃殿 白居寺 想你了喔耶 西安鐘樓、鼓樓 水陸庵 武威文廟 魯土司衙門舊址 南堂 覺生寺 萬榮后土廟 襖神樓 五當召 盂城驛 玉海樓 二宜樓 魏氏莊園 丁氏故宅 開封城牆 周口關帝廟 內鄉...
魏氏莊園 浙江 百間樓 永昌堡 八面廳 盧宅 小蓮莊 黃家大院 福建 安貞堡 二宜樓 河南 康百萬莊園 廣東 聯芳樓 梁園 四川 劉氏莊園 雲南 朱家花園 高士名流 北京 宋慶齡故居 魯迅故居 茅盾故居 梅蘭芳紀念館 老舍紀念館 郭沫若紀念館 紀曉嵐故居 陳獨秀故居 天津 霍元甲故居 張學良寓所 李叔同故居 山西 閻錫山舊居...
前洋魏氏源流 李氏宗祠 余魏祠堂 忠孝為先仁義為本 ——前洋李氏祖訓家風 家風崇道義祖訓垂仁智 ——前洋余氏家風 魏氏家風 “興前洋,敗院隆”前洋前傳 名勝古蹟 前洋村古民居群概述 宋園遺址 前洋余氏祖厝 前洋元建李氏祖厝 余文龍故居 魏家祖厝 一座值得懷念的古厝 前洋“余家大院”餘三江舊居 余作銘烈士...
木蘭祠是20世紀90年代由原亳州市政府投資建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背景 人物生平 花木蘭(412年-502年),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譙城區)東魏村人,名木蘭。因當地習慣在女性的稱謂前加一個“花”字,故里人稱其為“花木蘭”後人沿用改稱謂至今。木蘭從軍 漢文帝時,為抗擊匈奴的入侵,大量擴軍,按照當時的...
“大山奶奶”是民眾對魏敬夫人的尊稱。魏敬,字玉珏,世稱魏媽。生於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卒於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享壽九十有三。乃汝寧望族,適隋將陳犢(字克耕,佐唐高祖平天下,功拜玉鈴衛翊府中郎將,有開國元勛封爵),魏氏封為開國元勛夫人。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克耕將軍以壽五十二...
潮樂魏氏祖厝 潮樂詹氏祖厝 蓮西劉氏宗祠 五峰蔣氏宗祠 崇武龔厝 西埔劉氏祖厝 崇武史厝 廖厝廖氏家廟 陳芹陳氏宗祠 陳厝楊氏宗祠 頂郭鄭氏家廟 文峰黃氏宗祠 下社謝氏祖厝 西垵劉氏祠堂 西埔下劉氏祖厝 前厝張氏祖祠 大丘劉氏祖厝 東湖張氏家廟 大吳吳氏開閩始祖祠 梅莊莊氏家廟 洋下許氏宗祠 張岳家廟 塘...
晟公昶仲子字於成歲貢返居晉江縣三十五都潘湖鄉埯邊明天順間歷官運司經歷知府以光升貴累贈太子少保戶刑二部尚書生明宣宗宣德乙卯年八月廿七日申時卒明武宗正德甲戌年九月廿四日戌時大中丞少司馬坊在袞繡鋪仁風門內晟綬寓宅為贈都御史潘湖鄉埯邊配魏氏塋於福泉大山名曰道頭仙人撤網穴坐未向兼醜子二長綏公綬...
由朝廷授予姓氏官廳的,全國僅有四處,既山西朔州“李氏官廳”,山東泰安“魏氏官廳”、河北懷來“劉氏官廳”與湖南城步的“楊氏官廳”(此稱全國僅此一處),可見其政治地位的高貴。穩定軍心 “楊氏官廳”的設立,穩定了當時遠在雲南貴州戍邊的楊門將士軍心,也穩定了當時追隨楊門部將從軍的其他各地各民族的戌邊軍人...
除孫子文化,在惠民境內,原有樓台殿閣廟宇50餘處,後發現典型的文化遺址25處,還有建於宋代的古城牆、牛保冢,建於名代的泰山行宮、駐蹕台,以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唯一現存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築群——魏氏莊園。惠民縣民間藝術也豐富多彩,異彩紛呈,有始於宋代馳名中外的我國三大書會之一的胡集燈節書會、...
王羲之故居位於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 魏氏兄弟 大哥魏振甲、三弟魏振同、四弟魏振廣三親兄弟自幼皆酷愛書法,幾十年來鍥而不捨地刻苦練習,,所耗紙張堆積如山,終於使他們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境界,三兄弟皆成就非凡。大哥魏振甲先生已名列中國書法十大名家之一,與當今中國最頂級書法家歐陽中石、沈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