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國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的政治思想。隨著東漢大一統的封建統治的崩潰,兩漢經學、讖緯神學左右思想界的狀況被打破,出現了多種政治思想紛然雜陳的局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
- 所屬年代: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國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的政治思想。隨著東漢大一統的封建統治的崩潰,兩漢經學、讖緯神學左右思想界的狀況被打破,出現了多種政治思想紛然雜陳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國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的政治思想。隨著東漢大一統的封建統治的崩潰,兩漢經學、讖緯神學左右思想界的狀況被打破,出現了多種政治思想紛然雜陳的局面。背景東漢中平六年(184)爆發的...
《中國政治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是2014年9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明、董志廣。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政治思想呈現為兩大政區格局,各自特點、發展趨勢截然不同。一大政區是三國兩晉南朝,特點是華夏政治思想居主導地位;另一大政區是十六國北朝,特點是少數民族政治思想居主導地位。在華夏...
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主要分為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三國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
魏晉是指東漢政權瓦解,三國到兩晉的時期,也就是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是通常所說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這段歷史的前一階段。“魏”指的是三國里的曹魏,“晉”主要指的是司馬氏所建上的西晉與東晉。此時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有兩段,從一個方面來看,政治上來看,是...
魏晉,全稱魏晉時期(220年—420年),指東漢瓦解後,三國到兩晉的時期,是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這段歷史的前半段。魏晉中“魏”指的是三國北方政權曹魏,及曹家父子政權,而“晉”指的是司馬氏建立的晉朝,東晉時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魏晉時期,國家政權更替頻繁,思想自由開放。文化上得到了...
南北朝是中國一個分裂的朝代,分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出身於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晉書》,奉南北朝共為正統。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奉南朝為正統。 劉宋世系 蕭齊世系 蕭梁世系 南陳世系 拓跋/元三魏世系 高齊世系 宇文周世系 歷史 播報...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與社會》是2020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樓勁。內容簡介 樓勁主編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靠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為2017年8月邯鄲召開的中圈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參會論文的選錄,研究主題涉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地 理、思想等諸多...
《中國政治思想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是199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澤華。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的主題,其主要內容有三,即君主專制主義、臣民意識、崇聖觀念。沿此思想主題,劉澤華先生組織一批學人寫就了一部《中國政治思想史》巨著,本書為《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第二部“秦漢魏晉南北朝卷”...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封建軍閥割據混戰的時期。這時期豪族在經濟上占有大量的土地,在政治上處於統治的地位。豪門士族為了保證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特權,創立了九品中正選舉制(見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根據門第選拔士子做官,以致賢愚不分,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主要影響 玄學興盛 這時期的支配思想...
馬融注《老子》,開始了對道家思想的研討。魏晉時期,社會混亂,政治險惡,攻伐不止,殺戮不已,人人自危,且門閥士族生活腐敗,這是玄學產生並盛行的社會政治根源。一些封建士大夫致力於《老子》、《莊子》、《周易》、《論語》等儒道經典的注釋、研究和談論,宣傳自然無為,崇尚達生任性,以道釋儒,儒道結合,內儒...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商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第一節商品生產與流通的擴大 第二節手工業水平的提高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 第一節人口的空前遷徙 第二節漢胡民族的融合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文化的交流與創新 第一節宗教信仰的傳人與興起 第二節哲學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變化 第三節文學藝術的創作與科技的進步 第六章魏晉...
南朝時,改尚書台為尚書省。總之,這一時期是三省開始形成和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時代。在這一過程中,它們之間的許可權、分工也是逐漸趨於嚴密的。由於三省權力的擴大,原秦漢以來的九卿職權多被侵奪,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卿的職權已有很大變化,有的只徒具虛名,有的則從中央執行機構一落而成為某一方面的具體服務機構了...
”這就使門閥制度由魏晉進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時期,直到隋朝建立科舉制度時方才廢止。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當時胡人大都已能講漢語,且穿漢服,只是還能說胡語、還穿胡服,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習俗改易的過程。評價 正面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
這是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也是文學藝術、思想文化波瀾壯闊的時代。本書巨觀地聚焦於這三百多年亂世的種種因素和歷史發展脈絡,以超越政權、超越時代的廣闊視野,跳出王朝更替、權力鬥爭等短時段的政治紛紜,綜合性地考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交織,追蹤在其中頑強生存著的“貴族制社會”的變遷軌跡,並重點介紹中國...
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鑒於自漢至晉中國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基本上都無變化的情況下,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與儒學對立並引導當時觀念形態的玄學。事實上被後世認為...
社會等級結構、土地制度、戶籍制度、賦稅制度、徭役制度、官制與軍制及刑法、家庭與家族及社區、服飾風俗、飲食生活、居室與家具、喪葬禮俗、娛樂習俗、歲時節令、重祀好鬼與宗教習俗、士人時尚、哲學與政治思想的發展等專題,內容涵蓋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諸多層面,從而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透視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德生活的社會基礎 第一節 政治環境:戰爭頻仍,政權易姓頻繁 第二節 經濟環境:經濟蕭條、屯田制和塢堡經濟 第三節 思想文化環境:“玄風”流行,道教、佛教興起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德生活的總體狀況 第一節 對儒學所強調的根本價值——“孝”的認同 第二節 在個人和國家的關係上...
思想背景 軍事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也被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在我國歷史上橫跨三百餘年,這個時期戰火紛飛,硝煙不斷,兄弟相殘,父子反目,君臣相戈,禮崩樂壞,朝代更迭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士家大族把控朝廷,權傾朝野。同時並存多個政權,互相吞併,乃是常態。構想如果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亂世中,又將...
《中國古代思想史:魏晉南北朝卷》在敘述各個時代各類思想時,儘可能地反映出以人的群體活動為主體的思想演變歷程,特別要突出典型思想中的典型人物。這部思想史,應力圖成為包含有各個時代社會各個階層人物思想的思想史。對於以往各種思想史中已經論述較多的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從略,並將他們有關各類社會歷史思想問題的...
魏晉南北朝雖處於長期分裂對峙狀態,但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多有建樹,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這一時期初創的政治、經濟制度。運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士族制度的產生、發展、衰落消亡的過程和科舉制度產生的必然性。概念 士族 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準,在社會上形成的...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曹操死後,曹丕在採納陳群的創議後,於是九品中正製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
最先在夏商朝期稱為“夷”,不帶有外族觀念,只是作為部落聯盟的稱呼,魏晉南北朝時期,儒教、道教與佛教為了爭奪宗教正統地位和宗教地盤,雙方圍繞夷夏問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其中以道教《夷夏論》最為著名。當時儒家學者依然堅持華夷之辯及正統的原則,排斥佛道二教,但由於佛道二教的許多義理已深入人心,故儒家...
這是因為:魏晉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於德行,士大夫虛無荒誕;政治黑暗,士大夫備受壓抑;玄佛道盛行,譯經發達。在這些背景下,該時期作品的內容寫實,重視技巧。因受漢賦影響,出現了駢體文,字數上四下六字,講究辭藻華麗、雕琢字句、聲律藻飾,多用對偶、典故,主要文章有賦、論及簡牘,至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