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厘王一般指本詞條
魏安釐[xī]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戰國時期魏國第六任國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為牽制孟嘗...
前247年,恢復了元氣的秦國開始大舉進攻魏國,魏安厘王為此焦慮不安,就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在毛公和薛公的勸諭下,起初猶豫不決的魏無忌終於決定回到魏國。魏...
魏景愍王(?—公元前228年),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魏安厘王之子,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公元前242年-公元前228年在位。...
魏無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國公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
《魏公子列傳》出自《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第十七》,作者司馬遷。魏公子即信陵君,名魏無忌(?-前243),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戰國時期魏國著名...
魏安厘王派晉鄙率軍十萬救趙。秦昭襄王派人威脅魏安厘王說:“諸侯中有敢於救趙者,敗趙後首先攻先救趙者”。魏安厘王恐懼,命晉鄙大軍暫停於鄴觀望。信陵君...
魏安厘王也死於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戰國四公子歷史地位 諸侯的賓客所進獻給公子的兵法,公子皆書其名,世稱《魏公子兵法》。《漢書·藝文志》兵形勢家中,有...
可見將城村名就是由此而來。《史記》載:“魏安厘(XI)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包圍趙國都城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部以救趙,趙得全”。...
魏王聽後非常懼怕秦發兵攻魏,立即派人傳令晉鄙屯兵在湯陰南(今將城)不敢北進,觀望戰機。信陵君(亦稱魏公子,是魏安厘王的異母弟)無忌,痛惡侵略又為人仁義,...
魏惠王 罃 51 (前369年,前334年稱王並改元—前319年) 魏襄王 嗣 23 (前318年—前296年) 魏昭王 遫 19 (前295年—前277年) 魏安厘王 圉 34...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在合縱攻秦之戰中,魏信陵君無忌率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於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擊敗秦軍的一次作戰。...
客將軍,戰國時期魏國軍官名稱。客謂異國人來作客。齊國和趙國都有客卿。《七國考》引《戰國策》:“秦圍趙之邯鄲,魏安厘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盪陰,不...
根據《晉書&S226;武帝紀》、《律曆志》、荀勖《穆天子傳序》、衛恆《四體書勢》,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隱《晉書&S226;束皙傳》則認為墓主當是魏安厘王。直...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於西晉鹹寧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準盜發戰國時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
秦始皇初年,正當魏安厘王晚期,國勢更加衰弱。但信陵君竊符救趙,尤其是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應乘勝恢復魏之疆域,然而安...
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公元前344年稱王、至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
明代毛晉在《漱玉詞》跋(汲古閣本)末載《金石錄後序》,略見易安居士文妙,非止雄於一代才媛,直洗南渡後諸儒腐氣,上返魏,晉矣。 [12] ...
以嚴厘之。 武而不遂曰莊。武功不成。 柔質慈民曰惠。知其性。 愛民好與...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衛...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
魏安釐王九年癸巳(公元前268年)生於魏國陳留高陽,早年愛好讀書,關注各國局勢。魏景湣王三年(公元前225年)秋,秦國攻滅魏國,食其家貧落魄,淪為陳留門吏,孤傲不...
抱薪救火,中國古代成語,出自《史記·魏世家》中蘇代與魏安釐王的一段對話“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意為: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
在那些描述浪漫基情的典故里,有“分桃”的彌子瑕與衛靈公,有“龍陽”的龍陽君與魏安厘王,有“斷袖”的董賢與漢哀帝。據史書記載,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西漢的...
秦軍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國都很快就會攻下,誰敢救趙,秦攻下趙以後就先打誰。”魏王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