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城

將城,亦稱魏將城,在湯陰縣城南十八里,酈道元《水經注》有載。是一個極具歷史符號之地。

歷史由來
清乾隆《湯陰縣誌》卷一載:魏將城在縣南十八里,魏將晉鄙故壘。明嘉靖《彰德府志·地理》載:晉鄙故壘名將城。可見將城村名就是由此而來。《史記》載:“魏安厘(XI)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包圍趙國都城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部以救趙,趙得全”。
戰國時期:秦派大將王陵領兵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城內民困兵乏,形勢危急。趙平原君屢次致書魏安厘王求救,魏安厘王就派將軍晉鄙率十萬大軍自當時的魏都大梁(開封)北上,前赴救趙。秦昭襄王知道後派人向魏傳話:誰救趙,我就先攻打誰。魏王聽後非常懼怕秦發兵攻魏,立即派人傳令晉鄙屯兵在湯陰南(今將城)不敢北進,觀望戰機。信陵君(亦稱魏公子,是魏安厘王的異母弟)無忌,痛惡侵略又為人仁義,平原君的夫人又是魏公子無忌的姐姐,所以,信陵君救趙心切。侯贏深知無忌的心情,就給他出計說:“我聽說調兵的兵符放在魏王的臥室里。魏王寵愛如姬,公子曾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只要公子一開口,如姬就能幫助公子把兵符拿到手”。信陵君按照侯贏的話去做,果然拿到了兵符。隨後就帶勇士朱亥及手下人馬一同趕到將城要奪晉鄙的兵權出兵救趙。因晉鄙深知魏安厘王救趙的後顧之憂和懼怕心理,雖然虎符能合到一起,但晉鄙遲疑,不肯交出軍權。魏公子即令勇士朱亥從袖中抽出重達四十斤的鐵錘擊殺了晉鄙,奪取了軍隊的指揮權,挑選出八萬精兵北上救趙,和楚國春申君所派景陽部隊匯合,秦兵得知因而退兵。《史記·魏公子列傳》,元代名戲《竊符記》劇本,1942年郭沫若所編大型話劇《虎符》都敘述了這個事件的詳細經過。
據將城村的多位有名望的老人回憶,晉鄙之墓原在該村西北隅,墓中為鐵梁吊棺。清末時,墓前尚有一通高達5米的石碑,上寫“晉鄙墓”三個大字,碑陰記述著晉鄙生平。北伐戰爭中,墓被夷平,碑毀於兵亂。相傳,村西土冢內曾挖出過一把寶劍,劍柄上鐫有“晉鄙”二字。後落入一僧人手中,不知下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