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鬥雞詩
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
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
長筵坐戲客,鬥雞觀閒房。
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
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
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
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
願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鬥雞:古代宮廷及貴族當中流行的一種娛樂消遣(也包含賭博性質)活動。
⑵游目:放眼縱觀。妙伎(jì):優美舞伎,指舞蹈。
⑶厭:厭倦。宮商:指音樂。
⑸樂方:尋歡作樂的方法。
⑹筵(yán):竹蓆,古人鋪在地上作坐具。
⑺觀閒房:觀於閒房之中。閒,寬大。房,殿旁之室。
⑻翕(xī)赫(hè):雙翅開合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諒洪威武之狀。
⑼翹(qiào):尾巴上的長羽翎。
⑽揮:振。邀清風:一作“激流風”。
⑾悍目:同“暉目”,眼睛突出來的樣子,指兩眼瞪圓,透露出一股兇猛之氣。
⑿觜(zuǐ):同“嘴”,雞嘴。
⒀嚴距:裝距,在雞距上裝上了尖形的金屬套子。距,雄雞的腳跖後面突出如趾的尖骨,雞斗時用來刺對方。
⒁翱翔:猶徜徉。
⒂狸膏:野貓的脂膏。據說雞畏野貓,一聞到野貓油膏的味道就會退避,用此膏塗在雞頭上,可以減少被啄的痛苦,鬥雞時容易取勝。
⒃擅場:就是壓倒全場。擅,專。
白話譯文
看遍了美妙的舞蹈,聽厭了動人的歌唱。
主人寂寞無聊無事可乾,眾賓客提出尋樂的妙方。
長長竹蓆坐滿遊戲賓客,觀看鬥雞在寬大的室房
那些雄雞是多么威風,兩隻長尾翎飛翹高揚。
拍動羽翼引起陣陣清風,兩目瞪圓射出紅紅凶光
利嘴一啄,輕輕的羽毛四處飛散,鋒利的雞爪,常常享巴催把對方刺傷。
鬥勝的雄雞,長鳴一聲直插雲天,它扇動著翅膀徜徉在斗場。
希望得到“狸膏”的幫助,宙謎擔永遠獲勝而獨占這斗場。
創作背景
該篇是曹植早期作品,大約寫於
建安十六年(211)以前,詩人不足二十歲。那時,他和哥哥
曹丕的關係尚未出現大的矛盾,素以兄弟相稱,時常一起與貴公子、建安諸子等宴飲唱和,該詩便是一次鬥雞娛樂後創作的。
劉楨、
應瑒都有同題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篇共十六句,前六句總敘主人和眾賓厭倦歌舞之後,準備觀賞鬥雞;中八句突出描繪群雞在“斗”中的種種多變的神態;末二句以含蓄讚嘆並期望鬥雞獲勝作結。這三個藝術層次,自然遞進,點染成章,而又渾然一體。
此詩前六句敘事,敘寫鬥雞取樂的緣由。“游目極挨熱櫃妙伎,清聽厭宮商。”寫終日飽覽優美的舞伎,欣賞悅耳的樂曲,說譽旋探已感到厭倦乏味。一個“極”字,一個“厭”字,寫出了貴族子弟沉溺聲色的情形。“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寫主人無所事事,空虛寂寞,賓客們便進獻取樂的方法用以幫閒。敘事漸漸引向鬥雞上來。“長筵坐戲客,鬥雞觀閒房。”寫主人賓客宴飲遊戲,最後到閒房觀看鬥雞。終於點出題目。以上六句直敘詩人的生活和情趣,語言平直簡潔。
“群雄”以下八句,描寫鬥雞的場景。“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寫參賽的群雞氣勢兇猛,長尾聳起,擺開決戰的架勢。“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寫賽雞拍擊翅膀,掀起急風,兩眼噴火,目光異常兇悍。一場決戰即將開始。“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寫雙方激戰。或用嘴啄,棵承院或用距刺。尖嘴剛落,輕毛飛起一片;利距刺處,遍身鮮血淋漓。“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寫得勝者仰天長鳴,鳴聲直衝雲霄;鼓翅欲飛,氣概不可一世。詩人運用傳統作品的“鋪敘”手法,集中渲染了鬥雞的動態形象。八句寫了八個不同的動作。先描發怒,抖尾;後敘展翅,瞪眼;再說毛散,腿傷,最後寫得勝的雞高唱入雲,獨自掮著翅膀轉圈。曹植通過藝術家的眼睛,從實際生活中攝取了這八個“特寫鏡頭”,為鬥雞創作了一幅清新活潑、歡躍多姿的彩墨畫。
最後二句,“願蒙狸膏助,長得擅此場。”寫對勝利者的祝願。《事類賦注》引《莊子》逸篇:“羊溝之雞,時以勝人者,以狸膏塗其頭也。”雞怕臘遷民境狸,聞到狸的氣味便怯陣敗北。因此鬥雞者在雞冠上塗上狸膏,藉以戰勝對手。又
張衡《
東京賦》曰:“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以鬥雞作譬,說秦國因有尖利的嘴和距,所以最終戰勝六國。這裡化用典故,祝願得勝者再用狸膏塗一塗,定能長久地穩操勝券,立於不敗之地。在祝福之中,透露出了作者陶醉的歡快情緒,表明了樂此不倦的態度。這與前面關於鬥雞取樂的敘寫正相呼應,使題旨更為顯豁。
全詩緊密相連,描繪了鬥雞的整個過程,特別突出了鬥雞的神態、銳氣。全詩縱貫橫逸,描繪形象。
名家點評
明朝
謝榛《
四溟詩話》:“陳思王《
白馬篇》‘俯身散馬蹄’,此能盡馳馬之狀;《鬥雞篇》‘觜落輕毛散’,善形容鬥雞之勢。‘俯’、‘落’二字有力,一‘散’字相應,然造語太工,六朝之漸也。”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
曹魏時期文學家、詩人,與父
曹操、兄
曹丕並稱“三曹”。曾一度欲立為世子,後相繼遭曹丕、曹叡猜忌和迫害;
太和六年(232年)二月,徙封陳王后不欠便抑鬱而死,時年41歲,謚“思”,故後人又稱之陳思王。文學創作上,被尊為“建安之傑”,在詩、賦、散文各種體裁上都卓有建樹。流傳下來的作品以五言詩居多,約80首。其代表名篇為《
洛神賦》。宋人輯有《曹子建集》。近人
黃節《曹子建詩注》較詳備。
此詩前六句敘事,敘寫鬥雞取樂的緣由。“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寫終日飽覽優美的舞伎,欣賞悅耳的樂曲,已感到厭倦乏味。一個“極”字,一個“厭”字,寫出了貴族子弟沉溺聲色的情形。“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寫主人無所事事,空虛寂寞,賓客們便進獻取樂的方法用以幫閒。敘事漸漸引向鬥雞上來。“長筵坐戲客,鬥雞觀閒房。”寫主人賓客宴飲遊戲,最後到閒房觀看鬥雞。終於點出題目。以上六句直敘詩人的生活和情趣,語言平直簡潔。
“群雄”以下八句,描寫鬥雞的場景。“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寫參賽的群雞氣勢兇猛,長尾聳起,擺開決戰的架勢。“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寫賽雞拍擊翅膀,掀起急風,兩眼噴火,目光異常兇悍。一場決戰即將開始。“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寫雙方激戰。或用嘴啄,或用距刺。尖嘴剛落,輕毛飛起一片;利距刺處,遍身鮮血淋漓。“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寫得勝者仰天長鳴,鳴聲直衝雲霄;鼓翅欲飛,氣概不可一世。詩人運用傳統作品的“鋪敘”手法,集中渲染了鬥雞的動態形象。八句寫了八個不同的動作。先描發怒,抖尾;後敘展翅,瞪眼;再說毛散,腿傷,最後寫得勝的雞高唱入雲,獨自掮著翅膀轉圈。曹植通過藝術家的眼睛,從實際生活中攝取了這八個“特寫鏡頭”,為鬥雞創作了一幅清新活潑、歡躍多姿的彩墨畫。
最後二句,“願蒙狸膏助,長得擅此場。”寫對勝利者的祝願。《事類賦注》引《莊子》逸篇:“羊溝之雞,時以勝人者,以狸膏塗其頭也。”雞怕狸,聞到狸的氣味便怯陣敗北。因此鬥雞者在雞冠上塗上狸膏,藉以戰勝對手。又
張衡《
東京賦》曰:“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以鬥雞作譬,說秦國因有尖利的嘴和距,所以最終戰勝六國。這裡化用典故,祝願得勝者再用狸膏塗一塗,定能長久地穩操勝券,立於不敗之地。在祝福之中,透露出了作者陶醉的歡快情緒,表明了樂此不倦的態度。這與前面關於鬥雞取樂的敘寫正相呼應,使題旨更為顯豁。
全詩緊密相連,描繪了鬥雞的整個過程,特別突出了鬥雞的神態、銳氣。全詩縱貫橫逸,描繪形象。
名家點評
明朝
謝榛《
四溟詩話》:“陳思王《
白馬篇》‘俯身散馬蹄’,此能盡馳馬之狀;《鬥雞篇》‘觜落輕毛散’,善形容鬥雞之勢。‘俯’、‘落’二字有力,一‘散’字相應,然造語太工,六朝之漸也。”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
曹魏時期文學家、詩人,與父
曹操、兄
曹丕並稱“三曹”。曾一度欲立為世子,後相繼遭曹丕、曹叡猜忌和迫害;
太和六年(232年)二月,徙封陳王后不欠便抑鬱而死,時年41歲,謚“思”,故後人又稱之陳思王。文學創作上,被尊為“建安之傑”,在詩、賦、散文各種體裁上都卓有建樹。流傳下來的作品以五言詩居多,約80首。其代表名篇為《
洛神賦》。宋人輯有《曹子建集》。近人
黃節《曹子建詩注》較詳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