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定義
高附加值船舶是指利潤比較高的船舶,主要是一些特殊需要的船舶如工程類船舶、LPG類船舶(主要用來運輸以丙烷和丁烷為主要成份的石油碳氫化合物,也包括丙烯和丁烯及其它一些化工產品,近年來乙烯和氨也列入其運輸範圍。LPG船因其特殊用途而產生了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因而其建造難度大,是代表當今世界造船技術水平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液化天然氣船(LNG)(LNG船是在 162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氣的專用船舶,是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是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
產業發展
發展歷史
高附加值船舶一詞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因為不同時期的高附加值船舶代表著那一時期基礎工業水平,所以時至今日業內也未曾對高附加值船舶的範圍達成共識。那么,哪些是高附加值船舶?百度搜尋給出的答案是:利潤比較高的船舶,主要是一些特殊需要的船舶如工程類船舶、LPG類船舶(主要用來運輸以丙烷和丁烷為主要成份的石油碳氫化合物,也包括丙烯和丁烯及其它一些化工產品,近年來乙烯和氨也列入其運輸範圍)、液化天然氣船(LNG)。
儘管高附加值船舶在歷史演變中成為了一個帶有鮮明時代烙印的模糊集,但與常規船舶相比,它的技術含量高,需要依靠先進技術、技能、工藝、複雜勞動、創造性等要素設計和建造,有著同期同噸位同尺度常規船舶無法匹敵的高價位。憑藉著這些“高要求”,高附加值船舶一躍成為了不同時期船舶工業的“焦點”。
歐洲曾是高附加值船舶的領跑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歐洲諸國一直主導高附加值船舶產業。今天,儘管歐洲船廠已經基本不涉足高附加值船舶領域,但是豪華遊輪的建造卻成為歐洲高附加值船舶製造商們的專利。此外,拿LNG船來說,目前套用最廣泛的MOSS獨立球型、GTT薄膜型兩種液倉型式,其設計均出自歐洲。不僅強調技術設計,在高附加值船舶動力裝備上,歐洲企業積極推動綠色高效理念、重視售後網路建設,在方便船舶裝置修理的同時賺足了售後的利潤。
中國船舶工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首席分析師韓笑妍曾對媒體說過,在高附加值船舶產業上,歐洲國家屬於原創,日本致力於突破,而韓國則更重視最佳化。
日本著力發展與本國經濟相關的高附加值船舶產業。目前,汽車運輸船主要在日本建造,使得汽車運輸船製造呈現壟斷態勢。而韓國最佳化船舶的腳步從未停止。韓國三星重工經過多年的研發,開發了LNG-FPSO。該船將LNG船與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 Offloading,浮式生產儲存卸貨裝置)融為一體。與傳統的固定式海洋結構物相比,具有功能更多和建造成本更低的優點。
我國的現狀
溫家寶總理在浙江調研經濟運行情況時曾指出,“十二五”規劃的核心就是要轉變發展方式。中國經濟要發展,再不能走不可持續的道路,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我們的產品必須靠高附加值,我們生產的產品就會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造船業產量已經超過韓日,但是從產品結構來看,產品高附加值遠不及韓日。與韓國船企相比,中國船企優勢在於人工成本,而劣勢在於經驗不足無法抽取高附加值船舶的二次設計利潤,且在效率上面比韓國稍差。以製造一艘LNG船為例,韓國需要6個月,而中國則需要9個月,多出3個月時間就會把成本優勢抵消。
轉型發展
那么,中國船企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高附加值船舶發展之路呢?
加快“轉調”才能接長“短板”
中國船企在高附加值船舶產業上還處於起步階段,要想“殺入”高附加值市場“坐穩江山”,必須“轉調”,接長“短板”。
目前,中國船企造船方向亟須由散貨船向LNG運輸船、海洋工程等高端產業“轉調”。國內船公司的造船訂單多以散貨船和貨櫃船為主,而高附加值的油輪、LNG運輸船、海洋平台等多被韓日造船廠把持。這些高附加值船舶每艘售價都在十幾億元,散貨船不及其1/5。
中國船舶工業市場研究中心郭文杰博士曾提及,目前選擇LNG作為發展重點較為合適。近年來,中國對於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需求迅猛增長,廣東、福建、上海三地的LNG進口項目直接催生中國最早的5艘LNG船舶。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有了內需作為發展動力,高附加值船舶產業將會飛速發展。
而今,中國船企建造過的高附加值船舶基本涵蓋了高附加值船舶所有領域,但海洋工程裝備上的“短板”卻一直是中國高附加值船舶發展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為此,專家建議,應發揮環渤海地區、黃海沿海地區、長江口地區、珠江口地區的區位優勢,形成海工裝備總裝的塊狀製造基地;依託現有大型骨幹企業,發展具備參與國際大型工程項目競爭能力的海洋工程裝備總承包商;逐步發展具備深水裝備的自主設計能力,提升大型海洋工程裝備的詳細設計能力,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此外,還應以海工
裝備製造基地為依託,建立海工配套設備的研發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