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鎧庭(1913-1976),原名高登武,無極武術第五代傳人,著名武術家。1931年,高鎧庭在天后宮創辦“無極國術研究社”以報效祖國。無極國術社自1931年成立到196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關閉歷經35年授徒1萬多名,其中有不少社會名流和時代精英,在天津武術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1950年,天津武術運動委員會成立,高鎧庭任常務委員,繼續置身於天津的武術事業,為天津的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鎧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天津市河北區
- 出生日期:1913
- 逝世日期:1976
少年習武,創辦“無極國術研究社”,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少年習武
1913年高鎧庭出生於天津市河北區東窯窪的一個沒落家族中。艱苦的家庭生活磨練了高鎧庭的意志,從小就養成了不怕吃苦的精神。
9歲的時候,高鎧庭叩頭拜徐永慶為師,開始了練武生涯。刻苦勤奮自不必說,每天早晨五點鐘,他必到河東武聖廟跟師父練功。要知道從家(大紅橋西於莊),徒步走到今天的河東區大直沽的武聖廟,這么長一段路程,即使是成年人都很吃力,更何況是八、九歲的孩子。早晨5點鐘必到,可想而知他是幾點鐘起床,如果碰上陰天下雨,就更加不能預料了。這樣一次兩次不足為奇,而要堅持10年不間斷就不簡單了。今天回過頭看,他過人的意志品質,也許就是那個時候打下的基礎。
高鎧庭到十四、五歲時,他所學套路和功夫都有了長足進步,徐師父見他進步如此之快,就有意將他攜至東沽拜見師爺王玉珍。一天,徐師父帶著他去東沽,拜謁自己的師父、無極門第三代掌門人王玉珍。王師爺是天津武術界有名的“桿子王”,他一生習武授徒,擅長揣骨相術,他看到高鎧庭身材雄偉,儀表堂堂。又讓他演練幾趟武功,師爺看罷,更是對其從心裡喜愛有加。看到自己的嫡親徒孫,功夫如此紮實,“無極”後繼有人,喜不自禁。於是和徐永慶師父相商,將這個徒孫留在自己身邊,親自教授三年。自此成就了高鎧庭師父、師爺“雙傳藝”的美名。
創辦“無極國術研究社”
高鎧庭跟王玉珍師爺練功夫,除點撥技藝外,更主要的是了解天津武術界的掌故秘聞,包括各門各派代表人物的功夫竅要所在,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視野。
高鎧庭十六歲時,師父年事已高,就讓他替教。虛十九歲這年,恩師徐永慶對高凱庭說:“我在這教功夫數年,也沒正式場子,更沒創立招牌。你留神給自己立個像樣場子,把咱無極門功夫傳下去。”高鎧庭沒有作答,暗自記在心裡。這一年正趕上天津召開武林盛會,高鎧庭表演了一趟龍形掌。與會者都是武術界的行家裡手,所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高鎧庭的心與意合,意與力合,力與氣合,手眼身法步贏得了行家們的認可。無極門講究的,“腿是買跟腿,步是趟泥步,力是三節力”,快慢有序、式式到位,每個細節都交代得特別清楚,收式行禮、氣不長出,更是贏得了滿堂彩聲。
這次大會上還遇到了一位伯樂,那就是武林盛會的參與者之一,天津寶華金店的掌柜王少山先生。會後,他找到高鎧庭,並告訴他,孫中山先生在上海精武會上第一批學員畢業典禮上,親自到會祝賀,並發表講話:“技擊有益於身體,且科學昌明。長槍大炮必有失恃之日,國人不可不重視國術,短兵相接時,技擊之能尤為重要。” 這番話對高鎧庭是極大的鼓勵,攀談之後,王先生問他在哪教場,他如實以告尚無正式地點。王先生便主動推薦天后宮,徵得徐師父的同意後高鎧庭在天后宮即為主事道爺的支持幫助下,積極籌備成立“天津無極國術研究社”
六月廿四日這天“無極國術研究社”成立大會正式召開,高鎧庭的老恩師徐師父坐在大院主席台正中央,兩旁是師叔、師伯和請來的各門派的掌門及天津武林知名人士。簡單的開場白過後,便是武術表演。高鎧庭孔武有力的身材,不怒而威的面龐,炯炯有神的眼睛,穿著白紡綢大褂,足登青布實納幫灑鞋,非常惹眼。先表演了左把春秋刀,以示立場向關聖人表示尊重。其後同門師兄弟表演中又穿插了高凱庭表演的形鉤、雙鉤卷浪、風擺荷葉的跌宕起伏與春秋大刀劈、砸、撩、剁的雄偉氣勢,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招一式之中,顯現了功力深厚,確有獨到真傳。最後老恩師徐師父在震耳欲聾的掌聲中,表演了九耳大環刀。刀光閃閃風聲嗖嗖,尤其是一個穿步上,亮出了輕功的絕活,一個箭步竄出三丈開外。全場當時鴉雀無聲,稍後才是掌聲雷動。這次表演亮相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會後,全體到會人員在石頭門坎聚餐,酒席間人們仍再不停的談論著精彩的表演,尤其對無極門的功夫及高凱庭的功夫給予充分的肯定。由於大會期間,也有其他門派的表演,再得益於高鎧庭精心的準備和妥當的安排,“天后宮無極國術研究社”成立大會,演變成一次天津武林盛會,無極武術也藉助這次盛會中得以大規模公開展示,得到了武術界和社會大範圍的認可。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高鎧庭不但追求個人事業,更為注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他常對徒弟們講:“國若不堪,何以家為!”正是基於此,高鎧庭不僅努力提高自身的武術修為,認真地傳授徒弟無極武術功夫,更是心繫國家民族的安危和興盛。他晚年常對其子高鐵靜說:“國家要是完了,你個人再有本事,還不是亡國奴一個,沒有用的。”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高鎧庭利用在天后宮教武術的影響和人脈,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1949年天津解放後,高鎧庭立即參加歡慶天津解放的活動。1950年,天津市成立的武術運動委員會,選舉了七位常委委員,高鎧庭就是其中之一。黨和政府的信任大大激發了他的政治熱情。除了做好自己武術教師本職工作以外,他還積極投入到社會工作中去。
高鎧庭文化程度不高,但他非常重視理論,在其武術生涯中組織文人學士編寫了無極十二形規範動作、子龍大槍、童子功、羅漢功百兵圖等圖文並茂的文字資料,流傳後世。他平時常對弟子們要求“三分練,七分講”,可見其對理論的重視,他對於武術理論的重視也使無極功的流傳有據可依,為無極武術傳承創造了條件。
如今,高鎧庭先生的後人、無極武術第六代傳人高鐵靜繼承了先輩的武術事業。他和津門徒弟們刻苦練功、共同努力,使得無極門武術得以發揚光大,他們多次代表天津參加國內外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07年,天津無極門研究會成立,2009年,天津無極武術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代天津無極門研究會已發展有東麗、河西、南開等13個分會,天津無極武術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