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諒紀事

高諒紀事

《高諒紀事》是越南作家阮輝想著紀實報告文學,於1952年首次出版。

《高諒紀事》是作者參加了邊界戰役後寫成的,描寫部隊在抗法戰爭中的日常生活,反映了越南人民軍的迅速成長。該作品獲全國文學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高諒紀事
  • 外文名:kỷ su cao lạng
  • 作者:阮輝想
  • 文學體裁:紀實報告文學
  • 首版時間:1952年
  • 字數:65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高諒紀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越南人民軍在人民民眾的支持下殲滅法軍賴巴西兵團的經過。1950年9月,胡志明主席發出高諒戰役戰鬥令後,人民軍某部陳渠營的炮兵連日夜兼程,趕向東溪西面集結地。10月5日清晨6點25分,攻打東溪敵軍的戰鬥正式打響了,經過激戰,東溪解放了。人民軍幾乎沒有停息,立刻又轉入了攻打七溪的戰鬥。法軍在第四號公路上被人民軍一舉包圍。雙方展開了爭奪制高點的戰鬥。人民軍占領了高地,並切斷了賴巴西兵團和夏爾同兵團的聯繫。當天夜裡,他們摸黑進攻,刺刀見紅,與法軍展開了肉搏戰。敵人亂作一團,爭先恐後逃竄。到凌晨三點,賴巴西已被抓獲,他的兵團全軍覆滅。
第二部分寫人民軍繼續戰鬥,再接再勵全殲夏爾同兵團的功績。10月6日,人民軍與夏爾同兵團開始搶奪桂珍山高地,人民軍突擊連捷足先登,利用山頭高地打擊敵人,敵人反撲,全連死守不讓。到友鄰部隊趕到,突擊連隊已彈盡,全連所剩同志無幾。夏爾同眼看敗局已定,倉惶突圍,散軍一片混亂,死傷無數。成連成營的敵軍舉手投降。夏爾同也被越人民軍抓獲。人民軍繼續掃清殘敵。此次高諒戰役,共殲法軍一萬多人。

創作背景

1950年10月,越南人民軍在越北高平——諒山一線向法國殖民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一個多月的激戰中,光復了高平、諒山等七座重要城市以及其他鎮市二十餘處,這就是越南人民抗法救國戰爭中有名的“高諒戰役”,也稱“邊界戰役”。作者阮輝想作為這次戰役的參加者,把戰地的親身感受和所見所聞,寫成《高諒紀事》這部報告文學。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高諒紀事》記的是越南人民軍在高平——諒山一線圍殲法軍賴巴西兵團和夏爾同兵團一萬多人的重大戰役。作者從戰役的準備階段寫起,大開大闊地描述了這場戰役的全過程,筆法灑脫,中心突出,是越南八月革命後反映戰鬥生活的作品。
作者追求的是真實地反映這場戰役的經過,以及戰鬥中越南軍民的偉大英雄主義精神和崇高愛國主義思想,因此,他用的完全是白描手法,塑造英雄的筆墨也不過多集中於個別人物身上。在作品中,有照看運輸大炮的驢子的老儒,他為了保護心愛的牲口,被敵人炮彈炸去了雙腿;有衝鋒陷陣不幸犧牲的老堅;有為了支援部隊打仗,吃盡千辛萬苦的民工酉姐,還有用自己身子堵槍眼的營長陳渠,和割去斷臂的爆破英雄羅文裘,等等。作者立意刻劃的是英雄的群體形象,通過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表現越南人民軍,民兵,游擊隊員和廣大人民的刻苦耐勞,英勇奮戰的革命英雄本色,反映他們熱愛胡志明主席,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和在艱難困苦中顯露出來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而肯定抗法救國戰爭最終勝利的必然趨勢。

藝術特色

大開大闔的描述和對群體形象塑造的追求帶來了藝術上的粗糙和典型描寫的不集中等缺點,但這也是此類利用戰爭間隙急就而成的文藝作品所常常難免的。

作品影響

《高諒紀事》首版當年,越南文藝協會把此書評為三等獎。

出版信息

《高諒紀事》於1952年由越南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中國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由黃敏中翻譯的《高諒紀事》中譯本,譯本還附有《人民的感情》和《幾篇日記》。

作者簡介

阮輝想(1912—1960),越南作家。 北寧省慈山縣人。17歲就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活動,1946年當選為國會代表。早期作品以反映歷史題材為主,後期作品則更多反映現實鬥爭。主要作品有小說《龍池夜會》《阿陸哥》《四年後》,紀實報告文學《高諒紀事》及劇本《北山》《留下來的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