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本源流
[嘉靖]《漢中府志》
10卷,明張良知纂修。張良知, 山西安邑縣人。舉人。明嘉靖間,以知州官漢中府同知。
這部府志完成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九月。分輿地、建置、田賦、水利、職官、宦跡、選舉、人物、典禮、叢紀10門。敘事完備,考證嚴謹,尤其是對漢中的歷史沿革考證詳盡,為全書精華所在。此志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刻本,《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著錄,今藏北京圖書館藏有原版書、山東省圖書館(存卷1至卷7),及台灣、日本、美國藏有膠捲。陝西省圖書館藏有膠捲一個。
日本收錄了大量原刻本藏於台灣的曬像印刷本。這些中國抗戰時期北平圖書館托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善本地方志,後運往台灣,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另外,台灣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的明代善本方誌,日本也有其曬印本,這類書大約有110餘部。當然有些日本也藏有原刻本。那么除去日本收藏的,只藏於台灣的約有90部之多。這些書在大陸多以膠捲形式收藏,個別的有一些殘卷或抄本及後來的刊本,包括[嘉靖]《漢中府志》。
[萬曆]《漢中府志》
漢中知府崔應科主修,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1611~1616)修,已失傳,但訊息不確,存疑。
[順治]《漢中府志》
6卷 ,清馮達道纂修。清順治十三年(1656)刻本,6冊,《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著錄。此志修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共6卷,內容記載較為簡單,後人稱此志“雖雲典雅,而搜羅未免簡略”。該志現據著錄現藏北京圖書館,或雲已佚,蓋誤。
馮達道,江南武進(江蘇常州)人。任漢中府知府。馮達道,字惇五,號鷺蓉,武進東鄉五牧十里堡人(今橫林余巷),順治丁亥科二甲第39名。歷官戶部雲南司主事、江西司員外郎、福建司郎中、辛卯順天鄉試同考官、欽差督理清江滸墅關務,任陝西漢中府知府,升任山西河東轉運使。誥授中憲大夫,晉授中議大夫。所至皆有政聲,重視地方文獻,其中順治十三年修成《漢中府志》6卷、康熙十一年修成《重修河東運司志》10卷,兩志均有自序,現北京圖書館有藏。
[康熙]《漢南郡志》
24卷 清滕天綬修,和鹽鼎等纂。這部郡志修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分24卷,前14卷為各府縣山川、形勝、風俗、賦稅、災祥、秩官、兵防、公署、祀典、選舉、人物等記述。後10卷為藝文,占的篇幅最大,分詩、策、書、表、碑銘、記、序、傳、賦、疏、文、狀等目,內容豐富,記載詳細。卷前有滕天綬自序。此志有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12冊。《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清史稿·藝文志》著錄,今藏西北大學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或說已佚,待考。
滕天綬,奉天府遼陽州(遼陽市)人。蔭生,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廣東湖州府同知調任漢中府知府。
[嘉慶]《漢南續修府志》
32卷,清嚴如煜纂修。這部府志是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滕志”的基礎上續修而成,增補了700餘年之事跡。共32卷,分50目,內容豐富,考訂精詳,體例完備。
原刻版在清同治年間太平天國戰爭中毀於戰火,民國13年(1924)藍培源等,又據舊版重新雕印,並把道清光九年(1829)漢中府知府楊名飈所輯節烈數百人的事跡作為第33卷,刊附於後。
古方誌重印是地域古籍傳播的重要途徑。在漢中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古方誌重印當推清嘉慶年間漢中知府嚴如煜(?—1826)續修的《漢南郡志》一書的重印。民國13年(1924),《續修陝西通志》開局修纂,檄令各道縣採集事跡,漢中各縣士紳亦倡言修志,風動一時,急需《漢中府志》以資參考,時任漢中道尹阮貞豫察知嘉慶《漢中府志》木刻板已毀於戰禍,在士紳康次衡家藏有《府志》善本,乃捐資七佰塊銀元,前任道尹王壽乾捐資六佰塊銀元,由邑紳王捷三督辦校刊,歷夏秋冬三季,於省城西安重行刻板印刷。此志尚有清嘉慶十九年(1814)原刻本,12冊,今藏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及台灣。
1983年6月,因《漢中府志》歷經60年時代變遷,已缺稀難覓,致使關心和研究漢中地域歷史的人士很難有機會查閱此書。中共漢中地委宣傳部為使這一精品佳志不致淹沒,從漢中中學(原漢南書院)搜求到一部完整的民國重刻本,在漢中地區科技情報所複印、裝訂200套,每套12冊。仿民國重刻本手工線裝,外套蘭色布面函封,顯得古色古香,基本上恢復了民國重刻本的原貌。由於複印和手工裝訂成本較高,區區200套書流傳範圍無疑是有限的,絕大部分藏於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每套書成本價300元,以當時的工資水平,少有人問津,故流向民間渠道的書甚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複印本的《漢中府志》似乎“消失”了,但也有一些有心人從民間“淘”得此書。著名藏書家盧慧傑先生曾從一廢品收購站以論斤稱重的方式,花十多元錢購得一套,這件“撿漏”的事在《盧慧傑古建築三十年隨筆》(華夏出版社出版)亦有記載。另一位叫張選軍的藏書愛好者花500元錢從朝陽路一舊書攤上購得一套。這些都堪稱是《漢中府志》流傳中的幸事。
二歷史評價
[道光]《褒城縣誌》主修官
光朝魁(連城山人雪軒氏)評:
自秦漢置漢中郡,漢水之所環繞也。隋避諱,嘗改曰“漢川”。其地多在漢北,故漢晉每稱曰“沔北”。今強被以“漢南”之名,則是“爾雅”荊州之域矣(《爾雅》漢南曰荊州)。
《漢書》以漢中本屬楚地,系翼軫分野,但漢之漢中郡包有今之興安、鄖陽府地,當屬翼軫無疑。今漢中之鳳縣,本漢武都之故道縣,略陽本武都之沮縣,寧羌兼得廣漢之葭萌,當入井鬼秦分,余縣仍屬軫翼。舊《志》斷謂盡屬井鬼,似不若從《漢志》之為妥也(《晉書》漢中屬參九度)。星野條所引史志,多與原文不合,且謂井柳、鶉火之次屬秦分。夫鶉火乃周分野,安得屬秦?又引《後漢志》註:太白主華陰山、涼州、雍州、益州,乃訛涼為梁,豈知漢之益即梁,而涼即雍乎?
棧道雲褒谷,漢高入南鄭由之。考《高祖紀》,高帝實由杜南蝕中之國,不由褒谷,及送張良歸,乃至褒中耳(《紀》詳,《傳》省)。東漢無至正年號,蓋魏宣武正始四年修石門道,至永平二年畢工,而東漢之永平四年亦有修棧道事,遂訛稱為東漢至正、永平間事耳(石門銘“至正四年”,亦當作“正始四年”,事見《魏書·宣武本紀》。羊公疑是羊祉)。
唐沈佺期有《夜宿七盤嶺》詩,則嶺路已開,是知避石門之險而走嶺上,不自元,明明矣。
康熙二十八年,總督葛思泰修棧道,誤稱郭大司馬。
斜谷至鳳州界一百五十里,棧閣二千九百八十二間。“板閣二千九百八十二間”(見宋《大安軍圖經》)。此鳳以北至鄖縣道也,誤引為褒城棧道。
《黑河圖說》篇整〔縝〕密,義亦精通,但沮漾既合,方可稱沔,今謂黑河即沔江,一名沮水,豈其然歟?《漢志》謂沮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今略陽也。今《志》謂出留壩紫柏山,存考。《華陽圖說》篇極有關係,敘次亦清晰。
《郡縣建置序》,雜亂難解。元漢中道已屬陝西省,乃雲漢中隸秦自明始,開頭便錯。既曰“在唐虞曰雍州”,又曰“《禹貢》為梁州”,又曰“舜梁州,《周禮》並雍州”,又曰“當夏殷之間”,敘三代事已顛倒無序,前段雜鈔《隋書》及《通典》、《通考》諸書,統論《禹貢》之梁州兼包四川、雲南,非專指漢中也。梁州之專為漢中,自隋唐始。譙縱反數年,未嘗出蜀境。是時楊盛使子撫據漢中。今謂“縱據之”,蓋誤讀《宋書》耳。唐興元府雖領支郡,而興、鳳、洋各自為州。今雲“興元領州縣二十五”,且有洵州、驢州等名,亦非德宗以後所有。若武都略陽,唐時並無此縣。至金州屬山南東道,更非西道所轄矣(荒謬太甚)。又雲“周改曰漢川,統州縣二十一”,列於唐後,豈以宇文周為五代後周耶(光義、褒中乃宇文氏郡縣名)。
建置表本《陝西通志》,甚整齊,惟增改數條不合。
漢漢中都尉治褒中漢陽鄉,蓋漢郡皆設都尉,掌兵,或不與郡守同城(猶今之分防同知)。乃雲“褒中初設都尉治,元鳳六年置縣”,豈謂是褒中都尉乎?
城固釋名,“始城而冀其鞏固”,不知《漢書》本名城固。西鄉釋名,“與夔之東鄉對,故名”。不知西鄉本南鄭之西鄉(見《班超傳》),晉時已為縣,若川省東鄉,乃自唐始置縣耳。略陽釋名,“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陽。”不知漢略陽本不在此,大致山南水北曰陽,略字義尤多(見《丹鉛錄》),豈專為“武略”乎。
古梁州地數千里,今雲“南鄭東南百八十里有梁山,四圍中三十里甚平,是古梁州治”,何也(晉梁州治南鄭,三代時統以牧伯,必各有本國地矣)?
赧王三年,秦惠文之後十三年,取楚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然楚威王已言:“秦有並漢中之心。”非秦始立此郡名也。
鳳州,雲“春秋氐羌所居”。按氐羌之來久矣,然《春秋內外傳》未嘗言及氐羌確在何地(氐、羌本二種,內又各分數種,恐不得盡在鳳地。略陽為白馬氐地,亦未必其在戰國時也)。
《後漢志》註:建安二十年,分漢中為漢寧、安陽、西城、上庸四郡,別置梁州。今引袁宏《漢紀》云:“分涼州置梁州,並屬冀州”。“涼”、“冀”二字並當作“益”(漢中未嘗屬涼州,又不得並屬冀州)。
漢封侯有鄉侯、亭侯之別,非盡以縣國也。班超封定遠侯,注引《東觀漢記》曰:“其以南鄭之西鄉戶千,封超為定遠侯”。蔡倫之封龍亭侯,邑三百戶。諸葛孔明之封武鄉侯,當同此例。今於後漢增定遠、龍亭、武鄉等縣,亦何妄也。惟蜀漢嘗置南鄉縣(晉改曰西鄉),可附後耳。
晉武帝孫迪(淮南王子)及固(吳王子)並封漢王。今曰“武帝子”,非也。
宋《州郡志》:“義熙末,梁州還治漢中之苞中,所謂南城也”。是南城即在苞中。宋甄法護之棄梁州,蕭思話之復梁州,並在此。至北魏之南城縣,乃在城固境耳(今雲“晉梁州嘗治城固”,恐誤)。
蜀漢於城固築樂城,沔陽築漢城,未嘗改二處縣名。今引《華陽志》,未確(樂、漢二城當相近,為倚角,如《華陽志》說,亦嫌稍遠)。
南朝宋、齊、梁並得漢中地,建置何不一及。西魏無專史,附入北周州郡可也。北魏有東益州、南岐州(西魏鳳州),並當補。
元已廢長舉入略陽,移沔州治鐸水。明洪武七年始省鐸水,降沔州為縣,非洪武廢沔州,長舉入略陽也。
褒城西南路,自塘口子至白岩河、南阡埡、土地嶺、兩河口,交南江縣;西北路,自雲霧寺至竹埡子,交沔縣。按白岩河在南鄭,其兩河口當亦在南鄭,非在褒城之兩河口,而高阡埡、竹埡子則兩縣圖皆無之。
漢陳倉即今寶雞;廢邱,章邯所都,即今興平。非今留壩之陳倉道口廢邱關也(陳倉疑即唐倉,廢邱,或作費邱)。
褒城山惟中梁、連城、牛頭、金華、雲霧最著(中梁、金華,與南鄭縣接;雲霧與沔縣接)。若天成、覆斗、青銼、雲夢等山,不見於圖,蓋大山中之一支耳。尤可怪者,玉映山有麒麟洞,而雲“向人不識此山”。豈有山而人不知?蓋不知其有洞耳。至衙嶺,《漢志》在武功,今眉縣(《明史》云然,《錐指》並同),乃雲“在褒縣北九十里,今無可考”,不亦異乎。
褒谷、斜谷本是二谷,即雲相通,決不得以“曹操之出斜谷,武侯之由斜谷”,謂即褒谷也(志亦在疑,尚為有識)
遜水即讓水,乃廉水之別派,不得以褒水為遜水也(《明史》“西南有讓水”。按:宋范柏年云:“居廉、讓之間”。當為褒城人。《南齊書·文惠太子傳》:“柏年,梓潼人。徙居華陽”。華陽在今褒城西境)。
嶓冢有二,前人論之詳矣。今謂嶓冢背臨氐道,前接葭萌。不知氐道漢屬隴西,今秦徽境,去寧羌(漢葭萌)六百餘里,安得相接?《蜀都賦》“嘉魚出於丙穴”。丙穴在沔陽,然寧羌之嘉魚洞,略陽之大小丙山,褒城之魚洞,在在有之。《水經》“桓水自西傾至葭萌,入西漢,即白水也”。又,濁水亦名白水,出濁城(在今成縣),合河池、兩當水,入西漢,是白水不獨仰源故道水也。《明史》分西漢水、嘉陵江為二。今《西漢水說》,本《禹貢錐指》,而舛訛特甚。
大散關在寶雞縣南,和尚原在大散關外,似不在今鳳縣地。《魏公行狀》云:命吳玠控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吳研傳》:兀朮自寶雞結連珠營,攻和尚原,則和尚原當在寶雞矣。仙人關在鳳縣,殺金坪在仙人關右。今謂“坪在略陽西北”,蓋與鳳連界也。
晉桓宣為梁州刺史,鎮襄陽,勸農亦在其地。今府城東有美農台,雲是桓宣故跡,且以宣為漢時人,不可解。
唐武德中於西縣置褒州,元於鐸水置褒州(今沔縣東)。唐開元中,改梁州為褒州,仍治南鄭,則褒城不得有褒州。故址惟今沔縣之舊州鋪,蓋即元褒州故址也。
趙子龍據箕谷,蓋在褒城之北,今雲在西南。且以為鄭子真隱此,殊非(辯見人物門。《方輿紀要》箕谷在寶雞縣東南四十里,為趙雲、鄧芝疑兵處。恐此時雖聲言出斜谷,未必遠屯至此,仍以在褒為是)。
北魏廉水縣屬褒中郡。宋廉水縣省入南鄭,然其地則南、褒分轄也。唐武德中,析綿谷縣置金牛,後省入西縣(今寧羌有金牛鎮),非省入褒城。黑水廢縣、雲霧廢縣,並雲在褒城。考唐天復時,西川王建將攻金牛、黑水、西縣、褒城四寨,則是黑水寨,非縣也。雲霧山中有山鎮,亦未嘗為縣(志雲有石碣,曰龍坪鎮)。
《水經注》褒水出衙嶺,逕大石門,又東南逕三交城,又東南逕小石門,歷褒口,是大石門近衙嶺,小石門近褒口,相去甚遠。今兩石門殊混。《石門頌》犍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厥”猶其也,誤為楊厥,豈知古人頌體不稱名乎?媯墟,見《前後漢書》,今獨疑之,豈古書皆不足信乎?
戚夫人,定陶人,《史》、《漢》有明文。今西鄉有戚夫人故里及墓,其然乎?否。
仇池在河池,見《前後漢書》,今甘肅徽、成間,不在略陽(唐鳳州亦稱河池郡,然自別有河池縣)。隗囂、來歙所爭之略陽,本漢天水郡地(漢為略陽道,晉為略陽郡)。此略陽乃漢沮縣,安得有隗囂台。
蕭何墓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見《明帝紀注》,今鹹陽縣地,不得在城固。
鬼谷,《史記注》在陽城(《蘇秦傳》),又曰在雲陽(《甘茂傳》)。今褒城何以有鬼谷先生墓?
褒城縣,宋始移治山河堰北,元又移山河堰東南,並未築城。《志》所稱張寅、陳彪相繼修葺者,縣署,非城也。至明宏治時,始築城耳。南、褒、沔地,互相出入,如柏鄉、孤山寺、玉泉、石灰窯、扭項鋪、廉水縣、新集(即沙河集)、新街子,則南、褒之所共有也。鋼廠、柿子溝、頭道河、二道河,則褒、沔之所共有也。
唐以前漢中總統之官,在漢則如益州刺史王陽、王尊,在晉則如梁州刺史周訪、甘卓等皆是,何雲自唐以前總統之官無可考耶?宋則利州轉運使為總領官,是曰漕司,而安撫使為帥司,提刑為憲司,常平為倉司,今並不列,而但載宣撫諸使,亦失考矣(宋漢中不隸陝西,而隸四川)。即如《藝文》內所載轉運使李虞卿、田諒,提舉常平史照,提點刑獄張口,皆總領官也。明分巡守道,本以布政司之參政、參議,按察司之副使、僉事為之,今反謂明巡道無專銜,何也?
知府在漢為太守是矣,若晉梁州刺史所統八郡,不當在知府之列。且張光、周訪在甘卓前,桓希在司馬勛後,今盡倒置。至張軌為涼州刺史,前涼之祖,與梁州何涉,乃竟廟祀府名宦祠,尤無謂也。漢《田叔本事》,張敖得赦,乃拜漢中守,何嘗佐蕭何轉餉乎?靈帝時板楯蠻反,遣太守曹謙宣詔赦之(此太守或巴郡,或漢中),今雲“安帝時有鄭禪矯詔平羌”,未詳何據?晉桓希乃桓玄黨,為毛璩所斬,乃反雲“與璩堅守拒玄”,殊非。張光時李運、楊武,乃王如賊黨,非光之參軍。甘卓鎮襄陽,兼荊州牧,與桓宣、周訪之督梁州,並在襄陽,不在漢中。吉挹為魏興太守,死難在今興安府,亦非漢中。歷考史傳,如漢之張印、董炳皆漢中守,即《紀事》內所載蘇固,《石門頌》所載都君、王府君王升,皆漢中守也。又晉懷帝時有杜孟治,穆帝時有司馬康,宋有蕭承之,梁有夏侯道遷,皆為漢中太守。他若梁州刺史,不可勝數。即如晉之張殷、王敏、楊亮、索邈,苻秦之潘猛,宋之甄法護、劉道產,齊之王元邈,梁之杜懷瑤、崔景慧,後魏之元英、元羅、楊椿,並為梁州,已見《建置》、《紀事》,何自忘之耶?尤謬者傅豎眼而以為梁人,杜幼文而以為魏人,則南北不分矣。
唐山南西道節度使兼領梁州及興元尹,則郡守即統領官,今並載於節度及知府條,似復。一鹿晏宏而分為吳宏、晏宏,竟劈為三人。
牛蔚,僧孺子,治梁三年,其弟牛叢為西川節度,非山南也。
鹿晏宏逐節度牛勖。牛書似即牛勖之誤。五代時唐道襲等系蜀將,亦非漢中守也。
宋燕王德昭、秦王德芳,皆遙領興元尹,實未蒞任。光美為興元尹在建隆時,尚未伐蜀。文彥博以山南節度使銜致仕,均非實任。嘉定中權興元府事趙希昔,誤為趙希。元興元勸農使,不得為統領官。
興元少尹如房武、韓孚、孫伾,並見《世系表》,若張知騫稷州刺史,地在武功,無預漢中,且聖歷時人,此時尚無興元府也,何有少尹。孟郊為參謀,亦非少尹。漢中佐吏,若主簿段崇,門下史王崇、原展,五官椽〔掾〕程信,上計椽〔掾〕程苞,見《後漢書》。五官椽〔掾〕趙邵、屬晁漢疆,部椽〔掾〕王宏、史荀茂、張宇、韓岑,太守丞楊顆,書佐王戒,行丞事韓服,都督椽〔掾〕魏整,見《石門碑》。又褒中主簿王顒,見孫樵《新路記》,似可補入。又宋有南鄭令晏袤(見《石門碑》),南鄭主簿張應昴(作《褒城縣學記》)。褒城有何渙之,修縣學,明有府照磨馬天碉,修褒城學,亦可補入。
紹興間始分南鄭置廉水縣,不得宣和中有縣令施為可。
褒城知縣張錦等,蓋在正德時,非隆慶間任。
宋元浩,以右班殿直監商稅,非知縣也。宋解思忠等並縣尉,誤列主簿下。宋楊桂孫、李渙為學官,若是慶曆時,不當在慶元後。
明教諭游璣、閔愚,名下並多一自字。漢無西鄉縣,何得有知縣余謙。隋河池太守蕭瑀,可補入鳳縣下。唐沔州在今漢陽府,不得有刺史賈載期構秋興亭於今沔縣。宋沔州判高稼等在今略陽,不在今沔縣。沔州之移治,自元始。元廢長舉縣,入略陽,明降沔州為沔縣,非明改沔州也(改興州曰沔,自南宋始)。
漢李翕,乃漢陽阿陽縣人(誤作河陽),為武都太守,造郙閣,何得謂漢時有興州知州乎?北魏楊文度為略陽太守,正此略陽(後魏僑立略陽郡於武興)。
唐薛大鼎、房武、嚴礪,見節度,又見興州。宋李虞卿為轉運使,劉珙知興安軍,商應為順政令,李良佑興州判官,見《白水路記》,今並以為知興州,非也(又以商應為商應程,以李良佑為良佑)。邵伯溫興州提刑,猶今之按察使,非知州也。元知沔州李舜臣,當系今沔縣。元至元中,已移州治於鐸水矣(《職官志》屢雲“見名宦”,而實別無《名宦傳》)。
漢晉時,文武不分職,如蔣琬、費禕之為都督,豈得列之武職。周魴乃吳鄱陽守,不為晉之都督。他如周魴、李崇、李暉、鄭餘慶、吳璘等,既入文職,又列武職,不亦贅乎?
田賦門所稱原額者,本謂原額若干,增減若干,實在若干,不得概以原額實熟混之。起解、存留二項亦未分明。
人物,他縣未及考,但褒城之鄭子真乃谷口人,今醴泉縣。薛伯高為道州刺史,乃河東人(見《唐書·世系表》及《柳子厚文集》),今蒲州府,何以列入褒邑?秦宓云:“三皇乘祗車出谷口”,即斜谷,亦非謂箕谷。
歐植以長葛教諭攝縣事,死流賊難,考《明史·史義傳》有長葛典史杜復春、舉人孟良屏、諸生張范孔,而不及植。豈當時御史蘇京所采二百四十九人中所遺脫耶?
鳳縣牛一豸,為固原學正,王輔臣劫之,不從。當為本朝人,不應列明代。
《廣輿記》宋伯威,大安軍人,進士,調神泉尉,祖母黃,年老,不忍之官。黃疾,伯威剔左臂肉食之;繼母楊,疾,復剔臂肉進,並愈。事聞,詔予升擢,不赴,遂隱,號無辯居士。宋大安,今寧羌州,可補入《人物傳》。
漢略陽屬天水郡,在今秦州秦安境。郭荷,非今略陽人,且荷六世祖整,為漢人。荷乃晉人耳。晉楊氏,本仇池氐,後世為武興王,非略陽產。南北朝之垣氏、權氏,俱天水郡之略陽,非漢中之略陽也。李遷哲、李襲志,今漢陰人(魏直州,唐為漢陰縣)。他如呂婆樓、何妥,均非此略陽人(錫光,附循吏《任延傳》,但曰漢中人,未知是沮縣否?隋何妥,西城人,蓋今興安府)。
鄧先,見《晁錯傳》,師古曰:鄧先猶言鄧先生也,一曰名先。今既列之《征薦》,又列之《賢良科》,亦嫌其沓。先有子章,修黃老言,顯諸公間。可補入《城固人物》。張騫以軍功封侯,非以遠使封也。
唐宋時無舉人之名,陳玫、王邦臣等蓋舉進士不第者耳,但恐當時舉進士者亦不僅此數人。《選舉》中,但曰知縣、知州、同知、縣丞,而不詳某縣某州,未免太略。漢中之號東川,以與三巴相接故也(蜀為西川,巴為東川),未嘗以西鄉為東川縣也。張桓侯封西鄉,張嶷子瑛亦封西鄉,蓋仍系鄉侯。
程信為五官椽〔掾〕,擊破羌寇,未聞死難也(與《紀事》相背,刪掾字亦非)。
學校書院中規條,多系天下通行常事,何待詳述?
府學名宦祠,張軌為涼州刺史,范柏年亦不善終,似可不祀。
《物產門》諸谷蔬花果,非漢中所獨有,何煩詳註?
《祥異》所述井鬼星象,通言秦分,且漢中一曰屬翼軫,一曰屬參九度,不必專系秦之分野。
更始二年,劉嘉擊延岑於冠軍(今南召縣),猶在南陽也。是時延岑未嘗據漢中。迨建武二年,岑攻嘉,嘉走,岑亦旋去。今載岑據漢中於更始時,亦不合。建武八年,帝征隗囂,於漢中無涉,此時隗囂據隴,公孫述據蜀,有漢中。
鄭勤死羌寇,先是太守董炳亦死羌寇,當補。王崇為門下史,不應刪去“門”字。
靈帝時,王國圍陳倉,及皇甫嵩破國,並於漢中無涉。張魯斷斜谷,《三國志》作“斷絕谷閣”,今作“斷斜谷關”,此時未嘗設關也。建興六年,丞相亮由斜谷伐魏,但揚聲由斜谷取郿,其實出祁山也。魏延請直從褒中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亮不從,但遣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耳。
亮拔西縣千餘家,西縣似泛指南安等郡,非確屬漢之西縣也,解為今興安府者尤謬。建興十年,丞相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木牛流馬。此黃沙當即今沔縣之黃沙驛,《魏書》“沔陽有黃沙城”,則黃沙之名久矣,何並遺之?
蕭諱,即蕭承之,字嗣伯,齊高帝之皇考,故《宋書》稱蕭諱,今宜改稱承之。梁自天監四年,夏侯道遷以漢中降魏,至大同中復取之,簡文後復為魏有。魏正始二年(即天監四年)始取漢中,其先與南朝爭漢中者楊氏耳(南朝立南秦州,寄治漢中,以楊氏為北秦州)。
唐以隴西郡公瑀為山南西道防禦使。今曰“隴公瑀為梁州都督”,殊非(後第五琦為江淮度支使,請市輕貨,溯江漢,上至洋川,令漢中王瑀陸運至扶風以助軍,從之,則中興之功,瑀與有焉)。
陳奇瑜圍李自成於車箱,在興安境,當與漢中接壤。賊陷麟遊,擊賊整厔,並與漢中鄰境,故附記之可也。
韓信《登壇對》、李固《災異對》、《遺黃瓊書》等篇,詳《史》、《鎰》中,原可不錄。曹洪《與魏太子書》載《文選》中,卻剪去首尾,便無味。惟《郙閣銘》、《石門頌》篇,作金石文,自當全錄。柳子厚《江運記》、雷簡夫《白石〔水〕路記》諸篇,事關利病,當錄。孫樵《興元新路記》、《褒城驛記》,文極佳,何以不錄?(黨崇雅《修棧記》亦切實,可錄),其他修城、修堰、修學、修廟等記,附各項下,節取其要,刪其浮詞可也。
《韓退之權相國碑》明雲“居天水略陽”,自晉分置略陽郡(領四縣),治臨渭,唐人每稱郡望,故略陽權氏猶系以天水。後魏《地形志》“略陽郡屬秦州”,雖僑置略陽郡於武興,不列《地形志》,而隋唐初不以略陽為郡縣名。宋末始改順政縣曰略陽耳。楊廷和《修縣記》甚雅致,今於李瓚上脫書“成化間”,幾疑瓚亦洪武時官耳。《張桓侯廟記》謂“移封閬中王”,大謬;又謂“改封桓侯”,不知“桓”,其謚也。《城隍靈應記》尤俚。
紹興二十二年,利州東路帥臣楊庚請修褒口六堰,在吳璘前。
乾道五年修山河堰,安撫使吳侯,當是吳挺,今謂是吳拱,未詳。按:吳玠子拱,知襄陽府京湖招討使,璘子挺世任漢中。
何大復謂:“褒斜異谷”,良是。劉紹周駁之,無理取鬧。大復《略陽廟學記》:略陽,自漢歷唐宋,為沔州,失考核矣。《題詠》可附各山川、橋寺下;尤無取者,如《玩漢水》、《上漢王》等詩,盡屬駢枝;至商州之武關、劍南之漢州,更難牽扯。杜子美之《飛仙閣》,豈在寧羌?蘇子瞻之《仇池石》不在略陽(並可不錄)。
《拾遺》中,如王仁裕之放猿巫峽,蒲洪之蒲生九節(《魏書》苻氏,稱作渭氏),涼州之縣名鸞鳥,葛由之入蜀成仙,漢中王瑀之聽太常吹笛,鄭交甫之遇漢濱二女,張溫之遇漢濱老父,秦昭王時之射殺白虎,武都女子之化為丈夫,聶隱娘之遇昌裔,與漢中毫無關涉。若張魯之畫地成河,更不成話。
大抵漢中多附會漢初事,如蕭何追韓信於韓溪,樊噲造橋於馬道,曹參修堰于山河,事屬可通。若戚氏村(戚姬生處)、冉家山(冉閔故址)、相公山(載之別墅)、隗囂台、陳倉道、古梁州、美農台、曹操城、鄭子真宅、釣魚台、扁鵲城、張良辟穀處、蔡倫造紙坊、建文崖、鬼谷墓、蕭何墓,則半屬無稽也(張良賂項伯得漢中,卻又不載)。
考歷史,褒城有漢陽鄉(《漢書》)、唐公防祠(《後漢書》)、甘寧關(《唐書》)、漢陽關、讓水(《明史》),又南鄭有玉女山(《唐書》),沔縣有鐵官(《漢書》),城固有姚墟舜祠(《後漢志》),南鄭有黃牛山,西縣有百牢山、街亭山(《隋書》),華陽有蕭何城,沔陽有黃沙城,及《水經注》之萬石城、漢廟堆、大石門,並略而不著,何耶?所引書,若《元和郡縣誌》以為《郡國志》,《後漢書》以為《東漢書》、《史記》以為《秦史》,且有一語而重複數見者,有改換與原文全不符者,豈出於眾手,未經校對歟?
(連城山人雪軒氏妄評)
唐上元中,党項寇鳳州,刺史蕭死之。五代周顯德二年,克蜀,鳳州都監趙崇溥不食死。今鳳縣不祀愧與崇溥,豈褒忠之義乎?明主簿吉永祚、教諭李之蔚,並宜祀。宋慶曆中,分陝西四路,曰秦鳳、涇原、環〔懷〕慶、鄜延,雖鳳在所轄,而漢中諸縣實不預焉。褒城舊《志》,明知縣易道粹守雞頭關,拒流賊;知縣茹秉忠,城陷不屈,死,當入名宦祠。又漢太守鄭勤屯褒中御羌,戰死,亦宜祀於褒,而以主簿段崇及王崇、原展等配。
唐景雲、開元中,十道按察使三置三罷,開元二十年分置十五道採訪使,是時尚無節度使之名也。
天寶初,置沿邊十節度使(不在中土),《方鎮表》至德元年始立山南西道防禦守捉〔御〕使,廣德元年改為節度使,尋降為觀察使。建中元年復曰節度使。今謂長壽中有薛大鼎,天寶中有房武、元結、賈耽為節度,不亦謬乎?又光啟元年置武定軍節度使,治洋州,升興鳳團練使為防禦使,治鳳州。二年,改興鳳防禦為感義軍節度使,今並不言所治,而以感義節度列山南西道中,亦謬。乾寧四年,更感義曰昭武,今不先敘感義,而遽雲“更曰昭武”,似改武定曰昭武矣。薛大鼎,隋時未為官,唐高祖初起,授山南道副大使(此時山南所指甚廣)。今雲隋仁壽間,大鼎為興州刺史,唐長壽間為山南節度,相去九十年,勢不相及,況武后長壽時尚無節度耶!房武為房碹從兄弟,為興元少尹,當在德宗時,今曰“天寶中刺興州”,“又為節度”,恐不其然(天寶時不名興州,亦無此節度)。元結,肅宗時為節度參謀,非節度使。張獻誠,守珪子,為山南西道節度,弟獻恭代之,兼領東川,何錄獻恭,而遺獻誠耶?李勉為梁州刺史,非節度使,蓋寶應時猶稱防禦使也。鄭餘慶先為嚴震山南幕府,後為節度。裴玢,疏勒王裔,本非京兆人。鹹通中,以吳行魯代牛蔚為節度(無吳洪)。《歸奚三崔等傳》歸融,開成間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奚陟為右拾遺,間道追車駕,至興元,授翰林學士。今曰奚融為節度使,俟考。牛氏居下杜樊川,唐時為萬年縣地,不應稱曰下杜人。
唐柳郢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杖殺南鄭令權奕;大中時,盧鈞為山南西道節度;長慶中裴度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蕭鄴,懿宗時為山南西道觀察使。可補。崔琯,太和時,慰撫山南,會昌中為節度,其採訪宣諭使亦無專官也。
虞允文、王炎並為四川宣撫使,開府漢中。《志》載吳璘、趙鼎等,而不及允文、炎,豈知興元本隸四川耶(府名宦祠,祀允文)?元有興元、金、洋經略使,郝天章修流珠堰,正是總統官。若白賁、田季,既分載洋縣,則不轄興元矣。唐諸王吳王恪、蔣王惲、漢王元昌,皆為梁州都督。臧希讓,既寶曆中為節度使,又寶應中為梁州刺史,相去六十年,必有一誤。李端終杭州司馬,未知是興元少尹否,鹹通五年,張雲貶興元少尹、李仁瞻梁州長史、李銛南梁州司功參軍(表見《世系表》)。王質,山南西道節度副使;唐彥謙,興元參軍,表為判官,遷副使;周墀,山南行軍司馬;崔從、盧鈞,皆為山南推官(並見《本傳》)。宋史祁,通判府軍事(見《修堰記》),可並補入府丞倅職也。唐王晬為南鄭令,見《李勉傳》;權奕為南鄭令,見《柳仲郢傳》。鄭珣瑜,表為南鄭丞,不應。元禎時中有寶明府、黃明府,蓋褒城令。《拾遺記》光武時有漢中太守丁邯,《李郃傳》“後使者一人為漢中守”。《石門銘》有王府君造石蔌事(或即王升)。《世系表》孫蓋秦,漢中守;唐賈曾,洋州刺史;蘇檢,洋州刺史;蕭瑀,隋河池太守(即鳳州);馬勛,鳳州刺史(見《嚴礪傳》)。嚴震,鳳州刺史,又為鳳、興二州團練,治鳳十二年。王宗浩,興州刺史(王《建置》),並當補入《職官》。
北魏趙遐,假征虜將軍,鎮南鄭,可入《武職》。唐璿,即休璟,為涼州都督,聖歷中破吐番,非梁州都督也。吐番亦未嘗寇梁州。梁州都督李行褒,見《韓休傳》。興州鎮將孫鄴,護褒斜有功,見《鄭畋傳》,可入《武職》。《唐書·僖宗紀》鹿晏宏逐興元節度牛勖(牛勖,唐書又作“牛頊”)。武定節度李茂貞為隴州招討使。《昭宗紀》山南西道節度楊守厚陷夔州,武定節度楊守忠寇梓州,感義節度滿存奔興元,西道節度王萬宏叛附王建,武定節度拓拔思恭(即李思敬)叛附王建,昭武節度李繼忠奔鳳翔。又《肅宗紀》上元二年,党項寇鳳州,刺史蕭懊死之,尤不宜歿之《職官》中也。杜鴻漸、李抱玉兼山南西道副元帥,陳敬瑄兼山南西道指揮招討使,亦統領官也。裴耀卿子泛,梁州都督;東眷裴道子,魏南梁州刺史(見《世系表》)。王建以王宗賀權興元留後(並《職官》)。
兩廡中,公肩定、公良孺、左人郢、步叔乘、奚容蕞、公夏首,皆複姓也,似不宜稱公子、左子、步子、奚子。
《後漢書·西羌傳》)段崇死寇於永初四年;程信破羌於元初元年,相去五載。今串為一事,又有嚴孳、李容諸人,未知確否?而以鄭勤為鄭廑,以王崇為王宗,則誤。唐宰相世系,以李德林、李百藥、李安期為漢中李氏,雖《本傳》稱博陵安平人,而實漢中李郃之後也。《北魏書》皇甫徽,朝那人,非漢中籍。《魏書》李忻榮,張九亮、姜永,並漢中人,亦未確指為南鄭籍。陳文矩為安眾令,妻李法姊,有賢行;李伯英,李固婿。李基,字憲公,偃師長;李茲,字季公,為長史,並李固子,可附《固傳》下。
秦李崇,南鄭公。魏楊集始,漢中郡侯、武興王;楊紹先,漢中郡公、武興王;隋漢王諒;唐漢王元昌;越王貞,始封漢王,敬宗子;梁王休復,薛王子;略陽公珍(嗣岐王),皆封爵也。褒國公李麟,從元宗於蜀,未嘗赴肅宗行在也。貞觀十一年,詔宗室功臣世襲封地,梁州都督漢王元昌、金州刺史段志元,國於褒,令世襲刺史,非僅虛封而已。明瑞王名常浩,以天啟七年之國,與惠王同時,而不與福王同時,後奔重慶府,為張獻忠所害。《志》“失其名,不知所終”,何不觀《明史》耶?
《紀事》,晉鹹康二年,不書成帝。唐中和三年,不書年號。景福元年,不稱昭宗。梁乾化元年,仍稱開平。令閱者眯目。李茂貞、王建之陷興元、洋、鳳,從《綱目》書“取”,似不若《唐書》之書“陷”為嚴核也。漢李郃,戶曹吏;姜永,梁州別駕、漢中太守,皆官於本郡者。牛蔚為山南節度,治梁三年,忤中人去,後避亂遁山南,故吏民喜,爭迎候道;病,子徽扶藍輿,歷閣路,及前谷,再遇盜,感其孝,得免。後蔚卒,徽居梁漢,終喪,盡禮(可入《拾遺》中)。朱玫兵逼乘輿,僖宗走寶雞,杜讓能從,俄而狩梁。時棧道毀,間關險澀,未嘗暫去帝側。帝次褒城,擢讓能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按,元〔玄〕宗幸蜀,德宗幸梁,僖宗幸蜀,或路由駱谷,獨此言次褒城,則走褒谷無疑矣,蓋唐置郵馬馹〔驛〕於文川(見孫譙文)。是時,石君涉柵險要,燒郵驛,帝由他道以進。他道即褒谷也。
《魏延傳》:“亮出北谷口,以延為前鋒”。北谷蓋斜谷也。亮卒,延燒絕閣道,先據南谷口。南谷其褒谷乎(《唐書》:洋州南口曰谷,北口曰駱谷,是讜谷亦曰南谷也)?蜀張嶷為撫戎將軍,改蕩寇將軍,戰狄道陣亡,子瑛封西鄉侯,孫奕晉梁州刺史。今褒城雲有張嶷冢,豈因其子孫嘗官爵於此歟?而號曰褒德將軍,何也?
楊鼎,成化中言:漢中僻處萬山,襟喉川蜀,四方流民萬數,請暫設監司一人,專領其事,與守臣練士馬,修城池。原傑,成化中薦吳道宏撫治鄖陽、襄陽、荊州、南陽、西安、漢中六府,鄖陽之有撫治自此始也。金濂,正統元年請設漢中鎮守都指揮使。餘子俊,成化中撫陝,通南山道,直抵漢中,以便行旅。
正德六年,陝西巡撫藍章,以四川寇亂,移駐漢中。保寧賊藍廷瑞謀據保寧,鄢本恕謀據漢中,廖惠餘眾奔西鄉。總制洪鐘下令招撫,廷瑞走漢中,都指揮金冕圍之。陝撫藍章分駐漢中,廷瑞乞還川就撫。章令冕護之出境,至東鄉,鐘令漢中通判羅賢入其營,本恕來謁,約既定,會官軍有殺其樵採者,賊復疑,遂殺賢。《馬異傳》:賊喻思俸,越寧羌,犯略陽,異與彭澤獲思俸西鄉山中。《林俊傳》:廷瑞奔西鄉,越漢中三十六盤,至大巴山,官軍追擊,大破之。彭澤代洪鐘總督川陝擒賊,遂移漢中,請班師。劉天和,嘉靖初撫陝西,討平漢中妖賊。
張佳印,銅梁人,初以禮部郎中謫陳州同知,後官戎政、尚書、太子太保,被劾,謝病歸,有《馬道驛詩》,意其歸途戲驛丞作也。縣舊《志》云:佳印由內閣降馬道驛丞,豈其然乎(佳印,字肖甫,又見《文苑》中)。《楊嗣昌傳》:崇正〔禎〕十三年八月,賊趨保寧,由間道入漢中,趙光遠、賀人龍拒之,賊乃轉陷梓潼、昭化。
十四年,良玉撤興房兵,趨漢中避賊。《陳奇瑜傳》:崇正〔禎〕七年,賊自蜀入秦,由陽平關奔鞏昌,承疇御之,賊越兩當,襲破鳳縣,分為二,一向漢中,取間道犯城固、洋縣,一由鳳縣奔寶雞、汧陽,其自四川入西鄉者二三萬,犯城固、洋縣者又東下石泉、漢陰。奇瑜遣游擊唐通防漢中,以護藩封,遣參將賀人龍、劉遷、夏鎬,扼略陽、沔縣,防賊西遁,遣副將楊正芳、余世任扼褒城,防賊北遁,自督副將楊化麟等,駐洋縣,賊遁入興安之車箱峽。《高斗樞傳》:十七年二月,朝議設漢中巡撫,兼督川北軍務,擢斗樞為右副都御史以往,而漢中地已失矣。
《孫傳廷傳》:十一年,賊敗走寶雞,取棧道,中伏,大敗。過天星、混天星並降。《陳士奇傳》:陽平將趙光遠,擁兵二萬,護瑞王常浩,自漢中奔保寧。士奇責光遠,使退屯陽平關南,副使陳纁護瑞王入重慶,城破,及於難。
《曹文詔傳》:八年五月,賊犯鳳翔,文昭自漢中馳赴,賊盡向靜寧、秦安(先是承疇遣文詔,從山陽、洵陽入漢中)。《侯良柱傳》:八年夏,總兵良柱扼賊入川路,戰鳳縣三江口,斬首三百七十有奇(三江口疑即西江口)。明年冬,賊犯漢中,瑞王遣使乞師,良柱督兵與他將同卻賊。十年,李自成、過天星等陷寧羌,分三道入蜀。《張令傳》:七年,賊犯略陽,令擊敗之,扼保寧、漢中諸要害,秦賊不敢犯。十二年,張獻忠奔興安,為令所扼,不得入漢中,乃轉寇夔州。《劉國能傳》:九年,闖王等由鄖襄趨興安,漢中。《曹變蛟傳》:十年十月,賊陷寧羌,分三道連陷三十餘州縣。承疇率變蛟由沔縣歷寧羌,過七盤、朝天二關,歲暮抵廣元,賊已還秦。十一年,變蛟、賀人龍轉戰洮岷間,六隊賊走漢中,為左光先所扼,皆降。惟自成東遁,變蛟窮追之於潼關。《陳奇瑜傳》:崇正〔禎〕六年,守備閻士衡斬滿天星。《張銓傳》:道浚擒賊渠滿天星等。舊《志》云:十一年,滿天星侵漢中,疑誤。七年,奇瑜追賊鄖、襄、興、漢,人龍並有功。十一年,小紅狼圍漢中,瑞王告急,承疇率人龍兵由兩當趨救,賊解去。十三年,獻忠、汝才將從間道入漢中,人龍拒之陽平百丈關。《忠義傳》:孫璽知扶風縣,都御史藍章以“略陽,漢中要地”,檄璽往城之,工未畢,賊至,縣令嚴順欲去,璽拔刀斫坐幾曰:欲去者視此。乃率寮屬堅守,數日城陷,璽被執,大罵不屈,賊臠殺之。順逃去,誣璽俱逃。子敘訟於朝,贈光祿少卿,賜祭予蔭。吉永祚,輝縣人,為鳳縣主簿,謝事將歸,會賊至,知縣棄城遁。永祚倡義拒守,城陷,北面再拜,曰:臣雖小吏,嘗食祿於朝,不敢以謝事逃責。大罵,死之。子士樞、士模皆死。教諭李之蔚、鄉官魏炳,亦不屈死。永祚贈漢中衛經歷(見《龐瑜傳》)。《楊嗣昌傳》:十三年七月,惠登相、王光恩相繼降。《左良玉傳》:良玉擊過天星,降之。過天星者,名惠登相,既降,遂始終為良玉部將。縣舊《志》:十五年,過天星犯漢中,疑非。《孫傳庭〔廷〕傳》,十一年春,過天星、混天星等從徽秦趨鳳翔、澄城,傳庭〔廷〕大破之,賊走寶雞棧道,屢敗。過天星等並降(或十一年降而復叛,至十三年則終降矣)。楊洪,六合人,祖政,漢中百戶;父璟,戰死靈璧,洪嗣職,調移開平,以功封昌平伯,進侯。子俊、傑,並襲爵。妾葛氏殉死(據此,則楊政、楊璟可入《武職》,而洪本籍六合,更徙開平,轉不得為漢中人矣)。
原傑以副都御使,成化十二年,奉命安輯荊襄流民,始置鄖陽府,請以吳道宏為鄖陽撫治。傑尋被詔為南兵部尚書。藍章以正德五年為陝撫。今《拾遺》云:道宏繼原傑、藍章為鄖撫,非也。《褒志》又以傑屬正德中,章屬隆慶時,尤謬。
(辛卯嘉平雪軒氏又識)
原文備註
按:此篇原附於清道光《褒城縣誌》之後。所稱《漢中府志》,即清嘉慶嚴如煜《漢南續修郡志》,令人所查漢中史料,皆依該志。但《嚴志》錯訛較多,光朝魁《漢中府志贅語》指證若干,特予標點後錄此,以備參考,以正史實。原文中錯訛字在其後用“〔 〕”出正字,原小字注今改用楷體,在 “()”內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