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 簡稱:“高級社”
- 基本單位:生產隊
- 相關制度:三包一獎四固定
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以主要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農民合作的經濟組織,簡稱“高級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內部建立適應生產需要的勞動組織,其基本單位是生產隊。...
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農業社”。中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種形式,是勞動農民為共同發展生產自願聯合組成的集體經濟組織。按照集體化程度的不同,又分為初級農業生產...
聯產承包責任制始於50年代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當時,每個高級社分為若干個生產隊,多數高級社對生產隊實行“三包一獎”制。即農業社把土地、勞力、耕畜和農具...
並且在組員之間有初步的勞動分工,有的還積累了小量的公共財產,是互助組的高級...互助組的進一步發展就是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7年互助組全部轉入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又稱農業合作社,是指農民,尤其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小生產者為了維護和改善各自的生產及生活條件,在自願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遵守合作社的...
該片為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第一部社會科學教育片。當時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發展到四十多萬個。影片介紹了包工制,認為實行常年包工制是克服一些合作社因...
論農業生產合作社內部的分配關係 書號:142(2)050...... 圖集 論農業生產合作社內部的分配關係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
3.2混合型組織結構: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3.3美日兩國農業生產組織結構簡介 第4章我國農業生產組織結構變遷的歷史分析 4.1從農戶經營到高級農業合作社 4.2...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明確提出中國農業要走由初級社到集體所有制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路子,合作化的步子進一步加快。1955年夏...
農業生產社會化是指按專業分工和協作聯繫起來的農產品的社會生產過程。反映不同企業之間、不同生產部門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為進行農產品生產而發生的生產聯繫。是與...
高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脫離了中國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水平,加上高度集中的勞動方式和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影響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約束。...
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文化大革命中遭批判禁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到恢復並獲得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摒棄了以前農民公社的落後方式,大...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