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總量經濟學

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總量經濟學

《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巨觀經濟學》主要內容包括:總量經濟學導論、衡量巨觀經濟的主要指標、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IS—LM模型及運用、開放經濟中的巨觀經濟政策分析、巨觀經濟政策實踐、AD—AS模型、失業與通貨膨脹、經濟成長理論、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和經濟周期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總量經濟學
  •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 定價:33.00
  • 作者:陳燕和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2181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巨觀經濟學》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篇緒論
第一章總量經濟學導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章總量經濟學的基本界定
第二節總量經濟學的演化
第三節總量經濟學方法論
第四節巨觀經濟的主要範疇
第五節巨觀經濟政策
第六節巨觀調控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淨值
第二節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第三節價格指數
第四節需求支出與需求組成
第五節國內生產總值與個人可支配收入
第六節總量經濟學恆等式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二篇長期巨觀經濟
第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投資與儲蓄恆等
第二節消費函式與儲蓄函式
第三節簡單國民收入決定
第四節乘數理論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四章貨幣市場的供給與需求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貨幣、貨幣理論與銀行
第二節銀行存款的創造
第三節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
第四節貨幣市場均衡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五章通貨膨脹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通貨膨脹概述
第二節通貨膨脹理論
第三節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第四節通貨膨脹的治理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六章失業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失業統計與失業影響
第二節奧肯法則
第三節失業的經濟學解釋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七章Is—LM模型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投資的決定
第二節IS曲線
第三節LM曲線
第四節IS—LM模型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八章開放經濟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二節經常項目、資本項目與巨觀經濟理論體系
第三節國際收支平衡曲線
第四節調整國內均衡和國外均衡的政策
第五節開放經濟體巨觀經濟理論體系的數學小結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三篇短期巨觀經濟
第九章總需求與總供給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總需求和總需求函式
第二節總供給和總供給函式
第三節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數學小結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四篇超長期巨觀經濟
第十章經濟周期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經濟周期及其表現
第二節經濟周期理論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十一章經濟成長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經濟成長理論概述
第二節哈羅德一多馬模型
第三節經濟成長因素
第四節零經濟成長理論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第十二章經濟發展理論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開篇閱讀
第一節經濟發展理論概述
第二節經濟發展理論的思想淵源
第三節經濟發展理論流派
課堂演練
學術視野
課後練習
……
第五篇巨觀經濟政策
後記
參考文獻

文摘

著作權頁:



西方經濟學家重視技術進步和由此產生的生產率的提高對經濟成長的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以來,索洛和肯德里克等人都根據一定時期的實際統計資料來估算技術進步對產量增長所做的貢獻。他們在計算時,首先估算出這一時期內勞動投入量的增加和資本投入量的增加各自對這一時期的產量增長所做的貢獻,然後把這種貢獻從該時期內的實際增加量中減去,剩下來的“剩餘”(residual)數值就是技術進步對產量的增長所做的貢獻。
肯德里克還從對美國國民收入統計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人手來確定經濟成長中來源於生產率的提高和來源於投入量的增加各占多大比重,以考察生產率的提高(即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所做的貢獻。在分析時,肯德里克用的是全部要素生產率這一概念,即產量和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根據這一概念,他計算出1889~1957年間美國國內私營經濟領域全部要素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1.7%,實際產值平均每年增長3.5%。這就說明,實際產值的年增長率,其中一半是由於實際的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增加的結果,另一半則是由於這些投入量的效率,即生產效率增長的結果,由此可以說明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重要性。
肯德里克還強調了近年來生產率的提高對增加產量的重要性。即使是1.7%的年增長率,如按複利方式計算,僅僅由於生產率的增長,在40年內生產就要增加1倍。如果加上投入量的增長,按3.5%的年增長率計算,在20年內生產就增長1倍。
肯德里克也分析了影響生產率提高的因素,並且認為這些因素是非常複雜的。這些因素主要有:無形投資(對研究、發展、教育、訓練的投資)的增加,因為這些投資與有形投資一樣對生產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其適應經濟的變化的速度;技術革新的擴散程度;生產規模的變動;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固有的質量等。但是,這些因素對生產率的提高分別有多大的影響,肯德里克並沒有作進一步的分析。
二、丹尼森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丹尼森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影響經濟成長的因素進行了定量分析。他把這些因素分為七類:就業人數及其年齡一性別構成;包括非全日工作的工人在內的工時數;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資本存量的大小;資源配置,主要是指低效率使用的勞動力比重的減少;規模經濟;知識的進步(包括技術與管理知識)。其中前三項是勞動投入量,第四項是資本投入量,後三項是單位投入量的產出量,即生產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