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

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

《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121065736。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
  • 頁數:351頁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ISBN: 9787121065736
條形碼: 9787121065736
尺寸: 25.6 x 18.4 x 1.4 cm
重量: 581 g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基於Windows XP 操作環境,主要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概述、中文Windows XP、中文Word 2003 、中文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FrontPage 2003及Intnet網路的使用。《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將計算機基礎、漢字輸入、中文Windows XP及該平台下的套用、Internet的使用集合在一起,內容循序漸進,通俗易懂,實用性較強。《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實用計算機及網路基礎教程》可作為大、專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中專、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各類培訓班的計算機教材和計算機自學者的參考書、計算機工作人員的工具書。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的發展、特點和用途
1.1.1 計算機發展簡史
1.1.2 計算機的特點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1.4 計算機的套用
1.1.5 計算機系統
1.2 計算機硬體
1.2.1 計算機組成與基本工作原理
1.2.2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構成
1.2.3 微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1.3 計算機存儲器
1.3.1 存儲器分類
1.3.2 記憶體儲器
1.3.3外存儲器
1.4 計算機外部設備
1.4.1 計算機外部設備的分類
1.4.2 計算機輸入設備
1.4.3 計算機輸出設備
1.5 微處理器內部結構
1.6 微型計算機系統匯流排
1.6.1 系統匯流排及其分類
1.6.2 IBM PC匯流排
1.6.3 ISA匯流排
ISA匯流排: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體系結構)是IBM公司為PC/AT電腦而制定的匯流排標準,為16位體系結構,只能支持16位的I/O設備,數據傳輸率大約是16MB/S。也稱為AT標準。開始時PC機面向個人及辦公室,定義了8位的ISA匯流排結構,對外公開,成為標準(ISO ISA標準)。第三方開發出許多ISA擴充板卡,推動了PC機的發展。1984年推出IBM-PC/AT系統,ISA從8位擴充到16位,地址線從20條擴充到24條。1988年,康柏、HP、NEC等9個廠商協同把ISA擴展到32位,即EISA匯流排(Extended ISA)。
1.6.4 PCI匯流排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接口,幾乎所有的主機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機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主機板一般帶有5~6個PC。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接口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
緩衝,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示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線接口,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接口,幾乎所有的主機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機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機主機板上,ATX結構的主機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
PCI匯流排是一種不依附於某個具體處理器的局部匯流排。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衝,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性能。PCI匯流排也支持匯流排主控技術,允許智慧型設備在需要時取得匯流排控制權,以加速數據傳送
1.6.5 EISA匯流排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工業標準結構)是EISA集團為配合32位CPU而設計的匯流排擴展標準。它吸收了IBM微通道匯流排的精華,並且兼容ISA匯流排。但現今已被淘汰。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Bus 擴展工業標準體系結構(EISA)匯流排 EISA匯流排1989年由工業廠商聯盟設計,用於支持現有的ISA擴充板,同時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一個平台。為支持1SA卡,它使用8MHz的時鐘速率,但匯流排提供的DMA(直接存儲器訪問)速度可達33Mbps。EISA匯流排的輸出/輸出(I/O)匯流排和微處理匯流排是分離的,因此I/O匯流排可保持低時鐘速率以支持1SA卡而微處理器匯流排則可以高速率運行。EISA機器可以向多個用戶提供高速磁碟輸出。
EISA匯流排是全32位的,所以這種設計可處理比ISA匯流排更多的引腳。連結器是一個兩層槽設計,既能接受ISA卡,又能接受EISA卡。頂層與ISA卡相連,低層則與EISA 卡相連。儘管EISA匯流排保持與ISA兼容的8MHz時鐘速率,但它們支持一種突髮式數據傳送方法,可以以三倍於ISA匯流排的速率傳送數據。大型網路伺服器的設計大多選用EISA匯流排。
1.7 微型計算機接口
1.7.1 串列接口
串列接口簡稱串口,也稱串列通信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採用串列通信方式的擴展接口。
串列接口Serial Interface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並可以利用電話線,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於近距離通信,但傳送速度較慢。
一條信息的各位數據被逐位按順序傳送的通訊方式稱為串列通訊串列通訊的特點是:數據位傳送,傳按位順序進行,最少只需一根傳輸線即可完成;成本低但傳送速度慢。串列通訊的距離可以從幾米到幾千米;根據信息的傳送方向,串列通訊可以進一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三種。
1.7.2 並行接口
並行接口,指採用並行傳輸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接口標準。從最簡單的一個並行數據暫存器或專用接口積體電路晶片如8255、6820等,一直至較複雜的SCSI或IDE並行接口,種類有數十種。一個並行接口的接口特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描述:1. 以並行方式傳輸的數據通道的寬度,也稱接口傳輸的位數;2. 用於協調並行數據傳輸的額外接口控制線或稱互動信號的特性。 數據的寬度可以從1~128位或者更寬,最常用的是8位,可通過接口一次傳送8個數據位。在計算機領域最常用的並行接口是通常所說的LPT接口。通常所說的並行接口一般稱為Centronics接口,也稱IEEE1284,最早由Centronics Data Computer Corporation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制定。Centronics公司當初是為點陣行式印表機設計的並行接口,1981年被IBM公司採用,後來成為IBM PC計算機的標準配置。它採用了當時已成為主流的TTL電平,每次單向並行傳輸1位元組(8-bit)數據,速度高於當時的串列接口(每次只能傳輸1bit),獲得廣泛套用,成為印表機的接口標準。1991年,Lexmark、 IBM、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為擴大其套用範圍而與其他接口競爭,改進了Centronics接口,使它實現更高速的雙向通信,以便能連線磁碟機、磁帶機、光碟機、網路設備等計算機外部設備(簡稱外設),最終形成了IEEE1284-1994標準,全稱為"Standard Signaling Method for a Bi-directional Parallel Peripheral Interface for Personal Computers",數據率從10KB/s提高到可達2MB/s(16Mbit/s)。但事實上這種雙向並行通信並沒有獲得廣泛使用,並行接口仍主要用於印表機和繪圖儀,其他方面只有的少量設備套用,這種接口一般被稱為列印接口或LPT接口
1.7.3 中斷的概念及套用
1.7.4 直接存儲器訪問(DMA)
1.8 計算機軟體
所謂軟體是指為方便使用計算機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組織的程式以及用於開發、使用和維護的有關文檔。軟體系統可分為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兩大類。
系統軟體由一組控制計算機系統並管理其資源的程式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啟動計算機,存儲、載入和執行應用程式,對檔案進行排序、檢索,將程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等。實際上,系統軟體可以看作用戶與計算機的接口,它為套用軟體和用戶提供了控制、訪問硬體的手段,這些功能主要由作業系統完成。此外,編譯系統和各種工具軟體也屬此類,它們從另一方面輔助用戶使用計算機。下面分別介紹它們的功能。
1)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
作業系統是管理、控制和監督計算機軟、硬體資源協調運行的程式系統,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式組成,它是直接運行在計算機硬體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體,是系統軟體的核心。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發展中的產物,它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方便用戶使用計算機,是用戶和計算機的接口。比如用戶鍵入一條簡單的命令就能自動完成複雜的功能,這就是作業系統幫助的結果;二是統一管理計算機系統的全部資源,合理組織計算機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地發揮計算機的效率。作業系統通常應包括下列五大功能模組:
(1)處理器管理:當多個程式同時運行時,解決處理器CPU)時間的分配問題。
(2)作業管理:完成某個獨立任務的程式及其所需的數據組成一個作業。作業管理的任務主要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使用計算機的界面使其方便地運行自己的作業,並對所有進入系統作業進行調度和控制,儘可能高效地利用整個系統的資源。
(3)存儲器管理:為各個程式及其使用的數據分配存儲空間,並保證它們互不干擾
(4)設備管理:根據用戶提出使用設備的請求進行設備分配,同時還能隨時接收設備的請求(稱為中斷),如要求輸入信息。
(5)檔案管理:主要負責檔案的存儲、檢索、共享和保護,為用戶提供檔案操作的方便。
作業系統的種類繁多,依其功能和特性分為分批處理作業系統、分時作業系統和實時作業系統等;依同時管理用戶數的多少分為單用戶作業系統和多用戶作業系統;適合管理計算機網路環境的網路作業系統。
微機作業系統隨著微機硬體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從簡單到複雜。Microsoft公司開發的DOS是一單用戶單任務系統,而Windows作業系統則是一多戶多任務系統,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從Windows 3.1發展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等等。它是當前微機中廣泛使用的作業系統之一。Linux是一個源碼公開的作業系統,程式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靈感對其進行改變,這讓Linux吸收了無數程式設計師的精華,不斷壯大,已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採用,是Windows作業系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2)語言處理系統(翻譯程式)
和計算機交流信息使用的語言稱為計算機語言或稱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語言通常分為機器語言、彙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三類。如果要在計算機上運行高級語言程式就必須配備程式語言翻譯程式(下簡稱翻譯程式)。翻譯程式本身是一組程式,不同的高級語言都有相應的翻譯程式。翻譯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稱為“解釋”。早期的BASIC源程式的執行都採用這種方式。它調用機器配備的BASIC“解釋程式”,在運行BASIC源程式時,逐條把BASIC的源程式語句進行解釋和執行,它不保留目標程式代碼,即不產生執行檔。這種方式速度較慢,每次運行都要經過“解釋”,邊解釋邊執行。
另一種稱為“編譯”,它調用相應語言的編譯程式,把源程式變成目標程式(以.OBJ為擴展名),然後再用連線程式,把目標程式與庫檔案相連線形成執行檔。儘管編譯的過程複雜一些,但它形成的執行檔(以.exe為擴展名)可以反覆執行,速度較快。運行程式時只要鍵入可執行程式的檔案名稱,再按Enter鍵即可。
對源程式進行解釋和編譯任務的程式,分別叫做編譯程式和解釋程式。如FORTRAN、COBOL、PASCAL和C等高級語言,使用時需有相應的編譯程式;BASIC、LISP等高級語言,使用時需用相應的解釋程式。
3)服務程式
服務程式能夠提供一些常用的服務性功能,它們為用戶開發程式和使用計算機提供了方便,像微機上經常使用的診斷程式、調試程式、編輯程式均屬此類。
4)資料庫管理系統
資料庫是指按照一定聯繫存儲的數據集合,可為多種套用共享。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則是能夠對資料庫進行加工、管理的系統軟體。其主要功能是建立、消除、維護資料庫及對庫中數據進行各種操作。資料庫系統主要由資料庫(DB)、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以及相應的應用程式組成。資料庫系統不但能夠存放大量的數據,更重要的是能迅速、自動地對數據進行檢索、修改、統計、排序、合併等操作,以得到所需的信息。這一點是傳統的檔案櫃無法做到的。
資料庫技術是計算機技術中發展最快、套用最廣的一個分支。可以說,在今後的計算機套用開發中大都離不開資料庫。因此,了解資料庫技術尤其是微機環境下的資料庫套用是非常必要的。
1.8.1 計算機軟體的分類
1.8.2 系統軟體
1.8.3 套用軟體
為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程式系統稱為套用軟體。從其服務對象的角度,又可分為通用軟體和專用軟體兩類。
1.9 微型計算機作業系統
1.9.1 作業系統的概念
1.9.2 微型計算機作業系統的分類
1.10 程式設計及軟體開發
1.10.1 程式設計及程式設計語言
1.10.2 結構化程式設計
1.10.3 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
1.10.4 軟體工程與軟體開發工具
1.11 多媒體計算機
1.11.1 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1.11.2 常用的計算機多媒體部件
1.11.3 多媒體計算機的配置
1.12 計算機中數的表示
1.12.1 計算機中使用的數制
1.12.2 信息單位
1.12.3 計算機數制
1.12.4 數制轉換
1.13 計算機編碼
1.13.1 ASCII碼
1.13.2 漢字的編碼
1.14 計算機網路
1.14.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14.2 信息高速公路
1.15 信息安全與保密
1.15.1 信息安全的概念
1.15.2 信息系統面臨的威脅
1.15.3 信息系統安全防範
1.15.4 病毒防範
習題1
第2章 中文Windows XP
2.1 Windows XP概述
2.1.1 Windows XP的特點
2.1.2 Windows XP的運行環境
2.1.3 Windows XP的安裝
2.1.4 啟動和退出Windows XP
2.2 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及操作
2.2.1 桌面
2.2.2 鍵盤和滑鼠的使用
2.2.3 Windows XP下的漢字輸入
2.2.4 視窗
2.2.5 “開始”選單
2.2.6 “我的電腦”
2.2.7 資源回收筒
2.2.8 剪貼簿
2.2.9 術語
……
第3章 internet的概念與使用
第4章 中文Word 2003
第5章 中文Excel 2003
第6章 中文PowerPoint 2003
第7章 中文FrontPage 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