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名稱:吳哥窟 (Angkor)
入選時間:1992年
批准依據:文化遺產(i)(ii)(iii)(iv)
地理位置道踏墓擔:N13 25 60 E103 49 60
遺產編號:668
遺產描述: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高棉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罪獄提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高棉國家的標誌,展現在高棉的國旗上。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C(i)(ii)(iii)(iv),吳哥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吳哥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吳哥窟遺址公園占地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包括森林地區,有9至15世紀高棉王國(the Khmer Empire)各個時期首都的輝煌遺蹟,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吳哥寺(Angkor Wat),以及坐落在吳哥索姆(Angkor Thom)以無數雕塑飾品而著稱的白永寺廟(Bayon Templ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對這一遺址及其周邊制定了一項覆蓋頌格櫻範圍廣泛的保護計畫。
整體布局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從空中乘坐熱氣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鬱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
須彌山金字壇。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在
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五座寶塔,如
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故鍵然矗立正中,與印度
金剛寶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線遊廊,此外,須彌山金剛壇的每一層都有
迴廊環繞,乃是吳哥窟建築的特色。那裡的台階陡峭,需要手腳並用地爬上去。
這寓意著人們到達天堂需要經歷許多艱辛。只有一條建了扶手,因為在
殖民時期有一位官員的夫乃匪全挨人就是從這個樓梯摔下去世。
建造結構
吳哥窟建築莊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築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吳哥窟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牆。面積1000×850平方米,外牆之外有壕溝,壕溝寬190米,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300米,周長約5.6公里。吳哥窟正門向西,與大吳哥王城南門外大道連線,門樓上立三塔,門內是一庭院,院東有一長147米的大道通向內圍牆入口。
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牆140米,長270米,牆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台階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線上一層。在最高一層的平台上,矗立象徵著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台四角。第二層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台的四槳求刪周都繞以石砌迴廊。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線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石獅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
砂石砌成
吳哥窟規模宏大,是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包括台基、迴廊、蹬道、寶塔,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黏合劑,靠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細部裝飾瑰麗精緻。當時的石工可能還未掌握拱券技術,所以吳哥窟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景點門票
分為1天、3天及7天三種票價,1天37美元/人,三天62美元/人和7天72美元/人,可參觀古蹟林中的主要建築有巴諒尋照戎寺(Bayon),巴方寺(Baphuon),斗象壇(TerraceofElephants),癩王壇(TerraceoftheLeperKing),
巴肯山神廟(PhnomBakheng),塔寇寺(TaProhm),塔布蘢寺(TaProhm),聖劍寺(PreahKhan),聖
龍蟠水池(PreahNeakPean),塔遜(TaSom),
羅洛古寺群(ROLUOSGROUP),女王宮(BanteaySrei),高布思濱(KbalSpean)、十二生肖塔等各類寺廟。
開放時間大約5:00-19:00
景區介紹
巴肯山(Bakheng)是吳哥主要遺蹟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在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蹟,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山頂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雖然早已破敗,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被稱為“第一次吳哥”。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West Baray),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從這裡向北可以望見泰柬邊界。
巴肯寺外有長650公尺,寬436公尺的長方形壕溝,可能是羅洛斯舊都建築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築上,象徵印度神話中環繞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的鹹海,巴肯寺建立於平坦的山頂。建在巴肯山頂的巴肯寺,體現了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這座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建築,設計上充滿象徵符號:7層平台:代表
七重天,最上層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層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個月相的108天;33塔:從每一面的中軸線上看
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須彌山上的33位神祗.
文明遺蹟
高棉的吳哥地區,有著上千座的古文明遺蹟,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稱為”女人的城堡”。位於暹麗省西邊”女人的城堡”,原名為”班德斯蕾”,照高棉文來翻譯,是”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地人則習慣稱這兒為”女皇宮”,那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實,稱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宮”也罷,因為不論如何稱呼,這座神廟所散發的光彩,都是難以形容的。女皇宮,建於公元967年,之後,她也曾被埋藏在叢林中,長達數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馬瑞克的法國軍人才又發現了她的蹤跡。這整座神廟,總共有三層圍牆來作區隔。最外圍是參道,左右各有兩間小廟;走道中央第二層的外側,則是護城河;最裡邊一層,則是主要的T字型廟宇,而在她的前方,有著兩間藏經閣。第二層城牆裡,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吳哥通王城勝利大門的道路的前端,離在吳哥古皇宮前約 1200 米(3937英尺)處。可從東側進出。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於十二世紀末建成。屬拜雲建築風格。
十二生肖塔之所以稱為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動物,和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
十二生肖塔是用來關押犯人令其懺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龍、哪一座是蛇。再從塔群看過來,正對著最高法院遺址,巍峨矗立,可想見高棉當年,也有法治威嚴。
旅遊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和6月到10月之間分別是乾季和雨季,使吳哥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面貌,儘量避免在3月到5月之間的熱季旅遊。出遊小貼示:到吳哥窟旅遊時,儘量避免在正午參觀,最好帶一些防曬物品,如帽子、陽傘和防曬油等。為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進入吳哥寺廟不要穿暴露服裝,儘量穿長衣長褲。
注意事項
1、門票:吳哥的門票分三種:1天37美元/人,三天62美元/人和7天72美元/人。下午5點開始賣第二天的門票,買了票就可以進去參觀了(一般的選擇是到
巴肯山看日落),不過5:30就不會再放遊人上山,一個人下山才能放一個人上山,排隊的人很多,最好4:30就過去排隊上山看日落。
吳哥門票如今已經不需要自己帶照片去辦理,全部當場由攝像頭拍攝照片製成,而且也都已經換成列印的紙質票了,三天或七天票要注意妥善保存。門票製作好發給你之前,售票員會用英語宣讀有關的規則。景區內隨時會有管理人員查票,一旦發現無票者,要罰100美元。
2、安全:吳哥的許多建築都很高,而且樓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別逞強,一雙合腳的防滑的鞋是必要的。
3、防暑:吳哥中午十分炎熱,最好在陰涼的神廟裡或回旅館休息,如果要爭取時間,可以遊覽一些叢林裡的景點,就好象是Ta Prohm,Preah Khan,Ta Som等,當然,要帶足夠的水和食物。
4、防蚊蟲叮咬:當地的蚊子及其它的熱帶昆蟲很多,在BOOTS的藥店裡可以買到防蚊的乳液,雖然價錢有些貴,但是確實有用。聽說有的遊客被蚊子咬了後染上了
瘧疾。我們是在曼谷轉機時在曼谷機場4層BOOTS的免稅店裡買的。暹粒市區的U CARE(類似屈臣氏)和LUCKY SUPERMARKET都有此類產品賣。
5、
導遊:如果包車,司機一般都經驗豐富,但是不會做導遊,導遊需要另找。講述每個神殿廟宇的特色和歷史,還可帶你去一些有特色的拍攝點。如果請專業漢語導遊,70-80美元/天,也可以議價。不過導遊的行程和時間都有嚴格安排(上午07:30-12:00,下午14:30-17:30)。
6、書籍:介紹吳哥的旅遊指南很多,Lonely Planet對安排行程很有幫助,中文書籍是
卡門寫的《五月盛放高棉》,但畢竟是幾年前出版的,很多情況已經有變化。在吳哥的市場上可以買到很便宜的盜版或二手Lonely Planet,還有很多精美的圖書,大概4-6美元一本。
7、在吳哥會遇到很多孩子乞討,出發前可以準備一些文具、小食品(如糖果)或從星級酒店帶出不用的一次性洗具用品送給他們。
8、進入
寺廟等地,不可穿拖鞋、短褲短裙、無袖上衣等,鞋應以輕便合腳、適宜行走為主,不宜穿新買的鞋、高跟鞋。
9、 2020年起,吳哥窟內禁止騎大象。
相關文化
牛皮畫
1966年5月,高棉暹粒省省長贈國務院副總理
李先念。牛皮畫《吳哥寺》縱34.7厘米,橫68.8厘米。
吳哥寺是高棉的印度教毗濕奴神廟,又稱吳哥窟,建於12世紀初。後為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的陵墓。15世紀上半葉,隨吳哥都城廢棄而荒蕪,19世紀中葉重新修整,成為世界著名古蹟。該寺全部用砂岩重疊砌成,占地約2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壕環繞。神廟圍有依次增高的3層迴廊,各迴廊的四角配有高塔,以中心塔(高出地面65米)為頂點,形成高度依層次遞減的高塔群,呈現出均衡美。吳哥寺的裝飾浮雕豐富多彩。浮雕刻於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題材取自印度教神話和高棉王朝的歷史。
朝鮮博物館
2015年12月,朝鮮在世界性的旅遊勝地
高棉吳哥窟投資了1500萬美元(約135億朝鮮圓)建造的文化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1月6日英國《獨立報》引用高棉《金邊郵報》的報導,說朝鮮在吳哥窟遺址群所在的高棉旅遊城市遏粒建造了“偉大全景博物館”。朝鮮以將“偉大全景博物館”捐贈給高棉為條件,獲得了10年的運營權,將賺取入場費。
由朝鮮
萬壽台創造社主導建設的該博物館在朝鮮海外事業中屬於最大規模。博物館裡有寬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畫,壁畫描寫的是在8—15世紀迎來鼎盛時期的
高棉帝國時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歷史。博物館也展示了
白頭山風景和朝鮮已逝最高領導人
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繪畫作品。另外,該博物館還配備了3D電影館和“VIP室”。
英媒認為,經濟困難的朝鮮在吳哥窟直接建立博物館有兩個目的:賺取外匯的同時擴大對高棉的外交影響力。
藝術鑑賞
吳哥窟的藝術傑作,不僅表現在吳哥窟的建築本身,還在於它的浮雕石刻。
吳哥窟的浮雕極其精緻,且富有真實感,是整個吳哥藝術的精華,在吳哥窟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一層台基的迴廊被稱為“浮雕迴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餘,壁面布滿浮雕。東壁是“乳海翻騰”的傳說,北壁是毗濕奴與魔怪交戰圖,西壁是這個故事的繼續,即“神猴助戰圖”,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反映了高棉人抵抗占人入侵的戰爭情景。
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當時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表現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藝術才能。
世界紀錄
最大的宗教結構: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宗教建築是吳哥窟(城市寺廟),位於高棉,占地162.6公頃(401英畝)。它是由高棉國王蘇雅瓦曼二世在1113-50年期間為印度教的毗瑟奴神建造的。它的幕牆長1280米(4200英尺),在1432年被廢棄之前,它的人口是8萬。這座寺廟是公元900年開始修建的72座主要古蹟建築群的一部分,全長24.8公里(15.4英里)。(金氏世界紀錄)
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牆140米,長270米,牆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台階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線上一層。在最高一層的平台上,矗立象徵著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台四角。第二層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台的四周都繞以石砌迴廊。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線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石獅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
砂石砌成
吳哥窟規模宏大,是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包括台基、迴廊、蹬道、寶塔,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黏合劑,靠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細部裝飾瑰麗精緻。當時的石工可能還未掌握拱券技術,所以吳哥窟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景點門票
分為1天、3天及7天三種票價,1天37美元/人,三天62美元/人和7天72美元/人,可參觀古蹟林中的主要建築有巴戎寺(Bayon),巴方寺(Baphuon),斗象壇(TerraceofElephants),癩王壇(TerraceoftheLeperKing),
巴肯山神廟(PhnomBakheng),塔寇寺(TaProhm),塔布蘢寺(TaProhm),聖劍寺(PreahKhan),聖
龍蟠水池(PreahNeakPean),塔遜(TaSom),
羅洛古寺群(ROLUOSGROUP),女王宮(BanteaySrei),高布思濱(KbalSpean)、十二生肖塔等各類寺廟。
開放時間大約5:00-19:00
景區介紹
巴肯山(Bakheng)是吳哥主要遺蹟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在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蹟,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山頂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雖然早已破敗,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被稱為“第一次吳哥”。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West Baray),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從這裡向北可以望見泰柬邊界。
巴肯寺外有長650公尺,寬436公尺的長方形壕溝,可能是羅洛斯舊都建築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築上,象徵印度神話中環繞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的鹹海,巴肯寺建立於平坦的山頂。建在巴肯山頂的巴肯寺,體現了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這座象徵著整個宇宙的建築,設計上充滿象徵符號:7層平台:代表
七重天,最上層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層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個月相的108天;33塔:從每一面的中軸線上看
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須彌山上的33位神祗.
文明遺蹟
高棉的吳哥地區,有著上千座的古文明遺蹟,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稱為”女人的城堡”。位於暹麗省西邊”女人的城堡”,原名為”班德斯蕾”,照高棉文來翻譯,是”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地人則習慣稱這兒為”女皇宮”,那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實,稱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宮”也罷,因為不論如何稱呼,這座神廟所散發的光彩,都是難以形容的。女皇宮,建於公元967年,之後,她也曾被埋藏在叢林中,長達數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馬瑞克的法國軍人才又發現了她的蹤跡。這整座神廟,總共有三層圍牆來作區隔。最外圍是參道,左右各有兩間小廟;走道中央第二層的外側,則是護城河;最裡邊一層,則是主要的T字型廟宇,而在她的前方,有著兩間藏經閣。第二層城牆裡,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吳哥通王城勝利大門的道路的前端,離在吳哥古皇宮前約 1200 米(3937英尺)處。可從東側進出。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於十二世紀末建成。屬拜雲建築風格。
十二生肖塔之所以稱為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上雕有不同的動物,和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
十二生肖塔是用來關押犯人令其懺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龍、哪一座是蛇。再從塔群看過來,正對著最高法院遺址,巍峨矗立,可想見高棉當年,也有法治威嚴。
旅遊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和6月到10月之間分別是乾季和雨季,使吳哥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面貌,儘量避免在3月到5月之間的熱季旅遊。出遊小貼示:到吳哥窟旅遊時,儘量避免在正午參觀,最好帶一些防曬物品,如帽子、陽傘和防曬油等。為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進入吳哥寺廟不要穿暴露服裝,儘量穿長衣長褲。
注意事項
1、門票:吳哥的門票分三種:1天37美元/人,三天62美元/人和7天72美元/人。下午5點開始賣第二天的門票,買了票就可以進去參觀了(一般的選擇是到
巴肯山看日落),不過5:30就不會再放遊人上山,一個人下山才能放一個人上山,排隊的人很多,最好4:30就過去排隊上山看日落。
吳哥門票如今已經不需要自己帶照片去辦理,全部當場由攝像頭拍攝照片製成,而且也都已經換成列印的紙質票了,三天或七天票要注意妥善保存。門票製作好發給你之前,售票員會用英語宣讀有關的規則。景區內隨時會有管理人員查票,一旦發現無票者,要罰100美元。
2、安全:吳哥的許多建築都很高,而且樓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別逞強,一雙合腳的防滑的鞋是必要的。
3、防暑:吳哥中午十分炎熱,最好在陰涼的神廟裡或回旅館休息,如果要爭取時間,可以遊覽一些叢林裡的景點,就好象是Ta Prohm,Preah Khan,Ta Som等,當然,要帶足夠的水和食物。
4、防蚊蟲叮咬:當地的蚊子及其它的熱帶昆蟲很多,在BOOTS的藥店裡可以買到防蚊的乳液,雖然價錢有些貴,但是確實有用。聽說有的遊客被蚊子咬了後染上了
瘧疾。我們是在曼谷轉機時在曼谷機場4層BOOTS的免稅店裡買的。暹粒市區的U CARE(類似屈臣氏)和LUCKY SUPERMARKET都有此類產品賣。
5、
導遊:如果包車,司機一般都經驗豐富,但是不會做導遊,導遊需要另找。講述每個神殿廟宇的特色和歷史,還可帶你去一些有特色的拍攝點。如果請專業漢語導遊,70-80美元/天,也可以議價。不過導遊的行程和時間都有嚴格安排(上午07:30-12:00,下午14:30-17:30)。
6、書籍:介紹吳哥的旅遊指南很多,Lonely Planet對安排行程很有幫助,中文書籍是
卡門寫的《五月盛放高棉》,但畢竟是幾年前出版的,很多情況已經有變化。在吳哥的市場上可以買到很便宜的盜版或二手Lonely Planet,還有很多精美的圖書,大概4-6美元一本。
7、在吳哥會遇到很多孩子乞討,出發前可以準備一些文具、小食品(如糖果)或從星級酒店帶出不用的一次性洗具用品送給他們。
8、進入
寺廟等地,不可穿拖鞋、短褲短裙、無袖上衣等,鞋應以輕便合腳、適宜行走為主,不宜穿新買的鞋、高跟鞋。
9、 2020年起,吳哥窟內禁止騎大象。
相關文化
牛皮畫
1966年5月,高棉暹粒省省長贈國務院副總理
李先念。牛皮畫《吳哥寺》縱34.7厘米,橫68.8厘米。
吳哥寺是高棉的印度教毗濕奴神廟,又稱吳哥窟,建於12世紀初。後為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的陵墓。15世紀上半葉,隨吳哥都城廢棄而荒蕪,19世紀中葉重新修整,成為世界著名古蹟。該寺全部用砂岩重疊砌成,占地約2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壕環繞。神廟圍有依次增高的3層迴廊,各迴廊的四角配有高塔,以中心塔(高出地面65米)為頂點,形成高度依層次遞減的高塔群,呈現出均衡美。吳哥寺的裝飾浮雕豐富多彩。浮雕刻於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題材取自印度教神話和高棉王朝的歷史。
朝鮮博物館
2015年12月,朝鮮在世界性的旅遊勝地
高棉吳哥窟投資了1500萬美元(約135億朝鮮圓)建造的文化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1月6日英國《獨立報》引用高棉《金邊郵報》的報導,說朝鮮在吳哥窟遺址群所在的高棉旅遊城市遏粒建造了“偉大全景博物館”。朝鮮以將“偉大全景博物館”捐贈給高棉為條件,獲得了10年的運營權,將賺取入場費。
由朝鮮
萬壽台創造社主導建設的該博物館在朝鮮海外事業中屬於最大規模。博物館裡有寬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畫,壁畫描寫的是在8—15世紀迎來鼎盛時期的
高棉帝國時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歷史。博物館也展示了
白頭山風景和朝鮮已逝最高領導人
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繪畫作品。另外,該博物館還配備了3D電影館和“VIP室”。
英媒認為,經濟困難的朝鮮在吳哥窟直接建立博物館有兩個目的:賺取外匯的同時擴大對高棉的外交影響力。
藝術鑑賞
吳哥窟的藝術傑作,不僅表現在吳哥窟的建築本身,還在於它的浮雕石刻。
吳哥窟的浮雕極其精緻,且富有真實感,是整個吳哥藝術的精華,在吳哥窟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一層台基的迴廊被稱為“浮雕迴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餘,壁面布滿浮雕。東壁是“乳海翻騰”的傳說,北壁是毗濕奴與魔怪交戰圖,西壁是這個故事的繼續,即“神猴助戰圖”,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象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反映了高棉人抵抗占人入侵的戰爭情景。
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當時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表現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藝術才能。
世界紀錄
最大的宗教結構: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宗教建築是吳哥窟(城市寺廟),位於高棉,占地162.6公頃(401英畝)。它是由高棉國王蘇雅瓦曼二世在1113-50年期間為印度教的毗瑟奴神建造的。它的幕牆長1280米(4200英尺),在1432年被廢棄之前,它的人口是8萬。這座寺廟是公元900年開始修建的72座主要古蹟建築群的一部分,全長24.8公里(15.4英里)。(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