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文庫: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

高校社科文庫: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

《高校社科文庫: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是2013年7月1日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明敏 謝海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校社科文庫: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
  • 外文名:A Study on U.S. Intelligence Oversight Mechanism
  • 作者:汪明敏 謝海星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49074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品牌:光明日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情報監督的概念切入,對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的基本結構進行了系統介紹,釐清了監督機制內各主體的不同功能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在歷史沿革的觀察中,探討冷戰以來美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情報監督模式;深入分析影響美國情報監督機制形成與運轉的政治文化因素、情報文化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剖析美國情報監督機制面臨的內在困境;以個案研究的方式系統地分析“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的啟動原因和工作過程,以解讀調查報告的主要成果,在橫向和縱向對比中總結調查的主要特點,進而分析調查本身和調查成果對美國國會情報監督和情報改革工作的影響。
軍事研究人員、軍事愛好者

作者簡介

汪明敏,男,1983年3月生,江西上饒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師、軍事學在讀博士研究生。參與軍事科研課題多項,著有合著《情報戰戰例選析》、譯著《網路中心戰案例研究》,發表軍事學學術論文多篇。謝海星,男,1985年3月生,河南孟津人。軍事學碩士、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師。參與軍事科研課題多項,先後發表軍事學論文多篇。蔣旭光,1979年1月生,山東棲霞人。軍事學碩士,先後發表軍事學論文多篇。現在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事國外智力引進工作
汪明敏,男,1983年3月生,江西上饒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師、軍事學在讀博士研究生。參與軍事科研課題多項,著有合著《情報戰戰例選析》、譯著《網路中心戰案例研究》,發表軍事學學術論文多篇。

謝海星,男,1985年3月生,河南孟津人。軍事學碩士、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師。參與軍事科研課題多項,先後發表軍事學論文多篇。

蔣旭光,1979年1月生,山東棲霞人。軍事學碩士,先後發表軍事學論文多篇。現在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事國外智力引進工作。

圖書目錄

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目錄緒論
第一篇美國情報監督的實現機制
第一章概論:情報監督在美國
第一節情報監督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情報監督的主要內容
一、情報人員的職業素質
二、情報體制的運作效能
三、情報與政策的關係
第三節情報監督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正式情報監督機制
一、總統主導的行政監督
二、國會的立法監督
三、法院的司法監督
四、情治單位的內部監督
第二節非正式情報監督機制
一、媒體為代表的監督
二、非政府組織、利益集團等的監督
三、學者與專家的監督
第三節各監督機制的特點
第二篇冷戰以來的美國情報監督史
第一章情報監督的鬆散時期:1947~1974
第一節國家安全需要推動情報擴張
第二節國會監督的全面弱化
一、放棄了國會監督最有利的武器——預算審核權
二、未能充分發揮現有監督機制的功效
三、國會排斥一切試圖改進監督機制的努力
第三節行政監督的相應強化
一、獨占隱蔽行動的監督權
二、積極將監督權集中到行政部門
第二章情報監督的全面審查時期:1975~1980
第一節新聞媒體對情報手段濫用的揭露
一、媒體對“水門事件”的報導引發人們對情治單位的關注
二、媒體對中央情報局“家庭珍寶”報導正式揭開國會調查序幕
第二節國會樹立權威全面介入情報監督
一、國會行使預算審核權
二、國會行使監督權和調查權
三、國會建立正式情報監督機制
四、國會針對情報監督專門立法
第三節法院積極發揮節制監督作用
第四節行政部門被迫加強對情報的行政監督
一、成立洛克菲勒委員會和墨菲委員會對情治單位展開調查
二、總統頒布行政命令加強對情報的行政監督
第三章情報監督的衝突加劇時期:1981~1991
第一節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會監督放鬆和隱蔽行動抬頭
一、國會監督略有放鬆
二、情治單位重整旗鼓加強隱蔽行動
第二節隱蔽行動擴張激起國會監督機制反彈
一、博蘭修正案
二、戈德華特妥協
三、凱西妥協
第三節國會與行政部門就情報監督的衝突加劇
一、伊朗門事件
二、國會對伊朗門事件展開調查
第四節結論
第四章情報監督的高度政治化時期:1991~2001
第五章情報監督的轉型時期:2001~
第一節提高效率成為監督重心
第二節國會監督能力相對弱化
第三節總體監督難度增大
一、反恐任務的強化與情報部門許可權的擴展
二、情報聯合與協調任務的加重
第三篇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的影響因素
第一章影響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影響美國情報監督機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文化傳統與情報監督思想
二、政治體制與情報監督機制
第二節影響美國情報監督機制運轉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安全環境
二、內部政治競爭
第二章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的內在困境探析
第一節文化困境:國家安全與民主法制的矛盾
一、保密與開放之爭
二、效率與控制之困
第二節制度困境: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一、監督信息源問題
二、事後“救火”之惑
第三節互信困境:監督主體之間的矛盾
一、情報監督與控制權之爭
二、情報政治化問題
第四節動機困境:“對手”姿態與“支持者”姿態之間的矛盾
一、監督動力問題
二、監督立場問題
第四篇案例分析:“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
第一章啟動“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的原因
第一節“假情報事件”引發爭議
第二節各類調查組織的驚人發現
第三節媒體和民主黨的積極推動
第四節制度化情報監督機制的要求
第二章“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工作的開展
第一節調查主體的組成及內部分歧
一、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的基本組成
二、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的內部分歧
第二節調查方式的選擇及與行政部門的衝突
一、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採用的主要調查方式
二、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與行政部門的衝突
第三節調查的實施過程
一、第一階段圍繞情報生產問題的調查
二、第二階段針對情報使用問題的調查
第三章“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對美國情報工作的全方位檢討
第一節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伊戰前情報界的評估結論缺乏依據
二、情報來源的發展與使用存在重大缺陷
三、政府決策缺乏情報依據
四、國防部相關部門違規干預情報工作
第二節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對戰前情報活動的檢討
一、從組織層面上看,情報界的管理存在體制缺陷
二、從活動層面上看,情報工作漏洞百出
三、從環境層面上看,過度敏感的情報氛圍影響評估的客觀性
第四章“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的特點和影響
第一節“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的特點
一、二戰後擁有“平行調查”數量最多的美國國會情報調查
二、二戰後歷時最久的美國國會情報調查
三、“調查型監督模式”影響下的制度化國會情報監督
第二節“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的影響
一、國會情報監督工作受到阻礙
二、情報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第三節結語
附錄
一、1947~2006年美國重要情報監督立法
二、“9·11”後美國國會情報監督實踐——相關聽證會簡表
三、“伊拉克戰爭戰前情報調查”最終報告目錄
四、1976~2010年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
五、美國情報監督機制研究著作提要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