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

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

“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這是一個可以通過教育實驗來檢驗的教育問題。通過運用“前--後測非對等多組準實驗”對“思政課新教學模式”進行研究發現: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心理認識規律的新教學模式能極大改善課堂教學績效。它有三個層次的指標:基礎層次績效、中等層次的績效和高層次的績效。這個新教學模式踐行了“05方案”和“15方案”有關精神,探索了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並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一般方法。通過對教學實驗全程進行第三方教育評估(前後測問卷、課堂觀察和教育訪談),全面驗證了試驗假設,即:假設實施了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新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學績效將得到極大改善。而有效課堂管理是“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得以實施的重要前提。

基本介紹

  • 書名: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
  • 又名:無
  • 作者:鄢顯俊/周偉
  • ISBN:978-7-04-045980-7
  • 頁數:373
  • 定價:52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裝幀:平裝
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
序一
如果要找出一門純粹中國特色的大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當之無愧位居榜首,因為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唯一直接關注的大學課程,更是教育部直接管理的大學課程。也正因為如此,思政課在中國高校占據著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既備受重視也不乏質疑之聲。其中,課程內容安排、教學方法取捨,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價值認同,教育教學實效性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最高管理層和所有高校、所有思政課教師必須直面的難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外熱議的重點。而在這紛紛擾擾、艱難跋涉的教育教學研究中,鄢顯俊老師無疑是一位既有特立獨行的思想,更有心、用心的勇敢探索者。
這個深刻的印象源自十多年前一次很偶然的學術小敘,顯俊主動找我聊教育研究,一個教馬列課的老師有此興致令我驚訝。他說,讀了我的《找回大學精神》和《大學的文化使命》等作品,非常贊同我對高等教育尤其的大學課堂教學的許多論點,以至於“心有戚戚焉”!同時聊起他在孤獨和非議中堅守多年且樂此不疲的教學改革,談到他心目中的好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尤其是思政課老師應該怎樣去鑽研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他津津樂道地解釋,這三大通用型學問好比“一張圓桌”的“三條桌腿”,共同支撐起“一個桌面”:代表著“構建在專業知識體系基礎上的教學活動”,同時承載著大學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使命……。
我十分讚賞顯俊的觀點。作為一個在常人心目中“令人敬畏”的思政課教師,居然會有這樣一番話語表述,著實令我這個沉浸於高等教育研究並為之喜、為之悲的“老江湖”驚詫!無巧不成書,自2007年起,我亦受聘開始擔任顯俊所在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一來二往,業務課上與顯俊的交往就更多了。因為學術而結緣,之後也請他給我們高教院的教育碩士研究生講授必修的“公共政治課”,他欣然應允,將其教育研究心得在課堂上牛刀小試,研究生課後好評如潮,學生們告訴我說:“沒想到教思政課的鄢老師如此熱衷於課程改革研究,更沒想到鄢老師會這么懂教育學!”。
在我看來,“懂教育”應該是每一個大學老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許多人在大學教了一輩子書,卻未必會認真思考教育是什麼?教育為什麼?我這樣教是否得當?是否能夠打動學生?我的教學如何做到入腦入心……許多令人尊敬的老師不時進行著反思與反省並適時修正著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另一些“習慣成自然”的老師則執迷不悟,照本宣科,甘當“知識傳聲筒”樂此不疲而故步自封。難能可貴的是,顯俊對上述與教育的人本精神相悖的現象做出了行動上的回應——他用扎紮實實的教育實驗來驗證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同時檢驗他認為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就我的視野所及,他的努力和嘗試極具學術價值,已經遠遠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範疇。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高校,哪怕是高等教育研究學術圈也鮮見“顯俊式的學術執著”——針對“難入”教育研究者法眼的思政課進行10年之久的教育實驗,並最終奉獻出一部令教育研究者欽佩和羨艷的教育實驗著作。說實話,我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數十載,尚未看到那位同行針對一門大學課程做出如此紮實且具有開先河意義的教育實驗研究。我必須思考和追問:對於高等教育研究者而言,“不為”是不願還是不能?!就此而言,顯俊在學術研究上“撈過界”和“搶地盤”的行為,讓我想起“門口的野蠻人”這個精彩的比喻,但顯俊肯定是大受高等教育研究者們歡迎的“門口的野蠻人”!其成功經驗將啟發我們去認真關注一個長期“不屑一顧”的學術領域,積極思考並積極行動。我亦相信,這項教育實驗的拓荒意義會被越來越多的高等教育同行所認識。回到“思政課該怎么教”這一個本應常論常新卻被許多圈子內外的人搞得味同嚼蠟的話題,我很認同顯俊在書中“寫給同行和思政課管理層的幾句話”:
一言以蔽之曰,全書所思考的問題:“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其實並不高深,也更非無解。因為,只要遵循黨的民眾路線,同時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大學生中做番扎紮實實的調研和教育實驗,問題就清晰異常了。遺憾的是,想到這一點並做到這一點,似乎“知不易,而行更難。”箇中緣由引人深思。顯然,既往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普遍缺乏“他者的關注”——大學生的感受和訴求往往被忽略,只強調“教”的主體訴求,而輕慢了“學”的主體訴求,必然導致: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陷入“自說自話”的尷尬境地。
其實,當我們放下身段站在大學生的立場來思考:“如果我是大學生,我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當我們不再過往矯正只聚焦于思政課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而用更多的眼光關注教育和人文,我們會欣喜發現:所有困惑豁然開朗。事實上,但凡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一定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一定符合心理認知規律。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更多的高校思政課教師也包括所有高校教師都加入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教改行列,讓“顯俊式的學術執著”成為中國高校教師的常態。我夢想有更多的高校教師形成一個關乎高等教育質量高低的共識:沒有教育學、心理學指導的所謂“教育教學研究”必定是自說自話的非科學研究,注定難有成效。我夢想所有高校教師通過躬身踐行教育學和心理學去點燃教育的激情並把握教育教學的規律,使日漸遭人詬病、令人昏昏欲睡或逼人逃之夭夭的大學課堂再現勃勃生機,蝶變為師生雙方教學相長的聖地。願與所有高校教師共勉!
雲南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院 董雲川
2016年4月12日
序二
“大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思政課?”“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這理所應當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常思常新的問題。遺憾的是,這也是被思政課教師有意無意忽略的問題,箇中緣由引人深思。
帶著這樣的思考,大膽“引入教育實驗的方法,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概五年前,第一次與顯俊聊教改話題時,他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需要用教育實驗檢驗之”——提出這一想法並全力以赴進行教育實驗,矢志不渝,顯俊無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界開先河者。
2006年,自思政課“05方案”全面實施以來,學界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的各種探索成為這一時期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內容。但就教學改革的實施效果看,仍然難以擺脫“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的窘迫。“要檢驗高校思政課教育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唯一途徑就是進行教育實驗。”顯然,顯俊已經找到了一個破解思政課教改難題的科學路徑和方法。10多年來,顯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善於創新、勇於開拓,致力於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套用,這些探索極大提高了教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他的實踐創新和相伴相生的學術研究創新填補了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的空白。我為他大大點讚。
此書的重要價值在於——如同顯俊在書中所言:在“既往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普遍缺乏對學習主體——大學生的感受和訴求的積極關注,過分強調“教”的主體訴求,而輕慢了“學”的主體訴求,必然導致: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難免陷入“自說自話”的尷尬境地。”
教育理論的發展規律揭示,“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一直是學校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遵循,延存數百年而難以撼動,這在思政課領域尤顯突出。思政課教學實踐表明,儘管有許多勇於創新的教師在努力摒棄“填鴨式”的“第一種課堂”——即日本教育學家稻川三郎所指的“以教師為中心,灌輸教科書內容的教學方法的課堂”,而開始大膽嘗試“啟發式”的“第二種課堂”,可是,這種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儘管“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角色有所改變,”教師也“在教學中引入一些可操作的學習,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等。”但是,在稻川三郎看來,上述兩種課堂教學本質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其優點是按部就班,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凸顯了課程的系統性;其弊端是忽略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這種僵化的學習模式顯然難以適應生活於網路時代且時時困惑於多元化價值觀衝突的“90後”大學生的學習訴求。
稻川三郎在《第三種課堂教學:培養會學習的學生》一書中,分析了“第一種課堂”、“第二種課堂”兩種課堂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課堂形態重構的“第三種課堂”,即“第三種課堂的主體是每位學生,學生們將走到教學的最前沿”並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稻川三郎倡導傳統的“教師主宰的課堂”應該向“學生主體課堂”轉變,後者體現的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和課堂形態。這是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濫觴於教育領域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結構。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的理論基礎是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它要求教師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相應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創設學習環境”和制定“自主學習策略、協作學習策略”兩個方面進行。顯俊在書中提出的“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教育規律”、“思政課教師研究課堂教學必須以教育理論為行動指南、注重大學生的主體感受”、“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依靠學生支持並動員學生參與”等觀點,在此基礎上把學生推上講台成為學習主角的教育實驗,與上述順應時代潮流的現代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作為一個懂教育的思政課教師,顯俊的實踐創新一開始就站在“巨人的肩上”——這個助顯俊登高望遠的“巨人”就是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這是顯俊能夠在雖然熱鬧非凡但卻必須尋求突圍之路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異軍突起的唯一原因。從教育研究的角度看,顯俊在教育實踐中所運用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理論並不高深莫測,但其崇尚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卻不是每一個從事思政課教育改革的教師有能力、有意願自覺遵循的。這恰恰是顯俊的研究令人欽佩的地方也是此書的重大價值所在。
此書的另一價值在於:顯俊的教育實驗無意中還摸索出一條具有普適意義的思政課教師培養路徑,也許能夠被管理層所借鑑。我非常贊同其觀點:一個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該掌握三大通用型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這是思政課教師教書育人必備的職業素養,也是我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的教育規律和認知規律之鎖鑰。如果我們能夠創建一種制度,激勵所有思政課教師都自覺鑽研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並將其用於指導課堂教學,打造“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應該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
一言以蔽之曰: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必須按教育規律辦事。
願與所有同行們共勉!
上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 梁
2016年6月10日
序三
我和顯俊初識於2009年初,是時,我院舉辦了一個規模雖小卻頗為高端的思政課教學改革研討會,顯俊是為數不多的受邀嘉賓,也是唯一一位來自211高校的教授。顯俊在會上有一個短小精煉的發言,介紹了運用建構主義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教學改革的心得,給我留下了特別難忘的印象——他大概是所有發言嘉賓中,具體運用教育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改革的學者。我很讚賞顯俊的創新但同時也有疑慮:“顯俊這個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界“蠻另類”的教改能走多遠?“
2014年,我們再次相逢於上海大學第四次“思政論壇”,顯俊應邀做大會發言,他提出“運用教育實驗來檢驗思政課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這一與眾不同的觀點,和其他學者高屋建瓴、立意巨觀、視野廣闊的發言不同,顯俊則從具體、微觀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視角出發,熟捻地運用教育實驗——這個針對廣大思政課教師而言相對陌生的工具來討論教學改革的科學性,著實令人耳目一新。比諸數年前“涉淺水者見蝦”的印象,顯俊在思政課教育研究領域顯然已漸入佳境。不出所料,其侃侃而談再次引發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其中也不乏質疑之聲:“在思政課教學中引入教育實驗,行得通嗎?”以我從事思政課教育教學近40年的經驗和困惑考量,我堅信顯俊的研究很有價值,因為他的教學創新符合教育規律。孤獨的探索者難免曲高和寡,而鮮有認同一定和創新者如影隨形。面對人們的不解和質疑,顯俊需要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來證明其教學創新的價值。
2015年底,我和中山大學馬院的同仁赴雲南高校進行學術考察,雲南大學當然是我們的首站。顯俊白天因上課錯過了和我們的交流,但他當天晚上不辭辛苦前往賓館看我,我們有一個難得的小聚,思政課教學的改革探究自然是中心的話題。他非常開心地告訴我,他的探索多年卻又命運多舛的教育研究專著因為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楊林教授慧眼識珠而被推薦到高等教育出版社並順利納入2016年出版計畫,即將面世。這真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喜訊!令我非常欣慰的是,該書的出版是對顯俊堅持十餘年且應者寥寥甚至質疑不斷的教學研究的最好肯定!正所謂“面壁十年,終成正果”。就我視野所及,類似的著作,國內應是首部,高教社也是第一次出版,而且,顯俊偏居邊陲,在“圈內”是一個幾乎無人知曉“存在”。在我們“心有戚戚”的愉快交流中,我給了顯俊一個被他譽為“最有價值”的建議——此書原名為:《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的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我以為書名太過冗長,遂建議去掉“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這些字眼,使書名更為精煉醒目,顯俊欣然接納。他堅稱,因為這個建議使我和他的著作“結緣更深”,遂誠意殷殷邀我作序。我難拂其美意,只好勉力寫此小文,以壯此書行色。
認真品讀顯俊的文字,仔細揣摩顯俊所踐行的教育理念,在我看來,這部著作無疑是貫徹中宣部、教育部2015年7月出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的最具特色的成果。作者堅守十餘年的教改實踐和教育實驗研究一直圍繞他獨創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而不斷推進、不斷深化也不斷完善,作者自成體系且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模式”有如下值得稱道的亮點:
第一,“新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出發點在於提出:“教師是最大的環境變數”。這是作者富有智慧的哲學思考,“天變,道亦變。”教師變,學生自然變,課堂氛圍和教學模式亦隨之改變。思政課難教,而且越來越難教;思政課難學,而且大學生會越來越厭學——這恐怕是思政課教育教學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因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了,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視它,新時期必須深化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將無從談起。可是,對於一個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而言,當你無法改變環境之時,改變自身一定是最容易的事情。顯俊的教育實驗檢驗了這一教學智慧:當教師改變了自己,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世界”因此而改變。當思政課教師不再板著一張“永遠正確”的“政治臉”,而變得有心用心亦可近可親之時,當教師因自身的學識、信念與人格的提升和完善而融入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活動時,“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的古訓將成為思政課課堂上水到渠成的結果。
第二,“新教學模式”強調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可以通過教育實驗反覆檢驗。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是什麼?作者做出了符合教育規律和認知規律的三個層次的劃分,即:“基礎層次績效”(學生的學習興趣),“中等層次績效”(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掌握和正確“三觀”的樹立),“高層次績效”(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通過長期的教育實驗——綜合大樣本的教育統計(前後測問卷)、全程教育觀察和期末教育訪談以及“來自大學生的感悟和心聲”中所獲的翔實數據和信息,作者發現:三個層次的教育教學績效,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前提,後者是前者的目標,三者是遞進關係。而激發學生興趣因此成為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的唯一前提,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種基於充分實驗、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考察的教育研究使得長期“自說自話”的思政課教改研究真正上升到教育科學的層面,從而擁有了與教育學界進行學術對話的資本。現實中,不乏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都“重大無比”的思政課教改最後都淪落為“轟轟烈烈走過場”的“外部性、形式化的研究”,究其原因就在於:當一名思政課教師無心亦無力去提升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基礎性績效”和“中等層次績效”之時,追求高不可攀的“高層次績效”無異於緣木求魚,無異於構築空中樓閣,這樣的思政課一定是令人望而生畏、望而卻步的“灌輸”+“宣講”,它一定不是科學意義的“教育”,注定要被時代所淘汰、被大學生所拋棄。
對於思政課教書育人的功能,作者的認識清晰客觀。他提出:思政課教師應該“樹立有限教育觀”,“有限教育觀告訴我們,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過程不是一躕而就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好的教育必定注重過程,過程決定結果。正確世界觀形成絕不能速成;思政課老師既不是無所不知的‘百科全書’,也非一貫正確的‘真理化身’,他們同樣需要在實踐--認識—再認識—再實踐的辯證過程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進而掌握真知、追求真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學生共同進步應該成為思政課教師尊享的職業殊榮。”
我以為,這種實事求的態度應該成為思政課管理層和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秉承的共識。從教育的視角看、從教書育人的內在規律考量,大學所有的課程都是“思政課”,大學所有的老師都承擔著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職業使命。對“接班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潤物細無聲並待以時日,大學生的正確“三觀”也絕不是區區幾門課程能夠解決的。思政課只能夠承擔好它必須承擔的“堅守主陣地”的使命,它很重要,但決不能“包打天下”。思政課教育教學績效長期低下不盡人意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被壓上“不能承受之重”。作者上述觀點我很贊同。
第三,“新教學模式”真正賦予大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真正踐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針。此方針提出已經10年,學界的相關研究如過江之鯽、如雨後春筍。然而,心理學訓練的缺失使得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科學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教育評估技能的欠缺又使得思政課教師對雖然勉力追求卻又似是而非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如同“隔著紗窗看曉霧”難以把握其精髓。造成這種尷尬境地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樹立“學生主體觀”及與之相聯繫的、科學的教育研究觀。
作者指出:“任何好的教育教學一定是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育教學,好的教育應該視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翁而不是用來‘灌輸’的‘器皿’,思政課教師必須順應時代的變化,要清醒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灌輸’來解決問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樹立學生主體觀意味著,思政課教師應該從‘灌輸者’變為真正的教育者,他以引導、指導為己任,他必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踐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精神,遵循‘人本’和‘人文’的教育理念,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成為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引領者和幫助者,在這個過程中,要包容大學生的叛逆、質疑、批判和探尋,營造良好的環境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複印機’和‘復讀機’。實踐經驗證明,思想衝突發生之時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機。真理越辯越明,這是思政課教師應該具備的理論自信。樹立學生主體觀也是馬克思主義民眾路線在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中的最佳體現。”而“學生主體觀告訴我們,鴉雀無聲的課堂不是好課堂;紀律渙散的課堂不是好課堂;把學生視為知識‘接收器’和‘傳聲筒’的課堂不是好課堂。好課堂必須是學生有大量機會成為學習主角的課堂,其標誌是:教師能否營造積極環境讓學生主動走上講台,在與老師的交流和同學的討論和辯論中,提出疑問、回答問題並展示學習成果,分享學習收穫。”邏輯和常識告訴我們,當一名思政課教師能夠這樣做,所謂“文人關懷和心理疏導”自然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
“思政課新教學模式”的上述諸多優點——而且是經過了長期的實證檢驗,離不開一個最最基本的立足點:作者的所作所為都符合教育規律和認知規律。同樣,這些優點,還離不開一個最最基本的事實:作者十餘年如一日,用心而為、全力以赴奮鬥在課堂教學一線,而且能夠自得其樂且樂在其中,同時致力於教育教學研究而自成體系。說實話,在中國大學,這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職業精神——不僅對思政課教師而言,而且對所有的大學老師亦是如此。中國高校長期存在一個令管理層都難以迴避的無奈現實:由於課堂教學質量“難以量化評估”,因而它對大學老師居首位的職業利益——職稱評定基本沒有參考價值,大學老師成名成家、揚名立萬也基本與課堂教學無關。難怪有大學老師坦言:“課堂教學是個無底洞!”——這意味著:從純粹功利的角度而言,課堂教學領域再多的投入也不會有絲毫產出;正因為如此,也有大學老師指出:“課堂教學是個良心活!”——這意味著:教書育人應該是大學老師的職業良心,用心教學是大學老師的天賦職責。顯然,能夠舉十年之功完成一部故事多多且令讀者興味盎然的教育研究著作,作者以用心而為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課堂教學是個良心活!”因此,作者把“每學期創新一點點,每學期進步一點點”當作“職業座右銘”與大學生共勉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存在缺憾和不足嗎?這是顯而易見的。作者的教育實驗包括所有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改革,恐怕都有一個難以突破的束縛,這就是一張試卷面對所有學生的統一考試。經驗和常識告訴我們,如果思政課的考試方法仍然是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而不發生根本性的變革,譬如,隨著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的變革而改變,隨著教學內容的科學取捨而改變,那么,課堂教學和期末考試永遠都是“兩張皮”。這種狀況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只可能是“雞窩裡打拳,束手束腳。”作者所進行的教育實驗顯然就是“雞窩裡打拳”。我非常好奇:如果作者的“教學實驗班”能夠按照教育實驗的理念來自主考試,其教育教學績效會進一步提高嗎?我相信會,但這同樣需要嚴謹的教育實驗來檢驗。
當然,要改變這一束縛就不是一線教師力所能及的了,它需要學校和學院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向教學一線授權,同樣以做教育實驗的精神來驗證一個富有價值的假設:“如果思政課的期末考試和教育教學理念相統一的話,思政課的教育教學績效能夠大幅度提高。”我期待著這種開拓創新的教育實驗在所有高校實現。
作者的研究,還有一個令我興趣濃厚的創新點。這就是:思政課教育實驗中不可或缺的“研究生助教制度”。首先,這個制度確保了在教育實驗中可以有機植入“第三方評估”,此舉能夠有效避免長期存在的“非科學化”的思政課教學改革陷入“王婆賣瓜”的尷尬。其次,這個制度的另外一個重大意義就是:作者“不經意間”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培養做出了有益探索,其意義一點都不亞於這個教育實驗本身!它打通了思政專業研究生培養中高高在上“形而上”的理論學習和躬身踐行“形而下”的實踐運用之間厚重無比的隔閡。常識和邏輯告訴我們:全力以赴投入到思政課教育實驗全過程的思政專業研究生,一定能夠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帶著問題和好奇,借鑑教育研究、甚至心理和行為科學研究的諸多方法去思考和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諸多難題,思政專業的研究生作為助教參與教育實驗的過程其實就是一項非常富有創新價值的學術研究過程,其成果完全可能是一篇選題視角和研究方法均創新無限的優秀碩士論文!我欣慰的是,作者的弟子做到了這一點!此書的諸多章節就源自顯俊悉心指導的碩士論文,這也是此部著作的重要意義所在。寫出如此優秀論文的學生將來若走上教學崗位,其組織教學和駕馭課堂的能力一定遠超傳統模式培養出來的研究生。就此而言,顯俊在思政教育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上同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掩卷沉思,似難停筆,回顧和作者有限但有益的交往,令人喟嘆多多。我想到最多的一個成語便是“水滴石穿”,這是此書字裡行間給我對大的感觸。真心希望高校思政課教師,尤其是不甘心做“令人敬而遠之且望而生畏的思政課教師”的同行,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來鑽研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並將其融會貫通教學全過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從其它學科汲取學術養分以壯大自身。有此職業精神和追求,再去思考:“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許多難題將迎刃而解。總結作者成功的經驗,科學方法+人文精神應該是破題的唯一途徑。因此,我非常贊同作者的研究結論:
“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教育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回歸教育,這是其立足的根本和突破創新的學理前提”
最後,也許我們都應該反思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教師的本職工作是什麼?”“教師的職業使命是什麼?”我以為應該是:教書-教學-教育-進而育人——按此邏輯演進,方能觸及教育的本質:育人。“教書”是這個邏輯演進的“青萍之末”,因此,“如何教?”“如何科學地教?”“如何眼中有人、心中亦有人地教?”這實在是一門大學問。希望所有的思政課老師都認真思考上述問題,做一個“會教”且能夠“用心教”的好老師。只有老師“用心”,學生方能“入心”進而“入腦”,也才可能成就“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作者無疑是上述教育理念的身體力行者,而且,已初嘗成功的喜悅。我衷心的祝賀顯俊!
我期待:顯俊在今後思政課教學探索中不斷進步、再續薪火!
中山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鐘明華
2016年6月12日
本書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指導下,集十餘年教育教學研究的心血之作。在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中全面引入教育實驗的理念與方法是本書的最大亮點,在學界具有開先河之意義。這一實踐創新和相伴相生的跨學科研究創新打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學和教育學、心理學的長期隔膜,既填補了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的空白,也填補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項空白,它使得原來“雞犬之聲相聞”但因“楚河漢界”而隔絕,總難碰撞出“學術共鳴”的三大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和教育學、心理學找到了相得益彰且交融生長、相互促進又生機無限的全新學術增長點。
2015年初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宣部、教育部又相繼出台一系列深化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的檔案,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的通知》(教社科[2015]2號)、《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的通知》(教社科[2015]3號)等,它們作為“05方案”的深化與發展,可稱之為“15方案”,本書的重要價值還在於:在教學實踐中摸索一套符合“15方案”精神、尤其是符合“高校思政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相關精神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就此而言,本書所研究的問題——“如何打造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與“05方案”和“15方案”精神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立足於思政課教學一線,以提升教學績效為目的,針對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諸多問題,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運用“前--後測非對等多組準實驗”對該教學模式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證明,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心理認識規律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能極大改善課堂教學績效。它有三個層次的指標:基礎層次績效、中等層次的績效和高層次的績效。“基礎層次績效”是: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滿意度提升。“中等層次的績效”是: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認知度提升。“高層次的績效”是: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度提高。本研究所倡導的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就是要踐行“05方案”和“15方案”有關精神,努力探索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並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一般方法。
本研究通過對教學實驗全程進行第三方教育觀察和與之配合的多輪次的集體訪談全面驗證了試驗假設,即:假設實施了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新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學績效將得到極大改善。有效課堂管理是“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得以實施的重要前提。
“思政課新教學模式”基於建構主義、積極心理學、有效教學等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包括相輔相成的六大舉措:“開學第一課”、激勵與約束並重的課堂管理、有效師生溝通、互動體驗式教學和基於團隊協作的研究性學習、研究生助教制度。“新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成效顯著,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充分踐行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宣部和教育部提出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具有推廣價值。
鄢顯俊
2016年3月6日
寫給同行和思政課管理層的幾句話
一言以蔽之曰,全書所思考的問題:“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其實並不高深,也更非無解。因為,只要遵循黨的民眾路線,同時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大學生中做番扎紮實實的調研,問題就清晰異常了。遺憾的是,想到這一點並做到這一點,似乎“知不易,而行更難。”箇中緣由引人深思,而“大學生視角和感受”往往被忽略不計……。
其實,當我們放下身段站在大學生的立場來思考:“如果我是大學生,我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我們會欣喜發現:所有困惑豁然開朗。事實上,但凡大學生喜歡的思政課一定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一定符合心理認知規律。
作者謹記
2016年3月6日
本書是踐行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05方案”的重要學術成果,是一部由任課教師全面策劃、吸收碩士研究生和優秀的本科生參與完成的思政課教改專著,是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一部教育實驗的最終著作,他們的積極參與是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
同時,本書也積極呼應了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15方案”精神。作為“15方案”重要組成的兩個檔案,無論是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還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都特彆強調,“要培育推廣理論聯繫實際、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藝術,注重發揮教與學兩個積極性。”“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創新,並取得顯著成果,”將“其經驗在全國或全省推廣”。就此而言,本人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了十餘年的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符合黨中央、國務院、中宣部和教育部的一貫方針,本書所體現的教學創新理念踐行了上述檔案精神,對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規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也是此書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度認可的主要原因。
在此,本人謹代表此書的每位作者誠摯感謝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吳向副總編和馬雷主任對此書出版的關心!也誠摯感謝本書責編王楊高度專業和敬業的勞動,他們的辛勤付出使得此書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出版審核並以令我意想不到的速度順利出版。感謝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眼識珠,使得我這個“自娛自樂”而“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學術成果得以面世,以接受同行的斧正並期待藉此拋磚引玉,激發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奉獻出更加精彩紛呈的教育研究成果。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還要特別感謝一位伯樂識馬的好領導——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楊林教授!此書2013年暑假殺青,但申請出版經費卻命運多舛,屢屢遇阻,眼見這項凝結我十餘年心血的學術成果即將束之高閣。楊林書記聞訊後,以其精到的專業眼光認定此書的價值,迅即推薦至高等教育出版社,遂有今日。飲水思源,撫今追昔,令人喟嘆:楊林書記懂學術、知學術,尊重學術更愛惜學術!定能讓雲南大學的學術研究更上層樓,定能為更多的雲大學者營造優良的學術環境,定能讓更多的學者脫穎而出為雲南大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令作者倍感榮幸的是,這部專著能夠為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雲南大學“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這是本人莫大的殊榮。
本書匯聚師生之力的研究理念也是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的一項創新。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任課教師是思政課教育實驗的設計者和實施者,也是本書的總策劃,研究生作為任課教師的助教深入課堂協助教育實驗順利開展,同時又是教育實驗的第三方觀察者、訪談者和評估者,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更有意義的是,參與教學實驗及本書寫作的研究生助教都是本人指導的歷屆弟子而且都來自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助教和助研工作使得他們的專業學習收穫甚巨,他們寫作的相關內容都是其碩士學位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碩士論文選題具有創新價值。無意中,在思政課教學實驗這引入研究生助教制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渠道,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極其重要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專業學習視窗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平台。經驗證明,對上述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來說,這個獨特的學習經歷是任何傳統的課堂學習不能比擬的。一個令人欣喜的事實:但凡參與了本教育實驗的碩士研究生,無論其課堂教學經驗還是與本科生溝通交往的能力都較之未參與此項學術活動的其他研究生有較大的提高,而且,這些學生無一例外地在論文寫作領域、就業競爭及各自的工作崗位、尤其是教學工作崗位和教輔崗位上均表現出優異的素質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及重用。這算是本教育實驗的“意外收穫”,作為他們的導師,我為此倍感欣慰。
而廣大本科生不僅僅是思政課教育實驗的“被試”而且也在為教育實驗的不斷改進與完善建言獻策,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既是教育實驗的參與者又是教育實驗的受益者。就此而言,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是思政課教學實驗的主體,沒有他們的積極配合就不可能有這項成果的誕生。而且,最值得教改實驗班任課教師引以為豪的是,在這個師生頻繁交流,良性互動且故事不斷的課堂上,任課教師能夠和每一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結下寶貴的師生友誼,這些學生中甚至不乏因為違規違紀被任課教師嚴厲批評甚至處罰過的學生。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沒有因此而怨恨老師,反而感激老師。之所以“不打不相識”,是因為他們真正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心、用心和責任心……,這是踐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必然結果。教學相長的古訓在教改實驗班得以推行,任課教師在用心履行教書育人職業使命的同時,其職業精神也得到來自學生源源不斷的滋養,即學生對老師的“人文關懷”而活力無限!“每學期創新一點點,每學期進步一點點”於是成為任課教師的職業座右銘。這是因為,首先,高校思政課所揭示的中國改革開放的現實常變常新,發展和進步是當代中國的主旋律,所以思政課必須改革創新;其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課程,所以思政課必須改革創新;最後,任課教師每學期都面對一張張全新的且充滿青春活力且渴望真知、新知的面孔,他們從出生到成長都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常變常新的精彩歲月,步入他們的課堂,任課教師又怎忍心老生常談、照本宣科?所以思政課必須改革創新。在這個教學相長的美好過程中,任課教師也真切感受到:在大學學風亟待改善的今天,大學生內心深處其實是非常渴望真正的大學教育。之所以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即開始混日子,原因不在“學”而在“教”——這裡既有巨觀層面的機制體制原因,也有中觀層面的教學理念的原因和微觀層面的教學方法原因。
對於一名熱愛職業的教師而言,這種師生之間相互成就、共同進步的職業感受真的很美好。任課教師的辛勤努力使得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喜出望外:“沒想到思政課可以這樣上!”他們真切感受到:“老師要把真正的大學教育帶給我們。”
作為集十餘年教育教學研究的心血之作,本書作者對讀者們有許多期冀:
對於高校思政課管理層,作者希望此書能夠引發一個富有實踐價值的思考:
無論“05方案”還是“15方案”都深刻昭示: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教育規律。那么,作為管理層,應該建立健全什麼樣的制度以促使廣大思政課教師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教學改革中自覺遵循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以本人拙見,管理層出台更加強有力的、鼓勵思政課教師潛心研究教育學和心理學、積極鑽研教育教學規律的激勵性制度安排理應成為所有工作的突破口。當用心研究課堂教學不再是“自娛自樂行為”,而是能夠給思政課教師帶來應有的榮譽和應得的利益之時,課堂教學焉有搞不好之理?管理層若能夠旗幟鮮明地號召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自覺地借鑑教育學和心理學來研究教育教學規律,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一定發生質的飛躍。這是本人十餘年教育實驗的最重要結論,它深刻反映了教育規律和認知規律——這是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
對於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領域有影響力學者和學科領軍人物,作者希望此書在學術圈引發一個富有意義的思考:從學術研究內在規律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落腳到教育並尊重其規律才可能實現學術研究的突破創新已是不爭的結論;從教育教學實踐的經驗成敗看,思政課也必須回歸教育並尊重其規律才可能追求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及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應該如何革故鼎新才能順應學科發展的需要和時代變遷的要求?在本書作者看來,對上述問題的思考事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大學生中的傳承和發展能否與時俱進,事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和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學術生命力能否旺盛常青。
對於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領域的青年才俊,作者希望他們高度重視一個被學界疏忽已久的學術領域,即:對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鑽研並將這三大通用型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緊密結合、和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緊密結合。有此意識,他們將欣喜地發現:當思想政治教育學和教育學、心理學相互擁抱後,學術創新將大有可為:一片曾經被教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長期視而不見的學術處女地豁然展現在眼前。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術視野來觀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學術增長點俯首皆是,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場景。
對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者希望他們認識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當我們把學術關注點放在“教育”上,當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自覺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理論與方法來解讀本學科的難題,並舉一反三進一步將學術視野拓展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其它領域去博採眾長,用“拿來主義”的態度拓展自身的研究思路,那么,研究生學術研究選題創新和方法創新將順理成章,亮點多多。
對於必須將大量時間和精力用於思政課學習的大學生,作者希望他們意識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大學生最有發言權。他們應該學會、必須學會更加主動積極地想來是建言獻策,為改善思政課教育教學做出別人無法替代的貢獻。從學習主體——大學生的關注和感受為研究的出發點是本書的最大亮點。事實上,在中國高校的所有課程設定中,思政課給大學生提供的建言獻策環境也是最好的。因為,改革的呼聲從來都很高!實踐證明,但凡積極參與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大學生,都獲得被他們一致認為“前所未有”的鍛鍊與成長良機。在這個事關大學生根本學習利益和成長方向的改革大潮中,大學生一定能夠獲得真正“終身受益”的教育。
全書由鄢顯俊、周偉編著並統稿,各章寫作,分工如下:
《導論:“我的教學為什麼不能吸引學生”》,作者:鄢顯俊。
《第一章“05方案”出台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綜述》,作者:黎適、鄢顯俊。
《第二章高校思政課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作者:鄢顯俊。
《第三章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高校政課教學績效的影響》,作者:羅偉剛、周偉。
《第四章有效課堂管理與思政課教學績效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周偉、張柳。
《第五章大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和教學滿意度調查研究》,本章含兩個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一:雲南大學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調查研究,作者周楚婷;研究報告二: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生思政課滿意度調查研究,作者字慧。
《第六章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來自教一線的訪談和思考》。本章含四個訪談研究報告和一個實踐教學研究報告。訪談報告一:《來自雲大2011級學生的訪談報告》,作者李靜、周偉、唐磊蕾、黎適;訪談報告二:《來自雲大2012級學生的訪談報告》,作者:黎適、唐磊蕾、李筱鵑伶、楊培、李順畢;訪談報告三:《來自雲大2013級學生的訪談報告》,作者:李筱鵑伶、楊培、李順畢;訪談報告四:《來自雲大2014級學生的訪談報告》,作者:解曉娟、覃宇華、楊紅玉、段雪梅、曾艷玲。實踐教學研究報告為:《“六頂思考帽”在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與反思——基於有效教學角度的分析》,作者鄢顯俊、肖藝文
《第七章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來自大學生的感悟和心聲》,本章內容選自雲南大學歷屆“毛概實驗班”的本科生完成的“學而後感”文章,作者是:施虹宇、張蒙蒙、王帥、武揆、劉曉彤、李靖、李筱富、吳娟、胡媛媛、胡益銀、李菊、張淵、劉家銘、王書林、王慧雅、闕陽春、楊宣等。周偉整理編輯。
《實驗結論: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教育規律》,作者:鄢顯俊。
《作者自序》,作者:鄢顯俊。
《後記》,作者:鄢顯俊。
《附錄》,作者:鄢顯俊。
鄢顯俊
2016年6月27日於昆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