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凍傷

高山凍傷

登山常見疾病中,凍傷發病率較高,尤多見於初次參加登山的運動員。新手缺乏防護的實際經驗,加之初次登 山時高山反應重一些,對防凍容易疏忽。高山凍傷與缺氧有明顯關係。缺氧可引起人體體力、精神的衰退和全身尤其是肢體末梢的循環障礙,以致抗寒的能力大大下降。對缺氧適應不良者,凍傷發生率更高。高山凍傷與海拔高度也有關係。海拔愈高,氣溫愈低,風速愈大,高山凍傷發生率愈高。發生高山凍傷的部位以四肢顏面為最多。凍瘡多發於婦女、老人兒童。有凍瘡,清潔後塗抹姜味暖暖凍瘡膏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耐寒鍛鍊,如冷水洗臉,冷水洗足,或冬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山凍傷
  • 凍傷型類:度病變在表皮,表現為斑
  • 說明:是冬季的常見病之一
  • 凍傷危害:損失凍傷的組織
類凍傷型,凍傷表現,科學預防,治療方法,注意事項,有效處理,長期護理,專家建議,

類凍傷型

1、度病變在表皮,表現為斑;
2、度侵及真皮,有水泡腫脹
3、度侵及皮下;
4、度侵及肌肉骨骼
凍瘡(pernio)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膚病,凍瘡是一種局部的慢性凍傷,在未破潰之前又稱凍瘡紅斑,好發於寒冷的季節,尤其是冷暖急劇變化的初冬和晚冬時節。
高山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之一,冬季天寒地凍,有些人的皮膚由於經受不住寒風的“洗禮”:在耳朵、手背上開始出現硬塊,繼而生成凍瘡,給室外訓練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突然降溫、空氣潮濕、手足多汗、外周血循環不良、貧血、缺乏運動以及鞋襪過緊,均是凍瘡的重要誘因。
凍傷風險和惡化
高山凍傷引至的行動不便增加了下降困難地段時的危險性而往往意味著有可能放棄一肢體()。除了極之輕微的凍傷凍,傷者最少三四個月內不能再登山。最好預先警告新手們這些風險及登山時應帶備足夠衣物,後備手套和襪子。靴子不能太緊,如果使用塑膠靴考慮多帶一雙備用內靴。

凍傷表現

高山凍傷壞死,1、2度者容易治癒;3度者有可能治癒,亦可能損失部分組織;4度者要損失凍傷的組織(需手術切除)。凍傷後應先在基地營作一段治療,切忌過快地送至高溫地區,否則患處組織容易潰爛感染,預後較差。
高山凍傷是指皮膚和皮下組織真正結了冰。這情況很少發生於-10度C以上的靜止空氣中,但如在強風中因風速引起的冷卻作用,溫度高於-10度C的環境也會發生凍傷。不能不嚴重地提醒凍傷不單是只在高海拔,低溫和疲倦時才會發生,通常最主要的原因是某程度的不少心。
高山凍傷高山凍傷
在-10度C下任何組織只要感覺麻木超過數分鐘就可能凍傷。雖然很多登山者曾經歷過手或足麻痹數少時而沒有不良症狀,更重要是要知道凍傷時的麻木感和普通的麻木感並沒有兩樣。所以在不熟識的環境裡最好知道當時的大概氣溫。市上有很多小型溫度計可以夾在包或外套拉煉扣上。如果你有麻木的感覺而當時氣溫很低則應馬上採取措施---伸展手指腳趾,大力踏腳,拍手或把手放在腋下,或大腿夾縫 中,這會帶回一些感覺。假如沒效則假設已有某程度的凍傷套用暖水進行下述的特定的回暖程式。
早期(表面)高山凍傷在解凍前皮膚是灰黃色,無痛,麻木,用手接觸像皮革一般。回暖則產生非常痛的痛楚。在深層凍傷,組織是堅硬,白色和明顯地被冷凍像一塊雪藏雞肉,應馬上尋找醫生意見。解凍可能極之痛苦,不過主要是保存肢體。解凍後輕輕把手指,腳趾獨立分隔包裹好。傷者一定儘量減少使用解凍後的肢體----這意味著傷者需要照顧,餵食和協助上廁所等。如果沒有熱水容器,把患處放進一溫暖的睡袋(或放在肚皮上,大腿間和腋下。)數個小時。在5500米以上,如有氧氣應馬上施氧。
預防措施雖然很清楚,但常被忽略。即使天氣不至造成寒冷損傷,穿多層保暖衣服,防潮和防風十分重要。遇到非常冷的氣候時手套和襪子應儘可能保持乾燥,應穿不影響循環的保暖靴。頭部保暖至關重要,因30%的體熱從頭部散失。攝食足夠的液體和食物有助於維持代謝性產熱。警覺身體某些部位出現受涼麻木並立即給予溫暖,可防止受損害。當人體發冷,發抖時,身體活動,穿保暖衣服和喝熱飲料可防止體溫過低。

科學預防

1、防寒:鞋襪、衣物大小鬆緊適宜並保持乾燥,皮膚暴露部分要保護,如使用口罩、手套、防風耳套等;另外,皮膚塗敷少許油脂,也有減少散熱的作用。
2、防濕:要注意保持生活環境乾燥,服裝、鞋、襪的乾爽,潮濕後應及時更換。腳汗多者,可用溫熱水洗腳,擦乾後,再用硼酸粉或滑石粉擦腳掌、趾間,以保持乾燥
3、適當運動:不要在太冷或者潮濕的環境中逗留時間過久,應避免長期靜止不動。特別在戶外,要適當活動,如搓臉、搓耳、搓手、跺腳等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條件。
4、避免勞累:疲勞醉酒、飢餓、失血、營養不良等使人體熱量和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引起凍傷,要保持生活規律,營養充沛,心態穩定。

治療方法

緊急處理(在山上,野外找不到醫生時的處理)
除了輕微的高山凍傷(例如一邊臉脥,指尖)主要是先撒回安全地奌如果是腳凍傷時決定是否讓傷者繼續步行是一難題。通常是沒有決對的規定,但用凍傷的腳走6小時到一安全地奌比在高海拔營地先解凍還好。行走會對解凍後,容易受損傷,發炎的組織再次做成更大傷害。
確保全全後應馬上進行解凍。避免吸菸(尼古丁使血管收縮),但喝酒會有幫助(酒精使血管擴張)-但必須排除同時沒有失溫。如果可以的話把患部浸在一淺盤溫度最高為39至42度C的熱水裡。如沒有溫度計,把水燒至手試時覺得”真是燙”,大概是手脟剛剛能抵受的熱水溫度。。小心不要把患者燙傷。每次浸20分鐘,能夠的話便活動手指腳趾,但不要碰打和摩擦凍傷組織。
①對沒有起皰的部位進行按摩。
②在受凍肢體的向心端作普魯卡因封閉。
③抽出水皰內液體。
④未破皮者外 敷中藥桑寄生膏。
⑤儘早用熱水(40。C左右)浸泡。
紅外線理療。
⑦4度凍傷初期採用保守療法,待分界線形成後切除壞死組織。在保守治療中,應注意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循環,適時晚期手術治療。
解凍後數小時,組織會發脹,跟著的一兩天會型成。巨大的水泡。嘗試儘量不把水泡弄破,一個星期後水泡會收縮,留下顏色難看的組織,這外皮會在幾個星期後脫落。如果凍傷只是表層,粉紅色新皮會出現在外皮下。如果凍傷很深,指尖或腳趾尖會脫落,一個很難看但沒有痛楚的過程。解凍後最重要的緊急處理是儘可能保持皮膚清潔,避免任何發炎。
濫用藥物,衰竭,飢餓,脫水低氧心血管功能受損以及與潮濕物或金屬接觸均可增加對寒冷損傷的易感性。老年,幼年和酒精中毒者特別危險。

注意事項

1.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症一旦消散,應儘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於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4.重傷員應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防破傷風發生。
5.預防凍傷,應堅持體育鍛鍊,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塗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薑塗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傷作用。
6.Ⅱ度、III度凍傷病人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高山凍傷是寒區遇險者中最常見的局部損傷。局部凍傷本身是不會致命的,但它的後果極為嚴重,許多寒區遇險喪生的人中,主要是因為凍傷而失去了行動能力,無法進行各種生存活動,最後因低溫症而死亡。其實,遇險者只要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凍傷是可以避免或者減輕的。應該知道,預防凍傷比治療凍傷容易得多,必須防患於未然。方法如下:局部高山凍傷在初期並無明顯感覺,對易凍傷部位需密切觀察。如有兩人以上,可互相觀察對方臉上有無白色斑點。
頸部、臉部最好用布圍住,將袖口、褲腳紮緊防止風雪吹入。在疲勞、飢餓時切忌在雪地上坐臥,你這一坐臥,也許永遠也起不來了。為防凍傷,要及時活動面部肌肉,如做皺眉、擠眼、咧嘴等動作,用手揉搓面、等部位。特別注意鞋襪的乾燥,出汗多時應及時更換或烘乾,因為在潮濕的情況下最易凍傷。

有效處理

1、迅速脫離低溫環境和冰凍物體。
2、迅速恢復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溫度,可用40-43℃左右溫水中浸泡,切忌對凍傷部位用冰雪擦揉。
3、全身和重度凍傷應送往醫院進行專業救治,積極抗休克治療,注意營養和抗感染
4、局部凍傷,如無創口,保持乾燥,注意保溫防凍;如有創口,凍傷藥膏外敷,抗感染治療。

長期護理

關於使用藥物治療凍傷有很大的不同觀點。一個是黙認很少藥物是有療效的。重要的是防止被破壞的組織發炎,如需要抗生素通常捉議用tetanustoxoidprophylaxis。 如發現皮膚有發紅、發白、發涼、發硬等現象,套用手或乾燥的絨布摩擦傷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凍傷。輕度凍傷用辣椒泡酒塗擦便可見效。如發生身體凍僵的情況,不要立即將傷者抬到溫暖的地方,應先摩擦肢體,做人工呼吸,待傷者恢復知覺,再到較溫暖的地方搶救。
高山凍傷的後最初幾星期是很難預料結果會怎樣,是否會有良好的康復。最好在數星期至數月內直至確實沒有其它選擇。才施外科手術。在登山中發生凍傷是一重大事故,但經適當護理多數情況可在現場(例如喜馬拉雅山大本營)處理。凍傷多數是可以避免的,但一旦發生會增加傷者和同伴的風險。提議儘快回暖並嚴守衛生要求,但最好把外科手術延至數星期或數個月之後。
一旦發生高山凍傷,切忌用雪團揉搓凍傷部位,因為這樣會散發更多的體熱使凍傷加重。受傷的手可按在腋窩下加溫,凍傷的腳可放在同伴的懷裡或腋窩下加溫。如有條件可放在43℃左右的水中浸泡復溫。水溫太低時效果不好,超過49℃時易造成燙傷。復溫速度越快越好,能在5~7分鐘內復溫最好,最遲不應超過20分鐘。復溫太晚可能增加晚期的併發症。

專家建議

自1月以來,天氣漸冷,低溫、寒潮漸襲,對兒童和老人形成巨大的威脅。凍瘡:常在冬季不知不覺中發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局部發紅,發紫,腫脹,癢痛,有時起水泡,糜爛,破潰,結痂。如無感染,天暖後自愈。但來年冬季容易復發。在寒冷的季節可能發生和流行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風疹、水痘等,要做好常見多發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保健工作,尤其是要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爆發。寒冷的冬天,小孩、婦女、學生是最容易發生凍傷的,但通過採取有效措施,還是能夠預防的,發生後科學處理,也能很快恢復。
1、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嚴格做到早晨起床後、晚上下班後開門窗(一定要形成對流)15分鐘。平時居室即使在使用空調的情況下,也要把門窗開啟留有一點縫隙,讓室外空氣源源不斷進入,利於人體獲得充足的氧氣。
2、凡3-12歲兒童均應及時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3年後加強一次。
3、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在流行季節里,勤曬被服,老弱病殘及嬰幼兒要注意氣候變化,注意保暖,儘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交叉感染。一旦發現突然高熱、嘔吐、驚厥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4、暴冷會誘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和冠心病病人心絞痛、慢性支氣管炎,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保暖。
5、0℃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氣象警報,寒流易誘發感冒及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特別是過去有心、肺系統疾患的人,更容易受到侵害導致舊病復發,因此要重視冬季保健防病。
6、溫度銳減,給感冒病毒的入侵和繁衍提供了溫床。傷風感冒在老年人發病率方面仍占第一位。對老年人來說,積極預防更為重要。
7、建議年老體弱者和兒童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經常鍛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不吸菸與酗酒;如有胸悶、胸痛、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8、保暖衣物別太緊,凍傷主要是低溫寒冷造成的,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潮濕、颳風、穿衣過少、長時間靜止不動(學生、售票員),都可加重凍傷。另外如疲勞、醉酒、飢餓、失血、營養不良等使人體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引起凍傷。而經過耐寒鍛鍊的人則不易發生凍傷。人體發生凍傷多在手、足、、鼻等暴露或衣著保暖不足的部位。許多人以為,將鞋子、襪子等穿得緊一點會更加保暖,能夠預防凍傷,這是不對的。鞋襪過緊會導致局部血流不暢,熱量無法順利到達腳部,反而不利於保暖。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不要在太冷或者潮濕的環境中逗留時間過久;儘量多活動一下手部或者足部,如搓手、跺腳等;襪子、鞋子不可太緊;保持局部乾燥,小孩腳部出汗後就要換襪子
9、凍傷後別馬上熱敷局部凍傷按其程度分為四度。Ⅰ度凍傷:傷及表皮層。局部紅、腫、、痛、熱。約1周后結痂而愈。Ⅱ度凍傷:傷達真皮層。紅、腫、痛、癢較明顯,局部起水泡,如無感染,結痂後兩至三周癒合。Ⅲ度凍傷:深達皮下組織。早期紅腫並有大水泡,皮膚由蒼白變成藍黑色,知覺消失,組織呈乾性壞死。Ⅳ度凍傷:傷及肌肉和骨骼。發生乾性和濕性壞疽,需植皮和截肢
10、發生傷後,不能馬上熱敷或者按摩凍傷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腫。受凍後一至兩小時方可進行熱敷,如果局部皮膚沒有破損,可以塗抹凍傷膏(在醫院、藥店可以買到),或者用泡過辣椒的酒精塗抹(75%的酒精或者60度以上白酒內泡上辣椒),30%的豬油和蜂蜜混合後塗抹效果也不錯。如果皮膚有破損,則需要儘快用新黴素軟膏塗抹,防止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