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志

高安市志

《高安市志》是由《高安市志》編纂委員會編寫,並於2009年由方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安市志
  • 作者:《高安市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1日
  • 頁數:125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80238684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高安市志(1986-2006)》書的編纂,欣逢國務院頒布《地方志工作條例》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制定《江西省實施(地方志工作條例)辦法》,使我們對《高安市志》的編纂工作更加目標明確,有法可依,充滿信心。實踐中,我們探索並建立完善了一套打造精品佳志的保障機制,即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持的領導機制,為市志編纂提供組織保障;實行主編負責、專家參與的用人機制,為提高志書質量提供人才保障;通過編研結合、學以致用的求索機制,為指導修志提供理論保障;堅持質量標準、層層把關的審稿機制,為力創精品佳志提供制度保障。正是依靠這一套有效工作機制,確保了市志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方誌界領導和同仁對高安修志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愛和支持,使高安的修志工作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攀登精品佳志的高峰。

目錄

總述
大事記
卷一 建置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置縣沿革
第二節 撤縣設市
第二章 區位面積
第一節 區位
第二節 面積
第三節 勘界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鄉鎮(街道、景區、場、庫)
第二節 社區
第三節 村(分場)
卷二自然環境
卷二 目然外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山脈河流
第一節 山脈
第二節 河流
第三章 氣候物候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物候
第四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氣象災害
第二節 地質災害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質量監測
第二節 污染防治
第三節 生態保護
第四節 環境管理
卷三 自然資源
第一章 土地資源
第一節 土地總量與構成
第二節 土壤分類與分布
第二章 礦產資源
第一節 金屬礦
第二節 非金屬礦
第三章 水資源
第一節 地表水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三節 水能資源
第四章 動植物資源
第一節 植物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
第五章 資源管理與保護
第一節 土地資源管理
第二節 礦產資源管理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
第四節 野生動植物保護
卷四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總量與變動
第一節 人口總量
第二節 人口分布與密度
第三節 人口變動
附:田南鎮流動人口情況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性別年齡
第二節 文化程度
第三節 職業構成
第四節 民族姓氏
附:主要姓氏源流
第三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宣傳管理
第二節 晚婚優生
第三節 計生服務
卷五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市建設
第一節 城市建設規劃
第二節 舊城改造
第三節 新區開發
第四節 公用設施
第五節 公共服務設施
第六節 城區防洪排澇工程
第二章 鎮村建設
第一節 鎮村規劃
第二節 集鎮建設
第三節 村莊建設
第三章 城鄉管理
第一節 建設規劃管理
第二節 城市管理
第三節 村鎮管理
第四章 建築業房地產業
第一節 建築業
第二節 房地產業
卷六 基礎設施
第一章 供水
第一節 城區供水
第二節 集鎮供水
第二章 供電
第一節 發電
第二節 變電站
第三節 輸配電
第四節 農網改造
第五節 經營管理
第三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水路
第三節 鐵路
第四章 郵政通信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信
第三節 微波通信
第四節 移動通信
第五節 網際網路
卷七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章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二節 雙層經營體制與服務體系建設
第三節 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四節 農村稅費改革
第二章 商品流通體制改革
第一節 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第二節 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制改革
第三節 工業品流通體制改革
第四節 流通企業體制改革
第三章 工業企業體制改革
第一節 全民所有制工業體制改革
第二節 二輕集體所有制工業體制改革
第三節 鄉鎮集體所有制工業體制改革
第四章 財稅體制改革
第一節 財政體制改革
第二節 稅收體制改革
第五章 金融體制改革
第一節 多種金融機構建立與轉軌
第二節 信貸資金管理改革
第三節 銀行結算制度改革
第四節 資金拆借市場開放與關閉
第六章 經濟綜合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節 計畫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節 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第三節 物價管理體制改革
第七章 相關配套改革
第一節 勞動制度改革
第二節 社會保險制度改革
第三節 住房制度改革
卷八 國民經濟運行
第一章 經濟發展與計畫執行
第一節 “七五”計畫時期經濟發展與計畫執行
第二節 “八五”計畫時期經濟發展與計畫執行
第三節 “九五”計畫時期經濟發展與計畫執行
第四節 “十五”計畫時期經濟發展與計畫執行
第五節 “十一五”規劃開局年經濟發展與規劃執行
第二章 產業結構調整
第一節 第一產業
第二節 第二產業
第三節 第三產業
第三章 所有制結構調整
第一節 國有經濟
第二節 集體經濟
第三節 非公有制經濟
第四章 城鄉結構調整
第一節 城鄉建設規劃統籌
第二節 城鄉產業統籌
第三節 城鄉社會事業統籌
第五章 橫向聯合與招商引資
第一節 橫向經濟聯合
第二節 招商引資
第六章 經濟發展比較
第一節 與宜春各縣(市、區)比較
第二節 居全省經濟排位
第三節 在全國經濟中的可比特色
卷九 農業
第一章 農業綜合
第一節 區域布局
第二節 勞動力構成
第三節 產業結構
第四節 經濟效益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耕地面積與耕作制度
第二節 水稻
第三節 雜糧
第四節 油料
第五節 棉花
第六節 蔬菜
第七節 園藝作物
第八節 其他作物
第九節 病蟲害防治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資源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退耕還林與其他工程
第四節 林業基地
第五節 森林保護
第四章 畜牧水產業
第一節 牛養殖
第二節 生豬養殖
第三節 羊兔鴿養殖
第四節 家禽養殖
第五節 特種養殖
第六節 一水產養殖
第七節 養蜂
第八節 疫病防治
第五章 農田水利
第一節 蓄水灌溉工程
第二節 引水灌溉工程
第三節 提水灌溉工程
第四節 防洪排澇工程
第五節 防汛抗旱
第六節 水土保持
第六章 農業機具
第一節 耕作機具
第二節 收穫機具
第三節 運輸機具
第四節 其他農業機具
第五節 農機服務與監理
第七章 農業開發
第一節 園田化建設
第二節 商品糧基地建設
第三節 農村沼氣建設
第四節 重點項目建設
第八章 農村經營管理
第一節 土地承包契約管理
第二節 農民負擔監督
第三節 村級財務管理
第四節 收益分配
第九章 土特產品
第一節 農產品
第二節 林果產品
第三節 畜禽水產品
第四節 糧豆加工產品
卷十 工業
第一章 工業綜合
第二節 經濟結構
第二節 經濟規模
第三節 企業管理
第四節 經濟效益
第二章 工業園區
第一節 城東工業園
第二節 大城開發區
第三節 新世紀工業園
第四節 鄉鎮工業項目區
第三章 煤炭工業
第一節 煤炭資源
第二節 煤炭開採
第三節 駐市省(部)屬煤礦
第四章 建築陶瓷工業
第一節 建陶企業
第二節 技術改造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四節 建築陶瓷基地
第五章 水泥與其他建築材料工業
第一節 水泥製造
第二節 水泥構件預製
第三節 磚瓦生產
第四節 石灰生產
第五節 耐火保溫材料生產
第六節 沙土石開採
第六章 食品工業
第一節 糧油加工
第二節 食品製造
第三節 飲料製造
第七章 化學工業
第一節 化肥生產
第二節 樹脂膠生產
第三節 塑膠與橡膠製品生產
第四節 碳酸鈣生產
第五節 其他化工產品生產
第八章 機械電子工業
第一節 普通機械製造
第二節 電氣機械製造
第三節 金屬製品加工
第四節 專用機械製造
第五節 電子工業
第九章 紡織服裝工業
第一節 棉紡織業
第二節 絲毛紡織業
第三節 針織業
第四節 服裝業
第十章 造紙與印刷包裝工業
第一節 造紙業
第二節 印刷業
第三節 包裝業
第十一章 其他工業
第一節 飼料加工
第二節 皮革加工
第三節 坩堝製造
第四節 日用陶瓷生產
第五節 木竹草製品生產
卷十一 商貿服務業旅遊業
第一章 國內商業
第一節 城市商業
第二節 農村商業
第三節 物資流通
第二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產品出口
第二節 企業創匯
第三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糧油收購
第二節 糧油銷售
第三節 糧油儲運
第四章 餐飲住宿
第一節 餐飲
第二節 住宿
第五章 民間汽車貨運業
第一節 民營車輛與隊伍
第二節 運輸企業與汽運城
第三節 貨運信息與貨配
第四節 運輸管理與服務
第五節 汽車維修與管理
第六章 其他服務業
第一節 中介服務
第二節 休閒娛樂
……
卷十二 金融業
卷十三 經濟綜合管理
卷十四 政治體制改革
卷十五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卷十六 人民代表大會
卷十七 人民政府
卷十八 人民政協
卷十九 民主黨派地方組織
卷二十 社會團體
卷二十一 政法
卷二十二 軍事
卷二十三 科學技術
卷二十四 教育
卷二十五 文化
卷二十六 醫藥衛生
卷二十七 體育
卷二十八 精神文明建設
卷二十九 社會生活
卷三十 人物
卷三十一 鄉鎮
卷三十二 前志補遺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