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骨傷醫術

高安骨傷醫術是一種正骨的治療手段。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高安骨傷醫術
  • 主題詞:傳統醫藥,骨傷醫術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起源時間:秦漢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單位:中國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高安骨傷醫術伴隨著高安字門拳武術發展演進了上千年,較有名氣的拳師多有一套跌打損傷的醫術傳承後世。高安鄒氏骨傷醫術的鼻祖鄒耀宗在清朝末年拜民間拳師夏忠和著名道人曹復良學習武術和骨傷醫術,後又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兒孫們。其中發展興旺的有鄒盛接、鄒盛獅和鄒振環三支傳承體系。鄒氏骨傷醫術以正骨精準、藥用奇效、康復迅速而深受百姓讚許。

歷史淵源

高安骨傷醫術伴隨著高安武術走過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雨歷程。高安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武術之鄉。
據明崇禎《瑞州府志》記載:“秦漢以來,所謂縣社者,春祈秋報也,婁、戎、鼓、蝕必集於社……”,戎即弓、殳、矛、戈、戟也。每逢廟會、節日或祭祀日,高安先人就會在集市上設壇搭台,表演歌舞、戲劇、武藝、雜耍等百戲之藝。可見高安武術歷史悠久,自古有之。據清同治《高安縣誌》記載:元制有南入戶、北入戶、軍戶、匠戶、儒戶、民戶、醫戶之分,可見早在幾百多年前,高安的醫戶就有相當的數量。據建國後《高安縣誌》記載:“高安武術源遠流長,民國期間設有官方專門武術機構(國術研究會和國術館)和民間國術團體。並有鄧金龍……劉漢卿……謝國珍等一批武士在江西武林中頗有名氣……”該志又載:“民國期間……有名望的中醫……傷科劉漢卿(胡背村)、鄒耀宗(鄒村)、謝國珍(丁家圩)等。”
《高安市筠陽衛生院志》對高安骨傷作了記載:“中醫骨傷科是高安民間醫技的一絕,早在清末民初,就享譽清江、豐城、上高、宜豐、奉新等鄰縣。號稱高安三大骨傷流派之一的鄒耀宗,在民間行醫幾十年,七十年代謝世。晚年他將醫技傳授其子鄒振環、其孫鄒均筠、鄒和平,使其形成筠陽衛生院的醫療主體。”
(一)晚清至民國期間:骨傷醫術亂世傳承
在高安這個武術之鄉,有一定名望的跌打名醫遍布整個高安。作為高安骨傷醫術的典型代表,鄒耀宗的骨傷醫術發展之路充滿傳奇色彩。
鄒耀宗於1886年(享年98歲)出生於高安來蘇鄒家,他起先拜高安灰埠人夏忠為師學習民間草藥和跌打損傷,在夏忠身上學到了不少獨特的草醫草藥之術,並且善治人體內外之傷。後來拜得地方知名道人曹復良為師。曹復良字門拳武功深厚,踢打損傷醫術高超,而且還精通茅山法道的上、中、下三部。《高安縣衛生志》也對此人有所記載:曹復良,出家道人,家住縣城小街,擅長正骨傷科,著有《損傷彙編》、《傷科驗方集》、《跌打全書》手抄本。如今高安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大多對這位民間高人留有深刻的印象,此人死於日軍侵略高安城期間。
正如民間傳說一樣凡會茅山法術下部的人必無後人,曹復良無後無親,性格怪異,一向獨來獨往,從不招收徒弟。也許是天意,也許是緣份,鄒耀宗竟然拜得曹福良為師。鄒耀宗忍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屈辱般的考驗,從曹復良身上學到了許多深澳的武功和踢打損傷的醫術,偶爾也學了一些醫術方面的茅山法道。
鄒耀宗得到了曹復良的骨傷醫術方面的真傳,從民國到解放後一直在家鄉左橋所在的太平鄉和高安老勝利路開辦“高安鄒耀宗骨傷診所”。如今凡六十歲以年的人大都對鄒耀宗和善的為人和精湛的醫術記憶猶新。
鄒耀宗將自己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兒孫們,讓先輩的寶貴遺產在兒孫們身上發揚光大。其中發展興旺的有鄒盛接(耀宗次子)、鄒盛獅(耀宗三子)和鄒振環(耀宗四子)三支傳承體系,鄒盛獅在南昌青雲普和下沙窩一帶較有影響,鄒振環在高安全境及宜豐新莊久負盛名。鄒氏骨傷醫術以正骨精準、藥用奇效、康復迅速而享譽四方。
(二)建國之後:傳統骨傷醫術鼎立現代醫術
建國之後,高安骨傷醫術的各門派傳承人大多在自己家鄉開辦骨傷診所,有的兼辦武術傳習所,但都是小規模、小氣候。像鄒氏門脈把傳統骨傷醫術辦成像現代醫院一樣強盛的骨傷專科特色醫院在高安僅此一家,在江西也是少之又少,而且在全國也是首創。
鄒振環接過了父親鄒耀宗的衣缽,一生一世紮根高安本土懸壺濟世。而他的兩個兄長鄒盛接和鄒盛獅則在南昌成為骨傷的名醫。鄒氏一門把曹福良大師遺留下來的骨傷醫術發展成地方一項寶貴的文化醫學財富,其坎坷歷程也頗具傳奇色彩,這種坎坷傳奇集中體現在鄒振環身上。
鄒振環生於1928年,七歲開始接受父親的醫學教育——背《藥性》,背《醫宗精鑒·正骨篇》,慢慢地跟著父親和師祖學習武術和醫術。1947年,在南昌一中高中畢業的鄒振環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投身於推毀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的熱潮,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南昌一帶從事革命工作。解放後,鄒振環毅然放棄從政道路,回到家鄉跟隨父親鄒耀宗在來蘇鄒家所在的太平鄉(現左橋村委會)開辦骨傷疹所。
1971年3月,鄒振環將自己全部辦醫積蓄一千元正式創辦帶有骨傷專科性質醫院——筠陽鎮衛生院,醫院在高安城南一幢舊廟開業。
1971年筠陽鎮衛生院改名為高安骨傷醫院,成為全國首家中醫傳統骨傷專科特色醫院。
(三)經濟時代:傳統骨傷醫術迎難而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濟浪潮使中國民間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衝擊和影響,高安境內的骨傷傳統診所大都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只有灰埠、上湖、荷嶺、東方紅(筠陽鎮)等幾家拳師一邊教習武術,一邊開辦跌打損傷診所。而以鄒氏骨傷醫術為中堅力量的高安骨傷醫院以精湛的醫術、人性化的復位手術和過硬的傳統中藥贏得了市場、贏得了廣泛的文化空間。
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傳承人物是鄒振環的的次子鄒和平。鄒和平於1962年出生,高中畢業後(1973年)跟隨父親鄒振環學習骨傷醫術,他對祖上留傳下來的傳統中醫骨傷情有獨鐘,在學習掌握祖傳骨傷醫藥的基礎上,先後在南昌第一醫院,江西一附院,二附院,解放軍“九四”醫院等求學取經,成為高安骨傷醫術的中堅力量。1997年9月,鄒和平和父親鄒振環受邀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加世界骨傷學會年會,鄒和平的學會論文評為優秀論文。
鄒和平時代的高安骨傷醫院由一家拓展為三所特色骨科醫院和一所中醫學校——一部在清高路,二部在老勝利路,三部在姚家站;位於清高路的中醫學校以傳統骨傷科為品牌面向全國招生。

基本內容

高安骨傷醫術鄒氏門脈最少有九大獨門醫術堪稱中國民間醫術中的傳統珍寶。一是“陰陽八把鎖”,針對突發性病危、昏迷休克的高危病人施以人工搶救,讓患者“起死回生”,該回生術在中國民間已瀕臨消亡。二是五步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此醫術多次在全省、全國外傷、骨傷科作學術交流並取得一定成果。三是“拔伸捺正”正骨法。以傳統手法準確、快捷地復位骨折、脫位。四是望眼診傷,這也是我國民間十分珍稀的一種診傷技術。五是“七雄丹”煉製法。此丹藥專門應對頑固性老傷。六是“九龍接骨丹”煉製法,這種丹藥配合傳統的人工接骨復位法,避免患者因開刀、釘鋼板帶來的肉體上和資金上的高昂代價。七是“見腫消散”煉製法,此藥對治療軟組織損傷有特效。八是跌打損傷膏煉製法,這種膏藥針對各種損挫傷,陳舊性傷痛有特效,對頸椎、胸椎、腰椎等疼痛以及骨質增生均有一定的療效。九是止血散煉製法,這種內服散,能夠有效制止五癆七傷出血。

基本特徵

高安骨傷醫術正骨精準、藥用奇效、康復迅速。

主要價值

高安骨傷醫術,博大精深,曠世珍稀,體現了中華民族民間傳統醫藥的優秀成果和文化精髓。

瀕危狀況

隨著現代醫藥和高新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真正的高安骨傷傳統醫術日趨萎縮,尤其是代價高昂的西醫骨傷開刀手術正在取代中醫傳統人工復位療法,導致一些具有人性化的、消耗低謙的傳統醫術瀕臨消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