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龍(蜥腳類恐龍)

骨龍(蜥腳類恐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塔卡馬 骨龍(Arackar licanantay),學名是昆薩語(當地土著人語)“來自阿塔卡馬人的骨頭”,是為了紀念阿塔卡馬人,命名於2021年。骨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的智利,化石出土於霍尼托斯組(Hornitos Formation),年代為坎帕期-馬斯特里赫特期。 骨龍正模SNGM-1/1-23是一個未成年個體,預估體長為6.3米,骨龍正模於1993年被發現,並於1994年被挖掘並收集,化石包括股骨、肱骨、椎骨與坐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龍
  • 拉丁學名:Arackar licanantay
  • :動物界
  • :蜥形綱
  • :蜥臀目
  • :骨龍屬
  • :阿塔卡馬骨龍
物種特徵,物種分類,研究意義,

物種特徵

骨龍有著一些獨特的自有衍征,如神經弓中部寬而高的中央前突窩(cprf)和副中央前突窩(pacprf)延伸到椎弓根前部。

物種分類

根據系統發育分析,它屬於岩盔龍類,與伊希斯龍掠食龍關係近,不屬於巴塔哥尼亞的薩爾塔龍亞科分支。

研究意義

泰坦巨龍類僅限於白堊紀,是南美洲上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最常見的恐龍,尤其是在巴西和阿根廷。由於晚白堊世時期南美太平洋沿岸頻繁海侵,環境相比內陸來說較差,加之相關國家古生物水平較低,所以在南美,目前發現於安第斯山脈以西的泰坦巨龍數量很少,在骨龍被命名之前,該大陸這一側的泰坦巨龍類蜥腳類化石記錄僅包括兩個物種:智利的阿塔卡馬巨龍與厄瓜多的雅瑪納龍,而骨龍的發現,增加了這裡恐龍的物種豐富度。骨龍也是智利已命名的第三種恐龍(另外兩種為智利龍與阿塔卡馬巨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