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編——用動物骨頭編制工藝品的一種技藝。它不同於象牙編制,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編
- 分類:工藝品
骨編——用動物骨頭編制工藝品的一種技藝。它不同於象牙編制,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骨編——用動物骨頭編制工藝品的一種技藝。它不同於象牙編制,但有異曲同工之妙。關於骨編的描述較少,只在中國黑龍江的綏化市出現過成品。現在還有繼承人在製作。...
骨編技藝(雙鴨山)是黑龍江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雙鴨山市寶山區。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美術,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 2024年1月12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黑政發〔2024〕1號)》,骨編技藝...
③從髂骨外板鑿取含有皮質骨及松質骨的骨條,將骨條對合成骨釘,經骨窗植入骨骺及骺板處。逐層關閉切口。術後併發症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術後護理 術後護理用髖“人”字石膏固定6~10周。拆除石膏後護理逐步進行扶拐行走、負重訓練。注意事項 術中若干骺端的前外側出現的骨性隆起較大並且影響髖關節的屈曲或...
股骨頭骨骺骨軟骨病屬於繼發性關節骨軟骨病,其主要病因系某些因素引起的骨骺血管栓塞,以致骨骺內骨化中心的全部或部分壞死,並可伴有軟骨內化骨紊亂。股骨頭骨骺骨軟骨病亦稱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Legg-Calvè-Perthes病,由此三位學者於1910年分別描述,簡稱Perther病。本病系股骨頭血運障礙所致的股骨頭骨骺不...
編織骨 編織骨(woven bone )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定義 骨質內膠原纖維無規則排列的骨組織。主要見於初形成的骨組織。出處 《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第二版。
骨骺(epiphysis)是骨在發育過程中,骨兩端的軟骨中出現的骨化點。一般見於長骨兩端、扁骨緣、結節、粗隆及突起等處。骨骺大部分骨化後,只在與骨幹相鄰部位留有一層軟骨板,即骺軟骨。通過軟骨細胞的分裂增殖、骨化,使骨不斷加長。全身各骨的骺軟骨依一定的年齡次序停止增殖而骨化,骺軟骨隨之逐漸消失,從此長骨...
骨針是原始人的縫紉工具,用骨頭製成。骨針表明山頂洞人的鑽孔技術已相當熟練,製造鑽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裝飾品說明山頂洞人掌握了磨製技術。儘管這種技術僅用於製造裝飾品。工具簡介 1.人類最早期的縫紉工具。在我國,骨針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到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普遍使用,直到戰國秦漢時期鐵針...
骨骺與乾骺端之間的軟骨,在幼兒的x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短,當骨骺與乾骺端的軟骨完全骨化後,就形成一條緊密的縫,此時骨骺線完全閉合,骨骼停止生長。何為骨骺線 骨骺線骨骺板的截面影像。長骨幹骺端與骨骺之間有一盤狀軟骨結構,稱為骺板。骨骺板本身是一層軟骨。是軟骨...
骨骺損傷(physeal injuries):是涉及骨骼縱向生長機制損傷的總稱。疾病介紹 定義 骨骺損傷(physeal injuries):是涉及骨骼縱向生長機制損傷的總稱。它應包括骺、骺生長板、骺生長板周圍環(Ranvier區)、與生長相關的關節軟骨及乾骺端損傷。骨骺的分類 1、壓迫性骨骺:四肢長骨的骨端是關節內骨骺,承受從關節傳來的...
骨刺在醫學上稱為骨贅,又稱骨質增生,是軟骨被破壞後,軟骨膜過度增生而產生的新骨,經骨化後形成骨贅,這是骨性關節炎病理過程中的一種代償反應。 增生的骨贅通常在骨骼的兩端四周同時存在,但投影在平面的X線片上,可能僅表現為基底寬、尖端細的粗刺形狀。骨贅的成因 骨贅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骨膜受到過份刺激...
骨鑣 骨鑣,春秋時代骨質馬具。1965年瀋陽市于洪區鄭家窪子墓葬出土,尺寸不一,長10—13、寬2.2—3.4厘米,兩端各有一個長方形孔,中間有一個小圓孔,是利用獸肋骨劈製成的長條形骨板。
骨釘是骨接合用非有源外科金屬植入物,由皮質骨釘(全螺紋和半螺紋)和松質骨釘(全螺紋和半螺紋)組成。適應證 套用於穩定新的骨折,翻修手術,關節融合,以及重建足,腳踝和腳趾的小骨。可用於成人和兒科患者。結構 由前端刃部、中段柱體及尾部組成。刃部有扁刃、錐刃及螺紋刃,尾端有圓形、方形、三角形、扁形...
骨簇 骨簇是指堅硬的骨骼製成的尖銳箭頭。古人先人用獸(如牛 鹿等)的腿骨等堅硬的骨骼切削磨製而成的尖銳箭頭,有殺傷力,常用於,可置於矛和箭的頂端。
骨籌 骨籌,長10.5厘米,寬1.4厘米,厚0.4厘米 質量:88克。骨籌 長10.5厘米,寬1.4厘米,厚0.4厘米 質量:88克 屯留縣李高鄉李坊村徵集 晉城博物館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