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驪靬遺址
- 地理位置:驪靬行政村
- 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遺址簡介,文化遺產,史志記載,古羅馬傳說,
遺址簡介
驪靬村,歷史悠久。又名者來寨。漢時為匈奴折蘭王所在地,漢武帝開拓河西真誠廊設酒泉、敦煌、張掖、武威等四郡,河西納入漢朝疆域。約公元前50左右。漢朝設驪靬縣,前後隸屬張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較早的古縣之一。後經東漢、三國、魏、晉、南北南諸代,至隋文帝開皇中(公元590年左右)併入番禾縣,置縣時間約600餘年。後經唐宋元明清興廢更替,凡千餘年,此地均設駐軍營地。元時為縣府財庫之地。
驪靬遺址,地處祁連山者來河溝口,地勢險要,北與北武當山相峙,隘關狹道,為河西走廊“蜂腰”地帶,南出祁連山鸞鳥口,平羌口通青海門原縣,北越龍首山可達內蒙古阿右旗,實為古今走廊咽喉,軍事要衝。其地形為山前丘坡,海拔2000餘米,在此可覽永昌縣城全景。年平均氣溫4.8℃,夏季溫涼氣爽,全年無霜期150天左右。南部照面山屬天然涵養水源森林,屬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東大河林場管理,林區面積為10萬畝左右,者來河發源於其東溝、西溝、冰溝等山間,有煤、瑩石、矽石等礦藏。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永昌縣在三岔河溝開闢有森林度假村。
驪靬遺址,有連線縣城及312國道的驪靬路10公里,為三級砂石路基。從驪靬遺址到河溝生態度假村約15公里,開有旅遊公路。
文化遺產
悠久的歷史給驪靬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從新石器到漢唐宋元明清諸代文化在這裡均有發現。者來河西岸、東部青沙溝分布有量的新時期、漢及魏晉墓葬。折蘭灘及寬溝梁遺存有漢代烽燧,歷代駐過軍的駐軍營盤,故驪靬城遺址。三岔護林站有漢代故城遺址、炒鐵台、娘娘墳以及人文和自然景觀蛤蟆神泉、老人頭山、豹子回頭峰、冰川峽谷、高山森林草原等資源。1936年冬,紅西路軍88師曾在者來灘元山子一帶和國民黨馬家進行過戰鬥。1999年,驪靬故縣和驪靬降人再次引起了國際、國內有關方面的關注,海內外考察和研究驪靬故縣和驪靬人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浪潮,經十餘年不衰,且勢頭越來越熱,隨之形成了驪靬文化,現已成為國內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為古老的驪靬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史志記載
1、驪靬,古縣名,西漢置。西域驪靬人內遷居此,故名。北魏以後作力乾,隋廢。故址在今甘肅永昌南。前涼張祚遣將伐驪靬戎於南山,大敗而還,即此。《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今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按隋志開皇中併力乾縣入番和,當即此縣。——《辭海》馬部·驪靬
2、顏師古曰:“驪靬,即大秦國也。張掖郡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漢書·張騫傳注》
3、驪靬縣,即涼州南山戎地,張祚遣和昊伐之,大敗而還,在今永昌縣之南)——《甘寧青史略》
4、驪靬廢縣。在縣南,漢置,屬張掖郡。晉改屬武威郡。永和十年張祚遣和昊伐驪靬戎於南山,大敗而還。即此。顏師古曰取國名為縣也,驪力遲反,今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甘肅通志》卷二十三
5、“……永和十年,遣其將和昊率眾伐驪靬戎於南山,大敗而還。”——《晉書·張祚傳》載涼王張祚
6、“今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
古羅馬傳說
古羅馬軍團後裔之謎
公元前元前53年,一支羅馬軍團對安息發動侵略戰爭,失敗後突出重圍,卻沒有回到羅馬,而是神秘消失,2000多年來,神秘失蹤的古羅馬軍團下落一直是個謎。
1957年,美國漢學家德效謙發表了著名的論文《古代中國之驪靬城》,當時應歷史條件的制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1989年,時在甘肅省蘭州大學任教的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里斯,通過法新社在新華社《參考訊息》發表了《中國西部有古羅馬城市》一文(見1989年12月15日)。同月31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了內容更詳細的報導。一石擊起千層浪,國內外許多媒體和學者紛紛發表不同意見和觀點。
科學家們認為,中國甘肅省境內驪靬村居民很可能是“古羅馬失落軍團”的後裔。科學家將對他們進行進一步DNA檢測。科學家已採集了93名村民的血樣,並試圖解釋該村居民為什麼具有西方人的面部特徵:綠色或藍色眼睛、大鼻子以及淺色頭髮。這一事件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
學術界眾說紛紜
◆曾經接觸說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與古羅馬軍隊是接觸過的。” ——義大利駐華大使謝颯
◆時間不符說
“驪靬建立於公元前104年,比假定中的羅馬士兵來華落戶早了足足半個世紀。”
陳湯攻殺郅支單於是西元前36年,離卡萊戰役已近二十年,《漢書》〈陳湯傳〉:「陳湯攻破郅支單于駐地時說「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由此可見,陳湯已經將虜獲分給了協助漢軍作戰的十五個西域國家,根本沒記載帶回漢朝,何況是驪靬。
魚鱗陣也並非羅馬軍隊特有的龜甲陣,中國使用這種隊形作戰的時間遠遠早於羅馬。《左傳》魯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原繁、高梁彌以中軍奉(鄭莊)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硬說「魚鱗陣」是古羅馬時期的「龜甲陣」,並以此為依據判斷羅馬軍隊曾來到中國,實顯牽強。
城外有重木城的防城工事也並非由羅馬傳入中亞的,中亞地區早已有之。牛崇拜也非羅馬文化。祭牛、鬥牛是農耕民族普遍風俗。春秋初年,秦文公建怒特祠,用於祭祀牛神。今天的浙江金華等地以及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也都有鬥牛活動,多數是以牛與牛相鬥,日本、韓國皆有鬥牛。而在國外,既有近東地區的牛祭,又有源於愛琴海東部的公牛崇拜,還有被稱為西班牙國術的騎士鬥牛,但唯獨古羅馬既沒有牛崇拜,也沒有鬥牛之俗,只是人鬥獸和人斗人。所以說者來寨村民對牛的崇拜是古羅馬人在此居住後的遺俗完全不能成立。
德效騫的觀點一經提出立即遭到很多史學家的反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後續的研究。1989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教師陳正義與蘭州大學的英語外教澳大利亞學者大衛·哈里斯、俄語外教蘇聯學者弗·維·瓦謝尼金及西北民族學院(現西北民族大學)的關意權教授,贊同德效騫的觀點。此假說經過海內外媒體的傳播,立即成一個熱門話題,並為為驪靬村帶來巨大的觀光收入。2007年科學家也通過對當地人的遺傳鑑定後,發現其Y染色體多為東亞本地固有類型,且大部分單倍型和羅馬人沒有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劉國鵬就曾經撰文介紹國際知名漢學家白佐良的觀點,認為「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之說是各路新聞媒體爭相拋售的報導,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持。
◆證據不足說
“想讓這一理論毫無爭議,必須找出諸如羅馬貨幣和武器等證據。”——義大利錫耶納大學人類學家毛里奇奧·貝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