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羅馬村
- 地理位置: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
- 別名:者來寨
- 定義:古驪靬城遺址
歷史背景,發現過程,遺址介紹,村里人家,奇特民風,出土陶俑,研究進展,
歷史背景
公元前53年,古羅馬“三巨頭”之一克拉蘇率領大軍東征安息(今伊朗東北),在卡爾萊(今敘利亞的帕提亞)遭到安息軍隊的圍殲,統帥克拉蘇被俘斬首,一度所向無敵的羅馬軍團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拚死突圍。33年後,羅馬帝國與安息在經歷了無數次戰爭之後,終於化干戈為玉帛,簽訂了和約,雙方開始相互遣返戰爭俘虜。當羅馬帝國要求遣返在卡爾萊戰爭中被俘的官兵時,安息國當局否認其事。羅馬人驚奇地發現,當年突圍的古羅馬第一軍團6000餘人神秘失蹤。第一軍團的消失成了羅馬史上的一樁懸案,而這樁懸案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中西方史學界。
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六隊的者來寨本是個不為人知的小村落,近年來卻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熱切關注。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里斯提出,者來寨是古驪靬城遺址,而驪靬城則是西漢安置古羅馬戰俘之城。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學者紛紛發表文章,參與這一問題的研究。
發現過程
關意權在閱讀中國史籍《漢書·陳湯傳》時發現: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於郅支城(前蘇聯的江布爾城)。
征戰途中,西漢將士注意到單于有一支很奇特的僱傭軍,他們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土城外設定“重木城”。而這種用圓形盾牌組成魚鱗陣的進攻陣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禦手段,正是當年羅馬軍隊所獨有的作戰手段。
當年陳湯等人看到的這支奇特的隊伍是否就是17年前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的殘部?
關教授從史書上查到,郅支城之戰,漢軍大獲全勝,斬首1518人,活捉145人,受降1000餘人。甘延壽、陳湯等將這些戰俘帶回中國。
與此同時,西漢河西地區的版圖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名為“驪靬”的縣,同時還修建了驪靬城堡,這兩大事件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關聯。
通過研究史籍,關教授注意到《後漢書》的一條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 “驪靬”正是當時中國人對羅馬的稱謂。既然是“取國名為縣”,那么這個縣肯定是為了安置羅馬人而設定的。
驪靬古城具體在何處?只有找到這座古城的遺址,才能更有說服力地向世人證明“古羅馬失蹤軍團最終定居中國”這一論點。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實地考察,關教授及其合作者將追尋的目光停留在了甘肅永昌的者來寨。
關教授發現這座古城時,古城只剩下斷壁殘垣了。殘存的城垣長不過30餘米,高不足3米。
據當地人講,者來寨的這個古城牆在20世紀70年代還有近1公里長,它的高度相當於三層樓,城牆上面很寬,就像長城一樣。80年代以後,人們紛紛將城牆上的土取下來當做農肥或築房用,結果城牆很快就被削去了一大半,到了90年代所剩無幾。當地人在炸牆取土時曾發現近一小土車銅錢,可惜當成廢品外賣了(也有人說是被小孩玩丟了)。
古城遺址發現漢代墓葬,墓主為漢代的歐洲人。
這座古城遺址還發掘出了一處前後兩室的漢代墓葬,前室有4件完整的灰陶、陶灶和陶倉,後室遺體的頭骨旁有一撮毛髮,呈棕紅色,遺體下面有一枚紅色紐扣。
經考古論證,墓主為漢代的歐洲人。
在與者來寨鄰近的杏樹村,村民們曾挖出一根丈余長的粗大圓木,周體嵌有幾根一尺多長的木桿,專家認為,這可能就是古羅馬軍隊構築“重木城”的器物。鄰近的河灘村則出土了寫有“招安”二字的橢圓形器物,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羅馬降軍帽上的頂蓋。
根據出土文物,關教授及其合作者認定,甘肅永昌縣的者來寨正是驪靬古城遺址——羅馬戰俘的聚居地。
村民中很多人都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
在考察者來寨的過程中,關教授發現,儘管這裡的村民們講漢語,族系也為漢族,但其中很多人都有歐洲人的相貌特徵:個子高大、藍眼睛、眼窩深陷、頭髮呈棕色、汗毛較長、皮膚為深紅色。
對此進行的專門統計發現,者來寨共有400多人,其中有歐洲相貌特徵的有200多人。這些被外人稱為“黃毛”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總有一種自卑感。因此外出做事時總要把頭髮染成黑色。
對這裡的民俗進行細緻的研究,發現當地民俗具有古羅馬遺風。
當地人的葬俗與眾不同,在安葬死者時,不論地形如何,一律頭朝西方,這正是面向古羅馬的方向。
當地人對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鬥牛。村民們在春節時都愛用發酵的麵粉,做成牛頭形饃,以作祭祀之用。習慣在村社和主要路口修牛公廟。
放牧時,村民們特別喜歡把公牛趕到一起,想方設法讓它們角斗,比如將牛群趕到屠宰過牛的地方,牛群嗅到血腥後會發狂地突奔吼叫,或拚死抵斗。研究者認為這正是古羅馬人鬥牛的遺風。
關意權教授等人找到的種種證據無疑支持了他們的推論,即在公元前53年的卡萊爾戰爭中神秘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在東移的過程中曾被匈奴收留,在後來的漢匈郅支城之戰時又被漢軍俘虜,最後由西漢政府安置在驪靬城定居下來。
遺址介紹
驪靬遺址處在永昌縣的者來寨村,距縣城西南10公里。漢初,這裡曾設驪靬縣,屬張掖郡,唐人顏師古所校注《漢書》載“驪靬即大秦國也,張掖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 大秦國即指古羅馬國。《後漢書補註》記載,驪靬縣為“驪靬降人而置”。據考證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率七個集團的兵力東征安息(伊朗),結果慘敗。克拉蘇長子普布利斯率第一軍團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其餘部經多年輾轉。在公元前36年前後,相繼隨從大月氏、匈奴。他們在一場協同匈奴郅支單于與西漢交鋒中,被漢軍俘獲。後來西漢王朝專辟祁連山下今永昌縣的者來寨予以安置。漢稱羅馬為驪,故設驪縣,名為驪靬,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干戈為玉帛,與華夏民族融合。《晉書》、《隋書》、《大清一統志》、《五涼志》等對驪靬的方位,驪靬的活動情況都有記載,這是不爭的事實。驪靬遺址現僅存28米長,3.8米寬,15米高的一段殘垣,夯層在15~17厘米之間。南依祁連山(又稱南山)。西鄰焉支山(又稱大黃山),從祁連山中發源的者來河從中流過。現在者來寨為一自然村。
村里人家
個頭高大,有捲曲頭髮與鷹鉤鼻的者來寨人,認為他們是羅馬人的後裔。歷史文獻記載,很早以前就有這種人出現在此處。《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目前該村有70多戶人家,270多人,身材高大、膚色深紅、鼻樑高聳、眼睛深陷、毛髮棕色彎曲等明顯特徵的有60多人,特徵不明顯的有200人,過去都被稱作“黃毛子”。
沿縣城西南方向前行10公里,看見一個高的“土堆”。據了解這些都是漢代所建的烽火台,是用來抵禦外來侵襲的,大概有2000多年的歷史。像這樣的烽火台在該村還有很多,大都圍繞在村子周圍1公里範圍內的高地上。
進入村內,參差不齊地屹立著一棟棟土牆圍成的院落,與當地其他地方的建築沒多大區別。在寨子西邊有一段殘垣斷壁的古老城牆,牆體成S型,長約10米,周圍用鐵鏈圍起來,土牆用黏土夯壘,現在依然堅實,旁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驪靬遺址”。在離城牆以西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豎立著一座仿古羅馬建築風格的白色四角亭,亭子的橫匾上寫著三個魏書大字“驪靬亭”。
蘭州大學歷史系陳正義教授從事驪靬研究20多年,驪靬古城遺址是從三個方面推理而來的。首先,史料記載,驪靬古城遺址在永昌縣南十公里,現在村子後面的山是照面山;其次,據居住在這裡的老人說,原來就是一個古城。再次,地理位置是一個戰略要地,有西漢年間的城牆、城堡和烽火台。
奇特民風
在者來寨村,有一種奇特的香脆可口的餅,是用“醒面”將含有水果、蔬菜和肉末的漿包裹起來後,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餅子,再到火爐上用平底鍋烤制而成,像義大利比薩餅。每年過節祭祀祖先,用大棗蒸製一些形狀像牛鼻子的饅頭。
甘肅省驪靬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關亨說,古羅馬特別崇尚牛,者來寨的村民喜歡做牛鼻子饅頭、喜歡玩鬥牛遊戲,體現了他們對牛的崇拜。這種習慣在者來寨周圍的其他村落是絕無僅有的。因此他們認為,者來寨村民的這種風俗習慣很可能與外域文化有某種聯繫。還有一種奇特的舞蹈,這種舞蹈叫“節子舞”,是當地特有的一種舞蹈。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種舞蹈相傳由古時驪靬人的“魚鱗陣”演化而來,現在已有2000多年歷史。所以當地有諺語說“古由魚鱗陣,今又節子舞”。魚鱗陣是一種以盾牌組成嚴密的攻防陣列,“其相接次形若魚鱗”。由於古羅馬軍陣習用此陣以及歐洲節子舞的發達,當地有關人士在討論古羅馬軍團是否在此地繁衍時,希望能從節子舞中尋覓線索。
出土陶俑
者來寨杜村民有綠色的眼睛和泛紅的皮膚
來到永昌縣博物館,走進展覽大廳,盔頂、陶俑、人體骨骼等被發掘的文物就安放在此。展覽館文物考古專家向記者介紹,這具完整骨骼是2003年發掘的99具漢代遺骸中的一具。通過骨骼比例特徵(下肢長,上肢短,身高1.8米),認為是一具男子骨骼,具有歐洲人種特徵,其顱骨右側有明顯被鈍器擊傷的痕跡,可能死於戰亂等。
出土於漢代的銅質盔頂上,“招安”字樣清晰可見,這是1998年文物工作者在一個農民家中發現的。蘭州大學歷史系張正義教授說,“招安”的意思就是投降,與古羅馬軍隊有關,可能來自一個驪靬戰俘。
呈現在展覽館的一個漢代出土的陶俑,外觀上看酷似歐洲人,說明陶俑的製作者周圍生活著很多歐洲人。
驪靬文化研究會研究員關亨說,沿著者來河進南山9公里處,有一塊方圓一里的山坡,痕跡尚存的煉鐵爐十多座,上面苔跡斑斑,當地人一直稱其為“炒鐵台”。據考證,這裡就是當年“驪靬人”的煉鐵場和武器製造場,可挖到長著苔蘚的鐵渣。另外,在驪靬古城不遠處的那些烽火台,是“驪靬人”大敗張祚軍隊的南照面山的“雷石陣”,在《晉書·張祚傳》中有此記載。
永昌縣驪靬研究會宋國榮說,在1993年,在距離驪靬古城的周圍,一個農民在開溝修渠時挖出一根丈余尺長的粗大圓木,四周嵌有長約一尺的木桿,但時代不詳。經文物專家鑑定,古羅馬軍隊善“土城外修木城”,這根奇特的木製品就是古羅馬人“重修木城”的證據。
研究進展
儘管不少史學家根據史料記載作出大膽推斷: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村生活的上百名白皮膚、藍眼睛的村民是2000多年前羅馬兵團的後裔,但由於史料太少,這項需生物學、遺傳學、生命學、考古學等多個學科聯合攻關的研究項目至今仍未有最終的權威結論。隨著11月6日“蘭州大學義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關於者來寨村“羅馬兵團”後裔的各種不解之謎再次被提上學術研究議程,這項近年來國內外史學界爭論的一大焦點將隨著研究進程的加快而清晰。利用蘭州在中國西北的戰略位置,發掘、記錄和整理絲綢之路一帶關於中國早期與羅馬接觸的豐富歷史資源,以解開羅馬兵團神秘消失之謎。
據介紹該中心首次以中意文化為研究課題,由香港和記行集團總裁李文輝博士資助的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與蘭州大學合作成立。中心成立後,將立即開展兩項研究課題,即“早期中國羅馬兵團後裔研究”、“馬可·波羅時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後者主要探尋馬可·波羅當年沿著絲綢之路訪華的傳奇足跡。同時,中心將為國內學術和學者安排義大利語言的學習機會,以更有效地拓展中國和義大利文化交流的歷史及文藝復興研究的長遠學術發展。
義大利駐華大使里卡爾多·謝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早期中國羅馬兵團後裔研究’ 做起來比較困難,我相信中心的成立將為研究工作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平台,專家學者可以了解那個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雖然歷史學家、研究人員目前在這方面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與羅馬軍隊是接觸過的,這些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里卡爾多·謝颯透露,此次來蘭州並不完全是為中心揭牌,建立與甘肅省更加深遠、穩固的合作關係也是此行的重要內容,並希望促進中意文化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