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

古代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承載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同時又是古希臘建築的一種發展。古羅馬在公元前2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強國,與此同時羅馬人也開始了羅馬的建設工程。到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建立時,羅馬城已成為與東方長安城齊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善,城市逐步向藝術化方向發展。羅馬建築與其雕塑藝術大相逕庭,以建築的對稱、宏偉而聞名世界。

古代的羅馬人非常喜歡用框架結構製造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羅馬建築
  • 外文名:The buildings of ancient Rome
  • 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
  • 主要特點: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
  • 類型:包羅萬象
  • 結構:框架結構和拱券結構
主要特點,建築特點,建築的結構,建築比較,歷史沿革,建築賞析,影響,

主要特點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主要是拱券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
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

建築特點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在今黎巴嫩)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準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戶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斗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複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建築的結構

1.概括
羅馬建築的結構特點:拱門結構,拱架結構,桁架結構,樑柱體系,噴泉結構,門楣結構,拱券結構,交叉拱頂結構,多穹頂結構。
2.連線方式
羅馬的石頭柱子,通過鼓狀砌塊進行壘疊。有一些柱子,是由完整的一塊石頭雕刻的。有一些柱子,是由磚塊連線的。磚塊之間有榫卯或金屬銷子進行連線。
3.框架結構和樑柱體系
古代羅馬的建築是使用柱子承重,而不是使用“牆”承重的。
古代羅馬的建築主要是廊柱結構和樑柱體系,即使用柱子作為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
古羅馬五種柱式:羅馬多立克柱式、羅馬愛奧尼柱式、羅馬科林斯柱式、塔司乾柱式、混合柱式。
在框架結構的幫助之下,古代羅馬的建築都是7層樓以上的房子。
4.拱券結構和穹頂結構
穹頂結構也被成為拱頂結構。
從現在還保存著的古代希臘的巨大的露天劇場遺蹟來看,人類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擴大室內空間的要求。古代羅馬建築的室內空間的擴大是和拱結構的演變發展緊密聯繫著的,從建築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一切拱結構-包括各種形式的券、筒形拱、交叉拱、穹隆-的變化和發展,都可以說是人類為了謀求更大室內空間的產物。券拱技術是羅馬建築最大的特色及成就,它對歐洲建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之大無與倫比。羅馬建築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間組合、藝術形式和風格以及某些建築的功能和規模等等都是同券拱結構有密切聯繫。
5.桁架結構
古代的羅馬人喜歡用桁架建造房子的房梁和天花板。桁架是框架結構的一種。羅馬人使用木頭建造桁架。桁架之間,通過榫卯或金屬銷子進行連線。
6.噴泉結構
羅馬建築內部擁有大量的噴泉。那些噴泉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羅馬人建造的。古代的羅馬人利用噴泉為城市和農村提供水。古代的羅馬就已經由飲用水的噴泉逐漸發展成為裝飾性的噴泉和音樂噴泉。古代的羅馬有3000多個噴泉,被稱為噴泉之城。古代的羅馬人喜歡使用噴泉進行音樂表演。
7.交叉拱頂結構
無束梁(兩個筒形拱以適應角度相互相交的產物)而變成交叉穹肋間更高更簡潔的交叉拱頂,例如在施派爾或是在達勒姆、烏德勒支和倫巴第的一種十字勒拱頂。在早期發展過程中,堅固的殼體成為結構的支撐。
牆也經歷了相似的變化。包含兩個平坦的表面的牆體成為一組貫穿式的結構構架。早去羅馬風持續採用的牆面裝飾形式—壁柱帶、扇形柱楣,以及承重柱身、半椅柱、封閉拱劵—將牆體分解成柱墩和實牆(施派爾一世主教堂上層)或柱墩和連拱劵(如諾曼第的廊式教堂),甚至內外牆和小柱連廊(如矮廊,廊台以及其他類似的構件)。

建築比較

規模對比
皇宮
秦阿房宮僅僅是前殿就有長度為1320米,寬420米,占地面積高達55萬平方米(55公頃)的遺址夯土地基,1991年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為世界奇蹟
秦阿房宮遺址占地面積1500公頃,漢三宮總占地面積為1800公頃
羅馬金宮占地面積為80公頃
同為皇家園林,漢三宮中的長樂宮占地面積為600公頃,羅馬哈德良離宮占地面積為120公頃
城市
漢長安城遺址占地面積為65平方公里(6500公頃),羅馬城占地面積為41平方公里
技術對比
中國的木框架建築,特別是以抬梁式為主流的結構形式,到秦、漢時期已經更加成熟並產生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在大跨度梁架方面,秦鹹陽離宮一號宮殿主廳的斜梁水平跨度已達10米
中國傳統的建築結構方式是柱樑或牆梁式,但從西漢初已開始使用正規的拱券結構了。這時以筒拱為主要結構形式,大量用於下水道及墓葬。為了加強拱券的承載力,使用刀形或楔形磚加“樅”,疊用多層拱券,及在券上澆注石灰漿等措施。到東漢時才出現覆蓋於方形或矩形平面上的穹窿
羅馬萬神廟,呈圓形平面,穹頂直徑達43.3米,用天然混凝土澆築而成,是羅馬穹頂技術的光輝典範。在萬神廟之前,羅馬最大的穹頂是公元1世紀阿維奴斯地方的一所浴場的穹頂,直徑大約38米

歷史沿革

古羅馬建築的三個時期
框架結構起源於古代的羅馬和古代的埃及。
古羅馬建築在公元1~3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的建築分為三個時期:
一、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8-前2世紀),伊特魯里亞曾是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強國。其建築在石工、陶瓷構件與拱券結構方面有突出成就。羅馬王國與共和初期的建築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羅馬共和國盛期(公元前2世紀-前30年),羅馬在統一半島與對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勞動力、財富與自然資源,有可能在公路、橋樑、城市街道與輸水道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公元前146年對希臘的征服,又使它承襲了大量的希臘與小亞細亞文化和生活方式。於是除了神廟之外,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躍,並發展了羅馬角斗場。同時希臘建築在建築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與古典柱式也強烈地影響著羅馬。
古羅馬馬采魯斯劇場古羅馬馬采魯斯劇場
三、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公元前30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奧古斯都稱帝。從帝國成立到公元後180年左右是帝國的興盛時期,這時,歌頌權力、炫耀財富,表彰功績成為建築的重要任務,建造了不少雄偉壯麗的凱旋門,紀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廣場、神廟等等。此外,劇場、圓形劇場與浴場等亦趨於規模宏大與豪華富麗。3世紀起帝國經濟衰退、建築活動也逐漸沒落。以後隨著帝國首都東遷拜占庭,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建築活動仍長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古羅馬建築在歐洲
15世紀後,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傳入中國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17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裡有過3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建築賞析

羅馬最古老的建築均屬於宗教建築。供奉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的神廟就建築在奧林匹亞山上。從展出的模型可以看出該神廟比較寬闊,但並不高大雄偉,有坡度陡峻的屋頂。它繼承了羅馬人祖先--埃特魯斯坎人的建築和裝飾傳統。同時開始借鑑希臘人的建築風格。
古羅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傳統上受伊特魯里亞、希臘文化的影響,吸收其精華並融合而成。公元前3世紀以後,羅馬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強國,其文化亦高度發展。
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羅馬鬥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羅馬人開始著手建築幾乎遍及帝國的高架輸水道。羅馬最古老的高架輸水道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12年。它體現了羅馬帝國的國力雄厚。同時,共性的設計方式,在力學和藝術學上都是大創新,節省了大量材料。
羅馬廣場是羅馬市民社會、政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它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於兩條交通幹道的交匯處,是一片開闊的長方形空地。城市越大,廣場規模越宏偉。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廟和公眾生活相關聯的法院、市場這樣最重要的建築,每座建築前均有一排覆頂卷形廊柱。正因為如此,羅馬廣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動場所。隨著城市的發展繁榮,眾多紀念性建築的修建使廣場得到擴展和裝飾,並成為展示中央權威的一種顯著標誌。自從羅馬成為疆域覆蓋從西班牙到小亞細亞的帝國首都後,諸位皇帝,尤其在公元1世紀施行統治的從奧古斯都到圖拉真等皇帝,均擴建了羅馬廣場,他們所建的每個廣場都比其前任規模更加宏大、裝飾更加精緻。在羅馬帝國廣場,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發展的成就。
古羅馬廣場古羅馬廣場
然而,最能展現帝國風采的莫過於羅馬的神殿和議會大廳。羅馬帝國作為當時已知世界的統治者,為了彰顯其帝國的威武和莊嚴,在羅馬城大量的修建神殿,其規模和豪華程度都是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建築無法比擬的。為了凸顯帝國的物產豐盈,統治者大量徵集各地建築材料,來修建神廟,以體現統治者對申的敬仰。神廟大多是軸對稱建築,依照主軸中心線修建,兩邊對稱。給人以不可侵犯的感覺。
古羅馬的另外一個傳奇性建築就是鬥獸場。它也是遵循對稱的典範,充分體現了帝國的強大國力。鬥獸場呈橢圓形,長直徑187公尺,短直徑155公尺。從外圍看,整個建築分為四層,底部三層為連拱式建築,每個拱門兩側有石柱支撐。第四層有壁住裝飾,正對著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是登上鬥獸場內部看台迴廊的入口。鬥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在鬥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台的隔牆儘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
萬神廟穹頂直徑43米的記錄直到20世紀還未被打破。如此規模的穹頂通常需要一些支撐物,但古羅馬人精通如何建造拱形層頂而不需要柱子支撐的技術。雖然古羅馬人不是拱門的首創者,但他們是最早認識拱門用途的人。穹頂的圓眼,直徑為8.2米的採光圓孔,使陽光瀉入萬神廟。廟內的地面和城牆遠離用鈀彩鮮明的大理石建成。自從萬神廟落成以來,它幾乎保持著原狀,給人們留下古羅馬建築風貌的最佳印象。當初的萬神廟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要華麗得多,在壁龕和彩色天頂上都刻有法規條文。
君士坦丁凱旋門(義大利語:Arco di Costantino)是位於羅馬的一座凱旋門,位於羅馬競技場與帕拉蒂尼山之間。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維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君士坦丁凱旋門高21米,寬25.7米,縱身7.4米。它擁有3個拱門,中央的拱門高11.5米,寬6.5米;兩側的拱門則高7.4米,寬3.4米。拱門上方由磚塊所砌成,表面則有雕刻圖案。君士坦丁凱旋門主體是由幾根分開的圓柱及刻有銘文的頂樓所構成,設計類似位在古羅馬廣場的塞維魯凱旋門。而拱門的下半部則被認為是建築師參考更古老的紀念碑來設計的,也許是來自於哈德良皇帝時代。因為君士坦丁凱旋門橫跨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當時羅馬皇帝在凱旋式時會從這條路進入羅馬。這條路線是從戰神廣場開始,穿過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隨後沿著帕拉蒂尼山前進。在通過君士坦丁凱旋門後,隊伍馬上在圓錐柱(Meta Sudans)左轉,沿著神聖大道(拉丁語:Via Sacra)到達古羅馬廣場並登上卡比托利歐山到達終點朱庇特神廟,途中也會穿過提圖斯凱旋門。
古羅馬建築
君士坦丁凱旋門在中古時代被併入古羅馬的堡壘當中,而首次復原工程則於18世紀時開始。1990年代晚期則對凱旋門進行一次考古挖掘活動,剛好趕在2000年慶祝活動舉辦之前
羅馬建築體現的是帝國的強盛,同時也體現了在共和體制下,國家人性化的一面。

影響

公元4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漸趨衰落。15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19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30年代。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17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裡有過 3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當時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