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焉支山
- 別稱:胭脂山、燕支山、刪丹山、大黃山
- 所屬山系:祁連山支脈
- 地理位置:甘肅省山丹縣東
- 走向:東西走向
- 長度:34公里
- 寬度:20公里
- 起點:西起山丹縣李橋鄉
- 終點:東至永昌縣紅山窯鄉
- 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名稱由來,位置境域,支脈山峰,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資源概況,水資源,土壤分布,林木資源,草場資源,藥材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文物遺蹟,社會經濟,歷史事件,經濟發展,交通孔道,風俗文化,
名稱由來
焉支山,現代地理常稱”大黃山“。“焉支”源出匈奴語,有多種語意,這裡意為”天后”。相對於匈奴以祁連山為”天“山,焉支山為”天后“山。一般認為,其別稱”胭脂山“、”燕支山“等都是匈奴語的不同音譯。刪丹山,據舊志載,焉支山谷地近鐘山寺處,“以曉日出映,丹碧相間如‘刪’字,又名刪丹山,並以此得縣名”。而”大黃山“名稱應為焉支山間因盛產藥材大黃而得名。《永昌縣誌》記載:”大黃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今樵採殆盡。……“。這可能是另一名稱”青松山“的來歷。另有”瑞獸山“的別稱,無考。
位置境域
焉支山,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和永昌縣邊界。是走廊南北(祁連山和龍首山)山間的獨立山體。位於東經101度10分,至101度40分,北緯38度15分至38度00分。北至老軍鄉、陳戶鄉,西北部為花寨子鄉,西南至大馬營鄉,南至山丹軍馬場,東在永昌縣紅山窯鄉境內。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永昌縣誌謂:東西長約36公里,南北寬約21公里),總面積680平方公里。主峰毛帽山(磨磨山頂、百花嶺)高3978米。主峰距山丹縣城40公里,離金昌縣城56.3公里。一般海拔2919米。
支脈山峰
磨磨山頂,山丹縣稱”毛帽山“,海拔3978,西西北走向,離金昌縣城56.3公里,是焉支山最高峰永、山分界點。
西半部山丹縣區域內,從西北向東南主要山峰有:石廟山,紅山,在馬營河李橋水庫下游岸旁。冒葫蘆疙瘩,在牛家湖右側。瓷窯口、小口子、南山口,在焉支山北部,隔焉支山峽谷與龍首山向東余脈相望。照壁山、了光台,在馬營河右岸李橋水庫上游。白石頭灣垴,在大馬營鄉東北方。
東半部永昌縣區域內,主要山峰有:乾溝,西西北走向,距永昌縣城49.2公里,永昌與山丹分界線;香溝頂,西西北走向,距縣城49.2公里,在永昌與山丹分界處;大柳溝,永昌與山丹分界線;上溝頂、蒿台坡,在焉支山南部。石咀子山,在永昌縣內北支脈最東端。白露掌,為山的東端另一高峰,海拔3060米。
地理環境
地質
焉支山地層為古生代寒武系碎屑岩組成。奧陶紀早期,焉支山也開始隆起,接受淺海沉積,並有火山噴發。祁連、焉支和龍首諸山的上升不止一次,與之相鄰的走廊地區不斷下沉,堆積了巨厚的陸盆沉積。侏羅紀(距今1.95-1.35億年)境內形成一些零星的山間盆地,有煤的堆積。
下二迭紀焉支山系分布在花草灘、東水泉、新河、平坡、焉支山、晾高山、峽子山一帶,與石炭系相伴生,為陸相碎屑岩沉積,也是重要的含煤地層。岩性為黃綠色砂質頁岩及砂岩為主,砂岩中雲母含量豐富,地層厚度18—119米,一般20~30米,整合或假整合於上石炭統之上。
焉支山西側廣泛分布白堊系岩層,也分布有侏羅系岩層,含有煤層。白堊系岩層下部為紫色頁岩或泥岩及薄層砂岩。厚376.93米,上部為灰黑色紙片狀頁岩夾薄層細砂岩。其中發現昆蟲化石及植物化石。岩層厚195.5米。焉支山西部分布有加里東中期石英閃長岩,呈岩基、岩株產出,岩體中部出現閃長岩。
在地質構造上,焉支山屬峽子山-焉支山背斜,為山丹槽地南緣隆起帶,軸向北45度西,延長約25公里,兩端出露寒武系,中間隱伏。紅寺湖的白堊紀雙窩鋪張扭性斷裂斷層向南進入山丹槽地的新河西頭至焉支山西緣,斷層落差大達60一200米。
地貌
焉支山屬於高山地貌,呈近東西向,山體渾圓,北坡較南坡平緩,有天然林木。山間斷層泉水流露。北與龍首山南支相對峙形成了河西走廊地勢高峻狹窄的蜂腰地,長12公里,最窄處為1公里(俗稱十五里山口)。形成渾圓平坦山地,西北坡較平緩,四周多山前沖積扇。
焉支山為一系列的平緩山脈和山間盆地。在海拔2500米左右,多“V”形狹谷,山坡陡峭;在海拔2600米至3000米之間,陰坡有成片天然喬、灌林覆蓋,陽坡為山地草場;在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植被稀少,岩石裸露,呈高山寒漠。
東部、西部、南北為沖積平原。沖積平原位於龍首山與焉支山之間,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故又稱山丹盆地。包括清泉鄉全部和東樂、位奇、陳戶鄉部分地區,為山丹縣主要農業區之一。海拔1556-1950米,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平均坡降1%,地形較平坦。水系流向與平原展布方向一致,河谷寬闊,刻切深度2~3米,地表覆蓋著1-3米亞沙土,土質肥沃,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地帶。焉支山南北兩側分布沖積傾斜平原。從南至北有大馬營灘、黃草灘、於定灘、花草灘、青羊口灘和繡花廟灘等。東南部永昌縣為大河壩灘。海拔2400-3200米,向西北傾斜,地勢較平坦,土層較厚,植被較好,宜於發展畜牧業。石崗墩灘和山羊堡灘海拔1600-1800米,屬礫石戈壁平原,植被稀疏。
焉支山西北側與龍首山東南支脈形成水泉子峽,峽口全長10公里,最寬處3.5公里,最窄處2.5公里。甘新公路貫穿東西,是新疆通往內地的必經之道,也是外侵進犯,我必守,敵必爭之要地。此峽便於機械化部隊運動,有疏散隱蔽,攻防作戰的天然依託,但水源、天然植被缺乏。
氣候
焉支山位於亞洲大陸腹地,遠離海洋,近沙漠,植被差,多裸露山地、丘陵,屬大陸高寒半乾旱氣候。具有日照長,太陽輻射強,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發量大,濕度小,無霜期短,自然災害較多等特點。春季升溫慢,天氣多變,風大,冷空氣活動頻繁,常出現倒春寒。夏季不甚炎熱而短促。初秋天氣較好,天高氣爽,但降溫快,中秋節左右易出現寒潮,草木凋謝。冬季寒冷而漫長。
因海拔高度,氣候南北差異較大,山前沖積平原區,地勢較平坦,海拔1550-2300米。年平均氣溫為7—3℃,月平均氣溫3—10月為12.6℃,11月到次年2月為一7.6℃;歷年極端最低氣溫一33.3℃(1955年1月8日),極端最高氣溫37.8"C(1973年8月9日);最熱年1953年平均氣溫6.9℃,最冷年1967年平均氣溫4.8℃。降水條件較差,年雨量195毫米,最多年1979年274毫米,最少年1962年115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49.9毫米(1979年7月26日)。每年平均有68天雨日。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0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67天,乾旱指數為8.03。雨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冬春為旱季,年蒸發量為2252毫米。年平均風速2.6米/秒,最多風向為東南風,次多風向為西北風,≥8級大風平均每年有17次,最大風速達28米/秒。無霜期平均151天,無霜凍期138天。
沿山區由於焉支山和祁連山影響,多偏東南風,頻率達41%,其次是偏西風,頻率15%。焉支山頂背陰處積雪終年不消。
資源概況
水資源
焉支山背陰處積雪終年不消,且地下水豐富,是山丹、永昌交界處一系列河流的發源地。
發源於焉支山淺山區的羊虎口、南山口、瓷窯口、大口子河、流水口一般流程較短,坡降較陡,年徑流量為0.6249億立米。
寺溝河,發源於焉支山,包括三十六道溝全長20公里,在山丹縣清泉鎮落入馬營河。河床比降1/30-1/40。包括三十六道溝,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1351億立方米,主要灌溉陳戶鄉和花寨鄉寺溝村耕地。
焉支山山區基岩的構造裂隙和風化裂隙都很發育,為基岩裂隙水貯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焉支山區徑流深為50一200毫米。因此基岩山區一般都不同程度的貯存有裂隙水。由於溝谷的切割及受山前斷裂的阻隔,絕大部分基岩裂隙水出山前都排泄於溝谷,部分被引為灌溉,部分入滲山前盆地,補給地下水。
焉支山區降水較豐富,地下徑流模數1-3升/秒平方公里,水質好。發源於南部山區的地下水到馬營盆地北部邊緣,由於焉支山隆起及斷裂影響,基底抬高,地下水溢出地表,復為河川徑流。
土壤分布
焉支山頂地形為高山平緩山坡、古冰磧平台和側磧堤,成士母質為冰磧物,冰水沉積物及殘積坡積物為主、高山草甸土。平緩的分水嶺、梁峁頂部或森林植被帶中的無林草地,植被以蒿草、金露梅、山居柳、鬼箭錦雞兒為主,草皮層厚15-20厘米,細根盤結,不連片,腐植層厚15—26厘米,暗褐色。焉支山等植被帶上,為山地灌叢草甸土,是灌叢草原,植物有金露梅、山居柳、杜鵑、錦雞兒等灌木。土質粗骨性強,草皮層薄厚不等,一般厚15-30厘米,腐植層厚20一40厘米,褐色或黃褐色,粒狀結構,有假菌絲體,有機質含量6-8%。
焉支山雲杉林下,為碳酸鹽灰褐色土,發育在岩石風化殘積物或坡積物上,土層薄厚不一,土壤構型是:苔蘚層,厚14厘米,黃綠色,覆蓋度80%。腐殖層,厚16厘米,有機質6.42%,枯枝落葉層,厚20厘米,半腐爛狀,有機質高達80%。過渡層,厚35厘米,淋溶灰褐色土,分布在軍馬場區內針葉雲杉林下,面積1.311萬畝,苔蘚層,厚13厘米。枯枝落葉層,厚26厘米。‘腐殖層,厚32厘米,有機質6-12%。過渡層,厚32厘米,褐灰色,輕礫質。
林木資源
據《永昌縣誌》清乾隆五十年(1785)本記載:“焉支山,林壑茂美,最宜畜牧,藥草尤蕃”。但三十一年以後至嘉慶二十一年(1816),《永昌縣誌》記載:”焉支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今樵採殆盡”,“木則榆楊為多,松柏昔偏南谷,今稀。”
焉支山的天然森林區,海拔2400-3100米之間,與亞高山灌叢草甸草原、低山草原相銜接,同時又與牧場、農田交錯相間。是山丹縣最大的天然林區,也是天然水源涵養林區之一,設焉支山林場,經營面積43.19萬畝。其中森林面積20.9萬畝(喬木林5.5萬畝,灌木林15131萬畝)。永昌縣誌顯示:截至1980年代,焉支山林區面積達13590畝(應指林區永昌縣部分)。
焉支山林場1988年森林資源建檔,用標準調查法測算,活立木總蓄積量38.7251萬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35.3886萬立方米,疏林蓄積2.7422萬立方米,散生木蓄積5943立方米。喬木林樹種以雲杉為主,其次為圓柏、山白楊。灌木林以柳科為主。
焉支山天然林區以青海雲杉為建群樹種,千高聳而端正,葉濃密而青翠,成材木需百年時間。次之有祁連圓柏、山楊。花木樹種有杯腺柳、山丹柳、中國黃花柳、毛枝山居柳、紅花忍冬、鬼箭錦雞兒、小葉錦雞兒、繡線菊、小櫱、水枸子、灰枸子、窄葉鮮卑木、茶蔗子、串地柏、金露梅、銀露梅等。凡未經踐踏破壞的灌木林,枝葉稠密,景色宜人。
草場資源
焉支山區的草場,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馬營灘,草原面積大,牧草質量好,地勢平緩,水草豐茂;焉支山植被較好;北山地區草原面積較大。其中:草甸草原植被分布在焉支山林線以下地帶,焉支山腰間,以莎草科的蒿草和叢生禾草為主,還有菊科和其它科的雜草,覆蓋度86%。焉支山東北部山前傾斜平原上,植物以叢生禾草為主,伴有菊科小半灌木,覆蓋度63%。高山灌叢草地植被類,上層多高山柳和木本萎陵菜等植物,下層多莎草科、蓼科植物。覆蓋度67%。高山草甸植被類植物品類繁多,受高山氣候影響,全部呈墊狀生活型,耐牧性強,利用價值大。植物以莎草科為主,蓼科次之,覆蓋度95%。焉支山永昌縣草甸草場有109平方公里。
藥材資源
焉支山山區,中藥材品種繁多,主要是秦艽、大黃,秦艽年產可達萬斤。大黃產量較少,年產百餘斤。
動物資源
焉支山一帶的獸類有:獾豬,雪豹(艾葉豹)、普氏原羚(灘黃羊)。鳥類有:黑鸛、玉帶海雕(黑鷹)、白尾海雕(黃嘴雕)、斑尾榛雞(柳雞)。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獸類:豺(豺狼)、馬熊(瞎熊)、馬鹿(獐子、香子)、白臀鹿(青鹿)、黃羊、藏原羚(山黃羊)、岩羊(石羊、青羊)。鳥類:鳶(老鷹)、蒼鷹(黃鷹)、雀鷹(鷂子)、草原雕(大花兒雕)、藏雪雞(淡腹雪雞)、暗腹雪雞(高山雪雞)、藍馬雞(松雞)、鵰鶚(大貓頭鷹)。
主要品種有:氂牛,來源於青藏高原,適應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肉乳兼用,在焉支山、馬營灘放牧。黃羊,分布於大馬營草灘和焉支山區(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肉可食,皮可制褥。鹿,甘肅馬鹿(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分布於焉支山和祁連山中,肉、血、骨均可入藥,鹿茸是高級藥料,經濟價值高。屬於國家重點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為了加強野生動物的保護,成立了焉支山自然保護管理站。
礦產資源
焉支山區的礦產主要是金礦和煤礦。金礦,在山丹縣大馬營鄉窯坡村東焉支山中曹家口子一帶,未經勘探,儲量不清。煤礦,山丹縣羊戶溝礦區位於縣城東南52公里處焉支北麓。1972年由145隊對羊虎溝礦區進行了精查和勘探工作,基本上查清了構造形態及含煤性,劃分了井田,獲得各級儲量1046.88萬噸。永昌煤炭也很資源豐富,有悠久的開採歷史。
文物遺蹟
焉支縣城故址焉支城遺址,位於焉支山東南麓紅山窯鄉高古城村。城略呈正方形,已殘缺。東西328米,南北321米,北端有2墩,南北各置1門,夯土板築,夯層厚18厘米,護城河寬4米,南有40米見方乾涸澇池一個。《讀史方輿紀要》載:“焉支縣在番禾縣界。”《五涼志》、《永昌縣誌》記載: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張軌依焉支山置焉支縣。“《甘肅通志稿》記:”前涼時從番禾縣析置焉支縣“《秦邊紀略》記載:“後魏置焉支縣於焉支山下,屬番禾郡。則高古城,後魏之焉支城也。”《涼鎮志》載:“高古城堡周圍二百一十丈,高二丈五尺,厚一丈,開城門一座。”《永昌縣誌》又載:“清雍正年間,在高古城舊址再建城廓,為正方形。”焉支故城遺址,經文物部門考證,屬晉代遺存。1982年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花寨城堡遺址,現為花寨子鄉政府所在地。面積9萬平方米。建於明成化年間,平面呈正方形,南開一門,北城垣正中的祖師樓墩台尚存,覆斗形。北、西西邊城牆部分殘存。四周有護城河,大部填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繡花廟灘營盤,位於甘新公路繡花廟道班東南1.5公里處。面積1.5萬平方米。明代建築,為屯軍扼守列障,平面近似正方形,牆體坍塌為土棱狀,底寬11.5米,高4米,門面北,有瓮城,呈半圓形。四周有壕溝,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營城堡遺址,現為軍馬局職工醫院,面積16萬平方米。始建於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現存殘垣底6米,北垣正中有樓一座,名將軍樓。四周有護城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馬營,漢代設馬苑,隋、唐設牧監,明置千戶所,清設游擊營、千總署,巡警分局、官糧倉、社倉。為大馬營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周長二里一百二十九步,開南門,帶瓮城。城門北80米處為內城6北牆築墩,上建樓,稱將軍樓,尚存。歷代官署設城內,常有兵卒戍守。清時廟宇有火神樓、靈官殿、牛王宮、魁星樓,老爺台,城隍廟,娘娘廟等。民國初城內住戶七八家,城外居民50多戶,城牆已隳,城址由軍馬局建職工醫院和家屬樓。
花寨子,原有堡寨,周約一里三百步,左依焉支山,右近馬營河,北臨高家湖,南迎祁連山、山環水繞,景色壯觀。建於明成化六年的廣化寺碑記描述:“居民康豫,木可樵,水可魚,圃可蔬,為境內第一勝概”。南向開一寨門,直通廣化寺,寺後寨牆之上建有樓閣。寺內鐘鼓樓東西相對,正為大雄殿,兩廡有文殊地藏殿、天王殿、塔殿、伽藍護教殿及齋堂、僧舍、倉廩、井廄等。清末寨內還有城隍廟、關帝、財神、土地、風神等廟,學堂1所,社倉1處,後均拆毀。
硤口古城遺址,在老軍鄉硤口村,東北與明長城相接,距甘新公路2公里。遺址建於明代,面積19萬平方米,長方形,開南、北門,且有瓮城,殘存西南東北角墩和北門西側馬面及部分殘垣,殘存jtl'l為磚券式。城內有南北中心道,路中存過街樓1座。周連外城,四周有護城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豐城鋪遺址,在甘新公路豐城道班西南側。建於明代,面積3.9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南開一門,I臨古道。有瓮城,呈半圓形。城牆殘垣底寬6米,高6米,現場散落大量黑釉瓷碎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花草灘營盤遺址,位於老軍鄉豐城堡村東北1.5公里的中花草灘,面積1.4萬平方米。建於明代,為邊防列障。平面呈正方形,南側開一門。牆坍塌為土棱狀,四周有壕溝,壕內散有黑釉粗瓷碎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孫莊古墓葬群,在老軍鄉孫莊村。漢墓。中心墓葬群面積1.5萬平方米。地面封土1.2兩座為方土台狀,余為圓丘狀,共10餘座,排列無規則。1975年水利建設中挖掘一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罐、灶、鼎、盤等。地面散有子母磚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羊堡古墓葬群,在東樂鄉西屯村東南山丹古河道南岸的沙灘上。漢墓。中心墓群面積7.5平方公里。封土堆多為圓丘狀,部分被破壞,南緣有窯址兩處。出土文物有陶罐。地面散落大量子母磚塊、灰陶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圪達古墓葬群,在陳戶鄉王城村七社西南緣。漢墓。面積2826平方米,地面封土堆呈高大圓丘狀,地面有子母磚殘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峽口過街樓,位於老軍鄉峽口村。始建於明代,坐落於城內南北中心道偏南。路兩側築有條石和磚砌面的黃土夯築墩台,間距4米,兩台間架過梁,鋪木板,上立木構小樓三層,一、二層四坡單檐,內立通柱,三層硬山兩坡,呈空井狀。
漢長城(又稱塞)。山丹縣境內漢長城,東南接永昌水泉子段,從十五里口開始,經老軍、陳戶、位奇、清泉、東樂5個鄉18個自然村,逶迤北上龍首山脈東大山煙洞口,入張掖界,全長98.5公里。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由壕溝、壕棱、自然河、烽燧、列障構成。全線以壕溝代替牆垣,唯老軍鄉硤口南口向東約3.5公里,由羊虎溝下游順柳溝山南麓以陡坡代替壕溝。現存壕溝深0.8到3米,口寬5~8米不等;壕溝里沿有壕棱,呈土脊狀;烽燧除H8號燧座落於壕溝外側、海拔2172米的金山子制高點,其餘均築在里沿的壕棱上。底邊5米左右、高6米以下。燧間距離多為1.25公里。除硤口一列障築於壕溝對面、硤谷兩側的山上,其餘列障與壕棱上的烽燧相連。列障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左右。存壕溝全線共59.95公里,烽燧19座,列障3處。198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壕溝兩側15米內。
明長城(俗稱邊牆),山丹縣境內明長城起止地點、走向、經過鄉、村、地段、長度大致與漢長城同。漢長城在北側,明長城在其里,相距10-80米之間,平行延伸。嘉靖後期始建,隆慶六年(1572年)竣工。由黃土夯築的牆、墩(史稱墩台或隨牆墩)、列障構成。明長城實存82公里。1981年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長城兩側15米以內。
山丹縣境內現存烽燧有漢代(含明代加築沿用的)和明代的,共73座。這些烽燧星羅棋布、縱橫交錯地分布在龍首山、祁連山北麓各山口、焉支山、大馬營草灘、甘涼古道以及堡寨、村莊附近,並大致按東西、南北走向分布。類型分驛道烽燧、兵墩、陳望墩、苑馬燧、田墩等。大馬營城堡為中心,向東沿焉支山南麓緩坡草灘分布,約2.5公里一墩;黃山北麓各山口分布有寺溝口、黑山子頂、甘泉子墩窪山、羊虎溝、帽盔山5處烽燧。
焉支山鐘山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封焉支山神為“寧濟公”,敕令太子少保、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建寧濟公祠,後稱鐘山寺。明萬曆年間,建成玉皇觀。1951年,土地改革時全縣廟產歸地方財政所有,多被改建為機關學校。“文化大革命”中,又將鐘山寺與大佛寺被毀。
社會經濟
歷史事件
山丹地處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帶,祁連、龍首二山南北對峙,焉支山聳立於東南,絲綢古道由境內東西穿過,南可通青海,北可達蒙古,東西控扼甘、涼,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漢初期,遊牧於河西走廊的匈奴族日益強大,對西漢王朝造成極大威脅。祁連山、龍首山遙相對峙,焉支山虎踞東南,素有“走廊蜂腰’’、“甘涼咽喉’’之稱,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軍事要地。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山丹縣境內置刪丹、日勒兩縣,屬張掖郡。刪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鐘山寺處,“以曉日出映,丹碧相間如‘刪’字,又名刪丹山,而縣以此得名”。日勒縣轄焉支山北側地域,治在峽口東古城窪,以駐地城堡“旗翻日勒’’之景而得名。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騎兵1萬,出隴西(即臨洮),渡臨津關(青海循化黃河渡口),越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即民樂縣扁都口),入河西走廊,迅速占領匈奴的祁連城(民樂縣永固城),與渾邪王戰於焉支山,匈奴敗走,霍去病乘勝“過焉支山千餘里”,俘渾邪王太子和相國、都尉,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武帝成寧四年(278年)鮮卑族禿髮樹機能部將若羅拔能等進占刪丹,殺晉涼州刺史楊欣于丹嶺(即山丹嶺,焉支山)。
西晉永嘉中,在焉支山東南置焉支縣(北魏時改燕支),故址在永昌縣西約37公里處的紅山窯鎮高古城。
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六月,煬帝至張掖,登焉支山,會見突厥及西域二十七國王公使者。七月,經大斗拔谷東還。山路險隘,大風雪,文武官員飢餓沾濕,士卒凍死大半。
煬帝大業五年(609)三月,隋煬帝西巡。六月壬子(17日)至焉支山,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設等西域二十七國來朝謁,來者皆”佩金玉,披金廚(毛毯衣物),焚香奏樂,歌舞喧噪”。隋煬帝亦命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騎乘嗔咽,周亘數十里,以示中國之盛”。土屯設遂獻西域數千里之地。隋煬帝西巡,曾到番禾縣的瑞相寺朝拜,行布施,御筆提額,改瑞相寺為感通寺。
康熙四年(1665年),青海蒙古厄魯特部酋長懷阿爾賴因洪水開市,欲得大革灘駐牧,率弓弩手三乾,驅馬數千,移帳白石崖13外之野馬川,進據大草灘、焉支山,屯駐定羌廟,甘涼交通中斷。
民國26年(1937年)2月下旬,在紅軍組織下,山丹農民王煜亭等500餘人在焉支山起事,後慘遭失敗。
經濟發展
山丹是“弱水”之源,賴祁連山、名焉支山積雪融化之水資灌農田。漢武帝開置河西四郡後,為開發河西首重水利。由此,歷代多致力於水利,明、清時期尤盛。
焉支山北部及北側為山丹縣的陳戶鄉、老軍鄉。陳戶鄉南部焉支山區屬高寒區,種植小麥、油菜籽、‘青稞、大麥,主要靠李橋水庫、三十六道溝、寺溝3水庫蓄水灌溉。老軍鄉,位於焉支山東北部,東至十五里口與永昌縣紅山窯鄉毗鄰,總面積67.64萬畝:鄉政府駐老軍寨兩漢、三國、兩晉時期,地屬日勒縣。境內峽口堡、豐城鋪、定羌廟(繡’花廟)為明清兩代驛、塘和軍事守望重地。地勢平坦,水資源缺乏,歷史上多旱災。耕地靠流水溝、瓷窯口兩座小型水庫蓄水和井溝、羊戶溝、火燒溝、南山口、大口子、柳溝、長溝等山谷洪水灌溉。有耕地5.06萬畝,宜於種植小麥、胡麻、洋芋、青稞等作物。境內草原面積大,宜於發展牧業生產,為山丹縣半農半牧鄉。
焉支山西北部為花寨子鄉,境內地勢東為高山和丘陵,西部馬營河兩岸為狹長河川,總面積12.59萬畝。地處焉支山西側丘陵地帶,村莊、田疇大多沿馬營河、寺溝河道分布。東部屬高寒區,宜於種植小麥、油菜籽、青稞等作物;西部屬半乾旱區,宜於種植小麥、油菜籽、胡麻、洋芋、蔬菜等。全鄉耕地面積4.74萬畝,其中水澆地占27.6%,多分布在馬營河兩岸,灌溉便利。境內有明代鐘山寺、廣化寺遺址。鐘山寺建於焉支山腹地,松林蔥鬱,景色宜人,為境內避暑之地。夏曆六月六日,有盛大廟會,遊人車馬,絡繹不絕。
西南部為大馬營鄉,地勢南部平坦,北部東、西為丘陵,中為河川,總面積22.24萬畝。鄉政府駐大馬營堡。大馬營為歷代牧養軍馬之地,明、清時期又為設防要衝,清代設大馬營游擊和守備於此。為高寒半濕潤區,村莊、田疇多沿焉支山南坡,馬營河兩岸分布。現有耕地7.13萬畝,旱地占耕地面積的88.8%。歷史上只宜種植青稞、大麥,近20年來,以種植小麥、油菜籽、青稞為主,為本縣主要油料產區之一。1988年,全鄉糧食總產量5428噸,油料1500噸,農業總產值476.83萬元。鄉辦企業有農修、採煤、糧油加工等。1988年,全鄉經濟總收入873.34萬元,純收入589.62萬元,人均純收入445.21元。山(丹)大(大馬營)公路縱貫其境,交通便利。境內有大馬營城堡及將軍樓遺址。
2017年,山丹縣生產總值達到50.55億元,全縣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5.2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4億元。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7.84億元,豬、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5.95萬頭、2.45萬頭、111.59萬隻。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家,全部工業總產值達25.53億元。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4587戶1.42萬人減少到1248戶3317人,脫貧3745戶11913人,貧困發生率從9.29%下降到2.55%,實現了全縣整體脫貧摘帽的目標任務。
焉支山東部在永昌縣內紅山窯鎮,因紅山窯出陶土、煤炭燒制陶瓷而得名。西以焉支山、繡花廟、羊聖廟為界與山丹縣相鄰,西南連西部草原,以白石崖與山丹縣連界。境內有山丹軍馬一、四場,國營八一農場黑土窪分場。轄12個村、115個社,25952人,總耕地面積18.32萬畝,是一個半農半牧,河灌為主的貧困農業大鄉。2016年,播種面積為12.3萬畝,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3元。
2017年,永昌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96億元,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5.94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8億元,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27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54元。全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24元,貧困人口由年初的262戶836人減少至年末的206戶650人,實現脫貧56戶178人,貧困面降至0.4%。
畜牧
春秋、戰國至西漢前期,永昌縣一帶畜牧業得以長足發展。據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越焉支”擊敗匈奴貴族,匈奴遠遁大夏時的民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無藩息”推測,當時少數民族在焉支山經營的畜牧業生產已有相當規模。從晉朝以來,焉支山以南的大馬營灘,祁連山北麓的大河壩灘,一直為官馬牧場。隋煬帝在此置官營牧,育官馬10萬餘匹;唐太宗貞觀到高宗麟德、玄宗天寶年間,永昌一帶是其官馬飼養的重要地區之一。西夏和元朝時,永昌的畜牧業也有很大發展。明洪武三十年(1397)在甘肅設行太僕寺,管轄十二個衛和三所的騎操馬匹。永昌境內的馬營溝、大馬營灘、騸馬墩等地皆是官方牧馬的重要場所。至1980年代,焉支山北坡邊山地區仍然是半農半牧。而南部的大營灘作為軍馬場則以牧業為主。
採礦
永昌歷史上無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但有採礦業。據《永昌縣地名資料彙編》記載,境內因淘金、挖銀而命名的地名就有:焉支山北坡的金灣、金溝,龍首山北麓的金溝子、礦子溝、銀洞溝等。龍首山北側的雙井子牧場以東有東金場、西金場,祁連山皇城金洞溝、焉支山南側的銀洞溝均有採礦痕跡。民國時期,採挖金銀者絕跡。山丹縣境內羊虎溝、李橋石城門、范營紅山等地有采銀和淘挖砂金的歷史,規模產量已無考。
永昌煤炭資源豐富,開採始於何年無記載文,據傳說劉明洪武年間(1368-1399),紅山蓋就有多個小煤窯,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永昌縣誌》:乾隆五書年(1785)記載:城北十里,產煤炭。紅山窯在縣城西七十里,其地多煤炭窯,較東山所產佳。山丹縣境內,羊戶溝煤礦地處山丹縣縣城東南50公里焉支山(又名焉支山)北麓羊戶溝煤田北鄰山丹縣老軍鄉羊戶溝村,東與永昌縣接壤,地質結構為石炭統羊戶溝群。煤田共分5個塊段,自羊戶溝塊段始向東延伸分別為井灣塊段、黑土泉塊段、截大坂塊段、騸馬墩塊段。羊戶溝煤礦建於煤田西羊戶溝塊段。1988年完成原煤產量為2.9萬噸,產值82.35萬元,噸煤成本24.76元,年實現利潤11.7萬元。首都鋼鐵公司和蘭州煤礦中心試驗室化驗,羊戶溝煤礦原煤為焦肥煤,含硫2.4%,灰份17%,含矸率8%,發熱量為7640焦耳/公斤,是理想的工業用煤,主要供應張掖、山丹、武威等地地方工業。
制陶
山丹縣制陶業起源較早,四壩灘遺址、壕北灘遺址出土的陶器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已制陶為皿。明洪武時,焉支山北麓的瓷窯溝、縣城西南碗窯溝就有制陶磚和陶瓷器皿的手工業作坊。據河西堡鴛鴦池等遺址出土文物表明,永昌縣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制陶業。清乾隆五十年(1785),《永昌縣誌》記載。紅山在西七十里,居民半以陶為業”。說明在當時紅山窯陶瓷生產已具有一定的規模。早在明朝洪武年間(1644至1661)紅山窯就有“黑”、“白”窯生產。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永昌縣誌》記載:‘‘金山,城北二十里……又出陶器,其產與正西七十里之紅山同。”據考證陶瓷窯在北海子鄉金川西村(金川峽水庫西南邊),窯跡尚存,俗叫家什窯。但此窯停止於何年,無記載。紅山窯陶窯一直生產。民國三十年(1941),陶瓷窯發展到5座,即李家窯(李積富)、福順西(商號)窯、馬家窯(吉元)、柴家窯、王家窯(王敬臣)。每個窯擁有工人17至18人,主要燒制缸、盆、罐、壇等粗陶,也製作了一些細陶,每窯每年平均約產缸200個,大小盆1200多個,大小瓶300多個,狗頭缸子50個,碗1萬個。總價值為120個銀元,折合小麥8000多斤,產品多運銷於武威、民勤、民樂等縣,一度曾銷於青海大同、門源。
旅遊開發
1993年,甘肅省林業廳批准成立省級焉支山森林公園。2010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張掖市五大旅遊精品景區之一,2012年遊客突破1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了700多萬元。
交通孔道
焉支山地區雖然是絲綢之路的要津,但並無穿越山區的道路記載。歷史上,山區北部和龍首山之間的峽谷中,長城沿線,和山區南部的灘地為東西交通孔道。
古代絲綢之路經永昌、山丹縣,有兩條繞焉支山而過。北線從武威經九壩、玉寶、土佛寺、聖容寺、毛卜喇、王信堡、水泉子過定羌廟(後改稱繡花廟)至山丹峽轉張掖。中條為中路,從武威經八壩、六壩、永昌縣城、水磨關、高古城、大馬營灘到山丹再折向張掖。從歷史遺蹟來看,南路大約興於漢晉,北路、中路大約出現於隋唐時期。古代該地區的驛道,則從絲綢之路中路,東起武威縣城,西行經槐安驛、豐樂堡、八壩堡、三十里堡、永昌驛、水泉驛、峽口驛至山丹縣城,許多驛站設在焉支山北麓。
古絲路中線一直是省級要道,民國二十六至二十八年(1937至1939年)國民政府在舊大路的基礎上,修建了甘新公路。該線從武威縣的沙河317公里處跨入永昌縣境的八壩村,穿越六壩鄉、東寨鄉、城關鎮、北海子鄉、焦家莊鄉、紅山窯鄉,西至繡花廟(392公里500米處)入山丹縣境。建國後,編為312國道。G30連霍高速線永(昌)山(丹)高速公路也基本沿古絲路中線,經過焉支山北麓。於2002年竣工交付使用,2004年通車,全長118公里。
風俗文化
從前,每年六月初六,俗稱“去病節”,曬衣物書籍,去焉支山鐘山寺旅遊,求兒女或還願者甚多。後來發展為焉支山傳統廟會。
焉支山稱著於中國歷史,許多名人名家作詩詞以志心愿。比如唐代李白的《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頰玉盤。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岑參的《過燕支山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韋應物的《調笑令》:“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將才且雄,萬乘親推雙闕下,誓開甲第金門裡,衛霍才堪一騎將,趙魏韓燕多勁卒,報仇只是聞嘗膽;畫戟雕戈白日寒,疊鼓遙翻瀚海波,麒麟錦帶佩吳鉤,拔劍已斷天驕臂,漢兵大呼一當百,教戰須令赴湯火……“王維的《燕支行》:”時來謁帝明光宮。千宮出餞五陵東。身作長城玉塞中。朝廷不數貳師功。關西俠少何咆勃?飲酒不曾妨刮骨。連旗大旆黃塵沒。鳴笳亂動天山月。颯沓青驪躍紫騮。歸鞍共飲月氏頭。虜騎相自哭且愁。終知上將先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