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墳,拼音是lí fé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秦始皇 的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驪墳
- 讀音:lí fén
- 注音: ㄌㄧˊ ㄈㄣˊ
- 解釋:秦始皇的墳
驪墳,拼音是lí fé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秦始皇 的墳。
驪墳 驪墳,拼音是lí fé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秦始皇 的墳。解釋 指秦始皇的墳。其址在驪山下,故稱。出處 《初學記》卷七引 三國·魏·曹植《述行賦》:“尋曲路之南隅,觀秦政之驪墳 。”
《甘肅通志·卷二十三》:“驪靬廢縣。在縣南,漢置,屬張掖郡。晉改屬武威郡。永和十年張祚遣和昊伐驪靬戎於南山,大敗而還。即此。顏師古曰取國名為縣也,驪力遲反,今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 假說熱點 編輯 驪靬古城...
傳說因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
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
“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半島北部存在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東北和...
傳說遠古時天塌地陷,百姓遭難。天神驪山老母帶著兩個女兒下界來鍊石補天。驪山老母和大女兒鍊石,小女兒變成一匹飛馬馱著母親和姐姐飛上飛下,最終補好了天。可是,有一條黑龍又從被天砸壞的地底鑽了出來,用洪水淹沒了大地。驪山...
公祭之地,地墳(15);與犬,犬斃;與小臣(16),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17)。”大子奔新城(18)。公殺其傅杜原款。或謂大子:“子辭(19),君必辯焉(20)。”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
簡六:"驪軒尉史當利里呂延年,年廿四□"(金關73EJT9:127)。簡五為削衣,同探方所出318枚簡中紀年簡13枚,占4¥。其中始元1枚,本始5枚,地節5枚,元康1枚,甘露1枚,最早為始元2年(前85年),最晚為甘露2年(前...
[16] 有學者認為在高句麗縣曾有“句驪胡”,屬於沸流部,與卒本扶餘並非一部,王莽政權所殺的高句麗侯騊即屬於此部。騊被殺後,朱蒙之子琉璃兼併了高句麗縣的“句驪胡”,借用其名,改稱“高句麗”。 [17] 高...
驪珠:傳說驪龍頷下有寶珠,得之極難(見《莊子·列禦寇》)j“探驪得珠”,比喻得到某事物的精蘊。張法自以為深得地理風水的精蘊,故名其書日《地理驪珠》。有《檀幾叢書》本。作者簡介 清張法撰。張法字波恬,安徽新安(今歙縣...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1] ...
悲傷而絕望的夷吾見無法改變此事,只好計畫和小公主驪朵相邀私奔,哪知被晉王發覺,晉王一怒之下刺死了驪朵並將夷吾逐出王宮,前往屈城守邊。 妹妹的慘死給驪蘭帶來又一次無比沉痛的打擊,以至在墳前哭昏了過去。原本計畫讓驪蘭生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