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王子》是2011年10月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石溪。本書作者通過寫動物而寫出了人間萬象。
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作品羅列,媒體評論,
圖書目錄
一 戈壁解圍
二 月夜療傷
三 深受寵愛的駱駝王子
四 悲壯的大遷移
五 歷經磨難的征途
六 青春期的叛逆
七 誤食中毒
八 灰狼事件的負面效應
九 與“大美人”失之交臂
十 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十一 首領不幸遇難
十二 家族四分五裂
十三 組建新家庭
十四 不歡而散
十五 令人遺憾的歸順
大羊駝和美洲豹
一 接踵而來的打擊
二 狸貓換太子
三 “母子”情深
四 完美搭檔
五 隔不斷的戀母情結
六 無法避免的悲劇
動物檔案——駱駝
闖入動物世界
獲獎記錄
珍藏相冊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祖籍浙江慈谿,1952年生於上海。1968年上海黃浦區九江中學國中畢業,1969年3月8日赴雲南西雙版納插隊落戶。在雲南生活了整整36年。八十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醉心於大自然文學,已出版500多萬字作品。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內涵,風格獨特,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雕的遭遇》、《紅奶羊》等連續三屆獲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退役軍犬黃狐》、《聖火》、《狼王夢》、《象母怨》、《殘狼灰滿》等作品多次獲得各種大獎。作品還六次被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兒童文學學會、台北市立圖書館、《國語日報》、《民生報》、《兒童日報》和《幼獅少年》評為“好書大家讀”年度優選少年兒童讀物獎。2004年轉業回上海。現為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最後一頭戰象》被選入語文課本。 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寫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是一頭勇敢.善良.堅強.懷舊.忠誠,在戰場上不顧惜生命,死後也要跟兄弟們在一起的大象! 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 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斑羚飛渡》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下冊27課、《最後一頭戰象》被選入人教國小六年級語文課本第23課。![駱駝王子 駱駝王子](/img/1/4b5/nBnaukjMiZmY4ETYxAzN4MWMzI2N1MmMhFjN0QWZhRDNiFGZhdjNzgTM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沈石溪談動物小說
![駱駝王子 駱駝王子](/img/1/4b5/nBnaukjMiZmY4ETYxAzN4MWMzI2N1MmMhFjN0QWZhRDNiFGZhdjNzgTM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沈石溪談動物小說 沈石溪談動物小說](/img/3/d2c/nBnauYjN2AjZwQTYmFWY1IDMygjM2MTOzADZkJGNkF2M0EDZ1kDOjNzM4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作品羅列
《紅奶羊》(中篇小說集)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寶牙母象》(中篇小說)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刀疤豺母》(長篇小說)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最後一頭戰象》被選為了人教版六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深受讀者的喜愛。本作品還榮獲第8界優秀課文第3名。
媒體評論
同人類社會一樣,動物世界也有溫和與殘忍之分、善良與狡詐之別。這裡既有生活的艱辛與拼搏。也有愛情的歡愉和幸福,還有對兒女的綿綿母愛。作者把豐富的大膽想像和深刻的哲學思考融為一體,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這些動物小說充滿了英雄之氣,豪邁之情,給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同時又給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這些動物的生命歷程,我們仿佛也看到了人類自己。
——張之路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從人類整體生命的制高點上,為少年兒童提供生命力奔放與靈魂提升的藝術載體,重在自然人格、生命人格、原始人格的啟悟與燭照,使兒童在走向“社會人”生命的同時葆有“自然人”生命的基因與力度。
——王泉根
——韋葦
徐娘才說:這本書很好看,給32個贊喔~
——余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