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中

馮大中

馮大中,1949年生於遼寧省。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美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畫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大中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
  • 出生日期:1949年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甦醒》、《早春》、《天地玄黃》、《高山景行》
個人簡介,年表,榮譽,獲獎,出版著作,收藏捐贈,代表作品圖片,藝術魅力,藝術視角,生門蹊徑,畫虎美學,

個人簡介

多年來,馮先生先後在北京、香港、日本、台灣、新加坡、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大展並獲獎。作品《甦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全集》;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有18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另有數十件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專業機構及收藏家收藏。馮先生在日本、香港以及中國榮寶齋、楊柳青、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已出版多種畫集、畫譜。
馮大中的畫風嚴肅典雅,畫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賦予虎以人文之神韻,並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符號,堪稱"前無古人,後啟來者",被譽為"天下第一虎"。其以山水成名,山水畫境亦雄渾野逸,蒼潤博大,現自家面目。
2010年5月,大型現代建築“山舍——伏虎草堂·馮大中藝術館”揭幕,截止2012年初,該建築已獲包括“WA中國建築獎”在內的五項國內外建築大獎。

年表

馮大中
2013年
《工·在當代 2013第九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孔德杜克中心,馬德里,西班牙;

《江蘇省美術館館藏精品展》,江蘇省美術館,南京;

《梅花賦——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主題作品邀請展》,江蘇省美術館,南京;

《在時代的“現場”——全國寫生美術作品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

《復興之路——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成立34周年特展》,璽美術館,北京;
2012年
當選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

《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北京特邀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開放與共融——中國當代藝術展》,匈牙利國家美術館,布達佩斯,匈牙利;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2廈門全國工筆畫雙年展》(廈門)廈門市美術館,廈門;

《錦繡中華——行進中的新世紀中國美術》,中華藝術宮,上海;
2011年
《傳承——中國經典藝術博鰲亞洲論壇特展》(博鰲)博鰲文化中心,海南;

《第八屆全國工筆畫大展 評審特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慶祝建黨90周年大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國家畫院建院三十周年特展》(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

《慶祝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60周年書畫作品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作品《待月》捐贈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2010年
《高山景行——馮大中藝術巡迴展》(瀋陽)遼寧省美術館,大型現代代建築 山舍——馮大

中藝術館·伏虎草堂開幕
2009年
《高山景行——馮大中藝術巡迴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

《高山景行——馮大中藝術巡迴展》(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南京;

《高山景行——馮大中藝術巡迴展》(上海)上海美術館,上海;

《高山景行——馮大中藝術巡迴展》(濟南)山東省美術館,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展》(法蘭克福) BASIS藝術中心,德國;
2008年
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大型現代建築“山舍——馮大中藝術館·伏虎草堂”在遼寧開工建設
2007年
揭裱舊作《甦醒》進行再次創作
2006年
作品《幽谷之馨》參加“輝煌五十年”作品展,瀋陽,中國

應中國作家協會邀請參加“國際華人滕王閣文會”,南昌,中國
2003年
歷任遼寧省政協第六、七、八、九屆委員後,當選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當選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2年
受中央軍委委託為“八一大樓”作《白虎圖》

應邀赴澳大利亞為“中國藝術展”做評審,悉尼,澳大利亞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告別三峽”寫生

再次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稱號

應邀出席“世界文化節”活動,台灣
2001年
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同時入編《中國百年畫集》

再次被遼寧省委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當選為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0年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 的“中國藝術展”,巴黎,法國

被評為“中國百年百名優秀畫家”

被遼寧省委宣傳部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當選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999年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組織“悉尼中國年藝術展”, 悉尼,澳大利亞
1995年
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1994年
作品《霜暉》獲第三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一等獎
1994年
作品《艷陽》獲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
1993年
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1992年
作品《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五十年》(1942-1992)大型畫集,同年第三次應邀,在日本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1991年
作品《晚霞》獲當代工筆畫學會二屆大展銀獎,先後兩次在日本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1990年
1988年
與范曾、宋雨桂聯袂在香港舉辦“莽神州”畫展
作品《早春》獲當代工筆畫學會首屆大展金叉大獎
1985年
作品《初雪》獲前進中的中國——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1984年
作品《甦醒》(與宋雨桂合作)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

榮譽

獲獎

1994年 《霜暉》,第三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一等獎
1994年 《艷陽》,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
1991年 《晚霞》,當代工筆畫學會二屆大展,獲銀獎
1988年 《早春》,當代工筆畫學會首屆大展,獲金叉大獎
1985年 《初雪》,前進中的中國——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1984年 《甦醒》(與宋雨桂合作),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銀獎

出版著作

山東人民出版社的《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展》、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中國當代名家作品選粹·馮大中》、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高山景行---馮大中甲子藝輯》、天津楊柳青畫社 的《馮大中畫虎新作選》、榮寶齋出版社 的《榮寶齋畫譜二七---宋雨桂馮大中山水》和《榮寶齋畫譜二---馮大中虎》、福建美術出版社 《當代實力派畫家精品系列---馮大中 王者之風 虎》

收藏捐贈

2011年 作品《待月》,捐贈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1987年 作品《驚夢》等十七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4年 作品《甦醒》(與宋雨桂合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代表作品圖片

《七九河開》187x122cm 2013年《七九河開》187x122cm 2013年
《太行墨韻》246x204cm 2013年《太行墨韻》246x204cm 2013年
《關山雨靄》167x167cm 2012年《關山雨靄》167x167cm 2012年
《七九河開》79x75cm 2012年《七九河開》79x75cm 2012年
《青山著意》178x96.5cm 2010年《青山著意》178x96.5cm 2010年
《賞秋》138x68cm 2004年《賞秋》138x68cm 2004年
《野渡》122x247cm  2003年《野渡》122x247cm 2003年
《天地玄黃》192x250cm 2008年《天地玄黃》192x250cm 2008年
《遠矚》140x162cm   1990年《遠矚》140x162cm 1990年
《踏雪覓春》68x55cm  2003年《踏雪覓春》68x55cm 2003年
《曉風殘月》138x68cm 2000年《曉風殘月》138x68cm 2000年
《青松意氣》140x70cm 2010年《青松意氣》140x70cm 2010年
《在水之湄》68x138cm 2007年《在水之湄》68x138cm 2007年
驚夢(合作) 192x320cm  1986年驚夢(合作) 192x320cm 1986年
《童年》192x501cm  2006年《童年》192x501cm 2006年
甦醒 190x486cm 1986年舊作  2008年修改甦醒 190x486cm 1986年舊作 2008年修改
《高山景行》192x503cm 2008年《高山景行》192x503cm 2008年
《萬玉圖》192x502cm 2008年《萬玉圖》192x502cm 2008年
新雨晴嵐》182x182cm 2008年新雨晴嵐》182x182cm 2008年
《幽谷之馨》182x182cm 2008年《幽谷之馨》182x182cm 2008年
《霜林秋水》210x620cm 2008年《霜林秋水》210x620cm 2008年
《亭亭白樺》(合作)141x349cm 1987年《亭亭白樺》(合作)141x349cm 1987年
《長白細雨》125x241cm 1990年《長白細雨》125x241cm 1990年

藝術魅力

藝術視角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約發生於氏族公社時期,它指的是原始人認為本氏族的人和某種特定的物種有著親密的關係而對之加以崇拜和供奉的現象。虎圖騰文化詳實於我國先秦神話地理志《山海經》,並在民族融合中發展、流變,形成特有的虎文化。隨著宗教的發展,有著猛獸和神獸雙重身份的,更是深深地根植於薩滿等宗教的信仰中,並影響到了人們的信仰與生活。以虎為對象的繪畫作品也是比較早的出現在宗教題材中。六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畫家張僧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以繪飾佛寺壁畫為主。張僧繇吸取天竺的沒骨法,使觀者“遠望眼暈如凹凸,就視乃平”,被稱為“張家樣”。唐人著錄中他有《維摩詰像》、《吳王格虎圖》、《橫泉鬥龍圖》等傳世。可惜《吳王格虎圖》今已不存,虎畫風格實難考證。但在南宋以後,隨著文人繪畫的興起,這個題材被逐漸地民間化、世俗化。及至今日,很多藝術家已經不敢觸碰它,怕被貼上庸俗的標籤。馮大中以他的獨特視角及表達方式向世人重新展示了這一古老題材的視覺可能,並以此開拓了動物題材的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生門蹊徑

傳統與創新是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如五代的荊、關、董、巨;元代的黃、王、吳、倪;清代的四僧等等,他們之所以從時代背景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體系,也就是說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因為創新而引領時代。這些先賢的創新在為我們開啟一種全新的觀看方式時,也為我們的創新設定了一座座山峰。每一位試圖創新的藝術家都必須去翻越這些高峰——傳統,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言:“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五代董源說過:“師今人不如師古人,師古人不如師自然,師自然不如師造化”。這句話道出了藝術家創新的不二法門,這裡面的古人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自然可以轉化為寫生,而造化則是對萬事萬物的根本理解,或者說是萬事萬物的運轉之理。其實,這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生相長的,不能截然分開。首先說傳統,他是前人在觀察自然體悟造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視覺形象,那么,這個視覺形象體系就蘊涵著自然規律以及造化之理。如果我們足夠的聰慧和敏感,在學習傳統的過程中就可對自然及造化進行參悟。自然的運轉無處不體現著造化的奧妙,我們對造化的認識一定是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進行抽象總結的。可以說,在我們的創新之路上,傳統與自然是我們的具體切入點,而其高標則是通過這二者去理解造化。

畫虎美學

他筆下的虎繼承前人又超越前人,自創一格,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綜合創新的寶貴經驗。
藝術創新是時代的審美要求,是一個民族富有活力和創造精神的表征。馮大中在以為題材的創作中,表現出藝術創造的智慧和膽識,取得了令人羨慕的藝術成就。
中國有崇尚虎的文化傳統。我姑且稱之為“虎文化”。虎文化有豐厚、深遠的積澱,滲透到審美與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虎踞龍盤”,這些詞語不僅象徵著生氣與活力,非凡的風範與氣度,還表征著一種巨觀氣象。
歷代畫虎、欣賞虎,成為一種習尚。在藝術創作中有人把深厚的傳統當作歷史的包袱,甩掉為快,所以要“反傳統”。馮大中不是拋棄而是深深紮根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作透徹的研究與分析,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馮大中作為時代的畫手,首先要突破傳統畫虎的套式,進行新的美學思考。他從環境生態美學角度,從中華文化的積澱中,更從對虎的深入觀察中,開拓新題材,提煉新主題,創造新技法。他筆下的虎充盈著勇武雄強之變,蕩漾著母子親情、天倫之樂,甚至離情別緒,他常採用擬人化的方法,借虎言志、抒懷。他的這種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創作,強化、豐富了虎畫的意蘊與精神內涵,開一代新風。
《月滿青山》堪稱傑作。畫家從環境生態美學的審美視角結構畫面,創造出未被污染的一片淨土。皓月當空,大壑蒼茫,瀑布化作奔騰跳躍的溪流,一對虎情侶暢飲清泉。藉以謳歌大自然的生命與永恆。因為太多的“世外桃源”被野蠻的摧毀了。在馮大中的一系列作品中,內涵著呼喚保衛地球家園、珍惜生態環境的強烈意識。
畫家在《搖籃》中題道:“搖籃乃母愛以縷縷情思所編織,內中蓄滿了無私與聖潔、溫馨與甘美、祈盼與祝福。”特別是小虎以媽媽的前臂為枕,後腳丫在睡夢中還頑皮地蹬著慈母的嘴巴。表現出畫家對生活觀察的精微。
畫虎,動態神情的微妙難以捕捉,虎的性靈與情趣尤難傳達。馮大中的成功,基於他對生活的深入體察與揣度。《夏夢》中三虎睡態各異,或酣睡如醉,或睡眼惺忪猶在夢中。畫家在描繪中注入美麗的夢幻,夢得溫馨爛漫。一切意味情趣全由微妙的藝術處理中得之。繪畫的生動神韻、情味是繪畫的生命,馮大中以他的神來之筆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了成功的藝術傳達。而這些傳達是以紮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新創造的技法語言為依託的。馮大中筆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皮毛彪炳斑爛,連毛色的光澤感也表現出來了。他的藝術巧奪造化之功,古今無出其右者。
馮大中以虎蜚聲畫壇,其實他的山水畫亦相當出色。其山水畫的特點是注重整體效果,追求畫境的單純與幽深。他長於刪撥大要、剪卻雜蕪,用全力去把握畫面的整體氛圍、情調、氣象。他把造境放在首位。
在他的筆下,大野蒼茫之境,長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曉霧之境,蘆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長,動人情思。
正因為他山水畫的功力深厚,善於創造畫境,他才能“放虎歸山”,把虎置於他創造的特定情調氛圍之中,使虎與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不盡的藝術感染力量。開創了工筆虎嶄新的技法:盡精刻微的筆法如同絲繡發編,“絲毛”不落筆痕。
大中的工筆虎有獨特的繪畫語言,盡精刻微的筆法如同絲繡發編。工筆畫畫得精細易,畫出學識難。大中的工筆畫畫得輕鬆,輕鬆中顯露出畫家深厚的學養,看上去細而不膩,工而不匠。大中駕馭整體畫面的能力極強,畫出了工筆畫難有的氣勢。不少美術工作者,對大中的工筆虎的“絲毛“不落筆痕,百看不解,甚至想掀起畫軸,從背後瞧瞧那絨嘟嘟的虎毛是怎樣從紙上長出來的。大中的工筆虎,是以破鋒筆細絲而成,那柔韌蓬鬆的毛絨和美麗的斑紋,系留白所致,未施一點兒白粉,妙自天成。故能使整個畫幅,在磅礴里顯示出一種特有厚味、高趣、雅情。馮大中筆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皮毛彪炳斑斕,連毛色的光澤感也表現出來了。
他極盡繪畫的精微,這恰如他把虎含蓄化那樣,並不以劍拔弩張的線條和縱肆潑放的墨色取勝,而以盡精刻微的筆法與月色朦朧般的諧和性表現見長,以至於從不妄下每道筆痕,他把工筆畫之工推向了極致,但感覺上卻很超逸輕鬆,令人嘆為觀止。他並不像民間藝術人那樣把虎的色彩強化,而是把色彩淡化、雅化。他很少畫激烈運動中的虎,而是把虎靜化、柔化,在靜態的造型上和形體的轉折中內涵著力。在威猛與柔靜之間,在整體氣勢與精謹表現之間體現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他把造境放在首位。在他的筆下,大野蒼茫之境,長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曉霧之境,蘆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長,動人情思。正因為他山水畫的功力深厚,善於創造畫境,他才能“放虎歸山”,把虎置於他創造的特定情調氛圍中,使虎與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不盡的藝術感染力量。戀虎情緣——對虎這種動物的情感;如何開始畫虎;形成自己風格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