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中衡

湖北省宜昌人。1921年出生,1945年畢業於武昌藝專,師承著名旅歐畫家唐一禾馮法祀等,其藝術生涯始於30年代,承續了老一輩藝術家留學西歐的西方古典繪畫傳統,又揉合了中華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學思想,最終建構起自己獨特的油畫、水彩世界,學生時代便有作品參加同盟國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世界反法西斯畫展”和和當時的全國美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中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人物信息,生平,解放後歷任,主要作品,代表作品,出版,作品評價,成就,作品收藏感言,

人物信息

馮中衡 (1921~2002 )
湖北省宜昌人。1921年出生,1945年畢業於武昌藝專,師承著名旅歐畫家唐一禾馮法祀等,其藝術生涯始於30年代,承續了老一輩藝術家留學西歐的西方古典繪畫傳統,又揉合了中華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美學思想,最終建構起自己獨特的油畫、水彩世界,學生時代便有作品參加同盟國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世界反法西斯畫展”和和當時的全國美展。解放後又創作了大批反映祖國山河及長江三峽火熱生活的優秀作品。並作為湖北省美協籌委,為省美協的建立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是湖北美術的先驅者之一,在油畫、水彩畫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因其三峽油畫,水彩畫開先河之功而被美術界譽為“畫壇縴夫”。因而成為新中國美術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湖北省以及宜昌市美術事業奠基者和領導人,畢生從事美術事業,成就卓著,蜚聲海內外。
馮中衡
中文名:馮中衡 國籍:中國 出生地:湖北省宜昌猇亭 出生日期:1921年 逝世日期:2002年
職業:畫家,收藏家 畢業院校:武昌藝專 主要成就《馮中衡水彩》、《三峽水彩畫集》、《馮中衡三峽水彩畫》、《馮中衡三峽油畫集》等 代表作品:《宜昌港》、《長江萬里圖》、《洶湧澎湃》等

生平

馮中衡一生入川數百次畫三峽,並週遊名山大川,畫遍祖國山河,其性格曠達豪放,是我國是很有影響的畫家,他的油畫色彩老辣、筆觸豪放,水彩畫則兼收並蓄,運用中西結合技法,敢於大膽的技巧創新,為我國水彩畫史革新代表人物之一。馮中衡一生最為突出的成就就是畫三峽,點畫勾斫寫實與潑彩寫意並用,用筆強悍老辣,善用各種技法色彩表現名山大川和自己的故鄉三峽,畫長江三峽過程中表現出其雄強個性而在畫壇獨樹一幟。深得我國大家吳冠中、吳作人、李劍晨、顏文梁馮法祀先生讚賞和推崇。在湖北,張肇銘王霞宙張振鐸周韶華、馮中衡、鄧少峰劉依聞唐小禾武石邵聲朗等等為代表的美術界人士為湖北美術的創新發展嘔心瀝血,艱苦奮鬥,在中國美術界取得了令世人囑目的成績。並與武昌藝專校友湯文選、揚立光、劉國樞劉一層等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後歷任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籌備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歷屆理事、中國水彩畫協會理事、湖北省美協水彩畫藝委員會顧問、湖北省壁畫藝委會顧問、湖北省宜昌市群藝館美術部主任、研究館員、宜昌市文聯主席、宜昌市美協主席、名譽主席。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

《武漢長江大橋在興建中》、《宜昌港》、《川江航運》為省博物館收藏,有的作品被長江文藝出版社印刷成宣傳畫出版;80年代創作的《黃金水道》被北京美術館收藏,《夔門》被香港美術館畫廊收藏,《夜泊>>參加中國水彩大展被美國紐約美術館收藏,《背山》參加台灣海峽兩岸水彩大展被收藏,有多件作品被全國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檔案館、畫廊所收藏。
其代表作名揚四海,現大多被海內外機構和個人所收購收藏,其名作有《縴夫》、《三峽.系列》、《三峽勘探》、《三峽鑽探.又名.峽江航運》、《重慶一九五七》、《《鄂西風光》、《昭君故里》、《《宜昌港組畫》、《重慶一九五七》、《雲斷巫峽》、《《蜀道難》、《雄關》、《峽江暮色》、《大江東去》、《搏鬥》、《洶湧澎湃》、《神龍架》、《神龍架運木》、《萬里長江尋源圖》、《上游》、《伐木場上》、《朝辭白帝》、《神女無恙》、《闖灘》、《龍魂》、《古樹》、《紅岩村》、《中堡島》、《《三峽古蹟》、《建設中的三峽大壩》等,1995年創作的《凌宵》作品參加中國水彩大展獲銀獎。其作品參加海內外各種畫展獲獎次數和所獲獎項不勝枚舉。其水彩畫,油畫在國內的香港、台灣、武漢、南京、上海辦個展並多次參加中國水彩大展,而且遠涉重洋,在英國、美國、科威特、菲律賓、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交流和展出,引起海內外各界名流的廣泛關注。
70年代馮中衡在鬼門關長江中礁石上寫生70年代馮中衡在鬼門關長江中礁石上寫生

代表作品

中國美術院等國內外美術機構及個人收藏,有數百件藝術作品先後被英國、美國、德國、台灣、香港機構、上海、武漢、杭州、南京等畫廊拍賣公司收藏,其作品載入《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當代水彩畫藝術》、《第三屆全國水彩畫、粉畫展覽作品集》等多部大型畫冊,藝術成就及作品載入1999年版、2009年版《中國水彩畫史》成為中國水彩畫史上的'革新和現代形態的形成時期'中國水彩畫的代表人物。(見2009年版《中國水彩畫史》第176頁177頁212頁213頁220頁至222頁)。《中國水彩畫史》已經成為高校專業課首選教材以及高等美術院校水彩專業班和研究生的史論教材。
馮中衡50年代重要作品之一〈〈宜昌港〉〉馮中衡50年代重要作品之一〈〈宜昌港〉〉

出版

有《馮中衡水彩》、《三峽水彩畫集》、《馮中衡三峽水彩畫》、《馮中衡三峽油畫集》。

作品評價

已故油畫家馮中衡是宜昌水彩、油畫第一人,因其三峽水彩、油畫開先河之功而被美術界譽為“畫壇縴夫”。讀馮中衡三峽水彩、油畫,讓我想起晚年的塞尚和他家鄉的聖維克多山,美國自然寫實畫家懷斯以家鄉為母題的作品,俄羅斯畫家筆下的伏爾加河、雪山和白樺林。馮中衡三峽水彩、油畫具有宏大、深遠、渾厚、凝重、峻茂、飄逸的藝術風格,堪稱形神並茂、詩意盎然的佳作。無論是峽谷絕壁、急流孤舟、江灣斷崖,還是渡口碼頭、湖口煙霧、瀑布古樹,甚至山間小橋、林中漫步、春光秋色之類小景,他都能得心應手,超凡脫俗,從作品中折射出畫家本人的閃爍的慧心和燃燒的激情。他以一顆終生致力於表現三峽的畫魂,上下求索,尋覓三峽的詩魂。兩顆魂碰撞出火花,我們於是看到了他遠去的背影。那是三峽中一座真實、質樸的岩石。
油畫《三峽古蹟·張飛廟》油畫《三峽古蹟·張飛廟》
紙本水彩《神女峰》紙本水彩《神女峰》
這樣評說過高嗎?不,對馮中衡三峽水彩、油畫怎么評說都不過分。中央美院理論系主任金維諾說:“馮中衡的畫,早期表現川江的景色就富有特色,後來又進一步吸收中國水墨特點,更加放開。”前湖北美院院長楊立光說:“他不同於一般的寫生畫家,他的作品,一方面追求形象的客觀性、準確性、具體性,另一方面又不局限僅僅反映自然,而是融入自己對三峽的自然景色的感受。”敦煌藝術中心負責人洪平濤說:“三峽風景在其寫生之外,另有一種出塵的畫境。”馮中衡三峽水彩、油畫不僅引起各界名流關注,而且遠涉重洋,在倫敦、美國、科威特、菲律賓等地展出,還在國內的香港、台灣、武漢、南京、上海辦個展並多次參加中國水彩大展,其作品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從而使更多人由此認識並進入藝術的三峽。
油畫《三峽·夔門》油畫《三峽·夔門》
在探討三峽風景時,我們強調三峽的壯美不同於江南的優美,主要是突出三峽的精神。但這並不排斥三峽風景的多變性、多樣性和豐富性,提倡畫家以多角度、多層次、多種手法、全方位地去描繪三峽的萬種風情。凝重與飄逸,空靈與深厚,變幻與寧靜,都是三峽風景題中應有之義。馮中衡於此把握適度,多姿多彩的三峽風景讓人賞心悅目。他幾乎走遍三峽所有峽谷。他的峽谷浸透了他自己對三峽自然景觀升華後的感受和成色飽滿的鄉情。
油畫《三峽古蹟·白帝城》油畫《三峽古蹟·白帝城》
《峽谷》無疑是巫峽寫真。峽江浩蕩,船隻來往,神女峰雲霧飄渺。聳拔的峭壁和漸去的群峰既顯現布紋特質,又在向光處突出岩層的肌理效果,堅實而有意趣。占畫面主導地位的神女峰群山,國畫意味濃郁,仿佛是水墨渲染而成,蒼莽之山,浮游之雲,緊實之山脊,亭亭之神女,吸取了中國畫的水墨韻味,因而油彩轉換為水墨的灑脫、空靈、明快、飛柔。像這樣在表現手法上融合西畫和國畫展示三峽特性的作品,正是馮中衡獨具一幟的藝術語言和風格。《峽谷》的山、水、樹,《兵書劍峽》的岩、路、船,《急流》的千堆雪浪,《渡口》的山上人家等等,充分表達了畫家的感情,作品大氣而均衡。誠如楊立光先生所說:他的畫有虛有實、有淡有濃。“虛到水天一色,實到岩石理紋清晰可辨;淡到意趣盎然,濃到形神並茂。”馮中衡將全身心傾注在自己的畫幅中。
水彩《上游》(見“中國美術史”水彩卷)水彩《上游》(見“中國美術史”水彩卷)
如今,斯人遠去,但畫魂是不會飄逝的。馮中衡對家鄉的拳拳之忱和他的極見心血與才華的三峽水彩、油畫,必能在當下畫壇的浮躁中喚起清醒而又深遠的反思。

成就

畫壇縴夫 技貫中西 名垂畫史
馮中衡青年時期畫風時而細緻,時而豪放,色彩明亮,多用水彩表現凝重的三峽,難度可想而知;晚年的三峽則筆勢豪放,一生奔波於峽谷乃至神龍架或川東鄂西長江流域的大地,用油畫在紙板在畫布上表現原始狀態下的三峽,畫面從四川省到漢江的廣茂土地上縱橫捭闔而富於變化表現百里三峽的壯麗場面。他不管是油畫水彩均用色大膽,色調極其變化、且微妙而準確,其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手法精確和老辣震動中國畫壇。
馮中衡與吳冠中及夫人朱碧琴在三峽合影馮中衡與吳冠中及夫人朱碧琴在三峽合影
他的筆觸熱情豪放,用油畫表現三峽流暢自如,如行雲流水,不拘陳規,他的畫有一種出塵的美,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他的作品,只能說,"他的三峽畫作怎么形容都不過份";畫面壯觀而又細膩,中西結合,吸引了國內大師來三峽賞評他的三峽之美作,用油畫水彩表現的三峽,賦予了三峽之生命和活力,他的三峽作品雄渾、壯麗,靈秀之美,因開三峽油畫之先河,被稱為畫壇縴夫。
馮中衡28歲時繪製毛澤東巨幅畫像(1949年)馮中衡28歲時繪製毛澤東巨幅畫像(1949年)
馮中衡先生早期油畫珍藏展共10餘幅作品在上海敦煌藝術中心舉行,著名美術評論家洪平濤撰文作序,一九八八年,坐船行過長江時,遙望兩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矗立在巨大林木間的古廟,廟前白牆上書法體的大字:"江上風清"映在風動的葉影間。原來這是紀念張飛而建的有名古蹟,遙望這位三國時壯懷悲愴的人物,當英雄隨著夕陽沉埋於大江滾滾的波浪之後,留下的只有永恆的"江上風情"。
家園一直是畫家永遠不倦的題材,從北宋范寬的太華山至近代黃山畫派,他們的創作都與其生活的環境脫不了關係。西方如中晚年的塞尚與其家鄉的聖維克多山。美國自然寫實畫家懷斯更是一生以家鄉為其創作的源頭。
油畫《三峽雄姿》油畫《三峽雄姿》
當二十世紀初的西潮東漸,西洋美術尤其是油畫,在上海,因有一些留學歐、日歸來的第一代油畫家的推動,漸成風氣,相對的同源於長江流域的武漢、四川等地因處內陸,一直到一九三四年,留法歸來的唐一禾任教武昌藝專,始直接間造就出揚立光、劉一層李青萍劉國樞及台灣的郭道正等各具才情的油畫家。有了這些前輩們的傳承教育之下,或許因內地純樸的民風,單純而能專注的學習環境加上山川靈氣,而才人輩出,使得近二十年湖北、四川、美院為主的藝術家,如羅中立何多苓石沖冷軍等在中國的美術界,光環璀璨,各領風騷與他們前輩同鄉張大千常玉等相互輝映。
油畫《在中堡島遠眺》油畫《在中堡島遠眺》
相對於名揚四海的風流人物馮中衡卻選擇了留在家鄉從事美術教育,同時以三峽為其一生創作的母體,從馮先生一篇自述里,"他談到因年輕時坐船經過三峽,為其山川神奇,心馳神往,而放棄在外面世界發展用,一生來守侯、歌詠,叫人感動。在三峽的洪流里大多數人都只是過客,馮先生在此家鄉是幸福的。在數幾十年歲月里,他用生命去留下江峽的魂魄,在他畫筆下,大江浩浩,或一個河灣、一處荒江、斷崖、半壁蒼苔、崖邊急流的孤舟、在迷霧未褪盡的朝霧裡油彩竟有如水墨的空靈。三峽風景在其寫生之外另有一種出塵的畫境。
一九九二年大陸通過爭論四十年的長江水庫工程計畫定案,於一九九七年大壩成功的完成截江合流,當二OO九年水庫竣成,三峽水位升高一七五公尺。此後"高峽出平湖,截斷巫山雲,山河更改歷史沉埋。在歷史的因緣里,馮中衡之前沒有人用色彩來全面性描繪紀錄三峽,之後也沒有人有此機會。他給我們留下三峽歷史的美好身姿,山川煙雲的變幻,長河的昏晨,蒼潤的林木,畫家心目中的家鄉宛如一片雨洗過的江山"。

作品收藏感言

楓葉紅了的時候,也就是從2006年金秋我開始關注馮中衡先生的。記得八十年代中後期馮中衡先生常和我的老師劉國樞先生往來,劉國樞先生也是馮中衡先生最好的朋友之一,使我在四川美院認識了馮先生,一開始我就被馮中衡先生的油畫,水彩畫所深深吸引,特別是馮先生的三峽水彩畫更令我神往。 在馮中衡先生駕鶴西去後,爾後我有機會旅遊台灣,我在台北購到一本由馮法祀先生為他的大弟子馮中衡先生題字由台灣敦煌藝術中心出版的《馮中衡油畫集》,回到國內又先後購到由吳作人夫人著名水彩畫家蕭淑芳題字的《馮中衡水彩畫冊》和八十年代的馮中衡水彩畫的一些單頁畫印刷品。
50年代水彩《重慶一九五七》50年代水彩《重慶一九五七》
爾後又拜讀了中央美院著名美術評論家金維諾,著名學者洪平濤等先生的文章以及後來湖北作家甘茂華先生髮表的文章《遠去的畫魂》一文,同時我在某證券報理財欄目上讀到一篇介紹中國水彩畫投資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興趣。之後我做了一些功課,了解到中國近年的水彩畫藝術品及市場價格已被國內外收藏家發掘和認可。
其中,不少享譽全國的海派名家如林風眠吳作人蕭淑芳、王師子、張充仁陳秋草陶冷月謝之光沈紹倫李詠森哈定李超士、陳秋草、李劍晨等無疑是其中的主流。值得一說的是,吳冠中、馮中衡、杭時鳴、金立德羅宗海徐芒耀陳培榮等名家的作品,不僅藝術語言精純,而且個人風格面貌也十分清晰,他們的作品相信會有極大的升值空間。
紙本水彩《昭君故里遺址》紙本水彩《昭君故里遺址》
作為一種“舶來藝術品”,中國名家水彩畫在書畫市場中的價格遠沒有達到油畫和國畫的水平。但拍賣市場終究還是公平的,當國畫市場經過前幾年的炒作進入調整期,油畫市場因“爆炒”而扶搖直上的時候,近年來,我國名家水彩畫拍賣最高紀錄是徐悲鴻的水彩絹本《群馬》,在北京翰海2006秋季拍賣會上,成交價為561萬元人民幣。《群馬》是徐悲鴻在日本留學期間的重要代表作品。作品描繪了馬群健壯活躍和原野的勃勃生機,場面宏大,在馬匹的刻畫上顯示出了徐悲鴻的“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的理念。吳冠中的水彩畫《蘇州園林》成交價為159.5萬元。
2007年初,深圳華奇也舉辦了一場中國當代水彩名家精品邀請展暨專場拍賣會,與馮中衡同列於中國水彩畫史上的革新派代表人物著名畫家關維興的水彩作品《衛星從這裡升起》以45萬人民幣的高價刷新了國內當代水彩畫拍賣的新紀錄,這只是當時國內當代水彩畫拍賣的新起點,此次拍賣掀起中國水彩畫拍賣收藏的一個小高潮。實際上在西方,水彩畫被譽為“輕音樂”、“畫中女王”,受到市場的極度推崇。2007年5月,法國印象派畫家塞尚晚期一幅水彩畫作在紐約蘇富比拍賣,以2550多萬美元的天價落槌賣出,而英國畫家透納創作於1842年的作品《藍色里吉山:盧賽恩湖日出》拍前估價200萬英鎊,最後則以近600萬英鎊的高價落槌。
中國水彩畫是一門大有作為並能推向國際藝壇而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的畫種。因為,中國水彩畫作為繪畫領域最重要創作形式之一,兼具很強的國際性和歷史性,是當代美術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類種。因此,隨著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日趨完善,水彩畫的價值也逐漸被市場發現和接受,成為繼油畫後的新寵。名家水彩畫板塊成為藏市最大的“黑馬”。之後吳冠中、肖淑芳、關維興黃鐵山、馮中衡的作品在國內價格強勁上揚,水彩畫收藏風起雲湧。至2009年中國水彩畫價格開始扶搖而上,在06至07年投資的水彩畫到09年更是翻了數番,但當前仍然是中國水彩畫的底部,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原始股",它有著廣闊的投資前景。
這個強勁的勢頭裡就有水彩畫的一方蔚藍天空。因為只要我們善用智慧,從整個藝術品的市場來看,水彩畫的歷史地位以及其在整個藝術歷史發展鏈條上的文物學價值將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成當代藝術的楚翹,加之目前整體的低價位,任何一個能夠冷峻思考中國當下精神生活的藝術品投資人都會慎重思考,沒有人願意錯過水彩畫的收藏的百年難遇的機遇,因為我們都為水彩畫藝術形式的影響力和空間張力所嚮往和感動。"
馮中衡他們多為中國水彩畫“學院派”風格的典型,既有歐洲純正的水彩畫技藝,又融和了蘇聯學院派水彩畫的堅實造型,其影響力至今仍綿延不絕,他們作品的市場價格甚至超過了他們前蘇聯老師的作品價格。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上揚,作為湖北省美協籌委、湖北省美協歷屆理事、中國水彩畫協會理事、湖北省美協水彩畫藝委員會顧問、研究館員、宜昌市文聯副主席、宜昌市美協主席、名譽主席。已故"湖北省文化名人"馮中衡先生的優秀作品正迅速恢復它們應有的地位,如今馮先生離去,他的每件寫生與作品都成為孤品。價格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上升。
於是,我得出了如下簡單的收藏邏輯:在武昌藝專讀書獲得很大成就、在解放後取得巨大成就而今天那些仍默默無聞的馮中衡這位傑出的人民藝術家是值得關注與收藏的低價“藍籌股”。更重要的是,我在念大學的時候就對西方水彩畫,古典油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嚮往。
我至今仍記得我收藏的第一幅馮中衡的作品《三峽》,實際上那是2007年春天。後一些年為了積累更多的水彩畫知識,我訂閱了數種美術雜誌,並打電話到北京,上海把一些2005年,2006年的一些合訂本及2007年至2008年已出版的一些水彩畫研究書籍全部買齊,進行惡補。我也跑到新華書店購買了諸如《西方現代藝術批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水彩畫技法》等書籍日常生活中的閱讀佳品。
大方向確認後,我迅速“建倉”。我從重慶出發到武漢,江浙上海一帶,藉此機會我收藏了一些馮中衡水彩畫,油畫遺作。目前,我收藏了約20餘幅馮中衡先生水彩畫,油畫遺作,全部為馮中衡先生的真跡,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二000年。如今,我在渝、川的家裡掛滿了這些原創的水彩畫油畫作品,並能隨季節變化而更換應景的作品。每當工作、勞累之餘,手捧一杯香茗或咖啡,靜靜地坐在它們面前欣賞,那種寧靜、隔世和美的感覺,真是文字難以形容的。
過去幾年的收藏經歷,使我相信這樣一種觀點,即購買藝術品,最重要的原則是了解畫家,真心喜歡。藝術品雖然有投資潛力,但是比藝術品更易懂、更易計算、更易加減碼的投資渠道太多了,純粹出於投資目的,實在沒有必要進來攪局。我喜歡原始的三峽,更喜歡不靠吹捧炒作的馮先生這樣的實力派畫家的藝術品,因為喜愛而購買的藝術品,即使沒有漲價也同樣令人賞心悅目。藝術愛好者與逝去的畫魂在藝術上得到的安慰和對話,是不能量化的。今年,三峽火紅的楓葉滿山遍野,我心馳神往。(川由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