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驥(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理事)

馬驥,農業機械專家。畢生致力於農業機械的研究製造。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台大型牽引式聯合收割機。採用“莖桿不進入滾筒”原理研製出半餵入式聯合收割機“高產1號”,開創了水稻聯合收割的新路。成功研製了“北京-185立式割台間作小麥收割機”,在國內和亞太地區農機網重點推廣。為中國發展農業機械技術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驥
  • 出生地河南省安陽市馬家壘村
  •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
  • 職業:農業機械專家
人物簡介,人物簡歷,人物經歷,人物貢獻,人物評價,主要論著,

人物簡介

馬驥,農業機械專家。畢生致力於農業機械的研究製造。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台大型牽引式聯合收割機。採用“莖桿不進入滾筒”原理研製出半餵入式聯合收割機“高產1號”,開創了水稻聯合收割的新路。成功研製了“北京-185立式割台間作小麥收割機”,在國內和亞太地區農機網重點推廣。為中國發展農業機械技術作出了貢獻。
馬驥馬驥

人物簡歷

1917年10月 出生於河南省安陽市馬家壘村。
1943年 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畢業。
1946年 美國密執安大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1947年 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獲農業工程碩士學位。
1947-1949年 美國萬國農機公司、費城埃倫農機公司工程師。
1949-1954年 北京華北農業機械總廠工程師、主任設計師
1955-1992年 一機部農機研究所、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室主任、所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歷任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人物經歷

馬驥1917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安陽市馬家壘村,祖父是前清秀才,後來信奉基督教,當了牧師。父親於齊魯大學畢業後,終生執教。馬驥家教甚嚴,自幼勤奮讀書,又因受基督教教規的約束,從不吸菸喝酒,家中還規定不準看戲和看電影。他在大學畢業前,從未進過電影院。馬驥少年時有一段時間住在農村,參加過農業勞動,深切了解中國農民體力勞動的辛苦勞累,這對他後來在美國改學農業機械有直接影響。
馬驥在中學時期,對農業有興趣,曾想將來當農藝師。他把從外籍教師那裡得到的各種品種的桃、梨、蘋果、葡萄等果樹嫁接到他農村家裡,搞了一個果園,後來馬家壘村很多農戶也都學他種了果樹。馬驥在青年時,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崇拜愛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學家,也喜歡宗教領袖艾迪托爾斯泰的人生哲學,使他常常思考入生的意義和價值,懂得人生活在世上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個人。
馬驥高中畢業時,正值“七·七”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不久安陽淪陷,馬驥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跟隨叔父南遷到武漢。1938年又轉移到重慶,才有機會上大學。他先考入四川三台東北大學,第二年又轉學到樂山武漢大學,攻讀機械系,當時對內燃機、汽車很感興趣。1940年大學三年級暑假實習,他選擇去貴陽萬國紅十字會汽車修理廠。在那裡實習不到一個月,在汽車兵團工作的同學告訴他:“輜汽一團要到緬甸接收美國新車,需要一個懂英文能給駕駛兵翻譯新車說明書的人,如果你願意跑一趟,我可以介紹你去。”馬驥為了增進見識和為好奇心所驅使,遂答應進入輜汽一團。不久便啟程踏上抗戰後方唯一通往國外的大動脈滇緬公路。他不但看到了祖國西南地區大好河山,也親身體驗了一些不平凡的經歷,使他了解到在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社會上種種黑暗和腐敗現象。有權有勢的人都在發國難財,駕駛兵“拉黃魚”(即中途載人要錢)帶私貨,官兵合夥分贓,倚仗“軍車”欺壓華僑和私商的運輸車隊等,使他感到厭煩和惱恨。回到貴陽後,他決定放棄此工作,以繼續讀書為理由,請假離開了兵團大修廠,回到學校。
馬驥在大學就對研究開發工作發生濃厚興趣。他曾利用課餘時間,搞過不少創造,如四川樂山(當時武漢大學所在地)附近鹽井中出少量石油。當地鹽工不知有什麼用途,都丟棄了。他發現此事後便和化學系的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小煉油設備,提煉出煤油和蠟,在市面上出售(當時抗日戰爭時期內地煤油很缺)。他們還製做雷管出售給四川公路局。馬驥並利用舊微型電機改制成手搖電筒;將直形計算尺改成圓柱形計算尺,使用更為方便。
武漢大學校風比其他大學好一些,學生中進步勢力較強,馬驥當時雖然不大關心政治,但他因憎恨國民黨貪污腐化,除與一些信教的同學來往外,還接觸一些進步思想的同學,使他對皖南事變真相、延安革命熱潮等有所了解,感到共產黨是中國的希望。
抗戰時大學生的生活比較艱苦,晚上坐在床上在菜油燈下做作業,夜裡還經常起來跑警報,躲避日本飛機轟炸。有一次白天日本飛機來轟炸樂山,馬驥和同學一起跑到城外山坡上,一枚炸彈落在他們身旁,和他在一起的最好的兩位同學,一人被炸死,一人受重傷。
1943年馬驥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獲武漢大學機械系學士學位。為了學習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以便為國家多做貢獻,他決心出國深造。1944年底終於達到他的願望,被選為河南省資助的十位出國留學生之一(抗戰時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設在重慶)。馬驥到美國後,進入密執安大學,繼續攻讀汽車工程,並常到底特律福特、通用汽車公司工廠去參觀。
馬驥在美國生活一年後,思想上產生了兩個變化:一是發現美國雖然和中國是盟友,共同與日本作戰,但由於國民黨政府腐敗,懦弱無能,喪失了大半箇中國土地,美國人從內心裡看不起中國人。在白人社會裡,中國人被視為有色人種,低人一等,受人歧視。有民族自尊感的馬驥,精神上壓力很大,他感到必須把祖國建設得國富民強,才能提高在國際上的地位,才能受人尊重,否則,在國外無立足之地。二是他因有機會住在一個美國農民家中,看到美國農民種地使用各種機器,很少用手工作業,不像中國農民那樣辛苦勞累。因此給他啟發,中國窮,主要是農業落後,要改變祖國廣大農村落後面貌,非實現農業機械化不可,出於對祖國的熱愛和民族自尊心,他決心放棄原來的汽車專業,申請獎學金,攻讀農業工程,這是他一生中重大轉折點。
1946年馬驥在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以後,向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申請獎學金,並說明申請學習農業工程的原因。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十分讚賞他對改變中國農業落後面貌的觀點,並根據他在校優異成績頒發給他一項兩年優厚獎學金。該獎學金規定,可到設有農業工程系的大學學習一年,然後還可自選工廠實習一年。他到依阿華州立大學攻讀農業工程,他的碩士論文研究題目是將小型拖拉機齒輪傳動改為液壓驅動、簡化拖拉機結構(當時靜液壓傳動技術剛開始套用),1947年馬驥獲第二個碩士學位——農業工程碩士學位。
1947年夏,他離開學校進入萬國農機公司實習,使他有機會學習到農機生產廠的先進生產工藝及設備(有的廠是二次大戰後由軍工廠改建的)。在這期間,他蒐集了犁鏵、收割機刀片、步犁、16 馬力拖拉機發動機、5馬力手扶拖拉機等產品圖紙及生產工藝資料,後來都帶回國,交給重工業部技術處,在中國設計和生產農機具中發揮了作用。
1948年夏,獎學金計畫結束,馬驥將兩年來對農業機械與工廠實習學習心得,以及對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和意見,寫了一個詳細的報告,上交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並會見了獎學金頒發人伊頓教授(Prof.Eaton),向他致謝,感謝他對中國的支持(伊頓教授在抗日戰爭前曾在唐山工學院任機械設計教授,對中國情況比較了解),他高度評價了馬驥的報告。
1948年國內解放戰爭還在進行,因暫時不能回國,馬驥到費城一家農機公司工作。不久,該公司又來了一位中國人陳立,兩人見面後談得相當融洽,都對中國解放後將在共產黨領導下建設一個新中國表示極大的興趣。兩人商議在適當的時候一起回國。從此,他們住在一起,經常討論國內解放戰爭的情況。他們又結識了費城大學一些中國同學中的進步積極分子,共同組織成立了“美中科協費城區會”,馬驥被推選為副會長。他們印刷宣傳品,舉辦圖片、電影活動,宣傳解放區中國人民新氣象。1949年6月,美中科協在匹茲堡召開了全美大會,馬驥和陳立參加了大會。會議開得十分熱烈,每個人都從會中得到鼓勵,增強了回國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和決心。
正在此時,馬驥從紐約華僑日報上看到北京剛解放不久,人民政府便把東郊九龍山一所國民黨的兵工修械所改為華北農業機械總廠,生產水泵和噴霧器的訊息。他感到異常興奮,認為回國為祖國服務做貢獻的時候已經來到。於是他和陳立秘密策劃立即回國,毅然拋棄了美國優越生活和工作,衝破了美國當局種種阻撓,一同於1949年9月回到祖國北京。

人物貢獻

馬驥回國後,在北京華北農業機械總廠任工程師,從事農機具設計研究工作,參加了多項創新項目的研製。1954年馬驥擔任中國第一台大型牽引式聯合收割機(GT-4.9)的設計、測繪、試製、試驗的主任設計師。該機於1955年通過國家鑑定生產,成為中國國營農場主要收穫機械技術裝備。該聯合收割機生產達25年之久,總產量超過一萬台。
馬驥認為一個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脫離不開該國的農業耕作制度、農村經濟現狀和工業製造水平的制約。國外大型農機具只能作為參考,中國要走符合該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道路。農機工作者要有志氣改進和創造新型機具,使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以符合農民要求。馬驥於1957年開始研究採用“莖桿不進入滾筒”原理,設計聯合收割機(後被稱為半餵入式聯合收割機)。由於莖桿不進入滾筒可大大減輕滾筒工作負載,使之能適應高產作物的收穫要求;並保持了莖桿的完整,可用於農村編織副業原材料,因而較適宜於中國農村條件。當年第一代樣機“高產1號”問世,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莖桿不進入滾筒”原理設計的聯合收割機。1958年第二代改進樣機“高產2號”在海南島進行了收割水稻試驗後,送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參加展出。這一原理試驗成功,為研製水稻半餵入聯合收割開創了一條道路。
精密播種是一項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一些工業化國家已廣泛採用,它具有能節約大量種子(特別對節約雜交優良種子意義重大),減少或免除人工間苗,有利於幼苗生長,能增產等優點。當時國外採用的精密方格點播,機具結構複雜,加以水平圓盤式排種器播種精確度不高,有斷苗現象。為此,要發展精密播種新技術,需要將方格穴播改為單粒點播,並研究改進排種器,提高排種精確度。1960年馬驥和有關人員合作,開始研究精密點播排種器,將國外水平圓盤式排種器種子由上面填充改為由側面填充,增設了導種台,充填係數增高,排種精確度也相應提高了。通過室內對比試驗,在較高作業速度下排種,新排種器充填係數達95%,而在同樣條件下,蘇聯、美國的排種器充填係數僅75%,比蘇、美的提高20%。這表明新排種器不僅漏種率低,而且還能達到高速播種的要求。
1963年採用這種排種器的精密播種機曾在新疆和東北地區的國營農場大面積試驗,效果良好。1964年定型為BJT-6通用精密播種機,通過國家鑑定,成為中國第一代的中耕作物精密播種機。它能播棉花(光子)、玉米、高粱、大豆等中耕作物。根據大面積試驗調查表明,精播棉花每畝能節約種子6~7公斤,玉米節約1.5~2.5公斤,高粱節約0.5~1.5公斤。如果國內半數棉花、玉米播種面積實現精播,僅此一項就可為國家節約1億多公斤糧食,增產3500萬公斤油料。但當時因對精播宣傳不夠,多數人對其經濟效益認識不足,再加上種子選種不配套,整地不合要求等原因,僅在東北和新疆國營農場部分地區使用,另為援助阿爾巴尼亞曾出口三四百台。
“文化大革命”中,馬驥被當作“反動權威”、“特嫌”對象,遭到打擊迫害。但他在隔離審查期間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卻利用這個機會,重新認真考慮他今後如何工作問題,以及思考新機具的結構,繪製草圖等。1967年馬驥在廣東看到一台臥式軸流水稻脫粒機,其脫粒、籽粒與莖桿分離兩道工序在滾筒內一次完成,不需要逐稿器,機構簡化了,因而使他受到啟發,閃出一個念頭,如果將軸流滾筒豎立起來,將下部凹板由180°改為360°圓周形,不但分離面積加大一倍,生產能力提高了,而且還有可能在凹板外層增加垂直風道,進行氣流清選,省掉清選篩,這樣將脫粒部件的脫粒、分離、精選三個工序合為一體,設計成最簡化的“三合一”脫粒裝置。從此,他便與軸流滾筒和立式軸流脫粒部件的研究結下不解之緣。1968年馬驥被關入看管室隔離審查,但他沒有忘記“三合一”立式軸流脫粒裝置的構想。他利用寫檢查材料的時間,仍不斷畫草圖構思整體結構,一次被看管人員發現,大聲申斥他:“你不寫材料交待你的罪行,還在胡思亂想畫什麼!”。
1969年馬驥去湖南幹校勞動,在勞動之餘,他根據中國某些農業貧困地區需要半機械化收割工具的情況,設計了一種手推式收割機,用以代替鐮刀收割,工效比鐮刀高2~3倍。此種設計方案,後來為其他單位採用和發展,曾一度批量生產和推廣使用。
馬驥經常在考慮,什麼是農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農機具?應該抓什麼研製項目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感到全國很多單位研製的收割機,沒有達到性能可靠和適用的要求。他在“文化大革命”前雖然搞過臥式割台收割機,增加了集堆裝置,已經基本成功,但並不理想。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馬驥認為對引進的日本立式割台收割機加以改進是一條較好路子。因為立式割台與臥式割台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與拖拉機配套機器前伸量小,地頭轉彎靈活,操作方便等優點,但它存在著一定缺點,如在地頭造成散穗損失,割幅不能增寬,只能割1.2米,效率低,收割倒伏作物性能差等問題,因之未能很好推廣。如能改進設計,克服這些缺點,保持其優點,將是一種較理想的收割機。1972年馬驥從幹校一回到農機院,立即到湖北黃陂收割機廠蹲點,和一位助手開始了新型立式割台收割機的研究工作。在兩年中經多次試驗,從氣吹、撥禾桿等不同方案的試驗中,終於研製出星輪扶禾器是最有希望的方案,並從理論上證明了星輪扶禾器能解決上述的主要缺點。
精密播種是一項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一些工業化國家已廣泛採用,它具有能節約大量種子(特別對節約雜交優良種子意義重大),減少或免除人工間苗,有利於幼苗生長,能增產等優點。當時國外採用的精密方格點播,機具結構複雜,加以水平圓盤式排種器播種精確度不高,有斷苗現象。為此,要發展精密播種新技術,需要將方格穴播改為單粒點播,並研究改進排種器,提高排種精確度。1960年馬驥和有關人員合作,開始研究精密點播排種器,將國外水平圓盤式排種器種子由上面填充改為由側面填充,增設了導種台,充填係數增高,排種精確度也相應提高了。通過室內對比試驗,在較高作業速度下排種,新排種器充填係數達95%,而在同樣條件下,蘇聯、美國的排種器充填係數僅75%,比蘇、美的提高20%。這表明新排種器不僅漏種率低,而且還能達到高速播種的要求。
1963年採用這種排種器的精密播種機曾在新疆和東北地區的國營農場大面積試驗,效果良好。1964年定型為BJT-6通用精密播種機,通過國家鑑定,成為中國第一代的中耕作物精密播種機。它能播棉花(光子)、玉米、高粱、大豆等中耕作物。根據大面積試驗調查表明,精播棉花每畝能節約種子6~7公斤,玉米節約1.5~2.5公斤,高粱節約0.5~1.5公斤。如果國內半數棉花、玉米播種面積實現精播,僅此一項就可為國家節約1億多公斤糧食,增產3500萬公斤油料。但當時因對精播宣傳不夠,多數人對其經濟效益認識不足,再加上種子選種不配套,整地不合要求等原因,僅在東北和新疆國營農場部分地區使用,另為援助阿爾巴尼亞曾出口三四百台。
年近六旬的馬驥,為了振興中國農機事業,繼續戰鬥在科研第一線。1975年,北京郊區為了實現穩產高產,普遍推廣間作套種制度,在玉米行間如何實現機械化收割小麥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馬驥承擔了這項任務,到通縣收割機廠蹲點,將他研究的星輪扶禾器新結構套用到間套作收割機上。經過一年的反覆改進和試驗,北京-185立式割台間套作小麥收割機誕生了,收割時,小麥能夠順利地鋪放在手扶拖拉機後面,不會傷害玉米苗。經過小麥和水稻兩次大面積生產試驗,深受農民民眾歡迎。該機雖在1976年尚未進行正式鑑定,收割機廠已生產了1200台,當年通縣機收小麥17.7萬畝,占收割面積的42%。全縣有72個大隊,256個生產隊基本放下鐮刀。
由於所發明的星輪扶禾器使立式割台在性能上有所突破,不僅解決了間套作收割,而且也為平作地區提供了較好的機型。隨後,很多省市農機研究所和工廠,根據這個原理和結構,按該地區的配套要求,設計生產了多種型號規格收割機。從1976年至1977年這種收割機迅速發展到全國十四個省市。國務院和農機部十分重視該機的推廣。1979年9月農機部在濟南召開了全國小麥收穫機械會議,總結了山東河北河南使用這種收割機“減少勞力,減少收割損失達到顯著效果”的典型事例。1979年12月農機部向國務院上報“關於積極發展小麥收穫機械的報告”中提出推廣這種小麥收割機的三大好處。到1982年該機在全國已生產8萬多台,迄今仍有相當的生命力。此項成果1983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並在菲律賓獲得專利。
馬驥的另一個創新項目是立式軸流脫粒機。眾所周知,傳統的脫粒機所採用的籽粒分離裝置是很長的逐稿器,籽粒清選裝置是往復式震動篩。這些部件都需要占據很大的體積,不但消耗鋼材較多,同時也為設計懸掛在拖拉機上的聯合收割機造成困難。馬驥的設計方案是採用軸流脫粒原理,將傳統的臥式軸流滾筒豎立起來,成為立式軸流脫粒部件,取消了逐稿器和震動篩,使脫粒、分離、清選三個工作過程在一個立式圓筒內完成。這樣體積小,結構簡單。這種“三合一”新結構的脫粒裝置,馬驥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就開始孕育醞釀,由於當時無法試驗驗證這種構想,直到1977年,馬驥在立式割台收割機研究成功之後,才得以正式開始這一創新工作。
這種新設計構想是一項艱巨的研究課題,國內外還沒有成功的先例,必須一切從頭開始。馬驥經過六個寒暑艱苦努力,無數次室內和田間試驗,終於在1982年,這種新型脫粒機構獲得了成功,性能達到指標,而重量僅為同等級生產率的傳統脫粒機的2/3至1/3。同年該部件通過了部級科研鑑定。在這期間,與這一研究課題進行的同時,馬驥培養了兩個碩士生和一個博士生。該脫粒部件於1988年獲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
馬驥正在攻研的最後一個目標是新一代的低成本聯合收割機。準備將他發明的立式割台和立式軸流脫粒部件聯合起來組合成聯合收割機,配置在中型拖拉機上,成為中國式的聯合收割機。當前國內主要收穫方法還採用收割機和脫粒機分段收穫,這是過渡的收穫方法。國外工業化國家幾乎全部實現聯合收穫化了。聯合收穫勞動生產率高,能減少田間運輸和場上作業所產生的糧食損失和勞力消耗。但是,時至今日,傳統的聯合收割機機身龐大,結構複雜,價格昂貴,農民買不起,這是中國和開發中國家未能實行聯合收穫的最大障礙。研製中的新型聯合收割機的成本僅等於一台收割機和一台脫粒機的價錢,農民能夠買得起。馬驥現已年過七旬,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英雄暮年,壯心不已”,他仍在伏案設計製圖,勤奮創新,願在有生之年,繼續為解決農民的辛苦勞動,為中國的農機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精力。

人物評價

馬驥從事農機科研40年,為中國農機事業作出了貢獻,是一位深受科技人員尊敬的工程專家、學者。他一心撲在事業上,堅持在科研第一線,認真踏實的科學態度,艱苦樸素和嚴以律己的作風,給科技人員樹立了榜樣。馬驥平時工作勤懇認真,嚴格要求自己,平易近人,沒有高級工程師的架子,在工廠試製產品時,和工人打成一片,受到工人好評。

主要論著

1 Ma Ji.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io-gas energy resource in China.AAAS Annual Meeting New Delhi,December,1,1981.
2 Ma J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a wide swath vertical—type reaper with star wheel lifters in China. RNAM 2nd workshop on cereal harvesters los Banos,Philippines August 5,1980.
3 Ma Ji. Cutting theory and cutting devices used in harvesting machinery. FMI Seminar Islamabad,Pakistan July 1985.
4 Ma Ji.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xicl—flow thresher in China. FMI Seminar Islamabad,Pakistan July,1985.
5 馬驥.農業機械設計參考手冊,下冊收穫機械部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60.
6 馬驥.精密播種新型水平圓盤排種器的試驗研究.北京市農機學會第一屆學術年會論文,1964.
7 馬驥.寬割幅立式割台採用被動式導輪扶禾器部件的試驗研究.農業機械學報,1980,(2).
8 馬驥.提高立式軸流脫粒分離性能的試驗研究.農業機械學報,198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