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實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的管理體制,註冊資本8858.88萬元。
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
管理制度,總部內設了9個職能部門,全轄設立了29個支行、1個營業部、21個分理處,分支機構遍布
馬鞍山市各鄉鎮,現有員工473人。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組建來,貫徹“生存、改革、發展、效益”的戰略目標,堅持以立足“三農”,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加快業務發展。
到2006年末,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各項存款餘額38.26億元,較年初增加14.46億元,增幅60.76%,增幅居全省農村
合作金融系統和全市各家金融機構首位;各項貸款餘額25.12億元,比年初增加7.3億元,增幅40.96% ;各項收入1.9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366萬元,實現綜合效益8898萬元。
改進措施
轉換經營機制
在幹部制度改革上,最佳化了幹部隊伍。首次實行全行中層職位競聘上崗,加大了對不合格、不稱職幹部的調整和退出力度。通過對外公開招聘,有針對地引入12名經營管理人才。在
用工制度改革上,規範了勞動用工管理。與全行員工簽訂了勞動契約,強化了員工契約意識和契約觀念。在分配製度改革
上,建立了激勵機制。建立全新的
薪酬管理體系,將員工個人收入高低與其業務水平高低、崗位責任大小、工作質量好壞緊密聯繫起來。
創新經營品種
打造“1+3金色家園”品牌。即在未來5年時間內(2006-2010),累計投放30億元信貸資金,重點培植馬鞍山市3000戶農業示範戶、300個企業、30個
行政村;使3000戶農業示範戶成為致富示範帶頭人,使300個企業確立行業優勢、擴大經營規模,使30個行政村成為現代化的城鎮。
規範支持
新農村建設服務品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純農業貸款需求越來越少,農村的融資結構呈多元化發展,為滿足現實農民融資需求,我行組建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農戶對象、不同的農戶需求,研究制訂了十種新支持我市新農村建設貸款類型,它們分別是: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糧棉油收購加工貸款、種養殖貸款、農機具貸款、農村購房建房貸款、婚嫁貸款、鄉鎮
個人創業貸款、“公司+農戶”型農戶貸款、農村產業化及農村經濟組織貸款、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對各類貸款的條件、期限、用途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
推出小企業聯保貸款。馬鞍山市鄉鎮小企業具有實力較強、分布集中、板塊特色明顯等特點,但其中大部分的土地為集體性質,不符合銀行擔保條件,長期以來只能依靠自身資本積累和民間融資方式滾動發展,企業成長較為緩慢。為此,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研究推出小企業聯保貸款。小企業聯保貸款堅持自願組合、額度管理、風險共擔、自律規範的原則,突破了小企業融資瓶頸。2006年,在
博望、太白、慈湖等鄉鎮成立了14個聯保經濟組織,簽約小企業86戶,核定授信額度2.22億元,貸款餘額1.79億元。小企業聯保貸款實施後,既加速了地方民營經濟的發展,還解決了富餘
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真正實現了政、企、銀三方共盈。
規範內控管理
完善了信貸基礎性工作,建立了科學的審貸會議事規則,加強了對貸前、貸後以及貸款檔案管理的力度; 在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率先與
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簽訂了《銀行匯票業務資金清算協定書》,代理銀行匯票業務;在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全市
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率先開辦了銀行本票業務,暢通了結算渠道;建成了內部管理綜合網路系統,暢通了信息傳遞渠道;編印了詳盡的業務操作流程,規範了業務操作行為;在全省率先實現社會化武裝押運和完成所有網點
視頻監控系統及防彈玻璃安裝,提高了風險防範能力。
擴大對外交流
短短一年裡,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與
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
戰略合作協定》、《微小企業貸款合作項目協定》。與世界銀行、
南非標準銀行、德國復興銀行、
韓國農協銀行、
濟南市商業銀行等國內外眾多金融機構建立了緊密型關係;陝西
神木農合行等省內外20餘家金融機構先後到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考察。組織參加了
廣州中小企業博覽會和
合肥銀企合作資本對接會,互通了有無,增強了合作,開擴了視野。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2006年,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樹立了以“愛崗敬業、勤奮熱情、嚴謹務實、開拓創新”為核心的企業精神,增強了員工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進行了全轄網點的標準化改造,統一了企業標識,塑造了嶄新的外部形象; 組織了信貸管理、五級分類、治理商業賄賂、綜合業務系統、貸款利率定價、反假貨幣等各類培訓班,分兩期組織中層幹部赴
上海、杭州參加了金融管理等方面培訓;貼心服務“三農”,投資30多萬元,開展了文化送戲下鄉活動,在演出現場設立了諮詢台,為農民朋友解答金融政策,受到了農朋友的熱烈歡迎。
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在支持“三農”、中小企業和市域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了
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2006年榮獲全省農村合作金融系統“資產質量最佳單位”、“經濟效益最佳單位“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