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馬鈴薯在貴州種植業中所占比例較大,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和種植效益的增加,無法實現馬鈴薯田的輪作倒插,連茬種植現象普遍,特別是黔西北山區,馬鈴薯還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再加上頻繁的跨區域種薯調運和濫用化學殺菌劑,使馬鈴薯連作障礙發生日益嚴重,導致馬鈴薯土傳病害危害逐年嚴重。馬鈴薯土傳病害在貴州全省乃至全國馬鈴薯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和受害,己經威脅到馬鈴薯的生產,嚴重導致馬鈴薯產量和商品性及種薯的質量下降。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
編制進程
2018年6月29日,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現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省質監局關於下達2018年第一批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的通知》,該標準項目獲得立項,立項編號2018-190。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由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提出,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歸口。
2018年7月中旬,成立以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為主,安順市農業科學院和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參與的《馬鈴薯生產標準體系》項目組,開始收集馬鈴薯生產相關標準,進行體系架構設計,並徵求全省相關部門、部分馬鈴薯生產企業和合作社的意見。根據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現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17年12月4日發布《2017年擬廢止或修訂地方標準公示》中涉及馬鈴薯生產的標準,討論確定需要進行制修訂的標準清單。
2018年7月,項目組結合《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GB/T 13016-2018)相關規定,初步完成《貴州省馬鈴薯生產標準體系》架構工作。《馬鈴薯生產標準體系》中第五板塊內容為病蟲害防控,《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是其中一項主要內容。該標準的編制工作從2018年7月份開始,由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組織起草。從接到該地方標準的制定任務開始,參加編寫的人員就開始收集有關馬鈴薯土傳病害的資料,隨後召集了貴州省內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馬鈴薯生產單位、植保單位的代表舉行研討會,經過共同討論,結合貴州馬鈴薯生產的實際情況起草撰寫。
2021年3月23日,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7月1日,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馬鈴薯改良中心貴州分中心、安順市農業科學院。
主要起草人:陳恩發、夏忠敏、李飛、雷尊國、尹旺、曹貞菊、唐健波、黃軼、李恩宏、樂俊明、唐虹、譚體瓊、顧昌萍、蔡甫格。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防控原則 | |
---|
5 防控措施 | |
---|
附錄A(資料性)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的病原菌及危害症狀 | |
---|
附錄B(資料性)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推薦使用藥劑及使用方法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規定了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黑痣病、瘡痂病、粉痂病、黑脛病的主要防控措施。該標準適用於貴州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的防控。
引用檔案
GB/T 8321.1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 GB 18133 馬鈴薯種薯 |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 1276 農藥安全使用規範—總則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馬鈴薯主要土傳病害防控技術規程》(DB52/T 1587-2021)的制定,對於規範貴州省馬鈴薯土傳病的綜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使用,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必將使貴州省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有大幅提高,為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新、更全面、更科學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