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克氏病

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又名神經淋巴瘤病(neurolymphomatosis),是雞的一種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以對外周神經、性腺、虹膜、各種內臟器官、肌肉和皮膚的單個或多個組織器官發生單核細胞浸潤為特徵。本病是由細胞結合性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腫瘤病,導致上述各器官和組織形成腫瘤。病雞常見消瘦、肢體麻痹,並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學上可以與雞的其他淋巴樣腫瘤病相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立克氏病
  • 外文名:Marek’s disease
  • 別名:神經淋巴瘤病
  • 屬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
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分布危害

MD首先由匈牙利馬立克(Marek)氏於1907年報導,自Biggs氏於1961年建議用馬立克氏的名字命名以後,世界各國養禽業都存在MD。中國於70年代也證明了MD在養禽業中流行。
在1970年前後研製出預防本病的疫苗之前,MD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死亡率一般為10%-60%,低的10%以下,高的60%以上,雞群全群發病以致全部應予淘汰。美國1956-66年,因本病損失雞數為3.9億隻,占飼養總數的2.3%;1965年損失6500萬美元,1975年在已有疫苗免疫後仍損失2億美元。英國1965年損失4000萬美元,1969年損失1500萬英鎊。印度1973年損失4000萬盧比,丹麥1965-1973每年損失10-100萬美元。1984年,據估計全世界損失約為9.34億美元。1980年以後歐洲部分地區的MD死亡率仍然為25%-40%。
不同品種的雞由於易感性不同,病毒毒力高低各異,死亡率差別也很大。人工感染試驗證明,易感性高的洛島紅雞感染了超強毒力的MD毒株之後,其死亡率可達100%,感染原型強毒株的死亡率為43.8%-68.8%。而抗病強的品種如N系雞對超強毒株的死亡率為62.5%-87.5%,對原型強毒株幾乎為0。

疾病病原

MD病原是一種細胞結合性皰疹病毒,(簡稱MDV)。已發現的有三個血清型,1型為致癌性的,2型為非致癌性的,3型是指火雞皰疹病毒,(簡稱HVT)。HVT與MDV有明顯區別,對雞無致病性,但可作為預防MD的有效疫苗。MDV在雞體的羽毛囊上皮中形成帶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直徑為273-400nm。在組織培養的感染細胞核中可見到直徑為85-100nm的六角形病毒顆粒或核衣殼,偶爾也在細胞漿中見到。偶可見與細胞核膜或核空泡相聯的有囊膜的病毒顆粒,直徑為150-160nm。
MDV的核衣殼呈立體的、對稱的二十面體,它有162個柱狀中空的殼粒,6×9nm左右大小。病毒核酸為DNA。HVT的形態與MDV相似,在超薄切片上,HVT的核衣殼有的呈獨特的十字形。這個病毒有一個由6個圓形顆粒組成的核心結構。
MDV的DNA是含線性雙鏈的,浮密度為1.706g/ml,鹼基組成的G+C(鳥嘌呤和胞嘧啶)比率為46%,分子量為108-120×10道爾頓,HVT的DNA浮密度和G+C比率與MDV的基本相同。MDV與其DNA不論在體內或體外都具有感染性。
MDV的DNA與其他大部分皰疹病毒無同源性。但證明與一種人的B型嗜淋巴組織皰疹病毒(human B-lymphotropic herpesvirus)、人皰疹病毒6型(HHV-6)、網狀內皮增生病病毒和致癌性禽逆轉錄病毒的原病毒DNA有同源區。還證明與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有同源區。表明MDV基因組與其他皰疹病毒的關係可能比最早發現的更為接近。
當前對MDV的蛋白和抗原已做出鑑定的有46種特異性多肽。感染細胞培養物中分離的A抗原,已被證明是一種分子量為57-65KD的糖蛋白(gp 57/65),由感染細胞分泌到胞漿和細胞表面,可能是瓊脂免疫擴散試驗中用恢復期抗血清最易檢測的抗原。MDV經細胞培養傳幾代後A抗原的產量降低,可能是A抗原基因的轉錄減少所致。現已測出這一基因的核酸序列。
B抗原是一種非分泌抗原,是三種分子量100kD、60kD和49kD(gp100、gp60、gp49)的糖蛋白複合物,是由一種44kD的多肽前體產生的。這種抗原位於細胞表面和細胞漿中。它能導致中和抗體的產生。
A、B兩種抗原開始是用作瓊脂擴散試驗的。用不同的單克隆抗體以瓊脂擴散方法檢測到兩種與生產性感染的細胞核有關的抗原。一種為135kD蛋白質,可與DNA結合;另一種為145-155kD的蛋白質,不與DNA結合。從潛伏感染的腫瘤細胞提取物中,發現了一種可與克隆的MD V的DNA片段結合的28kD蛋白,但在生產性感染的細胞則未發現。
脫落的皮膚碎屑含有羽毛囊上皮產生的有囊膜的MDV。這種MDV在溫室可存活4-8個月,4℃10年以上仍有感染性。但MDV對各種常用化學消毒藥一般在10分鐘內可被滅活。稀釋的細胞結合疫苗病毒的半衰期為2-6小時。
根據MDV毒力的強弱分作三類。一為溫和MDV(mMDV),是50年代以前的主要類型,其代表株為CU2株。二為強毒MDV(vMDV),是60年代的主要類型,代表株為JM、GA和HPRS-16株。三為超強毒MDV(vvMDV),70年代末以後的一種類型,代表株為MD5和RBIB株。
血清學Ⅰ型病毒在鴨胚成纖維細胞或雞腎細胞上生長最好,但生長緩慢,可產生小蝕斑。用雞胚皮膚細胞單層可直接從羽毛囊分離病毒和傳代。血清學2型病毒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生長最好,但生長緩慢,可產生大合胞體的中等蝕斑。血清學3型病毒(HVT)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生長最好,生長速度快,可產生大蝕斑。HVT復歸火雞雛傳4代,從羽毛囊用雞胚皮膚細胞單層分離並連續傳代10代以上,不見產生合胞體。
三個血清型病毒感染的最初靶器官的淋巴細胞不同。致癌性MDV感染B細胞,2型MDV和HVT感染的既不是B細胞也不是巨噬細胞。
有毒力的血清學I型MDV接種易感新生雛雞,2-4周可見神經和神經節的組織學變化,胸腺和法氏囊顯著萎縮則肉眼可見。病毒毒力的強度不同和雛雞易感性不同,其引起死亡的程度也不同。
用MDV卵黃囊內接種雞胚,18-19日齡胚檢查可見絨毛尿囊膜產生明顯的痘斑。鴨胚成纖維細胞、雞腎細胞和雞胚成纖維細胞是常用分離MDV的細胞。也有用雞胚皮膚細胞作為細胞培養系統。

流行病學

雞是主要的MD自然宿主。鵪鶉、火雞和山雞可發生自然感染MD,但不出現疾病。烏雞(竹絲雞)也可自然感染,而且易感性強,死亡率很高。火雞經人工接種MDV病毒後可產生淋巴瘤,但還沒有證明它是MDV的自然宿主。MD對其他種生物的重要性極小或者幾乎沒有。
1日齡雛雞人工接種感染後3-6天出現溶細胞感染,6-8天淋巴器官出現變性病變,特別是胸腺和法氏囊萎縮。2周左右可見神經和其他器官有單核細胞浸潤,並開始排毒。最早在18天前後,一般在3-4周出現臨診症狀。
大多數雞群開始暴發本病是從8-9周齡開始,12-20周齡是高峰期。但也有3-4周齡的幼雞群和60周齡的雞群暴發本病的事例。
感染MD的病雞,大部分為終生帶毒,病毒不斷從脫落的羽毛囊皮屑中排出有傳染性的MDV,這就是MD的傳播難於控制的帶有根本性的原因。至今還沒有證明MD垂直傳播的事例。
雖然70年代已有疫苗預防本病,但不少雞群在接種疫苗之後雖有明顯地降低發病率,很大程度地減少了損失。但也有一些雞群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由MD造成的損失。無母源抗體的雞群接種疫苗後最少需一周才能產生免疫力。有母源抗體的雞群則至少要在接種疫苗2周以上才能產生免疫力,疫苗劑量還得加大約4倍。部分統計的資料表明,初生雞雛在有MDV污染的環境中幾乎在一周內疫苗產生免疫力之前已感染上了自然強毒,因而失去或降低了疫苗的效力。一般來說,免疫接種不能100%防止發病,同非免疫的對照雞群相比,保護率為80%-85%。

臨診症狀

MD的症狀被分為三個型:神經型(古典型)、內臟型(急性型)和眼型。各型混合發生也時有出現。
神經型症狀最早出現的表現是步態不穩、共濟失調。一肢或多肢的麻痹或癱瘓被認為是MD的特徵性症狀,這是由於神經受到MDV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引起的,特別是一條腿伸向前方而另一條腿伸向後方。翅膀可因麻痹而下垂,頸部因麻痹而低頭歪頸,嗉囊因麻痹而擴大並常伴有腹瀉。病雞採食困難,飢餓至脫水而死。發病期由數周到數月,死亡率為10%-15%。
內臟型多為急性暴發MD的雞群。開始表現為大多數雞嚴重萎頓,白色羽毛雞的羽毛失去光澤而變為灰色。有些病雞單側或雙側肢體麻痹,厭食、消瘦和昏迷,最後衰竭而死。急性死亡數周內停止,也可延至數月,一般死亡率為10%-30%,也有高達70%的。
眼型MD可見單眼或雙眼發病,視力減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變為同心環狀或斑點狀以至瀰漫性青藍色到彌散性灰白色混濁不等變化。瞳孔邊緣不整齊,嚴重的只剩一個似針頭大小的孔。
以上3種型在發生本病的雞群中常為同時存在。出現臨診症狀的病雞有少部分能康復,但多數以死亡告終。

機理病理

MD發病機理分為體內感染的4個階段。即早期的生產性-限制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初期變性變化;潛伏感染;溶細胞性感染的第二期,與持久免疫抑制相一致;涉及到淋巴樣細胞非生產性感染增生期,可能形成或不形成淋巴瘤。
MD病毒經呼吸道進入機體後被吞噬細胞吞噬,在脾、法氏囊和胸腺形成溶血性感染,於3-6天達到高峰。最初的靶細胞為B細胞,產生炎性反應。約於7天出現暫時的免疫抑制,法氏囊和胸腺萎縮,感染進入潛伏階段,細胞介導免疫在轉化中起著重要作用。以後的感染髮病發展過程則由於宿主遺傳抵抗力的差異和MDV毒力的強弱不同,病理變化有很大的差異。易感雞於2-3周后發生第二次溶細胞感染,侵害到各種器官。病毒在羽毛囊上皮進行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的複製。
淋巴樣細胞的增生可能形成淋巴瘤,以T細胞為主,也有B細胞以及其他細胞。含MDV的DNA的腫瘤細胞可在體外培養成為成淋巴細胞樣細胞系。一般轉化的靶細胞是T細胞,發現它有Ia抗原。腫瘤細胞則是抑制T細胞。腫瘤相關表面抗原(MAST A)在未感染的活化T細胞中發現,被認為可能是轉化後繼續表達它的轉化靶細胞的標記物。
對在體外經傳代致弱的MDV的感染機制的研究證明,致弱毒株不能引起淋巴器官的溶細胞感染,對淋巴細胞沒有感染性。年齡和遺傳抵抗力依賴於免疫學活性。遺傳品系和毒株類型與淋巴瘤的發生和分布有關。免疫應答本身可能與MD的一些特徵性病變有關,神經病變的一些特性類似一種自身免疫病。由MDV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理則還不清楚。
MD引起的病理變化最常見的是神經變化。腹腔神經叢最易受侵害,78%的病雞有病變。99%的病雞可通過檢查腹腔、前腸系膜、臂和坐骨神經叢,Remak氏神經、內臟大神經發現病變。
急性MD病例,常可見到內臟淋巴腫瘤大小不一,界限分明,灰白色,質堅而緻密。常見於性腺、腎、脾、肝、肺、心、胰腺、腸系膜、腺胃、腸道、肌肉和皮膚等。
法氏囊病變通常除萎縮外,有時發生腫瘤。腫瘤細胞的濾泡間分布呈彌散性增厚,與淋巴白血病的特徵性結節不同。
易感雞可由MDV引起大冠狀動脈、主動脈和主要的主動脈分支以及在其他動脈內肉眼可見的脂肪性動脈粥樣硬化,與人的慢性動脈粥樣硬化相似。
病理組織學的外周神經病變分為兩個主要類型。一種為B型,主要是炎性反應。以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彌散、浸潤為特徵,並常伴有水腫,或有髓鞘變性和許旺氏細胞增生,少量巨噬細胞。比B型病變輕的為C型。另一種類型為A型,以腫瘤為特徵,主要為大量增生的成淋巴細胞。有一種病變細胞被稱為“馬立克氏病細胞”,被認為是變性的胚細胞,其胞漿嗜鹼性強,嗜派朗寧,有空泡,細胞極少或無詳細結構。
腦的病理組織學變化呈灶性分布,由小淋巴細胞形成的血管周圍套或由含淋巴細胞和淡染物質的亞粟粒性結節組成。眼的變化主要為虹膜的單核細胞浸潤。
內臟器官的淋巴瘤性變化呈增生性。皮膚病變大部分為炎性,也可能為淋巴瘤性,出現在感染的羽毛囊周圍。
法氏囊和胸腺病變為皮質、髓質萎縮,壞死,囊腫形成和濾泡間淋巴樣細胞浸潤。血液白細胞數可能增多,主要為大淋巴細胞和成淋巴細胞數增加。胸腺有時嚴重萎縮,有的有淋巴樣細胞增生區,在變性病變細胞中有時可見到Cowdry A型核內包涵體。
診斷:常見實驗室診斷方法有酶聯吸附實驗(Elisas)和螢光抗體實驗來判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