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囊病又名甘保羅病、傳染性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危害幼雞的一種傳染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傳染性囊病
- 外文名: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 又名:甘保羅病
- 類別:傳染病
歷史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歷史危害
雞傳染性囊病1957年首先由Cosgrove在美國德拉瓦(Delaware)州南部甘保羅(Gumboro)地區的肉雞群中發現以來,除紐西蘭以外,本病已遍布於全世界許多養雞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尤其在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俄羅斯、美國、黎巴嫩、巴西、加拿大、印度、日本、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澳大利亞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發生。而美國雞群的陽性率幾乎達100%,美國已將IBD、馬立克氏病和淋巴白血病列為該國危害養雞業最主要的三大疫病,南美洲約90%,荷蘭88%,義大利76%,德國61.5%,日本70%-80%雞群受到感染。中國於1979年首次在廣州發生,1980年從北京的雞群中分離到IBD病毒;1983年初,廣州口岸又從法國進口的紅布羅雞中分離到IBD病毒;1990年初,從廣東發病的雞群中又首次在國內證實存在著IBVD血清I型的亞型病毒。自從1979年以來,該病已在我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黑龍江、河南、海南、吉林、遼寧、雲南等省市陸續有發生的報導。據不完全統計,從1981-1989年我國患IBD的病雞達2千萬隻,死亡240萬隻,病死率11%;而且,近幾年來,疫區不斷擴大,發病率和死亡率亦呈上升的趨勢。僅1989年全國因本病死亡約100萬隻雞,是1985年病死數的16倍,1987年的2.5倍,1988年的1.2倍。在1990-1991年間,本病的流行及造成的損失已超過1989年。
疾病病原
雞傳染性囊病病毒(IBDV),1986年已被歸於雙股RNA病毒科(Birnaviridae),該科只有一個屬,雙股RNA病毒屬,它的代表種是魚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在確定為雙股RNA病毒科和詳細研究IBDV有關的形態學、物理、化學特性之前,IBDV曾歸屬於小RNA病毒科或呼腸孤病毒科。IBDV已分離出兩個血清型,雞為IBDV血清I型,火雞源性為血清Ⅱ型,血清I型和Ⅱ型的IBDV在抗原性上是不相同的,用交叉保護試驗可以區別,而螢光抗體法無法區別,說明兩者有相關抗原。近幾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已發現與IBDV血清I型不同的IBDV變異毒株或稱亞型毒株,他們從爆發IBD的雞群中分離獲得的IBDV,通過試驗研究獲得了IBDV血清I型的六個血清亞型,而且證實了這些亞型與常規使用的血清I型疫苗毒株的相關性僅為10%-70%。因此,血清I型毒株與亞型毒株之間也存在著抗原性的差異。
IBDV粒子沒有囊膜,由核酸及衣殼組成。病毒粒子由32個殼粒組成,按5:3:2對稱排列。病毒粒子直徑分別為20-62nm。IBDV的大小和殼粒排列方式與藍舌病病毒無法區別。病毒呈卵圓形,為20面體立體對稱。IBDV在CsCl中浮密度為1.31-1.34g/ml,而不完全病毒粒子低於這個密度值範圍。電鏡下觀察在受感染的細胞中病毒,呈晶格排列。
目前,血清I型的IBDV有四種病毒蛋白質,分別為VP1、VP2、VP3和VP4,4種蛋白質的分子量分別約為90-92KD,41-48KD,32KD和28-32KD。除了以上蛋白質之外,也觀察到附加蛋白質如VPx,VPx被認為是VP2的前體,它是不具感染性的缺陷抗原的主要多肽。血清Ⅱ型的IBDV含有相應於VP1、VPx、VP3和VP4的病毒蛋白質,但未發現相應的VP2。VP2有一個構型依賴性(不連續)中和抗原決定簇,VP3有一個構型依賴性(連續)抗原決定簇,已發現抗這些抗原決定簇的抗體,能夠被動地保護雞。但是,一些IBD的野毒株和變異毒株的分子特性與IBD血清Ⅰ型的病毒的分子特性有所不同。
流行病學
IBDV的自然宿主主要限於雞和火雞,而火雞呈隱性感染。鴿、鵪鶉、鵝接種IBDV後6-8周,既無症狀也無抗體應答反應。實驗感染鴨不致病,但也有從鴨子中分離出IBDV的報導,也有抗體應答。部分野鳥中也可查出抗體。
本病的發生與日齡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條件下,IBDV可感染2-15周齡的肉雞,尤以3-6周齡最易感染,成年雞取隱性經過。多數雛雞在其母源抗體還高時,雖已接觸感染,不過常以隱性型出現,而易感的三周齡以下的雛雞受到感染後,並不表現臨診症狀,但這種感染在經濟上是重要的,其結果導致雞嚴重的免疫抑制。本病在易感雞群中發病率可達80%-100%,而死亡率一般為2%-5%,有時可高達30%-35%。當然,在衛生條件較差的雞場,或並發其他疾病時,死亡率會高達60%-80%,肉雞可降低增重5%-12%。
本病的潛伏期很短,感染後1-3天出現臨診症狀,人工接種後2-3天出現症狀,病程一周左右,於感染後第三天開始發生死亡,4-6天達到高峰,8-9天停止。本病明顯的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病率高、尖峰式死亡曲線和迅速的康復。初次爆發IBD的雞場多呈最急性型,症狀明顯,死亡率也較高。而在流行後發病不太嚴重,這主要是由於雞的日齡、感染無毒力的野外毒株以及母源抗體存在等因素的影響。本病主要經呼吸道、眼結膜及消化道感染,在感染後3-11天之間排毒達到高峰。IBDV在雞舍中存活可達122天之久,清除病雞後,污染的飼料、飲水和糞便至第52天仍有感染性。本病發生無季節性,只要有易感雞存在,全年都可發病。
臨診症狀
本病潛伏期較短,經眼或口服接種的28日齡易感小雞,人工接種後2-3天出現臨診症狀,雞隻減食、精神沉鬱、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鬆、怕冷,病初可見有的雞有啄泄殖腔的現象。病雞排白色或綠色水樣糞便,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急性者出現症狀後,病雞體溫低於正常,1-2天內便告死亡。
機理病理
法氏囊、胸腺與骨髓為雞的中樞免疫器官,是誘導淋巴細胞分化、增殖成為免疫活性細胞的器官。因此,法氏囊作為機體體液免疫的中樞淋巴器官,對雞的免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IBDV的靶器官主要為法氏囊,幼雞感染IBDV後,病毒即通過囊皺襞絨毛減數、變小、甚至消失,囊組織的皮質、髓質界限不清,遂發生萎縮,濾泡內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幾乎消失,喪失了B細胞的來源,從而導致了機體免疫抑制的存在。由於法氏囊在三周齡前生長發育較快,3-6周時漸達成熟,以後逐漸退化。因此,雞日齡越小,感染IBDV導致免疫抑制的現象就會越嚴重,並導致雞群對疫苗接種(如新城疫、馬立克氏病疫苗等)的應答反應性降低,對如大腸桿菌病、葡萄球菌病、球蟲病等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感染IBDV發生死亡的雞通常呈現脫水,胸部和腹部肌肉常有出血,死亡的或者病程後期的雞腎病變明顯,而在感染過程中剖檢的雞腎多見正常。在感染後2-3天內,法氏囊呈水腫或出血,表面有黃色的凍膠樣物包裹,法氏囊表面縱紋變得明顯,顏色由白色變成奶油黃色。偶爾可見整個法氏囊廣泛出血,如紫色的葡萄,在這種情況下,病雞排出的糞便中可能會帶血。法氏囊切開後,皺襞有凹陷處面呈捲曲狀,有多量黃色粘液或奶油樣物,黏膜充血、出血,並常見有壞死灶。由於水腫和出血法氏囊的體積和重量會增大至正常的1.5-2倍。感染7-8天之後,法氏囊會逐漸萎縮,其重量只相當於正常的1/3,其顏色變為深灰色。有些感染雞的腺胃和肌胃交界處的黏膜中有出血斑點;胸腺也有出血點;脾臟可能輕度腫大,表面有彌散性的灰白色的病灶。近幾年來有報導IBDV的變異毒株不能引起法氏囊的炎症反應,因此,可能觀察不到法氏囊最初的腫大和凍膠樣黃色的滲出物。
病理組織學變化主要是法氏囊、脾臟、哈德氏腺和盲腸扁桃體內的淋巴組織的病變和壞死。在感染後1天,可以觀察到法氏囊的濾泡髓質區的淋巴細胞壞死和變性;感染後2-3天,法氏囊漿膜層、肌層、黏膜下層及濾泡間水腫,有多量異嗜性白細胞浸潤,在皮質和髓質中常見有充血、出血的變化,同時,皮質、髓質界限不清;感染3-5天,濾泡內的淋巴細胞幾乎消失,僅僅有殘存的核碎屑,法氏囊上皮萎縮、下陷、間質纖維組織增生,濾泡髓質出現了囊狀空洞,形成小囊腔。病程較長時,法氏囊淋巴濾泡萎縮明顯,濾泡數減少。
IBDV感染早期,脾臟網狀內皮細胞增生。隨後,生髮濾泡和動脈周圍淋巴細胞鞘出現淋巴細胞壞死,受感染的脾臟能很快康復。胸腺和盲腸扁桃體的病變與脾臟相似。而哈德氏腺體受到IBDV感染後病變嚴重。受感染1-7周齡雞哈德氏腺內的漿細胞數量比未感染的試驗雞少5-10倍;在感染後5-14天內,哈德氏腺內的漿細胞壞死;在感染後7天內漿細胞的數量減少51%。然而漿細胞的減少是暫時的,在14天后其細胞數量會恢復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