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雞傳染性貧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CIAV)引起雛雞的以再生障礙性
貧血和全身性淋巴組織萎縮為特徵的一種
免疫抑制性疾病,經常合併、繼發和加重病毒、細菌和真菌性感染,危害很大。1979年首次在日本發現本病,之後相繼在德國、瑞典、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荷蘭、丹麥、波蘭、巴西等國分離到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在我國,李孝欣,崔現蘭於1992年從發病雞群中分離到病毒,從而確證該病在我國的存在。根據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在我國雞群中的感染率約在40%~70%。國內外的病原分離和血清學調查結果表明,雞傳染性貧血病可能呈世界性分布,由雞傳染性貧血病誘發的疾病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經濟問題,特別是對肉雞的生產。
病原學
雞傳染性貧血病的病原為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現歸類於圓環病毒科(Circoidae)。該病毒純化後經負染,在電鏡下呈球形或六角形,無囊膜,病毒粒子呈20面體對稱,平均直徑為25~26.5nm,在氯化銫中的
浮密度為1.35~1.37g/ml。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基因組為單鏈、圓環狀、共價連線的DNA,由2 300個鹼基組成,有3個重疊的開放閱讀框(ORF),編碼3種蛋白質,分別為52kD、24kD、13kD,有的毒株還含有第四個ORF,但功能不清楚。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對
乙醚和
氯仿有抵抗力,對酸(pH3.0)作用3h仍然穩定。加熱56℃或70℃1h,80℃15min仍有感染力;80℃30min使病毒部分失活,100℃ 15min完全失活。對90%的丙酮處理24h也有抵抗力。病毒在5%酚中作用5min,在5%次氯酸37℃2h失去感染力。
福馬林和含氯製劑可用於消毒。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可在1日齡雛雞、細胞培養或雞胚上增殖,不能在常用的哺乳動物的細胞系中生長,只能在由雞馬立克氏病病毒和淋巴白血病病毒轉化的某些淋巴瘤細胞上生長,最常用的是MDCC-MSB1和MDCC-JP2細胞,並出現細胞病變。雞傳染性貧血病毒感染的MSB1細胞做成超薄切片,經免疫組化染色可顯示核內包涵體。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分離毒株之間無抗原性差異,但在致病力上可能存在差異。
流行病學
雞是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唯一
宿主。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自然感染常見於2~4周齡的雛雞,不同品種的雛雞都可感染髮病。隨著日齡的增加,雞對該病的易感性迅速下降,肉雞比蛋雞易感,公雞比母雞易感。當與IBDV混合感染或有繼發感染時,日齡稍大的雞,如6周齡的雞也可感染髮病。有母源抗體的雞也可感染,但不出現臨診症狀。
在火雞或鴨血中檢測不到CIAV抗體,用高劑量的病毒接種1日齡雛火雞,對感染有抵抗力,並且不產生抗CIAV抗體。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可通過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經孵化的雞蛋進行垂直傳播認為是本病的最重要的傳播途徑。由感染公雞的精液也可造成雞胚的感染。實驗感染母雞,在感染後8~14天可經卵傳播,在野外雞群垂直傳播可能出現在感染後的3~6周。水平傳播可通過口腔、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徑引起感染。發病康復雞可產生中和抗體。
臨床症狀
本病的唯一特徵性症狀是貧血。一般在感染後10天發病,14~16天達到高峰。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鬱,虛弱,行動遲緩,羽毛松亂,喙、肉髯、面部皮膚和可視黏膜蒼白,生長不良,體重下降;臨死前還可見到拉稀。血液稀薄如水,紅細胞壓積值降到20%以下(正常值在30%以上,降到27%以下便為貧血),紅細胞數低於200萬個/mm3,自細胞數低於5 000個腳,血小板值低於27%。在病的嚴重時期,還可見到紅細胞的異常變化。發病雞的死亡率不一致,受到病毒、細菌、宿主和環境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實驗感染的死亡率不超過30%,無併發症的雞傳染性貧血,特別是由水平感染引起的,不會引起高死亡率。如有繼發感染,可加重病情;死亡增多。感染後20~28天存活的雞可逐漸恢復正常。
病理變化
病雞貧血,消瘦,肌肉與內臟器官蒼白、貧血;肝臟和腎臟腫大,褪色,或淡黃色:血液稀薄,凝血時間延長。骨髓萎縮是在病雞所見到的最特徵性病變,大腿骨的骨髓呈脂肪色、淡黃色或粉紅色。在有些病例,骨髓的顏色呈暗紅色,組織學檢查可見明顯的病變。胸腺萎縮是最常見的病變,呈深紅褐色,可能導致其完全退化,隨著病雞的生長,抵抗力的提高,胸腺萎縮比骨髓病變更容易觀察到。法氏囊萎縮不很明顯,有的病例法氏囊體積縮小,在許多病例的法氏囊的外壁呈半透明狀態,以至於可見到內部的皺襞。有時可見到腺胃黏膜出血和皮下與肌肉出血。若有繼發細菌感染,可見到
壞疽性皮炎,肝臟腫大呈斑駁狀以及其他組織的病變。
病理組織學特徵性變化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身淋巴組織萎縮。骨髓造血細胞嚴重減少,幾乎完全被脂肪組織所代替。法氏囊、
脾臟、盲腸扁桃體及其他器官的淋巴細胞嚴重缺失,網狀細胞增大。
診斷鑑別
本病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症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切診斷需作病原學和血清學兩方面的工作。
1.現場診斷本病主要發生於雞,2~3周齡的雞最易感,日齡增大對本病的易感性迅速下降,日齡越小發病和死亡越嚴重。剖檢病變以貧血為主要特徵,可見貧血變化,胸腺萎縮,骨髓萎縮,呈脂肪色。病雞的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顯著減少,紅細胞壓積值在20%以下。
2.病毒分離肝臟含有高滴度的CIAV,是分離病毒的最好材料,可將肝臟製成勻漿,離心取上清液,加熱70℃ 5min或用氯仿處理以去除或滅活可能的污染物,用於雛雞、雞胚或細胞培養接種。
(1)接種雛雞:用肝臟病料1:10稀釋肌肉或腹腔接種1日齡SPF雛雞,每隻0.1m1.觀察典型症狀和病理變化。
(2)接種雞胚:用肝臟病料卵黃囊接種4~5日齡雞胚,無雞胚病變,孵出小雞發生貧血和死亡。
(3)接種細胞培養物:用病料接種MDCC-MSB1細胞,每隔2~4天進行病毒繼代培養,經1~6次繼代培養後出現細胞病變,表明有CIAV感染。
3.血清學診斷可用血清中和試驗(VN)、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FA)、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感染雞血清中的抗體。可用免疫螢光抗體或免疫
過氧化物酶試驗、
DNA探針、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雞組織或細胞培養物中的病毒。
4.鑑別診斷雞傳染性貧血應與成紅細胞引起的貧血、MDV與IBDV感染、腺病毒感染、雞球蟲病,以及高劑量的磺胺類藥物或真菌毒素中毒進行區別。對6周齡以下的雞,從臨診症狀、血液學變化、肉眼和顯微鏡下病變和雞群病史的綜合分析,可提示是雞傳染性貧血病毒感染。對血液的塗片鏡檢,可區分由成紅細胞病毒引起的貧血。MDV與 IBDV均可引起淋巴組織的萎縮,並有典型的組織學變,但在自然感染髮病雞不引起貧血症。與急性IBDV感染有關的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會發生,但比CIAV誘發的貧血消失早。腺病毒是包涵體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綜合徵的主要病因,該綜合徵常發生於5~10周齡之間的雞,而在單一病原感染的雞不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球蟲病引起的貧血可見到血便與明顯的腸道出血,而CIA沒有血便,腸道見不到點狀出血。磺胺類藥物與真菌毒素中毒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但肌肉與腸道有點狀出血,同時雞群有使用磺胺類藥物的歷史。
防制措施
1.本病目前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通常可用廣譜的抗生素控制與CIA相關的細菌繼發感染。
2.加強和重視雞群的日常飼養管理及獸醫衛生措施,防止由環境因素及其他傳染病導致的免疫抑制,及時接種雞傳染性法氏囊疫苗和馬立克氏病疫苗。
3.目前國外有兩種商品活疫苗,一是由雞胚生產的有毒力的CIAV活疫苗,可通過飲水途徑免疫,對種雞在13~15周齡進行免疫接種,可有效地防止子代發病,本疫苗不能在產蛋前3~4周免疫接種,以防止通過種蛋傳播病毒。二是減毒的CIAV活疫苗,可通過肌肉、皮下或翅膀對種雞進行接種,這是十分有效的。如果後備種雞群血清學呈陽性反應,則不宜進行免疫接種。
4.加強檢疫,防止從外引入帶毒雞而將本病傳人健康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