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蘇聯元帥,1918年參加蘇俄紅軍,1919年畢業於莫斯科高級參謀學校。國內戰爭時期歷任連長、營長和旅副參謀長。1937年畢業於總參軍事學院,升任列寧格勒軍區參謀長。1940年任第十二集團軍參謀長和敖德薩軍區參謀長,次年調任西北方面總指揮部參謀長,後任蘇軍總後勤部部長。1942年任幾個方面軍參謀長。1945年調任總參軍事學院院長,1949年任副總參謀長。1953年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57年任蘇軍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1959年軍銜晉升為蘇聯元帥。1960年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1972年去世。著有《論指揮軍隊的科學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
- 出生日期:1893.8.5
- 逝世日期:1972.1.31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莫斯科高級參謀學校
- 主要成就:1959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1960年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 - 代表作品:《論指揮軍隊的科學方法》
簡介,早期,戰爭,戰後,著作,榮譽,
簡介
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Матв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Захаров (1893.8.5-1972.1.31),衛國戰爭時期科涅夫和馬利諾夫斯基的參謀長,他在制定作戰計畫時的準確性和在把握戰場形勢隨機應變地指揮部隊方面尤為出色。在2002年俄羅斯軍事學院評定中他在9個上榜的參謀長中名列第2,僅次於總參作戰部長什捷緬科大將。蘇俄軍隊有讚揚勇者,輕視參謀長的傳統,這和軍隊的現代化是極不協調的。1944年11月扎哈羅夫向總參謀部抱怨。他說表彰命令表揚了所有一切人的功勞,但對司令部卻隻字不提。此事報告了最高統帥,史達林表示能夠理解這個意見,並指示說: “扎哈羅夫是對的。司令部的作用很大。以後命令的受領人要寫兩個——司令員和參謀長。”從此參謀長的地位大大提高。1959年軍銜晉升為蘇聯元帥。扎哈洛夫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1945.9.8,1971.9.22),1948年獲得教授職稱。兩次擔任蘇聯總參謀長,活躍於朝鮮、越南、埃及、捷克、中國曆次戰爭現場。
早期
1894年4月23日生於俄羅斯薩拉托夫州,少年時代為改變貧困生活,拚命讀書,1913年國小畢業後在彼得堡工廠兼職當鉗工,白天讀書,放學上班,後因反抗作坊主被解僱。1917年二月革命後加入工人赤衛隊,1917年4月參加赤衛軍,4月3日晚第一次在克舍辛斯基宮見到列寧並聆聽演講,進一步激發了他的革命熱情,7月4日作為列寧的衛兵又一次聆聽演講,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對革命的敵人必須進行毫不留情的鬥爭。10月25日參加了攻打冬宮的戰鬥,他是衝過冬宮大橋最前頭的士兵洪流中的一員。十月革命勝利後,他在莫爾尼看宮列寧辦公室站崗。
後在普爾科沃地區平息克倫斯基—克拉斯諾夫叛亂的作戰。畢業於彼得格勒第2炮兵訓練班(1918)、國內戰爭時期,1918年起任南方面軍第10集團軍步兵第30 師任炮兵連長、營長,參加了察里津保衛戰。1918年11月被派往南方方面軍伏羅希洛夫指揮的第10集團軍日洛巴師任炮兵連長,後任炮兵主任,在戰鬥中被震傷,在莫斯科高級參謀學校培訓後,任步兵師軍械供給主任和步兵第34師所屬旅副參謀長,主管作戰,該師在東南方面軍和高加索方面軍內參加了對鄧尼金軍隊的作戰。國內戰爭後,1924年在哈爾科夫指揮人員復訓班學習(1924)、始在師司令部任職,1928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供給系,後在白俄羅斯軍區司令部任供給部組織動員處副處長、處長、1933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戰役系,任作戰部部長。1936年調任步兵團團長。在總參軍事學院學習後,1937年6月-1938年5月20日任列寧格勒軍區參謀長,1938年5月-1940年7月任工農紅軍總參謀部參謀長助理,負責組織動員和技術器材,1940年5月7日被授予少將軍銜。
戰爭
1940年7月起先後任第12集團軍參謀長和敖德薩軍區參謀長,為加強新的邊防地帶的設防做了大量工作。偉大衛國戰爭開始後,任由敖德薩軍區部隊擴編的第9集團軍參謀長。1941年7月起任西北方向總指揮部參謀長。1941年8月-12月任蘇軍總後勤部副部長。1942年1月任加里寧方面軍參謀長。1942年5月30日被授予中將軍銜。1943年4月-10月任預備隊方面軍參謀長和草原方面軍參謀長。1943年10月-1945年6月任烏克蘭第2方面軍參謀長。1943年10月20日被授予上將軍銜。輔佐科涅夫元帥實施了別爾哥羅德戰役、基洛夫格勒戰役、科爾孫-舍甫琴科夫斯基戰役、烏曼—博托沙尼戰役等一系列成功的戰役,1944年5月後輔佐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對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德布勒森戰役、布達佩斯戰役、維也納戰役和布拉格戰役等進攻戰役的策劃、準備和實施,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德戰爭勝利後,1945年5月29日被授予大將軍銜。1945年6月-10月轉任外貝加爾方面軍參謀長,在遠東戰役中,是坦克第六集團軍翻越大興安嶺、閃擊奉天的戰役計畫的主要策劃者。在11天的時間裡,部隊前進400-800公里不等,擊潰日本第三方面軍後宮淳大將下屬的第30,第44軍,對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8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戰後
戰後,1945-1949年和1963-1964年任總參軍事學院院長,致力於偉大衛國戰爭經驗的研究和總結工作。1949年1月-1952年6月擔任蘇軍總參偵察總局局長。韓戰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顧問,對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不向南進攻極為不滿,並認為當時的解放軍總參謀部是原始的,不能提出戰役計畫和監督戰役執行。1952年6月起任蘇軍總監察長。1953年5月起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57年11月起任蘇軍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1959年5月8日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60年4月-1963年3月接替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任蘇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蘇聯元帥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飛機失事後,他與1964年11月-1971年9月再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因病退休,很快即逝世。駐德集群司令維克多·格奧爾吉耶維奇·庫利科夫元帥接替了他的職位。 扎哈羅夫擔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期間,於1965年組織援越抗美,1967年負責重新組建在六五戰爭中被摧毀的阿聯(後變更為埃及)武裝部隊,1968年指揮華沙條約國部隊占領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積極備戰進攻中國,他主持制定了蘇軍閃擊我國東北的作戰計畫,該計畫基本上是1945年蘇軍滿洲戰役計畫的翻版。
著作
戰後勤於筆耕,撰有關於戰爭理論、戰爭史和訓練培養蘇軍方面的一系列著作。主持編寫的戰史理論著作有:《蘇聯武裝力量五十年》,莫斯科1968年版;《結局》,莫斯科1960年版;《烏克蘭第2、3方面軍解放東南歐和中歐(1944一1945)》,莫斯科1970年版;《布達佩斯-維也納-布拉格》(與馬利諾夫斯基等合著),莫斯科1965年版;《論指揮軍隊的科學方法》,莫斯科1967年版;《保衛祖國是蘇聯公民的神聖職責》,莫斯科1969年版;《學者兼軍人(論蘇聯元帥沙波什尼科夫)》,莫斯科197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