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鎮位於上海市西南、黃浦江上游北畔,總面積49.5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8個居民委員會(籌備組),人口約12萬。全鎮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的發展,1990年和1995年兩次榮獲“全國最佳鄉鎮稱號”,獲得了代表全國鄉鎮最高榮譽的“大地杯”。這裡,有140家工業企業,10家集團公司,56家外資企業,有代表都市型農業的現代化園藝場。這裡,是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還連續三次被評為上海市“雙擁”模範鎮。這裡,還有齊全的文化體育設施:高爾夫球場、室內外網球場、溫水游泳池、保齡球館、體育場,也有設施良好的學校、醫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橋鎮
- 外文名稱:Ma Qiao Town
- 別名:無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市閔行區
- 下轄地區:轄10個行政村、18個居民委員會(籌備組)
- 政府駐地: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北松路2188號
- 電話區號:(+86)021
- 郵政區碼:201111
- 地理位置:上海閔行區
- 面積:49.5平方公里
- 人口:約12萬
- 方言:吳語(上海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 著名景點:馬橋古文化遺址、韓湘水博園
- 機場:虹橋機場、浦東機場
- 火車站:上海虹橋火車站
- 車牌代碼:滬A
- 耕地面積:50355畝
馬橋簡介,生態條件,地理環境,經濟成長,工業發展,都市農業,招商引資,經濟管理,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城鎮建設,科教事業,社會事業,人文特色,歷史文化,萬壽庵:,馬橋天主堂:,古紫藤,馬橋吳會書院,韓倉的傳說,寺廟和教堂,
馬橋簡介
馬橋鎮為馬橋鄉政府所在地。位沙港、俞塘匯合處,北倚北松路,南濱俞塘河。鎮舊有四座石橋,分布呈馬狀,故名馬橋。興起於清初,稱馬橋市,乾隆年間稱鎮。
有閔馬、閔東、閔松、滬金、滬衛等線公交客運路線通閔行、北橋、松江、金山、朱涇等鎮及徐家匯。
生態條件
馬橋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土壤類型為水稻土類淤泥土屬,肥力水平較高。常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034.0?,全年日照總時數2151.5小時,年無霜期平均218天。全鎮耕地面積9,652畝,其中林地2,947畝、水稻播種面積3,100畝、蔬菜種植面積300畝、花卉200畝,其它集體用地3,105畝(含已收儲未徵用),被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面積4,281畝。
地理環境
馬橋鎮位於上海市腹部,閔行區西南部,黃浦江上游北岸,上海市市級工業區莘莊工業區和國家級工業區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鎮域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東臨竹港河,劍川路以北部分與顓橋鎮相連,以南部分與江川路街道相連;西至茜浦涇,與松江區相鄰;南隔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北臨六磊塘,與莘莊工業區、松江區相連。位於距市中心24公里,距上海虹橋機場18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常住人口12萬,其中戶籍人口4.5萬左右,外來人口7.5萬左右。
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進一步持續。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較高增幅。據統計,2011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預計完成170.5億元,比2007年的136.6億元增長24.82%,年均增長4.96%;增加值預計完成60.5億元,比2007年的42.2億元增長43.4%,年均增長9.4%;財政總收入(考核口徑,含閔開發數據)預計完成53.85億元,其中,鎮本級實現16.77億元,比2007年的10.7億元增長45.33%,年均增長9.07%。歷史債務得到有效化解,為全鎮經濟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工業發展
近年來,馬橋鎮的工業堅持由小型分散型向規模集團型發展,2004年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60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63餘家,契約吸收外資4億多美元。工業企業所涉及的行業種類繁多,化妝品、銅材加工、塑膠彩印包裝、電器電纜供電設備和醫藥五大產品已成為鎮工業的主要產品和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
在工業布局上,馬橋鎮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馬橋工業集中點集中,同時依靠引進的項目帶動集中點內的道路、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馬橋工業集中點內三縱兩橫標準的工業規劃道路已經基本建成,為全鎮工業的新一輪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我國入世和上海申博成功,馬橋的工業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這種情況下,馬橋鎮積極推出鼓勵發展的舉措,在加強企業智慧財產權的自我保護、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增加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都市農業
馬橋鎮現有耕地825公頃,整個農業正在走由城郊型向都市型發展的道路。馬橋先後建成了投資8000萬元、占地566畝,引進以色列先進設施的馬橋園藝場和全國首家智慧型化育苗工廠。其中的馬橋園藝場,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設施先進、科技含量較高的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同時,為了加快傳統農業的退出步伐,調減糧食種植面積,增加苗木、蔬菜等種植面積,發展多種經濟作物,農業的綜合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截至2011年底,全鎮一、二、三產業的比重預計分別為0.3%、54.2%、45.5%。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現代服務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體育城範圍內國際學校、酒店等一批高層次現代服務業項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房地產的有序開發,為稅收增長提供較強動力。第二產業新型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產業布局加快調整,項目儲備力度繼續加大。企業加快技術成果轉化,高危化企業逐步淘汰,萬元產值能耗五年累計下降30.63%。第一產業轉型發展不斷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生態農業轉變,南片新農村地區積極構建都市型農業框架,開發建設方案逐步完善。
招商引資
招商優勢進一步體現。依託各種資源優勢,著力改善服務質量,營造公平、公正、寬鬆的投資環境,注重環境提升、政策扶持、互動交流、機制激勵,樹立馬橋招商引資新品牌。五年來,兩大平台招商優勢明顯,內資招商始終位於全區各街鎮前列,共吸引註冊企業5514戶,吸引註冊資金179.3億元。外資招商有新進展,共契約吸引外資2.64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89億美元。
經濟管理
經濟管理進一步規範。完善財政管理監督制度,全面推行“兩個集中”管理工作,實施集體企業改制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制。認真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成星星、聯工、聯盟、聯建、馬橋、三裕6個村的村級資產量化,有序推進旗忠村資產量化工作。全面加強村級財務監管,有效推動村級財務收支預決算管理的規範化、民主化。積極推行村級公務消費改革,規範村級公務支出,切實保障村民利益。順利完成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
基礎設施
城鎮基礎設施繼續完善。最佳化區域內路格線局與道路交通體系,完成東川路延伸工程,做好江川西路、富礫路等道路的拓寬修建,加快推進銀春路延伸及劍川路拓寬工程。實施農村道路和危橋整修,新增和調整9條城鎮公交線路。順利完成集鎮區域內居民及企事業單位天然氣轉換工程和花王路、望海工業區照明工程。全面開展環境優美鎮更名生態鎮工作,環境建設和保護成效顯著。深化水環境整治,做好河道長效管理工作。完成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俞塘地區及體育城範圍內的截污納管工程建設,五年累計敷設管道31.5公里。不斷推進綠化建設,全鎮綠化覆蓋率已達41.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3.8平方米。
重點項目
重點建設項目全面落實。順利完成森林體育城星星農民動遷基地配套設施建設,元祥幼稚園、元祥市場、老年活動室等主要公建配套項目全部竣工。圓滿完成居民自來水管網改造、集鎮平改坡工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幼稚園搬遷、敬老院改建等政府實事項目。初步完成自然村落綜合整治,馬橋農耕文化園建設和荷巷橋老街改造初具雛形。突出“民生、生態、均衡、共享”理念,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高起點推進大居工程的規劃建設。光明乳業項前期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積極配合做好市重大工程建設,順利完成鐵路閔行貨場、S32機場高速及其配套工程的動遷任務。
城鎮建設
近年來,馬橋鎮先後投入2億多元,新築、改築了馬橋大道等16條主幹道,總長達58公里,種植道路綠化70多萬平方米,經濟林帶35萬平方米。環境優美的馬橋集鎮開放式休閒公園已於2002年全面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日常休閒鍛鍊場所。此外,新規劃的馬橋集貿市場也已於2003年正式建成,現已成為一個集綜合性、設施先進、環境整潔的集貿市場。
科教事業
馬橋鎮始終圍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大力支持科技企業的發展,鼓勵技術創新,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申報工作。同時積極開展民眾性科普活動,每年舉辦的科技節,都吸引了大批民眾的參與。2002年,新建了科普圖書閱覽室,還開闢了一批高標準的科普畫廊。
學生教育方面,堅持貫徹九年制義務教育,強調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教育質量不斷提高。2002年初,馬橋鎮把原有的馬橋強恕國小和馬橋強恕中學進行了撤併,成立了新的九年一貫制的馬橋強恕學校,這一舉措,使得師資的配備更具合理性,學生的學習更具系統性,資源的共享更具充分性。
此外,鎮政府還堅持搞好成人教育工作,積極開設適應新形勢的各類新課程,以提高人的素質、培養人的技能為宗旨,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實用技術人員。
社會事業
馬橋鎮在社會事業的發展中,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僅2002年,就參加或舉辦了區、鎮、村級文藝演出40餘場,成功舉辦了社區文化節、鎮運動會等大規模文體活動。馬橋鎮農民象棋隊多次在全國、上海市的比賽中得獎。
為建設條件良好、設施先進的馬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馬橋鎮投入了大量資金對馬橋衛生院進行了新建、改建和擴建,馬橋衛生院共有病房50多間,病床100張左右,擁有專門收治老年病人的病區和設施良好的康復活動室。
人文特色
馬橋鎮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竹岡、沙岡、紫岡岡身帶和四千多年歷史的馬橋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和上海成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建有以舉辦國際頂尖網球賽事為主的國際網球中心為核心,18洞高爾夫球場、室區域網路球場、溫水游泳池、保齡球館等一批高檔體育場館和設施,形成了上海重要的具有馬橋特色的現代休閒運動區。黃浦江上游一級水源保護區,建立了以保護上海母親河為主題的水文化公園。辟出基本農田保護區,以示範糧田現代農苑展示農耕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文明新風尚,開展“文化天天樂”、手獅舞、象棋、幼稚園版畫、廣場文藝等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動,充分展現了馬橋的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展示了新馬橋的形象和風貌。
歷史文化
馬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位於馬橋俞塘村的馬橋古文化遺址,保存了大量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出土文物多達1000餘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外,還有少量的青銅生產工具。同時在這裡發現的一條寬約45米、厚1至2米以上、長度不明的面北向貝殼砂帶,為上海成陸的“岡身”之說找到了科學依據。
“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萬壽庵:
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
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古紫藤
位於馬橋鎮友好村紫藤棚,距閔行江川路2公里,臨靠沙港河東側。紫藤棚原為馬橋的一個鄉間小鎮,鎮上共有20戶人家,鎮區中央有一條4-5公尺的街徑,全長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長著一株古老的紫藤樹,這株紫藤,據當地傳說為隋唐時期遺留下來,也有一種說法為明代大儒董宜陽所植,距今500年。
這株紫藤的主藤一人合抱還餘二三十公分,遠遠看去虬枝橫空、亭亭如蓋,柔枝紛披、懸架倒掛,宛如一架巨大的綠色絨毯飛天而下,掩映了足足半個街面,每年清明前後,新枝勃發,生機盎然。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株古紫藤曾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明代大宗師董其昌、清代乾隆皇帝都曾到達或居住於此,乾隆皇帝的馬匹還曾拴在紫藤樹上,所以在當地還流傳著“拴馬藤”的傳說。
1989年,原上海縣人民政府將古紫藤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市園林局將它列為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範圍,2000年閔行區人民政府把改造古紫藤園作為區府實事工程,投資900萬元,動遷街中20餘戶居民,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古紫藤園”,使這株千年古藤得到更好的保護,也將成為馬橋地區耀眼的文化福地。
馬橋吳會書院
馬橋吳會書院創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要創辦人是顧言。顧言(1843~1914),字丹泉,世居荷巷橋鎮。他自幼聰慧,辦事沉穩且有膽識。年僅十六,就博覽古文辭,尤喜漢書,丹黃燦然。同治十一年,年近三十的顧言說動鄉紳紐世章、張慶慈,在馬橋鎮上的文昌閣了吳會書院,命題課試。兩年後,紐、張兩老先後去世,顧言獨當一面,繼續籌款添建講堂,使書院形成規模,並認真規劃課程,使其課業與上海城內著名的敬業書院相同,以利本地子弟接受近代教育思想。這一舉動十分艱難,但在浦西地區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當時書院定額每年只取36人,以致令人刮目相看。顧言在這裡造就了一代新人,其中包括後來的民國元老紐永建。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年輕有為的紐永建創辦強恕學堂,增添“新學”課程,開闢上海縣近代教育新風氣。顧言全力支持,將吳會書院800多畝田產、2000多元錢款都移作學堂的辦學經費。兩年後,正式改稱為強恕學校。強恕學校原址在今馬橋幼稚園地界。1995年,經閔行區政府批准,原馬橋中學和馬橋中心國小分別復名為強恕中學和強恕國小,2002年年初兩校合併現統稱為馬橋強恕學校。
韓倉的傳說
在馬橋鎮西南角,靠近黃浦江,有個宅基叫韓倉,傳說是八仙之一韓湘子居住過的地方。韓湘子出身在南陽,是大文學家韓愈的養子。他自國小道,法力高深,考中進士,做了官。他年老辭去官職後,全家搬到雲間(即當時的松江府,今馬橋鎮韓倉村),造了十排九庭心的場屋,南到黃浦江,北到拖尾巴橋。傳說韓家還有四件世上少見的寶貝:一是金麵杖,說是能撐住太陽;二是珠砂屏風,說是將它順手展開,天上就會有彩虹;三是小石磨,往磨眼放一粒谷,磨子推一圈,就能碾出好幾擔米來;四是竹龍駒,雖說是竹蔑編的,但騎上它可以一躍千里。
有一年,韓家四小姐要出嫁。韓湘子為了顯示韓家的全面,把金麵杖和小石磨作了陪嫁。娶親那天,男家撐了一條大船來,韓家大管家對他們千叮萬囑“船行半路,千萬不可翻動嫁妝。”可男家人把他的叮囑不當回事,反而對這些嫁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嫁妝船輕飄飄地開了。船到江心,有個腳趺想看看“寶貝”,隨手從斗里捏了一把谷,放進石磨眼裡就是推了起來,他剛推一圈,白米就象水一樣流了出來,眼睛一剎,中艙囤滿了白米,再過一會,前後艙也囤滿了白米。大家這才明白韓家臨出門時千叮萬囑不可翻動嫁妝的原因。可是後悔已經遲了,江內一個大浪捲來,連船帶人一起沉到了江底。隨嫁的“寶貝”也隨之一起流失了。
幾年以後,有個皇妃路過韓倉,看見如此大的豪門望族,就想打聽清楚是誰家官邸。她剛下馬來到韓家大門前,突然,皇妃身上掛著的珍珠,都“劈劈啪啪”一顆一顆地爆碎了。她嚇壞了,立刻下令回宮。回到宮中,皇帝一聽這等怪事,爆怒雷霆:“這還了得!即刻與我將怪物拿來!”皇上一聲令下,一大群兵將開進了韓倉。韓湘子得知,卻不動聲色,仍然慢悠悠地喝著茶,吩咐管家到倉庫提了一斗黃豆,前去迎戰。管家知道主人有“撒豆成兵”的法術,心也安了。但當他帶領家將出門一看,只見門外皇家官兵黑壓壓的一片,看得見龍頭,望不見龍尾。一看這陣勢,心裡一慌,將一斗黃豆隨手往地上一倒,回頭拔腿就跑。結果,滿地的黃豆一粒也沒有變成兵,而官兵卻趁勢大舉進攻,把韓家團團圍困。韓湘子見法術失靈,只得帶上珠砂屏風,騎上竹龍駒,騰雲駕霧上天走了。韓家就此敗落。
後來,人們看見天上的彩虹,就講那是韓湘子在翻看珠砂屏;看見天上飛過流星,就講是韓湘子騎著竹龍駒在天上巡遊呢!
寺廟和教堂
萬壽庵: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第一層為明清時代遺存,第二層為唐宋時代遺存,第三層為春秋戰國時代遺存,第四層為商周時代遺存,第五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再下層即是古岡身,它距地面180厘米。考古學界對該遺址第四層和第五層的文化遺存尤為重視,即在西周印紋陶遺存之上,發現有特殊的遺存。1982年在杭州舉行中國考古學年會時,專家們一致將這類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遺存定名為“馬橋文化”。同時期的遺存,還在如今的松江廣富林、金山亭林等地區有所發現。這些地區均在古岡身之上。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發掘,為研究長江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49年有商店161家,從業人員272人,其中糧店32家、煙什店20家、南什貨店13家、鮮鹹肉莊12家、豆腐店11家、茶館10家、棉布百貨店10家。街道狹窄,沿俞塘北岸,長約600米,郭家橋至新石橋間120米段為鬧市,店鋪林立。花行、糧店、油坊、米廠分布於東西市梢。1949年碾米廠9家、榨油坊4家、軋花廠3家,共有從業人員93人。1958年,俞塘改道南移,鎮區逐步改建。1970年,修築貫老街中段長300多米成“十”字形的南北向新街,在中街路口形成集市貿易市場。鎮區向北松公路擴展。70年代末起,居民住宅、商業樓、文化中心、影院、辦公樓相繼落成。沙港兩岸老街舊貌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