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建立
創始人為沙賈拉·杜爾(Shajara Durr,?~1257)。
1249年11月埃及
阿尤布王朝第七代國王
薩利赫病逝,其寵妃沙賈拉·杜爾在數月內秘不發喪,趁機左右朝政。
1250年,薩利赫之子圖蘭沙繼位後不到3個月,因其與沙賈拉·杜爾及埃及馬穆魯克近衛軍首領政見不同被陰謀殺害。同年,沙賈拉·杜爾拉扶持年僅6歲的阿什拉夫·穆薩登位,宣布自己為埃及穆斯林女皇,在發行的錢幣上鑄有她的頭像和名字,下令在主麻日聚禮時要埃及穆斯林為她祈禱。
因女性稱王不符合伊斯蘭教規,遭到埃及穆斯林的責難,故不久沙賈拉·杜爾遂與近衛軍首領艾伊貝克結婚,共掌政權。
1252年,沙賈拉·杜爾宣布廢除年幼國王,由艾伊貝克擔任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第一任國王,她仍掌握實權。
1257年,因宮廷奪權之爭,艾伊貝克和沙賈拉·杜爾先後喪生,由艾伊貝克之子阿里繼埃及王位。
擴張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前期,在國王古突茲、
拜伯爾斯、卡拉溫先後執政時,在抗擊
蒙古人侵略和驅逐
十字軍的鬥爭中取得重大勝利。
1260年,蘇丹古突茲(1259~1260在位)及大將拜伯爾斯率埃及軍在迎試束約旦河左岸貝嬸鴉桑附近的
艾因·扎魯特戰役中大敗蒙古軍。從此遏制了蒙古人對西亞和北非的侵略。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真正的奠基者拜伯爾斯(1260~1277在位)即位後,採取“
遠交近攻”的政策,與
欽察汗國結盟,與拜占庭修好,集中力量孤立和打擊十字軍。
1263年,他從阿尤布家族手中奪取卡拉克作為軍事基地,後搗毀了拿薩勒的神聖教堂。
1265年,他攻占凱薩里耶及艾爾蘇夫,守城的慈善院騎士團投降。
1266~1268年,
拜伯爾斯先後攻占薩菲德、亞法、沙基夫·艾爾農和安提俄克等城市,俘虜的十字軍被殺,城堡和基督教堂被毀。
1271年,拜伯爾斯攻占慈善院騎士團的堡壘希斯尼·艾克拉德,並占領和摧毀了敘利亞
阿薩辛派的麥斯亞德、蓋德木斯等茅厚重軍事設防要塞。
抗蒙
國王卡拉溫(1279~1290在位)執政時,繼續抵抗蒙古人和打擊十字軍。蒙古伊兒汗阿巴哈乘
馬穆魯克人內戰,入侵敘利亞,攻占
阿勒頗、哈馬等地。
1281年10月,卡拉溫率埃及軍在霍姆斯戰役中打敗了蒙古軍,收復了敘利亞失地。
1285~1289年,卡拉溫先後攻占十字軍占領的麥爾凱卜、的黎波里、貝特倫等要地。
1290年,卡拉溫在準備進攻煉蜜愉套
阿克城時去世,其子阿什拉夫繼位。
1291年5月,阿什拉夫集中優勢兵力,奪取阿克城,滅耶路撒冷王國,後又攻占十字軍占領的提爾、西頓、貝魯特、安塔爾圖斯、阿斯里斯等城市和要塞。至此,
十字軍在東方的侵略勢力被徹底清承促戀墊除。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勢力又向南深入努比亞,伊斯蘭教在該地得到進一步傳播。
衰亡
從14世紀末起,馬穆魯克後期大多數國王或懦弱無能,或驕橫暴戾,揮霍無度,權臣及軍隊將領爭權奪利,國家陷於分裂,動亂迭起。
1400~1401年,帖木兒率大軍打敗埃及馬穆魯克國王法拉吉的軍隊,襲擊敘利亞北部後大加洗劫,主要建築被夷為平地(
敘利亞戰爭)。
15世紀末期,馬穆魯克王朝出現了一定的復興,於1485——1488年的
阿達納戰役中大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509年,馬穆魯克王朝與西印度土邦聯合,對戰葡萄牙人,戰敗於
第烏海戰。
1517年1月,
奧斯曼帝國蘇丹
賽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率土耳其軍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末代國王圖曼貝伊的軍隊在
開羅城郊決戰(
瑞達利亞戰役),圖曼貝伊全軍覆沒,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滅亡。
制度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實行軍事分封制,把尋匪炒大批土地以“伊克塔”(即
采邑)分封給貴族和將領,作為他們平時任職、戰時服役的報酬。後“伊克塔”可作為世襲領地繼承。王朝建有龐大的正規軍和近衛軍,作為統治的支柱。各地長官均由馬穆魯克軍官擔任,掌管地方行政、軍事和稅收大權。
經濟
王朝前期,經濟在東方居重要地位。興修水利,改進耕作技術,農業相當發達。埃及和敘利亞的銅器、玻璃、紙張、地毯等傳統手工業,達到很高水平。埃及開羅、亞歷山大港、
大馬士革商業發達,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東西交通大開,同東、西方國家進行轉口貿易,從中收取巨額關稅,用以支付行政、軍事和城市建築費用。
15世紀起,經濟衰落,使國庫空虛,財政支絀。
宗教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以伊斯蘭教
遜尼派為
國家宗教,
穆斯林大多遵奉
沙斐儀學派教法學說。為確立馬穆魯克人在政治、宗教上統治的合法性,王朝恢復了伊斯蘭教煉櫃漏的
哈里發制度。1260年國王拜伯爾斯將
阿拔斯王朝皇室的後裔艾布·卡西姆推出,經宗教界組成的委員會確認,樹他為“穆斯林的哈里發”,取封號“穆斯坦綏爾”(即求安拉賜勝利者),再由這位哈里發冊封和授權蘇丹執政。並規定將哈里發和蘇丹的名字鑄在錢幣上,主麻日聚禮同時向哈里發和蘇丹祈禱。哈里發主管宗教基金,為蘇丹主持加冕禮,保管先知穆罕默德的遺物綠色斗篷和拐杖。從1260~1517年,在埃及共有16位傀儡哈里發先後在位。遜尼派四大法學派得到官方承認,設立四大法官制度,各派選派1名總法官。
蘇菲主義極其盛行,埃及有巴達維、沙茲里和杜蘇迪等教團,在各地建有扎維耶、學校和謝赫陵墓,
開羅、坦塔、亞歷山大、大馬士革等城成為蘇菲派的傳教中心。王朝設宗教基金,在各大城市興建清真寺,其中著名的有
蘇丹·哈桑清真寺和穆艾耶德·希哈布丁清真寺,其建築藝術受到敘利亞一美索不達米亞學派的影響。除發展清真寺附設的宗教大學外,還在開羅和大馬士革等城市創建有《古蘭經》及聖訓學校、罕百里教法和沙斐儀教法學校,專門培養宗教學者和法官。埃及
愛資哈爾大學仍為伊斯蘭世界最高學府。在教義學、教法學、歷史學和醫學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埃及教法學家
伊本·泰米葉,著有500部著作,發展罕百里派的教法學說,提出憑《
古蘭經》立教,純潔伊斯蘭教的復古主義主張,成為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思想先驅。埃及聖訓學家和法學家賈拉魯丁·蘇尤蒂著有560多種著作,著名的是《古蘭經學》。埃及史學家
艾布·菲達撰有《人類史綱要》。埃及史學家伊本·
麥格里齊著有《埃及志》。埃及傳記作家伊本·赫里康著有《名人傳記》,記述了865位穆斯林名人的生平,埃及醫學家伊本·拉菲斯著有《醫典解剖學注釋》,闡述了血液小循環的理論。史學家稱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是中世紀最後一個“閃爍著伊斯蘭文明餘輝”的穆斯林國家。
世系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歷時200多年,傳位47代國王。
王朝分為前、後兩個歷史時期。
前期(1250~1390)由埃及伯海里系馬穆魯克執政,主要為埃及
突厥人,國王大多為世襲。
後期(1382~1517)由埃及布爾吉系馬穆魯克執政,主要為埃及
切爾克斯人,實行國王推舉制。王朝強盛時轄地包括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沿海一帶及希賈茲地區。
抗蒙
國王卡拉溫(1279~1290在位)執政時,繼續抵抗蒙古人和打擊十字軍。蒙古伊兒汗阿巴哈乘
馬穆魯克人內戰,入侵敘利亞,攻占
阿勒頗、哈馬等地。
1281年10月,卡拉溫率埃及軍在霍姆斯戰役中打敗了蒙古軍,收復了敘利亞失地。
1285~1289年,卡拉溫先後攻占十字軍占領的麥爾凱卜、的黎波里、貝特倫等要地。
1290年,卡拉溫在準備進攻
阿克城時去世,其子阿什拉夫繼位。
1291年5月,阿什拉夫集中優勢兵力,奪取阿克城,滅耶路撒冷王國,後又攻占十字軍占領的提爾、西頓、貝魯特、安塔爾圖斯、阿斯里斯等城市和要塞。至此,
十字軍在東方的侵略勢力被徹底清除。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勢力又向南深入努比亞,伊斯蘭教在該地得到進一步傳播。
衰亡
從14世紀末起,馬穆魯克後期大多數國王或懦弱無能,或驕橫暴戾,揮霍無度,權臣及軍隊將領爭權奪利,國家陷於分裂,動亂迭起。
1400~1401年,帖木兒率大軍打敗埃及馬穆魯克國王法拉吉的軍隊,襲擊敘利亞北部後大加洗劫,主要建築被夷為平地(
敘利亞戰爭)。
15世紀末期,馬穆魯克王朝出現了一定的復興,於1485——1488年的
阿達納戰役中大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509年,馬穆魯克王朝與西印度土邦聯合,對戰葡萄牙人,戰敗於
第烏海戰。
1517年1月,
奧斯曼帝國蘇丹
賽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率土耳其軍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末代國王圖曼貝伊的軍隊在
開羅城郊決戰(
瑞達利亞戰役),圖曼貝伊全軍覆沒,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滅亡。
制度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實行軍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以“伊克塔”(即
采邑)分封給貴族和將領,作為他們平時任職、戰時服役的報酬。後“伊克塔”可作為世襲領地繼承。王朝建有龐大的正規軍和近衛軍,作為統治的支柱。各地長官均由馬穆魯克軍官擔任,掌管地方行政、軍事和稅收大權。
經濟
王朝前期,經濟在東方居重要地位。興修水利,改進耕作技術,農業相當發達。埃及和敘利亞的銅器、玻璃、紙張、地毯等傳統手工業,達到很高水平。埃及開羅、亞歷山大港、
大馬士革商業發達,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東西交通大開,同東、西方國家進行轉口貿易,從中收取巨額關稅,用以支付行政、軍事和城市建築費用。
15世紀起,經濟衰落,使國庫空虛,財政支絀。
宗教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以伊斯蘭教
遜尼派為
國家宗教,
穆斯林大多遵奉
沙斐儀學派教法學說。為確立馬穆魯克人在政治、宗教上統治的合法性,王朝恢復了伊斯蘭教的
哈里發制度。1260年國王拜伯爾斯將
阿拔斯王朝皇室的後裔艾布·卡西姆推出,經宗教界組成的委員會確認,樹他為“穆斯林的哈里發”,取封號“穆斯坦綏爾”(即求安拉賜勝利者),再由這位哈里發冊封和授權蘇丹執政。並規定將哈里發和蘇丹的名字鑄在錢幣上,主麻日聚禮同時向哈里發和蘇丹祈禱。哈里發主管宗教基金,為蘇丹主持加冕禮,保管先知穆罕默德的遺物綠色斗篷和拐杖。從1260~1517年,在埃及共有16位傀儡哈里發先後在位。遜尼派四大法學派得到官方承認,設立四大法官制度,各派選派1名總法官。
蘇菲主義極其盛行,埃及有巴達維、沙茲里和杜蘇迪等教團,在各地建有扎維耶、學校和謝赫陵墓,
開羅、坦塔、亞歷山大、大馬士革等城成為蘇菲派的傳教中心。王朝設宗教基金,在各大城市興建清真寺,其中著名的有
蘇丹·哈桑清真寺和穆艾耶德·希哈布丁清真寺,其建築藝術受到敘利亞一美索不達米亞學派的影響。除發展清真寺附設的宗教大學外,還在開羅和大馬士革等城市創建有《古蘭經》及聖訓學校、罕百里教法和沙斐儀教法學校,專門培養宗教學者和法官。埃及
愛資哈爾大學仍為伊斯蘭世界最高學府。在教義學、教法學、歷史學和醫學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埃及教法學家
伊本·泰米葉,著有500部著作,發展罕百里派的教法學說,提出憑《
古蘭經》立教,純潔伊斯蘭教的復古主義主張,成為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思想先驅。埃及聖訓學家和法學家賈拉魯丁·蘇尤蒂著有560多種著作,著名的是《古蘭經學》。埃及史學家
艾布·菲達撰有《人類史綱要》。埃及史學家伊本·
麥格里齊著有《埃及志》。埃及傳記作家伊本·赫里康著有《名人傳記》,記述了865位穆斯林名人的生平,埃及醫學家伊本·拉菲斯著有《醫典解剖學注釋》,闡述了血液小循環的理論。史學家稱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是中世紀最後一個“閃爍著伊斯蘭文明餘輝”的穆斯林國家。
世系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歷時200多年,傳位47代國王。
王朝分為前、後兩個歷史時期。
前期(1250~1390)由埃及伯海里系馬穆魯克執政,主要為埃及
突厥人,國王大多為世襲。
後期(1382~1517)由埃及布爾吉系馬穆魯克執政,主要為埃及
切爾克斯人,實行國王推舉制。王朝強盛時轄地包括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沿海一帶及希賈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