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昭(醫學教育家)

馬文昭(醫學教育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文昭(1886 05.31 - 1965 12.13),組織學家,醫學教育家。研究過細胞腺粒體和戈爾吉氏體與細胞分泌的密切關係,認為磷脂類是這兩種細胞器的主要化學成分,在形成分泌顆粒過程中於這兩種細胞器內轉化。這些論斷得到了現代細胞學的確證。他從事過嗎啡中毒研究,又研究磷脂類對組織的作用並將其理論推廣於臨床實踐。畢生從事組織學教學工作,培養出大批專業人才,是中國組織學的奠基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文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
  • 出生日期:1886年5月31日
  • 逝世日期:1965年12月13日
  • 職業:組織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協和醫學堂
個人簡歷,生平介紹,科學研究,評價,主要論著,

個人簡歷

1886年5月31日 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
1905年 畢業於 河北省通縣潞河中學。
1910年 畢業於 河北省通縣協和書院。
1915年 畢業於 北京協和醫學堂。
1915 - 1916年 任北京協和醫院住院醫師。
1916 - 1918年 任山西汾陽醫院醫師。
1918 - 1919年 任河北省通縣潞河醫院醫師。
1919 - 1920年 在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科進修。
1920 - 1921年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解剖科進修。
1921 - 1940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學科助教、講師、助教授。
1940 - 1942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學科襄教授。
1940 - 1941年 任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細胞學科客座教授。
1942 - 1945年 任北京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教授。
1945 - 1946年 任北京大學第六補習班主任。
1945 - 1953年 任北京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科主任、教授。
1946 - 1947年 任北京大學醫學院院長。
1947年 任中國解剖學會常務理事、理事長。
1953 - 1965年 任北京醫學院組織學胚胎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1956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質學部委員會委員。
1965年12月13日 因患肺癌病逝於北京。

生平介紹

馬文昭,字筱乾,曾用英文名Ma Wen-chao。1886年5月31日(清光緒十二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西關廂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庭經濟拮据,他幼年就開始參加勞動。因為家人信仰基督教,所以他能在教會學校半工半讀。他學習非常刻苦,工作也很勤奮,因此得到了教會的賞識。
1905年他被資送到河北省通縣協和書院學習。在校中仍是半工半讀,課餘時間為當地外國教士和教員家中做些澆花除草等勤雜工作,得些報酬以補助生活。除學習外他還愛好體育,是當時足球校隊的隊員。畢業後升入北京協和醫學堂,這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前身,是在1906年由6個教會合辦,1921年由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建立的洛克斐勒中華醫學基金會購買,並改建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當時協和醫學堂使用中華博醫學會編寫的教本都是用文言文寫成,學習起來十分困難。課程繁多,還要學習英語,但馬文昭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不懈,刻苦鑽研,終於在1915年完成學業。
馬文昭畢業後先後擔任山西汾陽醫院和河北通縣潞河醫院的醫師。這兩所醫院都是教會創辦的,主要為當地外國教士和教員以及他們的家屬提供保健服務,也向教會學校的學生以及一般市民開放。醫院規模很小,只有兩位醫師,一個是美國人,另一個是中國人。他們擔任各科患者的治療工作,無論大小手術,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的疾病都要親手處理,獨立解決。馬文昭從中鍛鍊了腳踏實地,不怕困難,當機立斷,獨立思考的工作作風。在汾陽醫院工作時,曾在出診時獨自搶救了一位剖腹自殺的鐵匠。馬文昭以簡單的工具,和細心大膽的操作,使患者恢復了健康。在4年的臨床實踐中,他總是在簡陋的工作條件下,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果斷地解決了醫療上的難題。
191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由洛克斐勒氏中華醫學基金會籌辦就緒,雖未正式成立但已招生開課。馬文昭獲得到解剖學科進修的機會。當時解剖學科由出生於加拿大的美國細胞學家考德里(E.V.Cowdry)主持。他在考德里的指導下努力學習組織學這門專業,第二年他就被選送到美國作為師資培養。考德里介紹他到自己的母校芝加哥大學解剖學科進修組織學。他剛到解剖學科就遇到了A.A.馬克西莫夫(Maximow)的冷遇。這位帝俄時代的組織學家在歐洲久負盛名,十月革命前夕逃亡到美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授。他見這箇中國學生英語不流利,就表示不願接納。幸好同科的本斯利(R.R.Bensley)教授自願擔任他的導師。在本斯利指導下馬文昭開始了對細胞線粒體和戈爾吉(Camillo Golgi,1843~1926)氏體的研究,完成了3篇論文,在美國Anatomical Record(《解剖記錄》)和American Journal of Anatomy(《美國解剖學雜誌》)上發表。
馬文昭為人幽默,初到美國參加一社交聚會,有人問:“聽說中國人吃活老鼠,是真的嗎?”馬文昭立即答道:“沒聽說過,倒是有人告訴我美國人都愛吃熱狗。”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1921年馬文昭回到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學科擔任助教、講師等職務。除教學任務外,繼續開展對線粒體和Golgi氏體的研究。
1928年再度赴美芝加哥大學解剖學科進修一年,返校後擔任助理教授職務。在他關於線粒體、Golgi氏體和細胞分泌的研究中,得出了兩者是細胞新陳代謝主要的主要細胞器,並根據兩者對固定液和染色劑的反應,推斷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類。
當時他見到帝國主義以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在國際上吸鴉片成了中國人的恥辱,他認為,如果能增強細胞內線粒體和Golgi氏體的功能則能增強細胞抵抗疾病侵害的能力,也能幫助國人戒掉鴉片並恢復健康。從這種構想出發他探索出一種戒除鴉片菸癮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並在實驗動物身上取得效果。此法後在南京戒菸委員會附設醫院中試用,也取得預期的效果。
他在1932-1934年連續發表有關文章。這時期他急於推廣這種方法,希望為多數患者解除痛苦,開始在協和醫院接收患者。當時協和醫學院當局認為基礎醫學教師無權接受患者,因他違反校規給予嚴重警告處分。但他並未因此氣餒放棄,仍堅持對嗎啡中毒的動物進行系統的實驗。當時福頓(A.B.DroogleeverFortyun)教授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他替馬文昭向醫學院當局力爭。可馬文昭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仍然受到歧視,直到1940年他才由助理教授升任襄教授至1942年。
1940年他應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細胞學科考德里教授的聘請,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去美講學。
1941年暑假因國際局勢日趨緊張而返回北京協和醫學院。當年12 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當天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1942年馬文昭應北京大學醫學院的聘請擔任解剖學科的教授,繼續從事組織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當時南京政府不承認日本占領地區的各高等院校和這些院校學生的學籍,並勒令這些院校改稱為補習班。北京大學醫學院原任教授大多是日本人,此時已被遣返回國,這使學院處於即將解體的危機中。數百名學生惶惶不安,不知未來是何等下場。這時馬文昭不顧個人得失,毅然出任第六補習班主任,聘請原在協和醫學院工作的同事主持補習班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各科的教學和醫療工作,並且按照舊日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規格改革了學院教學和臨床各科制度,使北京大學醫學院面貌煥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學和醫療質量,奠定了日後北京醫學院的基礎。1946年,第六補習班正式被承認為北京大學醫學院,馬文昭任院長。
1947年他辭去院長職務,仍擔任解剖學科主任,埋頭於教學和研究工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百廢待興,經濟困難,中央衛生部卻首先下撥一筆經費為馬文昭建立了一個細胞學研究室,並為他配備了兩名優秀應屆畢業生和熟練的技術人員。同時他還接受了一批解放軍醫學校的青年解剖學教員到研究室進修。這些年輕的教員經馬文昭精心培養,後來都成了軍事醫學科學院、醫學科學院、軍醫大學等單位的專業骨幹。
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醫學院獨立成為北京醫學院,馬文昭擔任了組織學胚胎學教研室主任。他領導的細胞學研究室終於實現了對於磷脂類為細胞器主要成分和能增強機體細胞的生活能力這一論斷繼續探索的願望,開展了大量以磷脂治療各種疾病以及抗衰老的實驗。1963年他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編寫了《磷脂類對於組織的作用》一書。
1956年馬文昭到蘇聯參觀訪問。同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他又當選為生物學地質學部委員。
馬文昭是中國解剖學會的發起人之一,自1947年成立以來,曾歷任理事長、常務理事等職務,為中國解剖學會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0年馬文昭雖已74歲,但他仍堅持每日到校工作。在一次科學院召開的學部會議上他突然流鼻血,血壓已超過200mmHg,可他堅持把顯微鏡帶到家中堅持工作,不時地對研究室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
1965年他被發現已患肺癌,醫治無效,於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9歲。

科學研究

線粒體和戈爾吉氏體
在20世紀初期細胞學的研究熱門是染色體遺傳學說。
線粒體線粒體
1910年摩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提出基因學說,因此獲得193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掀起細胞染色體研究的熱潮,如Cyril Dean Darlington所著的Recent Advance in Cytology(《細胞學最近進展》,1932)一書的內容完全是關於染色體的研究。此時線粒體和戈爾吉氏體的研究仍停留在如何顯示這些細胞器的技術方面,對它們在細胞內的功能尚屬推測。
馬文昭的導師Bensley原是化學專業的學生,畢業時因行獵傷腿,在臥病期間自修組織學並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在學化學時所學到的科學訓練使他對組織學產生新的思路,並引導他創立了細胞學研究的新方向。
在1930年代,他首先打破細胞結構必須保持生前原位的形態學研究必守的原則,用梯度離心方法把打碎的細胞的有形成分各自分離出來研究它們的化學成分和活性。於是他成為近代細胞化學創始人之一。Cowdry受教於Bensley並進一步發展了關於細胞的研究。他的經典著作General Cytology (《細胞學概論》)集合了1920年代居領先地位的學者從細胞結構、生理、化學以及生物物理方面寫出代表他們的成就和理論的論文,對於細胞學以後50年的突飛猛進起了啟迪作用。
嗎啡中毒
馬文昭在1930年代開始對嗎啡中毒進行了系列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他從大鼠嗎啡成癮前後各種細胞內Golgi 氏體的數量變化總結出檢查嗎啡中毒的技術方法和治療方案。他發現動物在犯癮時各種細胞的Golgi氏體減少或消失,而注射嗎啡後動物顯示功能亢進、各種細胞的Golgi氏體增多。在動物飼料中加餵卵磷脂則在動物犯癮時期損失的Golgi氏體能得到補充,從而減輕症狀。他認為卵磷脂可以加強細胞中線粒體和Golgi氏體的結構和功能,彌補嗎啡的毒害作用。
馬文昭的實驗結果在當時南京戒菸委員會附設的醫院中套用於戒菸患者,獲得預期的效果。他利用活體染色方法檢查患者血細胞的線粒體和Golgi氏體,根據兩者的形態變化來鑑別患者嗎啡中毒的程度,吸毒後的變化和斷癮後健康的恢復。他用自己設計的卵磷脂複合劑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斷絕毒癮。這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應並為他的磷脂對細胞作用的假設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他共發表了有關嗎啡中毒問題的論文10餘篇。
造血器官結構
在研究嗎啡中毒和X線損傷的過程中,馬文昭注意到造血器官的結構變化。他提出了脾、淋巴結和骨髓結構的動態變化的假說。他認為這些造血器官的組成部分,特別是血管分布是處於不斷消失、再建和互相轉變之中以適應機體功能變化的需要。這些器官的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處於隨時調整的動態性變化之中。他根據的是固定染色的標本,但這一假說未能得到活體的驗證。他繼續鑽研技術,利用石英桿照明裝置來觀察活體脾臟的血循環,雖然這項工作因北京協和醫學院被日本侵略軍占領而中斷,但由此可見馬文昭不囿於教條的理論而敢於創新的精神和唯物辯證的科學觀點。
磷脂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衛生部為馬文昭建立了細胞學研究室,他的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從磷脂類能增強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這一事實出發,探討了磷脂對皮膚、軟骨、骨、肝、血液、血管、造血器官、神經組織、內外分泌器官的作用,廣泛研究了各種類型細胞的線粒體和Golgi氏體的形態變化。除實驗室研究外,他又與臨床工作者合作,展開了有關磷脂類治療皮膚病、肝病、骨折癒合、動脈硬化、神經衰弱、肺結核的研究。同時他還設計了抗衰老的動物實驗。1963年,他編寫了《磷脂類對組織作用》一書,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

評價

他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刻苦鑽研,付出加倍的努力獲得了工作上的成就。在掌握組織學技術時,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能做出厚度只有3μm的石蠟切片,為同事們所稱讚。在檢查標本方面無論是給學生示範,還是為專家解決疑難問題,他都顯示出豐富的經驗。在教學方面他以身作則,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感染學生。
他在醫學教育事業上為國家培育了大批人才,在組織學、細胞學的研究上做出了許多貢獻。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勤奮工作,他是一位在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上傑出的科學家。

主要論著

1 Ma WC. The changes in the pancreatic cell of the Guinea pig during inanition and refeeding. Anat Rec, 1924, 27 (2) : 47~60.
2 Ma WC. The mitochondria and colloid in the thyroid gland of the adult albino rat. Am J Anat, 1925, 35 (2) :199~211.
3 Ma WC. et al. Changes in the Golgi apparatus of the gastric gland cells in relation to activity. Chin J Physiol, 1927, 1 (3) :305~330.
4 Ma WC. Further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mmalian erythrocyte in bone marrow. Pek Nat Hist Bull, 1940~1941, 15 (2) :147~150.
5 馬文昭,李肇特.磷脂類對於組織的作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