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組織學簡介
行為組織學(亦稱組織行為學)是研究組織中個體、群體和組織結構對組織行為的影響規律,以提高組織管理有效性的學科(本詞條是消歧義詞條,偏重介紹醫學上的組織學,最後也較詳細介紹管理行為上的組織學)。
組織學是研究有機體微細結構及其與功能關係的一門形態科學,醫學組織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體,並藉助於對高等動物的研究,協助探討和解釋由人體研究所得的知識。
利用刀、剪等器械對有機體外形和內部結構的肉眼研究為解剖學,早在在公元二世紀時即已開始。自顯微鏡發明後,使用顯微鏡對有機體器官微細結構的研究,原稱顯微解剖學,是屬於解剖學的一部分。
英文tissue(組織)一詞來自法文的tissu,其原意為編織物。此詞由法國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Bichat(1771~1822)首先用於生物學中。他認為肉眼解剖有機體所分離的膜和臟器,是多種不同性質和質地的編織物。他稱這些編織物為tissu(組織),並提出人體由20多種組織組成,但他未做過顯微鏡的觀察。
其後,
顯微解剖學家Mayer(1829)創用histology(組織學)一詞。此詞源於希臘文,由histos(組織)和logos(科學)二字組成,意即研究組織的科學。此後由於顯微鏡的改進,一些學者對有機體的微細結構做了許多觀察,將人和高等動物的組織歸納為四類,即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和
神經組織這個見解得到許多學者贊同,至今仍然成立。
這四類組織起源於
胚胎發生時的外、中、內胚層,各具有特定的構造和機能特點,按一定的配布樣式結合成各器官和系統,再由這些器官和系統進而組成完整的有機體。起初,“組織學”同“顯微解剖學”是有區別的。“組織學”著重於研究有機體的組織,而“顯微解剖學”是研究各器官的微細結構。
以後由於研究的進展,認為這樣的劃分並無必要,於是將組織學和顯微解剖學合稱組織學。組織學的建立和發展使有機體複雜的微細結構得以從四類組織的概念上進行分析,從而使有機體微細結構的研究有了基本的指導概念。
發展歷程
Schleiden和Schwann(1839)同時創建了“
細胞學說”,闡明細胞是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功能和發生的基本單位。自此時起,以細胞為對象的研究漸發展成細胞學,但細胞是組成組織的主要成分。各種組織的構造和功能特點主要表現在組成它們的細胞上,故對細胞的構造和功能的研究仍是組織學的重要部分。現今的組織學是包括對細胞、組織和器官微細結構及其功能的研究的科學。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細胞學主要是用普通顯微鏡研究細胞構造及其功能關係。
細胞的生理學和化學的研究尚處於萌芽階段。此後由於顯微鏡的改進,生物製片技術和染料化學的迅速發展,使細胞構造的研究日趨細緻和深入。使用優良的固定劑、切片機和由
煤焦油提取出的多種生物染料能在普通顯微鏡下顯示組織、細胞的結構細節,組織學研究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辨認組織和細胞微細結構的多種標準方法。用這些方法所做的研究表明,有機體的許多微細結構是正常狀態下經常存在的。
組織培養技術和活細胞觀察法的發明,證實這些微細結構是活組織和活細胞固有的,並非技術方法致成的人為假象。
組織學的研究提供了正常器官、組織和細胞微細結構的標準圖象,並證明這些微細結構在不同生理條件下呈現一定的變化,從而能較確實地探討它們與功能的關係。組織學的這些成就為生理學提供了研究有機體功能的重要依據。組織學研究所得出的正常微細結構的圖象又是
病理組織學的必要基礎,只有對正常的微細結構有了清楚的認識,病理組織學才能探討疾病過程中這些微細結構的異常變化。
醫學組織學的研究,就是闡明在正常情況下,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的形態結構和其生理活動,以及它們在人體內的相互關聯和意義。成體各器官、系統分別具有其細微結構的組織特徵,執行著特定的功能。如:口腔、
食道、胃、腸等均由不同的組織發育、分化和結合而成,它們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特點,但卻執行著共同的功能,即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除糟粕。
醫學組織學人才培養要求掌握或了解人體各種組織和器官的光鏡下微
細胞結構、主要細胞和組織的超微結構以及這些結構與功能關係;掌握或了解人體
胚胎早期發生、胎膜胎盤、各主要器官系統的發生過程與畸形。組織學人才在基本技能方面達到:熟悉光學顯微鏡的結構與用途,熟悉使用並善於保護光學顯微鏡,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識別各種組織和器官的微細結構;能用正確的醫學術語、文字正確描述鏡下所見;能辨認各主要細胞和組織的超微結構圖象,適當聯繫功能;能根據模式圖適當描述人體
胚胎的早期發生、各主要器官的發生與畸形。
研究內容
組織學的研究內容是:人體的組織是由細胞和細胞間質發育分化形成的,而器官系統則又是由幾種不同組織發育分化所構成。 所以組織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細胞、組織和器官系統三部分。1、細胞(cell):是人體形態結構的基本單位,是一切生物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分化的
形態學基礎。細胞的結構特點:人體具有多種(210多種)形態各異、大小不等的細胞。功能特點:執行著多樣的機能活動。它們在身體內互相調節和互相合作,以維持整體的生命活動。 2、組織(tissue)形成:在
胚胎髮育時期形成。組成:由一些形態相似、功能相近的細胞和
細胞外基質(細胞間質)所組成。分類:由於細胞的種類和特性不同,組織也相應分為: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組織和
神經組織。3、器官和系統形成:是在胚胎髮育的早期由幾種不同的組織發育、分化和互相結合所形成。器官的組織特徵:也是在胚胎髮育早期從幾種不同組織發育分化和互相結合形成的,成體的各個器官和各種系統均各有其細微結構的組織特徵,並執行一定的功能。
研究對象
①
基底層:緊貼基膜,與真皮相接,為一層立方形或矮
柱狀細胞組成,細胞排列整齊,胞質
嗜鹼性較強,染呈紫藍色。細胞核呈卵圓形位於基部,胞質較少。 ②
棘層:位於基底層上方,由4-10層呈多邊形、體積較大的
棘細胞組成。此層細胞由基底層分化而來,細胞從深面向淺面推移時,細胞逐漸變大呈多邊形,胞質豐富,呈弱嗜鹼性;胞核呈圓形或橢圓形,位於細胞中央,相鄰細胞間有突起相連。
③
顆粒層:位於
棘細胞層的淺部,由3-5層扁平的梭形細胞組成。細胞中可見許多強嗜鹼性的紫藍色的
透明角質顆粒(透明角質顆粒),其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細胞核已趨向退化消失。
④
透明層:位於顆粒層上方,由2-3層
扁平細胞組成,呈淺紅色發亮的窄帶,細胞分界不明顯,胞核消失,胞質較透明,染淺粉紅色。(但切片為薄皮,故無透明層)。
⑤
角質層:位於表皮最淺層,較厚,由多層扁平的角質細胞組成,細胞呈紅色均質狀,胞質內充滿
角蛋白,細胞輪廓不清楚,無胞核和細胞器。表皮細胞多已死亡,易脫落。
真皮
位於
表皮深面,由
結締組織構成,真皮深部與皮下組織相連,但兩者之間無明顯的分界,內含血管、神經、皮膚附屬器等。真皮又可分為兩層:淺層的
乳頭層和深層的網織層。乳頭層:由薄層結締組織構成。借基膜與表皮相鄰,因向表皮突入形成許多嵴狀或乳頭狀的突起而得名。此層纖維細密,排列疏鬆不規則,成纖維細胞較多。真皮乳頭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游離神經末梢和觸覺小體。網織層:位於乳頭層深面,與乳頭層分界不清,較厚,是真皮的主要組成部分。
網織層由不規則
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粗大的
膠原纖維束交織成網,並有許多
彈性纖維,排列緊密而不規則,呈粉紅色,被切成多種斷面。此層可見毛囊、環層小體、神經纖維束和汗腺等結構。
皮脂腺:位於
毛囊與立毛肌之間。皮脂腺分泌部外層細胞為低立方形的
幹細胞,染色深稱
基細胞;內層愈近中央的腺細胞體積愈大,呈多邊形,核小染色深,並逐漸退化。胞質內充滿許多小脂滴,製片時脂滴被溶解,因此著色淺,呈空泡狀。導管部短,系
復層扁平上皮構成,開口於毛囊。在皮脂腺附近常可見到一束斜形的平滑肌纖維,為立毛肌。汗腺::系單曲管狀腺,分兩部分:分泌部: 位於真皮深部或皮下組織內,著色較淺。腺上皮呈單層柱狀或立方形,
腺細胞與
基膜間可見梭形有突起的
肌上皮細胞,其胞核狹長或三角形,著色較深。導管部: 由2-3層矮柱狀或立方形細胞組成,胞核著色較深。此細長螺旋形的管道穿越真皮、表皮時被切成各種斷面,最終開口於表皮表面的
汗孔。
行為組織學
簡介
行為組織學(亦稱組織行為學)對管理過程中人的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個體、群體和組織三個領域。在個體行為領域,行為組織學主要研究個體的知覺、學習、激勵、人格、員工選聘、績效與態度測量、工作壓力、個體決策、工作滿意度等方面內容,其中核心領域是對激勵問題的研究。在群體行為領域,行為組織學主要關注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群體的組織功能、群體動力學、溝通與交流、群體決策過程等方面的內容。在組織行為領域,
行為組織學主要研究
企業文化與環境、組織領導、衝突、組織行為的有效性、授權、
組織結構設計、工作團隊設計、組織變革與發展動力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在群體行為領域,行為組織學主要關注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群體的組織功能、群體動力學、溝通與交流、群體決策過程等方面的內容。在組織行為領域,組織行為學主要研究企業文化與環境、組織領導、衝突、組織行為的有效性、授權、組織結構設計、工作團隊設計、組織變革與發展動力和
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主要觀點
1.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滿足都能激勵起人們的積極性,只有那些屬於激勵因素的需要得到滿足,人們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極大的調動2.激勵因素以工作本身為核心。3.工作豐富化中的工作設計技術。
正式群體是具有一定的目標,並且由規章制度方針政策等規定著組織各成員之間相互關係和職責範圍的群體。分為:命令型、任務型群體、非正式群體是為滿足成員需要而自發組成、沒有明確的或完全沒有工作職能的群體。分為:利益型、友誼型、興趣愛好型群體。正式與非正式群體區別:形成方式:自發、經規劃 一般性質:民間、官方 領導權力來源:群體授予、管理上層授予 管理手段:權威與責任、正式權力和政策 關注的焦點:個人、職位 行為規則:不成為的群體規則、成為的規章制度。情境領導理論又稱領導
生命周期理論,是將有效的領導行為與被領導者的成熟程度結合起來共同考慮,是一個重視下屬的
權變理論。分為自重具體的領導風格:1、指導型(高任務-低關係)2、推銷型(高任務-高關係)3、參與型(低任務-高關係)4、授權型(低任務-低關係)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應當適應被領導者的成熟程度。與之相應的下屬成熟度的四個階段:極不成熟型,不成熟型,較成熟型,非常成熟型。
結構研究
1.簡單結構是一種僅有2-3層垂直層次、決策權集中在一個人手中的扁平式組織結構形式 。
2.智慧型結構是按分工負責原則形成的組織結構形式 。
3.事業部機構是按產品或地區設立事業部實行分權管理的結構形式。
4.矩陣制結構是根據職能和項目兩個變數設計的結構形式 。
5.新型組織結構:團隊結構,虛擬組織,無邊界組織組織行為學是系統的研究組織環境中個體,群體,領導以及結構對組織內部行為的影響表現及其規律,加以套用以提高組織績效的學科。衝突是指個體或群體在人際交往和工作互動的過程中,由於不同原因形成的彼此間的意見分歧爭論對抗等緊張狀態的過程。
特徵研究
1、個性是一個人在先天心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中經常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區別於他人的個體傾向和個體心理特徵的總和。
2、團隊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的一個共同體。
3、激勵主要是激發人的內驅力,使人有一般的內在動力使個體朝向有期望的目標努力的心理過程。
4、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文字、符號或類似的表現形式進行信息、情報交流和傳達思想的過程。
5、從眾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 、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的現象。
5、談判是指雙方和多方為實現自己目標而進行協商,試圖達成協定的過程。
6、社會抑制作用:有時他人的存在也起抑制作用從而使個體的作業水平降級,社會心理學家把這種團體情景使個體作業水平降低的現象稱為社會抑制作用。
7、
社會促進作用指人們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好的現象。
方法研究
創造有價值的信息—信息編碼—選擇信息傳遞渠道—接收者接受信息—接收者理解或闡釋信息—接收者做出反應。知覺錯誤:選擇性知覺、
暈輪效應、
對比效應、
投射效應、
刻板印象、
煮蛙效應。正視策略解決方法:協商或談判、調節、仲裁。群體決策的方式與方法:六種方式:缺少反應、獨裁原則、少數原則、多數原則、完全一致原則、基本一致原則。五種方法: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提喻法、方案提前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式化決策法,團隊的階段:第一階段組建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甚至是混亂,第二階段磨合期:衝突和對抗,第三階段穩定期:成員開始進行合作和協作,第四階段成效期:團隊功能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