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廷英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79
- 職業:古生物學家
個人生平,戰爭時期,台灣工作,技術成就,主要論著,
個人生平
1899年 誕生於遼寧省金縣。
1914年 畢業於金州中學,到日本留學。
1938年 兼任東北中學校長,率師生長途遷徙,經鄂、湘等省而安抵四川。
1957年 台灣省“中國地質學會”成立,當選為監事。
1970年 台灣文化大學設立地質系,任該系教授(後為系主任)。
1979年9月15日上午10時 在台灣大學附屬醫院逝世,終年80歲。
中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字雪峰。1899年生於遼寧金縣(今大連市金州區),1979 年9月15日卒於台北。1927年和 1929 年先後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師範、東北帝國大學,1936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中國地質調查所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國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兼海洋組主任、台灣省海洋研究所所長和台灣大學教授等。一生致力於研究珊瑚化石的生長節律、古氣候和大陸漂移。主要貢獻:①發現古今珊瑚的生長節律和生長率及其與赤道變化、水溫的關係。②運用海相化石詳細論述了寒武紀和奧陶紀以來每一個地質時期的氣候與變遷。③從40年代開始,依據海相化石系統地論證了大陸漂移說,列出了古今各大陸的相對位置和漂移程式,進而解釋島弧、火山和海平面變動的原因,以及其他各種海洋構造。④1956年提出鄰近中國的東海、南海有良好的貯油層,及其相關的石油生成理論。著有《造礁珊瑚的成長率及其與海水溫度的關係》、《大陸漂移及亞洲東緣現在的漂移速度》、《由珊瑚礁年生長值看三大洋發展史》、《古氣候與大陸漂移之研究》等。
戰爭時期
馬廷英於全面抗戰爆發前夕回國,他緊接著於1937年在英文版《中國地質學會志》上發表了《Calapoecia canadensis Billings的生長率與奧陶紀時期北極地區的氣候》及《關於建造珊瑚礁所需時間的資料》2篇文章,並於同年將他在東沙群島考察報告及其他研究成果以兩部《中國古生物志》巨著形式出版,即:《造礁珊瑚的成長率及其與海水溫度的關係》、《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長上的季候變化與泥盆紀的氣候》。他指出,無論是古生代珊瑚化石(以四射珊瑚化石為主),還是中生代珊瑚化石(以六射珊瑚化石為主),或者是現代造礁的六射珊瑚,其組織內部和外部都有年生長現象和季候生長現象。以後,他又進一步指出,古今珊瑚的年生長和季候生長現象,猶如樹木的年輪,可以稱為“年層”,其密厚部分為寒季生長者,疏薄部分為暖季生長者,表現在外形上,則為膨大部分與縮小部分之交替。
1963年,美國學者J.W.威爾斯(Wells)發表成果,他在古今珊瑚上發現“日生長紋”,即反映晝夜生長變化的“日輪”,並統計每一“年層”內之“日輪”數量,當今珊瑚之“日輪”每年恰為365左右,因而可用以代表一年內之天數,而在化石珊瑚上統計,則此數不為365,在距今3億多年的泥盆紀,約為400,距今約3億年的石炭紀,約為390,也就是說,越古老的年代,每年的天數越多,而每天的時數越少,這便確立了“古生物鐘”(“化石鐘”)的概念,有力地配合了古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的研究。追根溯源,“化石鐘”的概念正是建立在“年層”概念的基礎之上,馬廷英是“古生物鐘”理論當之無愧的先驅者和奠基人。本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馬廷英在國內學術刊物上又發表了一系列“三古”的文章,從研究珊瑚生長節律延伸到研究植物化石群的生態意義,從研究海水溫度發展到研究大陸上的冰川、黃土等古地理問題,他眼界更寬,成就也更大了。例如,通過《亞洲最近地質時代氣候的變遷與第四紀後期冰川消長的原因及海底地形問題》(1938年)、《由珊瑚化石生長率推導出的早更新世與晚更新世西太平洋之水溫》(1938年)、《日本鹽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結物的時代與地質學上的意義》(1940年)、《亞洲第四紀中葉氣候變遷與冰川的原因》(1941年)等文章,他全面論述了亞洲古地理、古氣候發展歷程,共分6個階段,3次冷暖旋迴,即:①第三紀末“茂木植物群”時代,大陸高起,氣候冷,海退,陸島相連;②第四紀初,氣候暖,海進,陸島隔離;③第四紀中葉“鹽原植物群”時代,大陸高起,氣候冷,有冰川,海退,陸島相連;④第四紀中後期“館山珊瑚礁”時代,氣候暖,海進,陸島隔離;⑤第四紀末期,氣候冷,大陸冰川最後一期(相當於中國之“大理冰期”;⑥現代,氣候暖,陸島隔離,形成今日格局。
台灣工作
1945年,抗戰勝利後,馬廷英奉命去台灣,負責接收日本的台北帝國大學,不到1年的時間裡,他就恢復、重建了台灣大學,創辦了地質系,由他任系主任。初期教師和學生很少。到了50年代,該系師資陣容漸強,有阮維周、王超翔、畢慶昌、何春蓀、孟昭彝等名教授加入,又成立了碩士班、博士班、研究所,學術聲望日益提高,培養人才的數量與質量都大為增進。1970年,台灣文化大學成立地質系,馬廷英亦擔任系主任、教授,他以古稀之年仍繼續為培養新生力量而努力工作。
馬廷英熱心學術團體的活動,重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他於1955年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物理海洋學討論會”,宣讀了論文《用以證明地殼塊體中存在漂移和證明赤道的造礁珊瑚以及用以證明剛性地殼突然整體位移的海底地形》。1956 年,他出席了在菲律賓舉行的“第8屆太平洋科學會議”,宣讀了論文<剛性地殼在流體地核之上突然滑動理論之地質證據》。1957 年,他在墨西哥索布列蒂羅(Sobletiro)城舉行的第20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宣讀了與潘家麟合著的論文《從由於剛性地殼新生代突然整體移動而引起的地殼塊體轉換出發來討論火山帶》。這些文章都反覆深入地宣傳了他的“地殼滑動學說”,對“活動論地質學”的創立與發展貢獻很大。1960年,他出席了在諾爾登(Norden)舉行的“第21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又宣讀了《澳大利亞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這是他多年研究“古氣候與大陸漂移”專題的重要成果,在國際上引起了更大的反響。馬廷英治學謹嚴,工作認真負責。他常說,文不成熟時,決不輕易發表。他待人平等,遇人有困難時,總是熱情幫助。他於70年代初雖已退休,但仍致力於教學與科研。1977年,他被確診患有胃癌,入台灣大學附屬醫院手術治療,但他毫不悲觀氣餒,仍然奮發工作與學習,並與醫護人員配合,與疾病頑強鬥爭,終因勞累過度,於1979年9月15日在台灣大學附屬醫院逝世。
技術成就
馬廷英以研究珊瑚生長節律為重點,開創了我國古生態、古氣候、古地理(簡稱“三古”)研究的新局面。由於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葛利普等地質古生物學大師們的積極倡導,以及他們培養的新一代地質古生物學家的奮發努力,中國的古生物科學在本世紀20年代有了迅速的發展。幾乎各地質時代、各主要化石門類的研究都全面鋪開,但絕大部分研究成果多限於分類、形態描述、生物地層學套用,在理論上的深入和提高還略顯不足。馬廷英自從在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後,即在矢部長克指導下,向“三古”方向提高。1933年,他發表了《論一些志留紀皺紋珊瑚的血緣關係》及《關於一些古生代珊瑚生長的季節變化》2篇論文。文內指出了古生代早期的四射珊瑚化石有反映氣候季節變化的生長線。1934年4月,他在東京地質學會第41屆年會上發表學術演講,並將此內容相繼發表了《造礁珊瑚Favia speciosa(Dana)生長的季節變化和最近地質時期日本海的水溫》及《關於造礁珊瑚之生長率與最近地質時代日本列島的海水溫度》2篇論文,更進一步發展、充實了上述論點。這些都受到世界古生物學界之充分重視。
馬廷英從“三古”研究出發,系統鑽研了大陸漂移說,對以“新全球構造”為核心的“活動論地質學”的發展有很大突破。
本世紀初,德國地質學家A.魏根納(Wegener)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在科學界引起極大轟動。本世紀2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翁文灝等撰文詳細介紹了此學說。但由於此學說本身的弱點和不成熟之處,受到傳統習慣勢力的非難,所以,在30-40年代,此學說一度趨於沉寂。然而,馬廷英這時卻從造礁珊瑚生長節律為核心的“三古”研究中,認識到與大陸漂移學說的相契。例如,他在矢部長克指導下完成的專著《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長上的季候變化與泥盆紀氣候》中,就指出,造礁珊瑚生活在赤道兩旁低緯度的溫水海域(以23°-25℃為最適合,最少不低於18℃),同種或同屬珊瑚的年成長值,離赤道愈近則愈大,離赤道愈遠則愈小,在赤道區域其成長值最大。另外,在離赤道愈遠(緯度愈高)海域,珊瑚的季候生長現象愈清楚,而在赤道海域,由於沒有四季或兩季的變化,珊瑚季候生長現象則極為模糊或完全缺如。這樣,珊瑚骨骼之季候生長現象反過來就可以作為推測氣候和赤道位置之重要標誌,無論對現生珊瑚或珊瑚化石都是一樣。具體到泥盆紀,俄國烏拉爾、蒂曼山,中國的雲南、四川等地珊瑚化石季候變化現象最弱或缺如,故推測其為當時赤道所通過,古今赤道有如此大之差別,這只能用大陸位置非固定性(發生漂移)來解釋。
他自從出版了這部專著以後,就開始系統研究各時代的珊瑚化石之季候生長現象,反推各時代古氣候,各大陸相對位置關係,從而論證大陸漂移學說。據他自述,這項工作是從“八一三”事變、全國抗戰爆發,日寇對南京狂轟濫炸聲中開始的。因此,他不僅是在“大陸漂移學說”遭到厄運之時,對它“雪中送炭”,而且,也是在國難深重、理論研究條件極端艱苦的情勢下,頑強地擔當起了這項意義深遠的工作。1937年下半年,馬廷英隨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到了湖南長沙,他在那裡抓緊完成了《奧陶紀氣候及當時歐亞與北美大陸相對位置論》、《志留紀氣候及當時諸大陸相對位置論》、《泥盆紀氣候及當時諸大陸相對位置論》3篇巨著的文稿及圖稿。以後,他兼任東北中學校長,帶領本鄉流亡學生在鄂、湘2省輾轉遷徙時,仍不輟研究工作,遷校途中,在湖南安化縣煙溪鎮,清繪了圖件。後來,他隨中央地質調查所遷至四川重慶北碚鎮後,又將原稿加以更正、增補。他調至中國地理研究所後,又進行了重繪、清抄及最後完稿。在艱難的抗戰年代,這種純理論研究之成果是極不容易出版問世的,於是,他四出借貸及爭取贊助。1942年,他去福建沿海考察,將此三巨著文稿及籌來的款項帶去,在福建戰時省會永安,他又得到省財政廳的協助,此3部著作於1943年同時出版。
他以後一直繼續這一重大課題之研究。他於50年代至60 年代上半期,總計出版了《古氣候與大陸漂移之研究》系列著作將近20種。同時,他又以私人名義出版了《中國海洋志》(Oceanographia Sinica)系列著作10多種,多半是屬於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這些出版物中,他以研究和測算全世界古今珊瑚的年成長值和季候生長現象的發達程度為手段,詳細地探討了各個地質時代各大陸的古氣候、地理位置及其變遷,敘述了每個地質時代的赤道和兩極的分布及其遷移,列出了古今各個大陸的相對位置及其漂移程式。他的成果,不但證實了魏根納的“大陸漂移學說”,且對其作了重大補充。尤其是1953年,他發表了《古氣候與大陸漂移之研究》之第6號——《地球剛性外殼由於相對於固定旋轉核心滑動而造成之突然整體位移》,提出了“地殼滑動學說”,以此解釋大洋中島弧、火山的成因,海平面變動的原因,以及其它各種海洋地質構造。他因此於1955年獲台灣“教育部”第一屆學術獎。
馬廷英也是一位重視實踐與套用的經濟地質學家,他對鹽類、石油等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都有突出的成績。
1942年12月,他受重慶國民政府財政部福建鹽務管理局之託,遠走福建沿海,考察研究鹽場之增產問題。他從東山島至福州,歷時2個多月,走遍了很多鹽場,重點研究了東山縣的詔浦鹽場與惠安縣的山腰鹽場,解決了曬鹽生產上的若干實際問題。他尤其從大地構造、地殼升降運動、海岸線變遷等根本問題之研究著眼,因而對生產實踐提出了綱領性的指導意見。
馬廷英於1953年在台灣發表了《地槽建造的沉積與石油的起源》(《中國海洋志》,第1卷,第2期)一文,從大地構造的觀點探討了石油的成因。1956年6月1日,台灣“中國石油公司”為慶祝成立10周年,舉行石油地質討論,馬廷英在會上作了《地殼變動與石油》的報告。台灣油礦探勘處從1949-1958年間,在台灣西海岸進行了大規模的石油地質調查,北自台北之尖山湖構造,南至屏東恆春構造,所有可能儲油的構造都詳細地進行了調查研究,繪有地面地質圖、地下構造圖,寫了調查報告。然而,12年的鑽探收效尚微,且淺層油氣井亦逐漸枯竭。馬廷英根據對大地構造與油氣關係的深入研究,提出向深層鑽進。於是,先選定錦水第38號舊井於1958年12月進行加深鑽探。1959年3月19日,馬廷英和瑞士地質學家阿諾德·韓墨(Arnold Heime)到台灣立法院預算委員會去作證,分析台灣西部的地質構造,認為將來能發現很多產油地帶,但油氣藏位於很深處,必需打4200米以上的深井去探尋。果然於當年11月,錦水38號油井鑽至4000米深時即獲得大量油氣(日產原油10公秉,天然氣10萬立方米),證實了馬廷英與韓墨的預見。緊接著,寶山、出礦坑等原有油氣田也都經過深鑽而獲大量油氣,其它由地震勘測而發現之新油氣田之深度也多深達三四千米。所以,1959年成為台灣石油地質勘探事業發展之極重要的轉折點。
馬廷英還是一位卓越的地質教育家,他培養了很多地質界新一代人才。
主要論著
2 馬廷英.日本鹽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結物的時代與地質學上的意義.地質論評,1940,5(6):483-492。
3 馬廷英.亞洲第四紀中葉氣候變遷與冰川的原因.地質論評,1941,6(3-4):221-230。
4 馬廷英.中國新生代冰川分期與時代問題.地理(中國地理研究所),1942,2(1-2):15-19。
5 馬廷英.閩海岸線變異與亞洲第四紀冰川之關係.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2(1):19-26。
6 馬廷英.山腰鹽場埭港菜堂兩區鹽之減產原因及其補救方策.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38-39。
7 馬廷英.閩南海岸線之變動與恢復已廢棄之舊曬鹽壩問題.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