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文化陶器

馬家窯文化陶器

馬家窯文化制陶,工藝很成熟,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占各類陶器總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達到80%。陶器絕大多數是紅陶,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許多泥質細陶的口沿、外壁滿繪花紋,有的器物內壁也繪彩。作炊器用的夾砂陶也有彩畫,這是其他原始文化陶器少有的現象。花紋繁縟瑰麗,富於變化而有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家窯文化陶器
  • 年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 地點:甘肅臨洮馬家窯
  • 特點:花紋繁縟瑰麗,富於變化而有規律
簡介,陶器類型,主要特徵,

簡介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發展為齊家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個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肅省,以隴西平原為中心,東起隴東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北部,北達甘肅北部和寧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
馬家窯文化陶器

陶器類型

馬家窯文化時間跨度1000多年,可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小坪子、半山、馬廠5種類型,即5個時期,以馬家窯、半山和馬廠3期為主。馬家窯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至前2900年,陶器為手制,採用泥條盤築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的底色呈橙黃色,少數呈橘紅色,大多用單一的黑彩描繪,筆道比較粗,但柔和勻稱,以長短線和弧線構成的幾何圖案為主。紋飾繁密,題材多樣化,有垂幢紋、漩渦紋、水波紋、圓圈紋、多層三角紋、鋸齒紋、桃形紋和草葉紋等。器物有碗、盆、瓶、罐、缽等,,動物紋樣有鳥紋、魚紋、蛙紋、蝌蚪紋,還有人面形象。作盛器用的大型罐、瓮、甑等和炊器,畫彩較少或不上彩。各類陶器都是手制,廣泛採用泥條盤築法成型,經過精細的修刮和打磨,焙燒工藝高超,陶器質量普遍比較好。馬家窯類型晚期,彩陶花紋筆道粗獷,在器物肩、腹部分構圖很飽滿,以大漩渦紋和弧度很大的鋸齒紋為主題花紋,顯示出向半山類型過渡的趨勢。有人將這個特點的文化遺址單獨劃出一個時期,即小坪子期,以蘭州市郊陸家溝的小坪子遺址命名,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至的2650年。半山類型年代為公元前2605至前2350年。這個時期的彩陶上用紅彩和黑彩兩色相間的鋸齒紋為骨架構成各種圖案。半山彩陶圖案比馬家窯複雜,在陶器上所占面積大,從口沿到器物最圓鼓的下腹部位都畫彩。最常見的圖案有水波紋、漩渦紋、葫蘆紋、菱形網紋、平行帶紋、棋盤格紋、蛙紋和附加堆紋,有的夾砂陶是白色陶泥製作的白陶。馬廠類型的年代為公元前2350至前2050年前後。一些泥質陶器上施一層紅色陶衣,用很寬的黑邊紫紅條帶構成圓圈紋、螺旋紋、變體蛙紋、波折紋等。也有用黑色或紅色單色線條畫出波折紋、菱形紋、編織紋和變體蛀紋等。馬廠彩陶工藝熟練,但漸趨簡單化,很多器物圖案單調而疏朗,接近齊家文化。它表明中國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藝是獨立形成、獨自發展的。通過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逐漸向西發展,形成馬家窯文化這—地方性文化。彩陶也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走完了它的歷史進程、為光輝的青銅文化所代替。

主要特徵

馬家窯文化陶器的主要特徵是手制,採用泥條盤築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的底色呈橙黃色,少數呈橘紅色,大多用單一的黑彩描繪,筆道比較粗,但柔和勻稱。紋飾繁密,題材多樣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人物舞蹈紋;動物形紋,有蛙紋、魚紋、蝌蚪紋、鳥紋等;而幾何形紋則有波浪紋、垂勾紋、漩渦紋、三角紋、圓點紋、葫蘆形紋、平行條紋、網狀紋等。器物種類有碗、盆、缽、瓶、壺、罐、瓮和帶嘴鍋等。盆、缽的腹部較淺,口沿齊平或稍外卷。壺、瓶則多細頸寬肩。尖底瓶呈喇叭口,器表往往彩繪。瓮則斂口高體,一般亦彩繪。還有一種上部為泥質彩繪,下部為夾砂質飾繩紋的器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