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屯村(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馬場鎮馬家屯村)

馬家屯村(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馬場鎮馬家屯村)

馬家屯村隸屬於織金縣馬場鎮,位於馬場鎮西北部,東與馬場村、雞場壩村相鄰,西與牛場鎮毗鄰,南接台子村,北與雞場壩村相鄰。

2015年,作為織金縣2015年“十大民生項目”,馬家屯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整體按照”布依族“風情古寨進行建設,並在2016年10月,成為“2016貴州十佳美麗鄉村評選展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家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畢節地區
  • 郵政區碼:552100
  • 地理位置:馬場鎮西北部
  • 面積:6.4平方公里
  • 人口:2715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介紹,人口民族,經濟概況,鄉村建設,舉行活動,地圖信息,

介紹

全村總面積6.4平方公里,位於東經106°04′北緯26°37′,海拔1395米,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時,無霜期290天。
馬家屯村

人口民族

全村轄12個村民組,738戶2715餘人,村內聚居有漢、苗、白、布依、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總數:2715人農業人口:2681人;非農業人口:34人 。
馬家屯村

經濟概況

耕地面積1665.5畝,其中田199.5畝,土1466畝,主要種植以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油菜、經果林等。

鄉村建設

馬家屯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位於廈蓉高速清鎮到織金段馬場互通處,主要涉及馬家屯村王家寨、沙溝、馬家屯和岩腳寨4個村民組266戶756人。項目整體按照布依族風情古寨進行建設,主要包括布依族風情園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寨門、廣場、綠化、亮化、景觀亭、休閒長廊等38個子項目。該項目採取財政“一事一議”方式進行建設,開工時間為2015年3月底,工程完成投資1400餘萬元,項目主體建設全部完工。
馬家屯村美麗鄉村創建緊緊圍繞農村水、電、路、房、迅、寨等基礎設施建設,立足資源整合,以科學規劃為引領,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促進農業更加發展、農村更加繁榮、農民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
強化組織保障。一是成立由聯繫村領導為組長,駐村幹部、村兩委班子為成員的工作組,負責統籌協調本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有關工作。二是多次召村支兩委會議研究部署,明確創建任務、調度工作進展、解決突出問題,使“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馬家屯村
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發揮人民民眾的主體作用。始終把農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實解決民眾反映最急需、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尊重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做到村基礎設施民眾共建、共用、共管。二是堅持規劃優先,突出資源最佳化配置。因地制宜,立足本村特色、民族特色、生態特色,注重實在、實用、實效,全面覆蓋、分類實施、分步推進,實行差別化建設路徑,科學編制規劃,明確建設時序,確定實施重點。
抓牢三個重點。一是加強宣傳工作。結合農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宣講會,發放張貼掛曆、“貴州民居”圖集等宣傳資料,利用大喇叭反覆宣傳,製作標語和噴繪,利用文藝隊表演等方式宣傳有關“四在農家、 美麗鄉村”創建相關政策,確保老百姓對“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知曉率達到100%。二是抓“貴州民居”建設,計畫分兩期完成布依族風情園民居改造266戶,第一期投資413萬元完成97戶,第二期實施169戶。三是抓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通村通組公路及便道硬化8020米,連戶路硬化2000米;建設寨門1個,治理堰塘1個,修建荷花池1個,建設休閒景觀亭6個;新建文化廣場2個,購置健身器材2套,建設宣傳文化長廊80米;完善了小康寨綠化、亮化及衛生處理設施建設。

舉行活動

“六月六”布依文化節
2015年7月22日,織金縣馬場鄉馬家屯村舉辦“六月六”布依文化節,近千人參加活動。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舞蹈、淳樸可愛的童謠、原生態笛子樹葉演奏等一個個文藝節目,讓觀眾得到聽覺與視覺上的享受。文藝匯演結束後,馬家屯村民眾還舉辦了包粽子大賽及長桌宴,每一位布依同胞都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圖為村民們正在參加包粽子大賽。
馬家屯村(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馬場鎮馬家屯村)

地圖信息

地址:畢節市織金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