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後晉少帝石重貴即位後,拒絕再臣事契丹。
天福八年(943年)秋,契丹主
耶律德光為迫後晉臣服,在降將
楊光遠、
趙延壽勸誘下,乘中原饑荒、後晉國用困竭,決定興師南伐。
十二月,以
盧龍節度使趙延壽率
山後諸州及盧龍兵共5萬為前鋒,耶律德光自率軍10餘萬繼後,出
幽州(今北京城西南)趨
魏州(今河北大名)向後晉發起攻擊;另以偉王
耶律安端為偏師,率軍入
雁門關(今山西代縣西北)趨太原策應主力南下。
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初,西路偏師耶律安端軍破
代州(今山西代縣),逼近
忻州;東路契丹前鋒軍攻陷後晉糧儲重鎮
貝州(今河北清河西),屯軍
南樂(今河南南樂),耶律德光設牙帳於元城(今河北魏縣東),以鐵騎三四萬圍困魏州。相較於貝州,魏州的軍事地位更為重要。魏州一旦丟失,晉廷的防線便僅剩黃河。然而此時順國節度使
杜重威於
恆州(今河北正定)閉關自守,未對東路契丹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且魏州和恆州由於距離過遠,信息交通不便,聯合鉗制契丹作用有限。
正月初七日,石重貴以
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抵禦西路耶律安端軍,命
高行周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軍進駐戚城(今河南濮陽北),以防東路契丹主力軍突然南下渡河直擊京師。十四日,東路契丹軍前鋒進至黃河北岸的
黎陽。十五日,石重貴自率禁軍抵
澶州(治德勝城,今河南清豐西南),親自督促對契丹作戰。面對契丹這一次的大舉進攻,後晉皇帝、軍將、禁軍、藩鎮兵在短時間內都集中於黃河澶州前線一帶,顯示後晉君臣出對抗契丹的決心。
然而,石重貴任命
景延廣為御營使,總領晉軍一切軍務,這造成其與北面行營原來的最高統帥高行周相互掣肘,險些造成晉軍在
戚城之戰的失利。
戰爭起因
開運元年(944年)正月二十三日,
契丹軍攻打黎陽,石重貴遣
張彥澤率騎兵三千急援黎陽。同時,晉廷再遣使致書契丹,求修舊好,遭拒。本月底,契丹偏師耶律安端軍攻忻州受挫,被殺三千人,餘眾逃至鴉鳴谷(今山西壽陽東南),出
潞州(今山西長治)向東與契丹主力會合。而耶律德光自率的契丹主力軍被晉軍在澶州—戚城一線的重兵所阻,進展緩慢。
由於此時晉軍主力多集中於澶州一線,黃河東線防禦相對空虛。耶律德光得知晉軍右翼空虛後,遂遣耶律
麻答率兵數萬向東急攻
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準備令其南渡黃河後,接應青州叛將楊光遠,合兵攻打
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如同
李存勖當年滅
後梁那樣直趨晉都
大梁(今河南開封)。
戰爭經過
博州遽叛
開戰前,晉廷已偵知
青州(今山東濰坊)節度使
楊光遠可能反叛,故而數次増兵
鄆州,此舉既可加強河津防備,還能斷絕
契丹與楊光遠的交通。且鄆州地處清河水、
汶水交匯處,是後晉軍事重鎮,當黃河防線被突破後,晉都東北唯此處可據河防守。
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底,耶律
麻答率軍進至
博州城下,後晉博州
刺史周儒與楊光遠勾結,突然獻城投降契丹,並引導契丹軍於馬家口渡河。博州在鄆州東南一百七十里,而晉軍主力此時集中於黃河西線的
澶州一帶,鄆州兵力有限,駐守鄆州的禁軍大將郭謹(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只能遣左武衛將軍蔡行遇率數百騎北上截擊,蔡行遇遭伏被俘,部下旋即被擊潰。
與此同時,晉廷收到周儒反叛的奏報,由於“大河之南,直抵都城,並無州郡為限,雖有縣鎮,形勢輕弱。”因此,契丹一旦大舉渡過黃河,後晉幾乎無力抵擋,石重貴立刻派遣石贇、
何重建、
白再榮、
安彥威等分守黃河東線的麻家口(今山東鄄城東北)、楊劉(今東阿東北楊劉鎮)、馬家口(今聊城東)、河陽(今河南孟州南)諸
津要。此時後晉以黃河為屏,依託城池,在黃河東線各渡口分派重兵,意圖構築完整的黃河防線,阻契丹騎兵於黃河之北。
分兵馳援
二月初一日,耶律麻答軍率軍自馬家口渡河,其先頭部隊已開始在黃河南岸建立營壘,並開始攻擊鄆州北津,準備與青州的楊光遠部匯合。此戰略一旦得逞,契丹軍與楊光遠軍將經鄆州直逼防務空虛的京師大梁。初二日,石重貴從澶州前線分出騎步兵數萬人,由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李守貞、神武統軍
皇甫遇等將統領,沿黃河水陸並進,向東疾趨,力圖趁契丹軍在黃河南岸立足未穩時進行阻截。
半渡而擊
二月初五日,李守貞軍趕到馬家口,契丹步騎萬餘已渡過黃河,並於東岸修築好了城壘壕溝,正掩護後續數萬兵渡河。晉軍乘其半渡突然發動攻擊,掩護城壘內契丹步卒的契丹騎兵當即撤退,防守城寨的契丹步卒立時陷入晉軍的包圍。晉軍遂四面架起攻城梯,一舉而上,攻破契丹於東岸的城寨。契丹東岸守軍撤退時,由於不識水性,乘馬渡河落水而亡的有數千人。
東岸契丹軍潰敗,西岸契丹軍見勢而逃,被溺死、俘斬各數千人。西岸的契丹軍軍心亦大受打擊,不敢渡河南下,都倉皇北撤。契丹進行渡河作戰時,楊光遠也派兵西進,企圖與契丹東路軍會師,但亦受阻於鄆州。此後,晉軍石贇於麻家口分兵駐守鄆州,楊光遠只能退守青州。
戰爭結果
東線
契丹軍在搶渡馬家口失利後,契丹軍被溺死數千人,晉軍繳獲馬數百匹,
偏裨七十餘人,俘斬數千人。契丹軍在撤退途中,發泄憤恨,屠殺沿途百姓和被俘的晉軍,又激起後晉民眾對其的暴行的抗爭。
契丹軍此次分兵,東線
麻答軍雖然沒有完成向東與楊光遠合兵、奇襲晉都的目標,但成功使得晉軍在西線的正面戰場分兵,為西線契丹軍攻打
戚城創造了機會。然而
耶律德光在戚城圍困
高行周、
符彥卿軍失敗後,無法進一步奪取
澶州渡口的浮梁,亦無法繼續揮師渡河南下。兩線作戰同時失利導致契丹軍陷入被動局面,加之契丹軍多為騎兵,其南下作戰時間一般無法超過一個月,此時糧草不濟故而契丹軍急於與晉軍主力決戰。而此後耶律德光偽棄元城,佯作退兵,伏兵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誘晉軍出戰。適值霖雨,晉軍
旬日未出,伏擊落空。
開運元年(944年)三月初一,耶律德光親率軍10餘萬再次與晉軍決戰,晉帝
石重貴亦親自
出陣。兩軍於澶州城北
鏖戰至暮,皆死傷甚眾。契丹軍乘夜退營30里,旋撤兵北歸。
戰爭評價
石重貴(
後晉皇帝):“朕以契丹顯違信義,輒肆侵陵,親御戎車,往平桀虜,靈旗一舉,狂寇四奔。”
劉知遠(後晉
河東節度使,
後漢開國皇帝):“中國疲弊,自守恐不足,乃橫挑強胡,勝之猶有後患,況不勝乎!”
王夫之(明末思想家):“偉王敗而太原之兵遁;石重貴自將以救戚城,而溺殺過半,慟哭而逃;高行周拒之於澶州,而一戰不勝,收軍北去……當是時也,中國之勢亦張矣;述律(按,太后)有蹉跌何及之懼,氣亦熸矣。
《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者:(契丹)利用優勢騎兵之機動力,與晉方青州節度使楊光遠相呼應,深入大河南北,予晉方以重大之打擊。如作戰進行順利,即渡河進攻大梁,否則即行撤退……第一次南犯,主力經安國深(州)冀(州)指向魏州,擬以有力一部由博州方面渡河配合平盧節度使楊光遠之行動,以威脅晉方之右翼。及其渡河部隊為晉方所阻,正面復遭堅強抵抗後即行撤退。
戰爭影響
契丹軍隊自馬家口渡過黃河,接著攻打
鄆州北部地區,欲與
青州叛將
楊光遠會師。倘若此意圖得逞,契丹軍與楊光遠將經過鄆州直逼防務空虛的晉都
大梁(亦名
汴州),後晉會重蹈後梁汴州被
李存勖經鄆州奇襲的覆轍。因而後晉以北面行營前軍都虞候
李守貞等領兵萬人沿黃河水陸東進,在馬家口大敗契丹軍。馬家口之戰的勝利極為關鍵,使得契丹之兵再不敢東進,楊光遠之援至此絕矣,一舉解決了晉都之危,使得晉軍可以專心反攻而後方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