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洛夫手槍(軍事武器槍械)

馬卡洛夫手槍(軍事武器槍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二戰結束後,蘇聯人總結戰時的經驗發現手槍在實戰中使用率極低,再加上托卡列夫手槍的一些固有缺點,因此決定開發新的軍官自衛手槍,要求比托卡列夫手槍更緊湊、更安全和停止作用更大的半自動手槍。可能是受到帝俄時期曾裝備過的白朗寧FN M1903的影響,有人建議採用自由槍機,因此需要一種威力儘可能大但又要適合簡單的自由後坐式槍機的手槍彈。

馬卡洛夫手槍又簡稱PM手槍,PM是設計師馬卡洛夫名字的英文縮寫。1951年被蘇軍選作制式手槍裝備部隊,後來還廣泛裝備警察。由於槍體積小,重量輕,一般被中級以上軍官佩帶,所以又叫做“校官手槍”。套用廣泛,生產量大,是世界上一支名槍。俄羅斯還開發了變型槍,包括軍用馬卡洛夫手槍(PMM)和民用馬卡洛夫手槍貝爾加Izh-70系列。這種槍計畫在21世紀初撤裝,但至今仍在軍警及民用市場大量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卡洛夫手槍
  • 英文名稱:Makarov pistol
  • 前型/級:TT-33手槍
  • 次型/級:MP443軍用手槍、PB微聲手槍
  • 研製時間:20世紀40年代末
  • 服役時間:1951年
  • 定型時間:20世紀50年代
  • 國家:前蘇聯
  • 設計師:馬卡洛夫
  • 口徑:9×18mm PM/PMM
  • 全長:161mm/165mm
  • 全槍寬:30.5mm
  • 全槍高:126.8 mm
  • 空槍重:730g/760g
  • 彈匣容量:8rds/12rds
  • 槍口初速:315或430 m/s
  • 有效射程:50 m
  • 膛線:4條,右旋
  • 瞄準基線長:130 mm
武器簡介,發展歷史,前身,彈藥爭議,誕生,原理,改進,淘汰,武器特點,優勢,缺點,性能數據,衍生型,相關爭議,

武器簡介

“馬卡洛夫”9毫米手槍,由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馬卡洛夫設計,又稱校官手槍。1951年開始裝備部隊,用以替換ТТ-33式手槍,是蘇軍華約組織各國軍隊的制式手槍。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結構比較簡單,具有質量小,體積小,方便攜帶等優點,全槍長160毫米,槍管長91毫米,全槍重(不含彈匣)663克,彈匣容量8發。在當年是同時代最好的緊湊型自衛手槍之一。
馬卡洛夫手槍原型槍(1949年)馬卡洛夫手槍原型槍(1949年)

發展歷史

前身

二戰後,蘇聯人總結戰時的經驗發現手槍在實戰中使用率極低,再加上托卡列夫手槍的一些固有缺點,因此決定開發新的軍官自衛手槍,要求比托卡列夫手槍更緊湊、更安全和停止作用更大的半自動手槍。可能是受到帝俄時期曾裝備過的白朗寧FNM1903的影響,有人建議採用自由槍機,因此需要一種威力儘可能大但又要適合簡單的自由後坐式槍機的手槍彈。為此,蘇聯工程師Boris V. Syomin首先研製了一種名為PP39的9×18mm手槍彈,並在1940年6月提交靶場試驗。這種PP39手槍彈就是後來的馬卡洛夫手槍彈的前身。

彈藥爭議

蘇聯工程師Boris V. Syomin首先研製了一種名為PP39的9×18mm手槍彈,並在1940年6月提交靶場試驗。這種PP39手槍彈就是後來的馬卡洛夫手槍彈的真正前身,在西方和中國的資料上,一直認為蘇聯的9×18mm手槍彈是抄襲德國的9mmUltra彈,但實際上早在二戰前蘇聯人就已經在研製9×18mm彈,只是在戰後藉助德國9mmUltra彈獲得完善,而且蘇聯彈與德國9mmUltra彈和戰後類似的9×18mm警用彈都不通用,因為蘇聯彈的彈頭直徑更大。

誕生

馬卡洛夫(Nicolai Fedorovich Makarov 1914-1988)在1940年代未期開始設計他的自衛手槍,並命名為馬卡洛夫手槍(俄文為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英文為Pistolet Makarova)。在1951年,蘇聯紅軍決定採用馬卡洛夫PM手槍作為新的自衛武器,並一直服役到20世紀未,除前蘇聯/俄羅斯外,在中國和其他前華約國家也有仿製。
標準槍(1971年生產)標準槍(1971年生產)
馬卡洛夫(Nicolai Fedorovich Makarov1914年出生,1974年退休,1988年去世,根據蘇翻譯的提醒其實正確的讀音應該是“馬卡羅夫”)在1940年代未期開始設計他的自衛手槍,並命名為馬卡洛夫手槍(俄文為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相當於英文的Pistolet Makarova),縮寫為PM(俄文ПМ)。由於PM的結構與德國的沃爾特PP近似,因此在許多資料上都認為馬卡洛夫是模仿德國手槍。但事實上PM有很多鮮明特點, 比如固定銷很少, 零件總數少, 儘可能一物多用,並非完全基於沃爾特PP。同時所採用的9×18mm手槍彈也被稱為馬卡洛夫手槍彈(或PM手槍彈)。在1951年,蘇聯紅軍決定採用馬卡洛夫PM手槍作為新的自衛武器,並一直服役到20世紀未,除前蘇聯/俄羅斯外,在中國和其他前華約國家也有仿製。在2003年馬卡洛夫手槍正式被新的Yarygin PYa手槍代替,但在逐步淘汰之前仍然有相當多的數量在俄羅斯的軍隊和執法機構服役。

原理

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當年是同時代最好的緊湊型自衛手槍之一。射擊時火藥燃氣的壓力通過彈殼底部作用於套筒的彈底窩,使套筒後坐,並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復進簧的力量,使套筒後坐的速度降低,在彈頭離開槍口後,才開啟彈膛,完成拋殼等一系列動作。馬卡洛夫手槍的擊發機構為擊錘迴轉式,雙動發射機構。保險裝置包括有不到位保險,外部有手動保險機柄。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由固定式片狀準星和缺口式照門,在15-20米內時有最佳的射擊精度和殺傷力。其鋼製彈匣可裝8發PM手槍彈,彈匣壁鏤空,既減輕了重量也便於觀察余彈數,並有空倉掛機能力。

改進

在20世紀最後十年間有許多改進馬卡洛夫手槍缺點的試驗,最明顯的缺點是較低的停止作用和殺傷力,以及小容量的彈匣。首先,改進的彈藥採用更輕的彈頭和燃速更快的發射藥顆粒,新槍彈的初速為430米/秒,比原來的9×18mm彈的315米/秒要快,使槍口動能提高到1.7倍。增大容彈量的馬卡洛夫手槍改進型與新彈藥同時研製,彈匣容量增加到12發,改進型把原來形狀纖細的握把改成可以適應較厚彈匣的形狀,握把嵌板也作了改進。改進型馬卡洛夫手槍被定型為PMM(俄文ПММ,即馬卡洛夫手槍改進型的縮寫),而新的槍彈也同時被定型為9×18mm PMM彈。PMM手槍既可用標準的PM彈也可以用改進的PMM彈,其使用對象為軍隊和執法機構,但顯然銷售運氣並不好。最後俄羅斯軍隊決定採用一把全新的、更有希望的手槍,就是同樣由州立Izhevsk機械局設計的Yarygin PYa,軍方稱其為雅利金手槍(簡稱ПЯ)。
量產型量產型

淘汰

在2003年馬卡洛夫手槍正式被新的Yarygin PYa手槍代替,但在逐步淘汰之前仍然有相當多的數量在俄羅斯的軍隊和執法機構服役。

武器特點

優勢

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當年是同時代最好的緊湊型自衛手槍之一。射擊時火藥燃氣的壓力通過彈殼底部作用於套筒的彈底窩,使套筒後坐,並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復進簧的力量,使套筒後坐的速度降低,在彈頭離開槍口後,才開啟彈膛,完成拋殼等一系列動作。馬卡洛夫手槍的擊發機構為擊錘迴轉式,雙動發射機構。保險裝置包括有不到位保險,外部有手動保險機柄。馬卡洛夫手槍採用由固定式片狀準星和缺口式照門,在15-20米內時有最佳的射擊精度和殺傷力。其鋼製彈匣可裝8發PM手槍彈,彈匣壁鏤空,既減輕了重量也便於觀察余彈數,並有空倉掛機能力。
馬卡洛夫手槍及其彈匣馬卡洛夫手槍及其彈匣

缺點

“馬卡洛夫”手槍最明顯的缺點是薄弱的殺傷力,以及小容量的彈匣。在清剿車臣非法武裝的戰鬥中,令俄羅斯軍人哭笑不得的就是車臣匪徒大量使用了自己製造的“馬卡洛夫”手槍,而卻絲毫無法傷害俄軍穿著防彈衣的士兵。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改進,俄羅斯軍方最終決定採用了伊孜馬什公司的MP443手槍。以替代馬卡洛夫手槍。
俄羅斯士兵正在使用馬卡洛夫手槍俄羅斯士兵正在使用馬卡洛夫手槍

性能數據

項目內容項目內容
口徑
9mm
全槍長
161.5mm
初速
315m/s
槍管長
93.5mm
槍機類型
反衝作用
寬度
29.4mm
有效射程
50m
膛線
4條,右旋
自動方式
自由槍機式
全槍質量
總重 730 克(空槍) 810 克(上彈)
發射方式
單發
瞄準裝置
刀片式準星,缺口準星(可調整)
供彈方式
彈匣
瞄準基線長
130mm
容彈量
8發
配用彈種
9×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

衍生型

  • PMM:PM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為:使用了更大的滑架,加強復進簧,使其能夠發射膛壓更高的改進型馬卡洛夫手槍彈(初速達到400m/s),彈匣容量增加到雙排12發、把原來形狀纖細的握把改成可以適應較厚彈匣的形狀,握把嵌板也作了改進。儘管銷量並不高,但有部份已獲俄羅斯軍方和特種部隊所採用。
  • Izh-70/Izh-71:外銷型。
  • Baikal-442:外銷型,發射原槍的彈藥,並有固定或可調瞄準具。
  • PB消音手槍:以馬卡洛夫手槍為基礎加裝消音器改裝而成的。
  • TKB-023:測試型,使用聚合物槍身以減低重量和生產成本,但最終卻沒有採用。
  • 59式手槍:中國仿製的馬卡洛夫手槍,該槍發射59式9毫米手槍彈,槍長為161毫米,槍重0.73千克,主要配備給團以上指揮員使用。
PB微聲手槍PB微聲手槍

相關爭議

在西方和中國的資料上。一直認為蘇聯的9×18mm手槍彈是抄襲德國的9mmUltra彈。但另一種說法認為,實際上早在二戰前蘇聯人就已經在研製9×18mm彈,只是在戰後藉助德國9mm Ultra彈獲得完善,而且蘇聯彈與德國9mm Ultra彈和戰後類似的9×18mm警用彈都不通用,因為蘇聯彈的彈頭直徑更大。
截面圖截面圖
同時,由於PM的結構與德國的沃爾特PP近似,因此在許多資料上認為馬卡洛夫是模仿德國手槍。不過PM有很多鮮明特點, 比如固定銷很少, 零件總數少, 儘可能一物多用,並非完全根據沃爾特P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