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文藝復興

馬其頓文藝復興

843年聖像爭論平息下來後,拜占庭美術發展進入了第二盛期,即所謂馬其頓文藝復興時期(867~1057)。

這一時期的美術創作被納入一套固定的圖像模式,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都向程式化發展。藝術形象原有的美有所喪失,開始表現出一定的人間感情。人們對世俗藝術和古典晚期藝術發生了新的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其頓文藝復興
  • 地域:拜占庭
  • 時期:867~1057
  • 代表作品:聖索菲亞大教堂
產生背景,藝術分期,

產生背景

拜占庭美術首先是宗教美術。
拜占庭建築基督教教會的建築,繪畫作品多取材於《聖經》,其形式和人物表情處理都須遵循具有神學意義的傳統模式。
拜占庭美術也是封建帝國的藝術。
它炫耀帝國的強大和帝王的威嚴,把帝王表現為基督在塵世的代理人。
拜占庭美術還被看作東西方融合的藝術。
它注重色彩的燦爛,裝飾的華麗,強調人物精神的表現。在拜占庭建築中,大理石鑲嵌畫、壁畫和其他藝術品的繽紛色彩互相輝映,造成一派壯麗華貴的景象。
君士坦丁堡時期(330-395)的羅馬帝國美術和東羅馬帝國(395-1453)美術。
拜占庭原為希臘的殖民城市,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於此,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美術源自羅馬,確立於5-6世紀的君士坦丁堡,繁榮期延續到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君士坦丁堡
馬其頓文藝復興

藝術分期

拜占庭美術在1000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幾次大的風格變化,330年-5世紀為早期,6-8世紀為第一盛期,9-12世紀為第二盛期,13世紀-1453年為第三盛期。
其中第二盛期:843年聖像爭論平息下來後,拜占庭美術發展進入了第二盛期,即所謂馬其頓文藝復興時期(867~1057)。
8~9世紀的聖像破壞運動對藝術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鑲嵌畫牙雕等黯然失色。
在禁用聖像的時期,教堂採用了幾何與花卉圖案。
這一時期的美術創作被納入一套固定的圖像模式,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都向程式化發展。藝術形象原有的美有所喪失,開始表現出一定的人間感情。人們對世俗藝術和古典晚期藝術發生了新的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