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弗里施

馬克斯·弗里施

瑞士戲劇家和小說家。早年曾當過新聞記者和建築師。所創作的許多劇本反映了社會和道德規範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這一中心主題。寫有《他們又在唱了》(1945)、《中國長城》(1946)、《戰爭結束的時候》(1949)、《比德曼和縱火犯》(1958)等劇本以及《施蒂勒》(1954)、《我就用甘騰拜因這個名字吧》(1964)等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斯·弗里施
  • 外文名:Max Frisch
  • 國籍:瑞士
  • 出生日期:1911
  • 逝世日期:1991
  • 職業:作家
生平,作品,

生平

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1911-1991)是在國際文壇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與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並稱為當代瑞士德語文學的雙子星座。
馬克斯·弗里施
1911年5月15日生於蘇黎世,父親是建築師。他於1931至1933年在蘇黎世大學學習德語文學,後因父親去世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為瑞士和德國報紙撰寫通訊報導。在東歐、南歐遊歷期間創作了第一部小說《於爾格·萊茵哈特》(1934)。1936年進入蘇黎世的瑞士聯邦工學院學習建築專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征入伍,一度在邊境當炮兵。這時他重新執筆,把自己服役的經歷和思想記載下來,即為《從軍散記》(1940)。1941年工學院畢業,從事建築業務和文學創作。戰後多次遊歷歐洲、美國、日本、阿拉伯各國。1954年因發表以探索自我本質為主題的長篇小說《施蒂勒》而成名。1955年成為專業作家,1958年獲得畢希納獎金。1960至1965年住在義大利羅馬,1962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爾堡大學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後定居瑞士提契諾州。1975年曾來華訪問。

作品

他以小說和戲劇創作贏得了國際聲譽。弗里施和迪倫馬特一樣,認為舞台不是“再現現實”,而是“表演”現實的場所。他的戲劇創作受到德國貝爾托·布萊希特和美國桑頓·懷爾德的影響。從前者接受了主題的譬喻性和“陌生化”技巧,常揭示事物另一種發展的可能性,以使人們出乎意料之外,迫使觀眾進行思考;從後者接受了對主觀因素的強調。其作品的哲學意味較濃、較抽象。
弗里施的早期小說,如《於爾格·萊茵哈特》、《我喜歡折磨我的東西,又名難處》(1943)和《賓,又名北京之行》(1945)等,影響不大。後在導演希爾茨菲爾德的鼓勵下,開始戲劇創作。第一部劇本《聖·克魯茲》(1944),寫一個垂死的流浪歌手找到他舊日的情人,抒發了人們對青年時期理想的懷念和對遠方生活的嚮往。這是一部傾向於象徵主義的作品,作者打破傳統方法努力拆散情節,按現代方式加以重新結構。劇本寫過去又寫現實,似夢似真,富有浪漫情調。
1945年創作的《他們又在唱了》,描寫21個人質和其他人慘遭法西斯殺害以及戰爭中的死難者包括行刑的劊子手在陰間尋求共同的生活。作者認為人們在活著的時候都失去了“自我”,只有在冥界才得以恢復人的正常生活,人質們的歌聲一再出現,表示警告後代人不要重蹈覆轍。劇本上演後獲得很大成功。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一種悲觀看
此後陸續發表了不少劇作,如鬧劇《中國長城》(1947),登台角色有秦始皇、亞歷山大大帝、拿破崙以及羅密歐、朱麗葉、唐璜等;長城是時間老人的象徵、歷史的見證,藉以表現技術進步與人類境況的不一致。這齣劇拋棄“場”和“幕”的模式,由24個“景”組成,古今人物同台,貫穿著歷史悲觀主義基調,形式上有明顯的布萊希特痕跡。
《戰爭結束的時候》(1949)抨擊為了保全自己可以出賣良心的說法;喜劇《唐璜,又名對幾何學的愛好》(1953)使弗里施的聲譽越出德語國家。描寫唐璜研究幾何學,因被許多女人糾纏,無法潛心鑽研,他為了擺脫他們,故意安排被人擄走,但即使進了地獄,也不能如願。此劇比弗里施其他劇作具有更多娛樂性。
弗里施的戲劇代表作《比得曼和縱火犯》(1958)與《安多拉》(1961)是兩齣最純正的布萊希特式譬喻劇。《比得曼和縱火犯》寫客店老闆比得曼膽小怕事又唯利是圖,眼看兩個形跡可疑的人不斷把汽油筒往他的閣樓上搬運,卻明哲保身,不敢制止而且一味遷就,直至把火柴交給罪犯,終於釀成了全城大火。劇中採用了古希臘悲劇常用的合唱隊形式,隨著劇情的進展進行說明、評論。劇中穿插了被他解僱的職員自殺的情節,加深了對資產階級醜惡面貌的刻劃。《安多拉》寫安多拉小城鎮受到“黑色”勢力的威脅,村中的小孩安德里被人們誤認為猶太人,被“黑色”勢力的人抓住後一位教師解救了他,並把他撫養成人。由於“猶太”血統,他處處受到歧視,向“養父”女兒巴爾卜琳求愛,也遭到拒絕。後來“黑色”勢力屠殺大批猶太人,父親上吊身亡,巴爾卜琳瘋狂地亂跑,她呆呆地凝視著安德里的鞋,徒然地盼望著他能回來……。《安多拉》問世以後,歐洲的“文獻戲劇”和“殘酷戲劇”相繼興起。弗里施又折回到他的戲劇事業的初創階段,重新拾起與《聖·克魯茲》相近的題材,寫出《傳記,一齣戲》(1967)。
弗里施的長篇小說《施蒂勒》(1954)被認為是一部語言優美、想像力豐富的傑作。小說寫人的身份辨認問題,即一個人能否放棄原有的身份與經歷變為另一個人的問題,是他特別喜愛的題材。長篇小說《我就用甘騰拜因這個名字吧》(1964),主人公就象換衣服似的換用姓名、身份、經歷,來表達自身的感受。劇本《傳記。一齣戲》中一個希望改換自己歷史的人重溫了過去一段生活,他試著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應,結果依然照舊。說明個人的生存境況是由社會關係鑄定的,個人的改變必須以社會的改變為前提。
他的作品遠遠超出德語國家的範圍,特別值得一提的長篇小說《能幹的法貝爾》(1957)的譯本有近三十種文字之多。弗里施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當代西方社會人的精神危機問題。弗里施的小說還有、《認為技術決定一切的人》(1957)、《蒙陶克》(1975)、《人類出現在新生世》(1979)。1978年弗里施又出版了一部劇本《三聯畫》。此後他的創作產量不多。其他作品還有《憶布萊希特》(1968)、《戲劇散論》(1969)、小說、和劇本《瑞士不要軍隊嗎?》等。馬克斯·弗里施還寫過跟中國有關的作品《Bin oder die Reise nach Peking》,中文譯名為《彬,北京之行》。這本書還被翻譯成其他語種出版,比如丹麥語版本《Bin eller rejsen til Peki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