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馬克思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觀點,其理論的實質在於:根據地區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條件,確定區域經濟專業化方向,通過地區間大規模的產品交換,實現區域間的比較經濟利益,提高整個區域的勞動生產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 詞性:名詞
  • 概念: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觀點
  • 理論實質:確定區域經濟專業化方向
內容分析,發展理念,

內容分析

馬克思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以勞動為契入點的。他認為:“各種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總和,表現了同樣多種的、按照屬、種、科、亞種、變種分類的有用勞動的總和,即表現了社會分工。……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裡,作為獨立生產者的私事而各自獨立進行的各種有用勞動的這種質的區別,發展成為一個多支的體系,發展成社會分工。”“單就勞動本身來說,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大類,叫作一般的分工;把這些生產大類分為種和亞種,叫作特殊的分工;把工場內部的分工,叫作個別的分工。”馬克思在闡明社會分工的內涵和類別後,對產生社會分工的原因做了如下精闢論述: “在家庭內部,隨後在氏族內部,由於性別和年齡的差別,也就是在純生理的基礎上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分工。隨著共同體的擴大,人口的增長,特別是各氏族間的衝突,一個氏族之徵服另一個氏族,這種分工的材料也擴大了。……不同的共同體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它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這種自然的差別,在共同體互相接觸時引起了產品的互相交換,從而使這些產品逐漸轉化為商品。交換沒有造成生產領域之間的差別,而是使不同的生產領域發生關係,從而使它們轉化為社會總生產的多少互相依賴的部門。在這裡,社會分工是由原來不同而又互不依賴的生產領域之間的交換產生的。

發展理念

然而,勞動分工導致生產部門的分工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勞動分工引發了自耕農業以及不同的手工業的產生。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的產生,使“各種操作不再由同一個手工業者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完成,而是分離開來,孤立起來,在空間上並列在一起,每一種操作分配給一個手工業者,全部操作由協作者同時進行。這種偶然的分工一再重複,顯示出它特有的優越性,並漸漸地固定為系統的分工”。工場手工業便是在這種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正如馬克思所說: “工場手工業的產生方式,它由手工業形成的方式,是二重的。一方面,它以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結合為出發點,這些手工業非獨立化和片面化到了這種程度,以致它們在同一個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成為只是互相補充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以同種手工業者的協作為出發點,它把這種個人手工業分成各種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和獨立化到這種程度,以致每一種操作成為一個特殊工人的專門職能。因此,一方面工場手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引進了分工,或者進一步發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過去分開的手工業結合在一起。”當社會內部分工發展到一定程度,工場手工業的內部便出現了分工。“為了使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更完善,同一個生產部門,根據其原料的不同,根據同一種原料可能具有的不同形式,而分成不同的有時是嶄新的工場手工業。”與不同手工業的結合形成工場手工業一樣,“不同的結合的工場手工業成了一個總工場手工業在空間上多少分離的部門,同時又是各有分工的、互不依賴的生產過程。結合的工場手工業雖有某些優點,但它不能在自己的基礎上達到真正的技術上的統一。這種統一隻有在工場手工業轉化為機器生產時才能產生。”機器的出現破壞了以手工業為基礎的協作和以手工業分工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形成基石,推動了新部門的產生、部門內分工的加劇以及大工業的形成。以機器生產機器,並以機器為主要生產手段的大工業使“在自動工廠里,代替工場手工業所特有的專業化工人的等級制度的,是機器的助手所要完成的各種勞動的平等化或均等化的趨勢,代替局部工人之間的人為差別的,主要是年齡和性別的自然差別。”“隨著機器生產在一個工業部門的擴大,給這個工業部門提供生產資料的那些部門的生產首先會增加。”進而,“機器生產用相對少的工人人數所提供的原料、半成品、勞動工具等等的數量不斷增加,與此相適應,對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也就分成無數的部門,因而社會生產部門的多樣性也就增加。”
社會內部分工以及產業內部分工促進了勞動的地域分工的形成,這在工場手工業和大工業時期尤為顯著。“一方面,協作可以擴大勞動的空間範圍,因此,某些勞動過程由於勞動對象空間上的聯繫就需要協作;……另一方面,協作可以與生產規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領域。在勞動的作用範圍擴大的同時勞動空間範圍的這種縮小,會節約非生產費用(faux frais)”。勞動者、生產過程和生產資料的集聚使得曾經為個別消費者的勞動變成為手工工場或商業店鋪的勞動。“這樣一來,往往整個城市和整個地區都專門從事某種行業”。勞動的地域分工由此發生了。“把特殊生產部門固定在一個國家的特殊地區的地域分工,由於利用各種特點的工場手工業生產的出現,獲得了新的推動力。在工場手工業時期,世界市場的擴大和殖民制度( 二者屬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的一般存在條件) ,為社會內部的分工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機器生產則進一步推動了勞動地域分工的發展。“一方面,機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另一方面,機器產品的便宜和交通運輸業的變革是奪取國外市場的武器。機器生產摧毀國外市場的手工業產品,迫使這些市場變成它的原料產地。……大工業國工人的不斷“過剩”,大大促進了國外移民和外國的殖民地化,而這些外國變成宗主國的原料產地,……一種與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新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轉變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
勞動的地域分工導致了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的分離和結合。“一個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勞動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也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城鄉的對立不僅是分工的基礎,而且貫穿於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的始終。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發達的、以商品交換為中介的分工的基礎,都是城鄉的分離。可以說,社會的全部經濟史,都概括為這種對立的運動。”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這樣論述: “大工業在很大程度上使工業生產擺脫了地方的局限性。……但是工廠城市把一切水變成臭氣衝天的污水。因此,雖然向城市集中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但是每個工業資本家又總是力圖離開資本主義生產所必然造成的大城市,而遷到農村地區去經營。……資本主義大工業不斷地從城市遷往農村,因而不斷造成新的大城市。”城市與農村的分離在集聚社會的歷史動力的同時,也“破壞著人和土地間的物質交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歸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恆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這又必然導致城鄉由分離走向結合。工業與農業的分離是以勞動條件或勞動者與土地的分離為條件的,當這一條件得到滿足———勞動條件轉化為資本,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侵入農業時,以農業為生計的勞動者因遭受剝奪而與生產條件相分離,這必然破壞農村家庭手工業,促進農業與工業的分離。現代農業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生產資料,但“在現代農業中,像在城市工業中一樣,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量的增大是以勞動力本身的破壞和衰退為代價的。此外,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一個國家,例如北美合眾國,越是以大工業作為自己發展的基礎,這個破壞過程就越迅速。”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破壞了農業與工業原始的紐帶,“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時為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綜合,即農業和工業在它們對立發展的形態的基礎上的聯合,創造了物質前提。”
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生產力布局的基礎上認為,儘可能實現全國生產力的均衡布局有利於促進工農結合、消滅城鄉分離。他們主張,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以後,應“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這就要求無產階級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造自然和生產力布局等舊有的社會經濟關係,如“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裡”;“按照總的計畫增加國家工廠和生產工具,開墾荒地和改良土壤;”……“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對立逐步消滅”。
1875 年3 月,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一封信中寫道: “在國和國、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間總會有生活條件方面的某種不平等存在,這種不平等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永遠不可能完全消除。”馬克思、恩格斯在主張“大工業在全國儘可能的均衡分布”的同時,也肯定了區域差異存在的合理性,強調協調布局生產力的必要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闡述逐步消滅城鄉分離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時指出: “從大工業在全國的儘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滅城市和鄉村的分離的條件這方面來說,消滅城市和鄉村的分離也不是什麼空想。”
上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論述表明了勞動分工是導致社會分工、產業分工、區域分工的本源所在,也蘊含了生產力均衡布局和協調配置、工農結合、城鄉結合等理論原則,這對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格局的調整變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鑑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