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幽默小說選(插圖本)》薈萃了馬克·吐溫的中、短篇幽默佳作二十餘篇,包括《競選州長》、《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火車上的吃人事件》等名篇。這些作品以作者特有的幽默筆法刻畫世相百態,既有不動聲色的調侃,又有入木三分的針砭,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讓人忍俊不禁,同時又發人深省,是舉世公認的笑的傑作。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吐溫幽默小說選
- 譯者:文楚安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010024
- 作者:馬克·吐溫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頁數:268頁
- 開本:16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壞孩子的故事
火車上的食人事件
田納西的新聞界
一個奇怪的夢
競選州長
一大筆牛肉契約事件揭秘
我如何編輯農業報
好孩子的故事
一個真實故事
麥克威廉斯太太和閃電
一樁稀奇事
一個垂死的人的懺悔
加利福尼亞人的故事
亞當夏娃日記
一個人的生死之謎
百萬英鎊鈔票
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
被延誤的俄國護照
那是天堂?還是地獄?
三萬元的遺產
序言
文楚安
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繆爾·朗荷恩·克萊門斯,1835年1 1月30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小鎮費羅里達。父親約翰·馬歇爾·克萊門斯是本鎮的法官,有四個孩子,馬克·吐溫排行老三。克萊門斯法官很受人尊敬,但收入微薄。薩姆(即馬克·吐溫,家裡人叫他薩姆)四歲時,全家遷居密西西比河畔的漢尼巴爾小鎮。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日後被馬克·吐溫寫進了《湯姆·索亞歷險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用白灰漿粉刷木板圍牆的故事:一個周末,喜歡釣魚游泳、好做惡作劇的薩姆同三個小夥伴逃學玩耍,回到家,母親懲罰薩姆粉刷約有三十碼長、比他頭頂還高、正對街面的圍牆。儘管很不情願,薩姆卻若無其事地費力刷牆,像是畫家在完成一幅偉大作品似的,別的孩子路過,覺得怪有趣,都想一試身手,他卻故弄玄虛,對他們解釋:母親對粉刷這圍牆很講究,“一千個孩子,也許兩千個裡面也找不出一個能使她滿意的哩”。於是孩子們紛紛向他許諾,贈給他許多小玩意兒以交換刷牆這一差事,仿佛那是世上最體面的壯舉。就這樣,半個上午,圍牆就刷上了三層白漿,而且薩姆還大有所獲,收到了許多禮物:口琴、獨眼小貓、刀把兒等等。馬克·吐溫借用湯姆的話寫道:“這世界原本不空虛。他發現了人類行為的一大法則,可自己還未意識到——那就是,如果要使一個大人或小孩去乾一件他非常想幹的事不可,只需設法使這件事不那么容易得手就成。”
薩姆常到有二十名黑奴的約翰姨父家的農莊去玩。姨父溫和善良,極有幽默感,不虐待黑奴,但像當時多數有產者一樣,他也不容忍讓黑奴獲得自由。在這兒,薩姆同一個叫丹尼爾大叔的黑奴交上了好朋友,他向丹尼爾大叔提出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聖經》故事,比如所羅門王有一後宮,為什麼會有一百萬個女人等等(這件事寫進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丹尼爾大叔給他講了許多民間故事,讓他懂得了許多實際生活知識。他對奴隸的境遇極為同情,幼小的心靈里早就滋長了反奴主義,主張人人平等的民主啟蒙思想。丹尼爾後來被主人賣掉,但薩姆對丹尼爾的情誼終生未忘,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結尾,他有意讓吉姆(丹尼爾的原型)獲得了自由。
薩姆家的經濟狀況在到了漢尼巴爾後並無好轉,由於耿直,和對不可靠的諸如“黑奴販子”畢克、房地產投機商斯陶特之流的輕信,克萊門斯法官的欠債越積越多,在一場官司中,克萊門斯敗訴,於是只好拍賣財物,以致一貧如洗,終於一病不起去世。薩姆也不得不輟學,十二歲就進了印刷所當學徒。他的哥哥奧利安靠父親賣掉田納西州的一份地產所得的五十美元,在漢尼巴爾辦起了一種反映輝格黨觀念的周刊《西部聯合報》。薩姆在哥哥手下幹活,既當印刷工人,也寫作品。十五歲時,便開始了寫作生涯,主要寫幽默小品、雜文。當時報紙上有關到外部世界探險的傳奇故事很讓薩姆心動。他生性富於幻想,渴望去乾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終於在二十一歲時,他登上了從辛辛那提到紐奧良的一艘輪船,同一名叫畢里斯貝的領航員混得很熟,向他學習駕駛輪船,從此他開始了成為他一生轉折點的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行生涯。他對從紐奧良到聖路易斯之間一千二百英里航道的形狀——無論在白天黑夜,無論何種天氣——都了如指掌。“馬克·吐溫”(Mark Twain)原是航海術語,意思是“測標兩英尋深”——即十二英尺為安全水位。他的筆名“馬克·吐溫”便由此而來。他果然如願以償,1858年當了領航員,成了“一條水上城市的掌航人”,收入頗豐,衣冠楚楚,留著長長的頰鬚,頭戴一頂高高的錐形氈帽;廣交朋友,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知道了許多國內外大事,乃至私事秘聞及小道訊息。航海生活既有趣又繁忙,有時還伴隨著意外災難(他的弟弟亨利就在一次輪船爆炸中喪生)。這段生活為他日後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在船上,馬克·吐溫曾愛上了一個不值班的見習領航員——來自南方路易斯安娜州一個富裕種植園主的女兒,二十八歲的姑娘蘿拉。他對這位性格活潑、黑眼睛的姑娘一往情深,寫了許多情書,可蘿拉的父母認為船員不是女兒的合適對象,竟然扣下了信,使這短促的戀愛告終。在以後的許多年,他仍然懷念蘿拉,雖仍廣交朋友,但一直沒能墮入情網。
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同年十二月,南卡羅萊納州宣布退出聯邦。其他幾個實行蓄奴制的州也緊跟其後。1861年,美國南部聯邦成立,南北矛盾激化,由南方發起的對薩姆特要塞的進攻揭開了南北戰爭的序幕。戰爭使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行陷於蕭條中,馬克·吐溫因此失業。效忠哪一方對於馬克·吐溫這個生於南方的年輕人是一次嚴峻的選擇。他反對蓄奴制,南卡羅萊納退出聯邦時,他在領航室對此進行過激烈的抨擊,不過,在當時情勢下,鄉土情結對他也不無影響。當還未脫離聯邦的密蘇里州被聯邦軍隊進駐時,出於“保衛家園”、“忠於密蘇里州”,“要把一切入侵之敵,不管他們來自何方、打著何種旗號,統統趕出密蘇里的土地”這一信念,馬克·吐溫加入了一支只有十五名成員的來歷不明的南方部隊。這支小隊伍士氣渙散,無法抵擋北方大軍的猛烈攻勢。三周后,吃盡苦頭的馬克·吐溫逃跑回家,這段經歷在他的《一場失敗了的戰役秘史》中有生動的敘述。
馬克·吐溫同哥哥奧利安於是風塵僕僕一路向西來到荒涼的內華達的卡森城,由於不久前這裡發現了科木斯托克銀礦,大批懷著“淘金夢”的移民擁入內華達——那時內華達剛被聯邦批准為一個準州。奧利安擔任州長手下的行政長官。馬克·吐溫也渴望發財,加入了探查銀礦的隊伍。可事與願違,他的“黃金夢”終成泡影,便隻身來到維吉尼亞城,在《企業報》擔任“本地新聞”專欄記者,採訪礦區生活,寫殺人狂、亡命徒的故事,筆鋒犀利、尖刻,用的就是“馬克·吐溫”這一筆名。馬克·吐溫的專欄大受歡迎,但也因此同《維吉尼亞聯合報》的老闆萊爾德結下宿怨,不得不與之決鬥。由於萊爾德臨陣怯場,決鬥才沒能進行。然而就在這一天,內華達州下了一項新法令,禁止提出和遞送決鬥挑戰書,否則將被逮捕。於是馬克·吐溫第二天便越過內華達山區進入加利福尼亞礦區,在《號角晨報》當記者,不久又返回內華達山區一金礦區淘金。在這兒,他聽淘金者講故事,其中一個是關於礦工柯爾曼及其心愛的跳蛙,後來被他寫成標誌其文學創作開端的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卡拉維拉斯縣聞名的跳蛙》(1865)。那位喜歡用跳蛙打賭、總是所向無敵的斯邁利(以柯爾曼為原型)在一次打賭中被對方耍弄,其跳蛙被對方灌進了鐵砂,結果不但使跳蛙送了命,而且他還白白丟了四十元。這一短篇,文筆輕鬆,被譽為西部幽默故事的代表作,也從此確立了馬克·吐溫作為幽默作家的聲譽。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馬克·吐溫來到舊金山,接著他以新聞記者身份從紐約出發沿地中海赴歐洲旅行。這次經歷以旅行書簡寄回國內發表,《傻子國外旅行記》(1869年)更詳盡記載了一路的所見所聞,讓讀者領略到融揶揄、諷刺、玩笑、機智於一體的馬克·吐溫式的幽默筆觸。
這次旅遊中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莉薇·蘭頓的哥哥。在船上,馬克·吐溫一見到莉薇的玉照便決定要見她一面。莉薇的父親傑維斯·蘭頓是紐約富豪。莉薇當時二十二歲,美麗、聰明、文雅,具有維多利亞時代少女的一切優雅風範。1867年元旦,他們在傑維斯家見面,從上午十點一直呆到深夜。兩人可說一見鐘情。短篇小說《百萬英鎊鈔票》中在倫敦的那位美國浪子亨利在一次聚會中同富家小姐波霞邂逅。亨利說“見面兩分鐘,我就愛上了她,她也一樣”。雖然有些誇張,但正是記敘馬克·吐溫與莉薇當天晚上見面的情景。為了向莉薇求婚,馬克·吐溫不但要向姑娘表明他的真摯,還必須向其父母證明他經濟地位穩固,有能力使這個柔弱、有嚴格家教的姑娘獲得幸福。因此,他繼續寫新聞稿、創作,同時巡迴演講。他是天生的演說家,異國風光、充滿幽默笑料的趣聞軼事,再加上他妙語連珠的即興評論,拖著南方口音的聲調,確實令觀眾傾倒。但三個月來,他的求婚屢遭拒絕,可他並未死心,給莉薇寫的情書共有一百八十四封,而且總是那樣熱情洋溢——其中一封這樣寫道:
……對我來說,你還是超出一切凡人的佼佼者,因此我不能用一般的平淡的詞語同你說話……讓我對你的高貴品質表達應有的崇敬吧;讓我對你比一切婦女更加尊重吧;讓我用一種毫不懷疑、毫無問題的愛情來愛你吧——因為你就是我的整個世界,就是我的生命,我的榮耀,就是全世界值得我追求的唯一的對象。假使你有什麼缺點,那就儘管讓它發展吧——我決不害怕——無論什麼事都不能把你從我的心靈中奪去。莉薇,但願你知道我多么愛你!可是我即使一連給你寫一年的信,也不能使你理解我的愛慕之情。。
兩人終於在1870年2月2日結婚。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中,莉薇確實是馬克·吐溫忠實的伴侶,事業上的知己。她幫助丈夫校訂書稿,甚至改掉一些在她認為是不雅的詞句,整理他的書信,處理社交和日常事務。他們的女兒克拉拉在《我的父親馬克·吐溫》中這樣寫道:
每個藝術家都必須有一個相知的親密伴侶和他共同致力於他的作品,同時從讚賞和非難中獲得啟發。無論多么偉大的藝術家,建設性的批評所產生的健康的指導和適當的讚美所起的滋潤作用,對他都是很必要的。我母親就有本事兼顧這兩個方面。我父親得到這樣一個伴侶,和他自己一樣專心致志於他的著作,他感到非常幸運!他曾多少次對神奇的命運所做的巧妙安排表示感激啊!這個伴侶對於文學和人生應有的正確的協調具有真純的慧眼;她的挑剔毫無例外地被證明是公正的批評,因為她的眼力是由寬廣的胸懷產生的,每次射擊都能擊中靶心。“
馬克·吐溫在寫作他的愛情短篇《亞當夏娃日記》時傾注了對妻子的深情。亞當在夏娃的墓碑上的悼語是“她出現在哪兒,哪兒就是伊甸園”,而夏娃的悼詞——可以看成是莉薇對丈夫的祝願,果然,她在馬克·吐溫之前離世:
我期待,我渴望,我倆能一同告別人世——這一渴望將永遠不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會在每一個體驗過愛情的妻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世界末日,而且他們將會牢牢記住我的名字。
不過。如果我倆之中有一個先離開人世,我將祈願讓我先去,因為他強壯有力,而我是弱者,對於他來說,我並非不可缺少;可對於我來說,他是我的一切——沒有他的人生不配叫作人生;這種人生我如何能夠容忍?我的這一祈願將是永恆的,我的後代將會生育不息,但即使如此,這一祈願也不會終止。
可以想像,當1908年6月5日,莉薇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他們孤居的寓所因心臟病復發而逝世時,馬克·吐溫是怎樣地身心交病。他不禁在回憶錄中寫道:“你在地下,孑身一人;我在人間和大家在一起,但也是孤零零的。”
馬克·吐溫的作品中,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小說屈指可數,然而,他和莉薇的戀愛婚姻史堪稱一篇最動人、最完美的愛情故事。
馬克·吐溫許多作品中的一個常見主題是揭露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初期金錢對人性的腐蝕,這種貪婪的“拜金熱”深入政界、金融界、法務部門、新聞界及社會各層,既有頭面人物,也有小人物。長篇小說(同華納合作)《鍍金時代》(1873)將南北戰爭後號稱美國“黃金時代”光環下的陰影揭露無遺,“鍍了金的時代”絕妙地諷刺而且概括了那一時期的社會特點。短篇小說《百萬英鎊鈔票》(1893)、《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899)、《三萬元的遺產》(1904)被公認為這一方面的代表作。不過,《百萬英鎊鈔票》是以美國窮小子亨利·亞當斯為主人公的一次在倫敦的奇遇並以喜劇結尾(倫敦的兩位富翁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英鎊鈔票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結果亨利不但成了富翁還獲得了愛情)。應該指出的是,馬克·吐溫認為老百姓渴望發財本無可非議,也並不譴責這一美好憧憬,他所諷刺的是發財致富的方式。因此,早期作品中,他的這種諷刺是溫和的,對於人物由此而表現出的缺點的嘲弄是善良的,但寫於晚年的《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和《三萬元的遺產》(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一對夫婦),馬克。吐溫的幽默諷刺就變得冷峻了。他無情地讓主人公去品嘗貪婪的惡果,雖說兩對夫婦在臨死前都深深懺悔。《三萬元的遺產》中的薩利臨死說:“靠突然而來的、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巨大財富是一個羅網,沒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狂想縱情的享樂也轉瞬即逝;可為了追求這不義之財,我們拋棄了溫暖淡泊的幸福的生活——讓世人引以為戒吧。”《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中那位“全鎮最廉潔的人”理查茲臨死前也承認“我也和其他人一樣,,一遭誘惑就墮落了”。這種諷刺風格的變化顯然也是作者對美國社會從樂觀到悲觀的思想轉變。馬克·吐溫認為“僅僅是‘幽默’的作家不可能流傳後世……幽默只是一縷香氣,某種裝飾點綴。幽默常常是使用語句與綴字時的一種新巧手段”。不過,馬克·吐溫的諷刺幽默絕不是純粹為了逗樂,而是基於作家對社會現實、人生百態、人性弱點的敏感觀察所進發出的具有“教誨意義的文字”,頗似“警世恆言”,但並不脫離作品的情節及人物性格,因此讀起來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在短篇《競選州長》中,馬克·吐溫把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兩黨競選制度的腐敗和黑暗揭露得淋漓盡致:“我”作為獨立黨候選人競選州長,受到民主黨對手莫須有的惡毒抨擊,被指控為“偽證犯”、“小偷”、“盜屍犯”、“酒鬼”、“賄賂犯”、“訛詐犯”,因此不得不最後“降旗認輸”退出競選。文字簡潔、洗鍊,情節緊湊,諷刺語句俯拾即是。這是用極富誇張和與指控事實有極大反差,甚至荒誕的語言來達到的。比如,“九個初學走路的小孩膚色各異,身穿各式各樣的破爛衣服,在別人的指使下,衝上集會講台,抱著我的雙腿不放,口口聲聲叫我‘爸爸…——居然成為膚色各異的九個孩子的爸爸,這是十足的天方夜譚!亦如另一短篇《田納西的新聞界》一樣,《競選州長》對美國新聞界在政治權力的角逐中成為政客相互攻訐的工具也揭露得入木三分。
《湯姆·索亞歷險記》(1876)、《密西西比河上》(188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5)這三部作品實際上可以看成一部長篇自傳體小說的三個部分,分別與作者童年時代在漢尼巴爾小鎮、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有關。小說中的人物都有原型,漢尼巴爾成了聖·彼德堡。湯姆·索亞這個淘氣鬼就是少年時代的作者本人。在兒童小說中,《湯姆·索亞歷險記》一直深受歡迎,但這並不僅僅是為少年而寫的,小說用孩子的目光觸及許多重大社會問題:教育、法律、宗教、金錢等等。湯姆天真可愛,又酷愛自由,熱衷於冒險。全書基調樂觀,保持著其早期作品的這一特點。《密西西比河上》追隨他自己在河上當小船工的生活,對這條偉大的河流的歷史地位以及兩岸人民的生活有十分細緻的描述,如同梅爾維爾的《白鯨》一樣,充滿著水上氣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湯姆的朋友哈克成了主人公,不同於《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是,這部小說用第一人稱,寫從不循規蹈矩的哈克同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吉姆順密西西比河“逃走”,在一路上的種種遭遇。兩人共患難,親如兄弟,最終吉姆獲得自由。這一結局鮮明地表現了馬克.吐溫的反奴主義思想:崇尚自由,不分膚色、宗教,主張人人平等。小說還生動地展現了南北戰爭之前的社會風貌,其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風格(真實的自然景色描寫,人物心理的細緻刻畫,惟妙惟肖的美國南方俚語)更使這部小說具有永久的魅力。
馬克·吐溫的其他重要作品有長篇《王子和貧兒》(1882),記敘一個王子與貧兒互換地位而了解到下層人民貧困生活的悲劇。《亞瑟王宮廷中的康乃狄克州的美國佬》(1889)——故事離奇,記述十九世紀一個美國入回到六世紀的英國生活。《傻瓜威爾遜》(1894卜具有偵探小說特點,寫被人稱為“傻瓜”的律師大衛.威爾遜以旁觀者的身份解開了一樁撲朔迷離的謀殺案。這些作品就幽默諷刺而言,仍然是馬克·吐溫式的,但對蓄奴制、封建專制、美國社會陰暗面的抨擊更加尖銳,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早期樂觀、溫和的成分,這與作者當時的境遇有關:由於投資排字機生產及經營出版業均以失敗告終,馬克·吐溫不得不拚命寫作,1895年7月他出發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說——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英國、義大利等(長篇《傻瓜威爾遜》、《貞德傳》、《赤道環遊記》等寫於歐洲)。在大西洋航行時,他得知愛女蘇西病死,接著妻子莉薇在義大利去世,另一個女兒吉恩也因病而死,這接踵而至的打擊使他的健康更加惡化,也使他變得憤世嫉俗。他在向秘書口授了《自傳》片斷後,1910年4月21日,即其愛妻逝世五年時終於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四歲,真正印證了他在《夏娃日記》中,那夏娃不朽的祈詞:“如果我倆之中有一個先離開人世,我祈願讓我先去。”他被葬在了妻子和兩個女兒的墓旁,從此結束了他那傳奇般的人生旅程。
馬克·吐溫一生著作甚豐,與長篇相比,短篇小說不過七八十篇,但他運用幽默、諷刺、悲喜劇相結合的戲劇懸念,誇張、詼諧、機智、辛辣的藝術語言。其獨特風格在中短篇小說中也都得到了體現。其長篇中的那種緩慢的情節推進有時會顯得冗長.在中、短篇中也時有顯現。無疑,這並不影響他作為一代幽默大師的地位。收集在這部集子中的二十一個短篇均譯自查爾斯.勒特爾(Char]esNeider)根據寫作年代而於1985年編輯的權威選本《馬克·吐溫短篇全集》(TheComplete Shoot Stocks of Mark Twain),全集共六十篇可唯獨沒有選入《競選州長》,其緣由編者沒有說明,但也足可見編者的審美標準,不過,總的說來仍能令讀者一窺馬克·吐溫短篇創作的特色了。
顯而易見,《卡拉維拉斯縣聞名的跳蛙》、《壞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麥克威廉斯太太和閃電》、《火車上的食人事件》等都筆調輕鬆,多根據民間故事傳聞寫成,頗能迎合當時一般公眾閱讀幽默小品時捧腹大笑開心的趣味。另一類短篇:《我如何編輯農業報》、《一大筆牛肉契約事件揭秘》、《競選州長》、《田納西的新聞界》、《百萬英鎊鈔票》、《三萬元的遺產》、《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等則把筆觸指向社會生活的陰暗面,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貪婪、投機、欺騙、卑劣、虛偽。這些小說直到今天仍然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還有一類大多根據作者個人均親身經歷或長期觀察生活所獲,反映的是小人物包括黑人的形形色色的際遇,內容最為豐富,風格也不盡一致,值得一一介紹。
《一個真實故事》(黑人大嬸雷切爾雖生活艱辛,家破子散,但樂觀開朗,終日笑聲不止)讚美黑人樸素善良、崇尚自由的人性光輝。《一個奇怪的夢》:其副標題是“道德教訓一戒”,故事荒誕恐怖,用憶夢的形式寫墓地里死屍的各種遭遇,諷刺世態炎涼,即使死去也並不安寧,實際上喻指人間俗世。《一樁稀奇事》:一個閱讀偵探小說著迷的白人少年嚮往偵探生涯,在南北戰爭中混入北軍,製造假情報,致使要塞人心混亂,最終才真相大白,妙趣橫生。《一個垂死的人的懺悔》:主人公的妻女被殺,決心復仇,可又誤殺無辜,終於在停屍房相遇真兇,惡人未必有惡報,故事驚心動魄,氛圍陰森可怕。
《被延誤的俄國護照》:美國大學生帕里希旅遊德國後正要回國,卻邂逅同胞傑克遜少校,被勸同少校一同到聖·彼得堡一游,在沒有護照的情況下到達俄國,於是進退維谷,面臨流放西伯利亞的危險,後又奇遇美國駐俄國使館一官員而絕路逢生,極富懸念,結尾尤其出乎意料。
最後一類短篇小說難以歸類。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在西方家喻戶曉,但馬克·吐溫用日記體寫成的《亞當夏娃日記》則以不乏詩意的男女兩性間的自然吸引法則,詮釋了人類第一對夫妻這一古老傳說。上帝無形的律令,撒旦的誘引分明暗示,即使在人類始祖誕生之初,在沒有階級存在、沒有物慾和權力欲出現的漫長的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類也遠遠不是自由的。《亞當夏娃日記》分別寫於1893年和1905年。這段時期,馬克·吐溫聲譽日隆。但也由於美國夢的破滅以及個人生活的不幸(經濟拮据,兩個愛女相繼離世等),他的絕望情緒日增。面對現實和個人悲哀,他在1898年寫成了《人是什麼》這篇文章,對“可惡的人類”進行了強烈抨擊:“人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具有惡意的造物……在所有造物中,人唯一以虐殺為樂,只有人類才出自惡意為報復而暗殺”,“人能區別善惡,這足以證明他的理智比任何別的動物強,但人能幹壞事,又足以證明他的品德不如任何不幹壞事的動物”。他對人類的詛咒正是典型的馬克·吐溫式的幽默和諷刺,意味無窮。在1899年他寫了《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對人性之惡已不再寬容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心境中,他卻寫出了《亞當夏娃日記》,特別是在他妻子逝世後一年(1905年)寫的《夏娃日記》,它使我們看到,在這位歷經人世艱辛的孤獨的老人心中,儘管他詛咒人類的種種罪惡,但是真正的愛情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夏娃日記》中那充滿深情的文字,那熾烈的愛戀主題是他對愛妻的最後的也是最有意義的悼念了。
寫於1893年的《加利福尼亞人的故事》更讓讀者看到這位久經滄桑的老人(當時已五十八歲)內心世界那多情善感的一面,又一次揭示了他對美好人性——忠貞不貳的愛情、真誠的友誼、相互理解的嚮往與肯定:礦工亨利的妻子在新婚半年後被印第安人劫走,生死不明。十餘年來,亨利精神恍惚(“也許還是死了好一些”,一個礦工這樣說他)。妻子出事前布置得溫馨舒適的臥室仍像當初那樣原封未動,每逢周末(妻子就是這一天一去不返),夥伴們總要來到亨利家,同他一起準備好一切,讀著她十年前寫給亨利的一封信,等待她回家。故事以“我”,即被亨利挽留過夜的客人來敘述,筆觸極其抒情、細膩,情感真切動人。嚴格說來,這一篇不能稱為幽默小說,卻是馬克·吐溫所有作品中最能打動讀者心弦的一篇,它可以同任何愛情名篇相媲美。
同年所寫的《一個人的生死之謎》(1893)是關於法國名畫家米勒的一段軼事:幾位一文不名的年輕畫家生計窘困,忽然他們發現一條定律:“凡是生前默默無聞、不受重視的偉大藝術家,只有在死後,其天才才被承認,而且其作品的價值只有在死後才會扶搖上升。”於是,他們抽籤決定誰去“死”。米勒抽中了,其他夥伴紛紛到處遊說,宣稱“去世的”米勒如何偉大,而且果真為米勒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棺材裡裝的是一具蠟制假人,米勒卻喬裝打扮地混入抬棺人之列。於是米勒的畫從此成為珍品,價值連城。故事的諷刺意義不言而喻:米勒的作品其藝術價值姑且不論,但商品化的物慾社會扼殺著任何真正的藝術天才,這正是馬克·吐溫作品中那“含淚的笑”給予讀者的又一啟示。
四
馬克·吐溫的成功還歸功於他的勤奮。他說過,“我不工作就不能度日。我的整個身心都沉浸在工作中去了——有時一口氣寫八九個小時”。他的作品題材多樣,思想深邃,其幽默諷刺的風格獨具特色。不過,另一個重要方面也不可忽視,正如權威的《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對此有精闢的見解:“跨越了傑克遜·林肯和羅斯福執政時期,在公眾中以馬克·吐溫這一形象出現,他從三個人心頗得眾望的時代學會了在社交場合中如何為人所知,如何提高自己的聲譽。威廉·豪威爾斯曾說:‘馬克·吐溫是我們文學中的林肯。把他稱為邊疆開拓者、我們文學中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傑克遜也同樣正確。他征服了東部,第一次使我們的文學不再是局限於新英格蘭的範圍而具有美國性。同時,馬克·吐溫堪稱我們文學中的羅斯福.第一個利用報紙和傳播媒介的文學名流,我們文學中的第一個漫畫人物,他知道如何憑藉誇張和機智來獲得聲譽,也知道如何以這種聲譽去推動他自己的事業的發展……事實上,他是現代美國第一個文學政治家,在這方面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只有下一時代的歐內斯特·海明威。’”
的確,馬克·吐溫由於順應了十九世紀美國文化潮流中的三大特點:報紙、演講、推銷,作品才暢銷不衰,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代幽默文學大師的馬克.吐溫作品的獨特魅力,就是他的作品的題材(不論人物的活動場景是否在美國本土都具有純粹的“美國味”,反映的是在這個新大陸上建立的移民國家的形形色色的美國人的觀念和性格:偉大與卑微,冒險與務實,單純與狡詐,熱情與冷漠;還由於他使用獨特的具有西部地區色彩的民眾幽默、方言俚語、敘述方式,以抗拒對歐洲文化的頂禮膜拜(在多次遊歷歐洲的演說中,他對歐洲文化的抨擊往往出言不遜。他堅決抵制全盤接受歐洲文化),特別反對在美國文學早期中那種一味繼承英國傳統的趨向。難怪海明威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我們文學的最好的一本書,所有美國作品都源於此,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馬克·吐溫逝世後,他的棺材停放在倫敦長老會教堂,成千上萬的人排隊在靈前走過,向他致敬,全世界為之震驚、悲痛,作為作家、政治思想家,他的聲譽是世界性的。即使在他生前,肖伯納在給他寫的一封信中就說:“我相信,總有一天,從事美國文學史研究的人會發現,你的著作必不可少,正如伏爾泰的政治評論被法國史學家所重視一樣。”有趣的是,英國小說家吉卜林被稱為“偉大的超凡的克萊門斯”。吉卜林則很珍惜這一聲譽,在給美國出版界的信中他寫道:“馬克’吐溫是大洋彼岸你們中最偉大的人物,遠遠超過其他人……他可以和塞萬提斯媲美。”
是的,馬克·吐溫當之無愧。
不朽的,言之不盡的馬克·吐溫。
1995年12月28日
於成都華西壩怡園
名人推薦
——海倫·凱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