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簡介
馬來鴴(學名:Charadrius peronii)屬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顏色為灰褐色,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形態特徵
馬來鴴體小,體長約20厘米,是一種黑、褐及白色鴴。嘴短,與蒙古沙鴴及鐵嘴沙鴴區別在體型較小,具狹窄黑色(雄鳥)或赤褐色(雌鳥)領環。與環頸鴴的區別在通常具完整白色領環且耳斑不與過眼線相連。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灰色。
馬來鴴(雌鳥)
![馬來鴴(雌鳥) 馬來鴴(雌鳥)](/img/5/a26/nBnauIDOmVmMxgzM3cTOhRGOzcjYhVzMkBTYwEDM5ImM4EGO3ETZxMmZl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生活習性
叫聲:輕柔的kwik聲似環頸鴴對活動於沙灘。喜小海灣的純珊瑚沙灘。不與其他鳥混群。通常不怕人。鳥巢通常是在沙丘上挖一個簡單的淺坑,每窩產3到4個卵。